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四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4 18:3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邵东四中2025年上学期邵东四中高一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不同地区的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下列文化现象的表述和图中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人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B.②地出现世界上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C.③地莎草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和出口物资
D.④地曾诞生了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这些洪水传说的源头是苏美尔神话。材料意在说明()
A.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 B.文明交流的主要途径
C.文明发展源自于神话 D.文明之间的孤立发展
3.20世纪30年代,拉丁美洲某国通过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包括石油工业国有化和土地改革,捍卫了国家资源主权,推动了民族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墨西哥 B.埃及 C.阿尔及利亚 D.古巴
4.该国家从7世纪中期掀起了“以唐为师”的改革潮流,在百余年间达到了其他国家需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自然发展才能达到的高度。下列对当时该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根据两税法建立赋税体系 B.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转型
C.武士集团掌握了国家政权 D.在中央实行了三省六部制
5.某同学在学习中搜集到下列资料,据此可知,他正在学习()
A.古代北非文明B.古代西亚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古代希腊文明
6.中古时期,阿拉伯世界因继承和翻译了希腊罗马的学术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最终又作为文艺复兴的“东方养料”促进了西欧文化发展。下列文化成果能体现这种“继承”与“发展”作用的是()
A.《罗摩衍那》B.《神曲》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7.中古西欧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塑造了一种所谓的“骑士精神”,其核心是效忠主人、勇敢顽强、注重荣誉、保护弱者、护卫基督教、尊崇女性。“特殊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
①男女平等的婚姻观②封君封臣制度
③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④追求人的价值和尊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1863年,一个美国人想象了从未谋面的美国时任总统林肯和俄国时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会面的场景,并创作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两极相会》,漫画中两人握手惺惺相惜。对此解读合理的是作者()
A.主张美俄合作防范西欧的殖民扩张
B.揭露了美俄企图联手争夺世界霸权
C.认为二人推动了部分国民获得自由
D.宣扬美国民主优越于俄国专制制度
9.下图展示了14-17世纪西欧发生的某一运动的历史原因。据此可知,中间“O”部分应该填写()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 C.近代科技兴起 D.欧洲启蒙运动
10.下图为“大航海时代前的世界贸易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商人直接同亚洲建立商业联系
B.阿拉伯商人推动东西方的商品交流
C.体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运行路线
D.形成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
1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这就是资本家日益富裕的秘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被称为()
A.剩余价值论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C.唯物史观D.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12.如图为1941年英国的一幅时政漫画。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维护正义的力量有所增强 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
C.意识形态的对立基本消除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建立
13.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发生了大饥荒,但1930年苏联出口粮食4800万普特(1普特为16.38千克),1931年出口5100万普特,饥荒最为严重的1933年也出口1000万普特。苏联的这一做法旨在()
A.推进工业化进程 B.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实现农业集体化D.打破西方国家围堵
14.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对苏联的粮食出口贸易除了个别时期短暂中断外,一直延续至苏联解体。对此,美国政府官员指出“贸易和投资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苏联制度的自给自足倾向......和造成某种程度的相互依赖,从而对政治平衡增加一个稳定因素。”上述材料表明美国()
A.对外粮食援助渗透冷战思维 B.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地位
C.谋求与苏联建立密切的联系 D.经济政策是政府外交的有力武器
15.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风起云涌。1964年和1965年,美国相继通过《民权法案》和《选举权法》,最终在法律上使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获得公民权。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
A.消除了人权领域的弊端 B.鼓舞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C.得益于美苏冷战的开展 D.体现了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16.20世纪30年代,英国首相鲍德温在私人信件中写道:“我们必须避免激化矛盾,任何强硬行动都可能引发灾难。”法国总理赖伐尔亦在日记中记录:“邻国的野心令人担忧,但我们无力阻止。”这反映了()
A.欧洲局势动荡引发大国焦虑 B.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的野心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已崩溃 D.民族自决原则遭到严重破坏
二、材料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材料二(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此后,历代统治者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阿拉伯的统治者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逐渐融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①②③④是世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其中,在泥板上刻写楔形文字的古代人主要生活在;以水生植物晒干制作成“纸草”的古文明区域是。用众生平等、轮回报应来揭示人生真谛的宗教产生于;提倡用儒家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的学派产生于。(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贡献。(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表述:(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材料三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求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工业革命产生的三项条件。(3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5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材料三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中央)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中央)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注:被统治者指当时美国诸州);其次要强制(中央)政府控制自己。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近代英国是如何逐步实现对王权的有效控制的?(4分)
(3)1787年宪法是怎样解决材料三中“最大的困难”的?(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工业化过程包括对非生物能源的利用、机器制造品对手工业品的替代以及新型企业和劳动组织的产生。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工阶层的壮大增加了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工业化过程中的社会经历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大量高质量低价格的商品被生产出来,生产力的发展转变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工业化有收益也有代价,它带来了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在工业社会,家庭生活急剧变化,男人、妇女和儿童逐渐离开家庭到工厂和矿井工作,常常面临恶劣的条件。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更为公正平等的社会,政府减轻了早期工业时代最严重的一些弊端。政府和工会都为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和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做出努力。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二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中对19世纪中期的工业时代有如下描述:
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将拥有一切,我们将一无所有,我们直接上天堂,我们直接下地狱。
-摘引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给欧洲社会带来的主要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相关史实,围绕工业革命相关主题,谈谈你对查尔斯狄更斯“精彩描述”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8分)
《2025年上学期高一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B B D C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A D D B
17.(1) ②①③④
(2)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任答二点,共4分)
(3)主要措施:重视人才;翻译、研究东西方文化文化典籍与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贡献:将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和中国的造纸术等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18.(1)丰富了各地的物种,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提高了粮食产量,刺激了人口的增长;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种的分布;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世界市场形成;促进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但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客观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任答三点,共6分)
(2)市场、资金、劳动力。
(3)时代:电气时代。
特点: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以重工业为重点;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9.(1)思想和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经济自由;人民与统治者相互制约。
(2)如何控制:通过《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成为虚君。
(3)解决方式:“控制被统治者”: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控制自己”:中央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彼此制约与平衡。
20.【答案】(1)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传统家庭关系变化(大量劳动力离开家庭到工厂工作);劳动者工作生活环境恶化;政府开始为缓和社会矛盾而努力。(任答二点,共4分)
(2)示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利与弊。(8分)
查尔斯·狄更斯既赞扬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推动了历史发展,又抨击其所造成的问题。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大发展,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英国率先实行机器生产与实现机械化。大工厂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推动了代议制民主的完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以工厂为中心的城市兴起,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体育运动兴起;人们文化素质提高等。这是狄更斯称他生活的时代是“最好的年月”的原因。但是,工业时代初期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生活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又是查尔斯·狄更斯所称的“最坏的年月”的表现。总之,第一次工业革命利弊并存,正如查尔斯·狄更斯所云这既是“最好的年月”,也是“最坏的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