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1.有学者指出,石器时代,当生态承载力达到某一临界值后,食物采集者只有向食物生产者进行转变,通过种植和驯养才能增加食物的供给总量。这一转变推动了“农业革命”的出现。该学者意在强调“农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恶化 B.劳动效率的低下
C.领地范围的狭小 D.人口增长的压力
2.乌纳斯法老是古埃及第五王朝的末代君主,其修建的金字塔是第一个刻有铭文的丧葬建筑。铭文分散地镂刻于金字塔的墙壁、石棺等处,展示了亡魂的复活步骤:国王再生于努恩鸿渊,而后乘坐拉神之舟在天际航行,他被等同于众神并且统领寰宇(如下图)。该铭文( )
A.可用于研究楔形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B.反映出宗教主导埃及的社会生活
C.折射出古埃及王权与神权联系密切
D.因神话色彩浓厚而缺乏史学价值
3.有学者指出:任何一个地区或文明发展之初总会缺乏这样或那样的资源,尤其是土地和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如金属、马匹和某些特定的物品等。侵略拥有这些资源但实力又不足以自卫的地区,是扩大资源最为直接和经济的手段。该学者旨在强调( )
A.早期文明扩张的必然性 B.古代文明发展具有一致性
C.区域经济交流的必要性 D.世界文明呈现多元化格局
4.下面为腓尼基字母的演化过程示意图。这表明( )
A.西亚是人类文明的源头 B.文明发展呈现一体化的趋势
C.文明在交流中创新发展 D.字母文字是文字的发展方向
5.罗马法规定:窃贼本人和以暴力取得物品的人占有了某物,由于其最初阶段持有的“恶意”,无论其取得物品多久都不能成为该物的合法所有人;对于这种“恶意”和恶行,法律应给予制裁和校正。由此可推知,罗马法( )
A.注重规范社会行为 B.强调司法审判公平公正
C.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D.以保护私产为根本目的
6.对于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大规模翻译古希腊罗马及东方科学文化典籍),恩格斯曾评说:“在罗曼语(拉丁语,主要包括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诸民族那里,一种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过来并重新发现的希腊哲学中得到的营养、明快的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恩格斯意在强调百年翻译运动( )
A.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B.造就了欧洲文化繁荣的局面
C.为欧洲社会转型提供了思想助力 D.引领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
7.该国家从7世纪中期掀起了“以唐为师”的改革潮流,在百余年间达到了其他国家需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自然发展才能达到的高度。下列对当时该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两税法建立赋税体系 B.实现了政权的封建化转型
C.武士集团掌握了国家政权 D.在中央实行了三省六部制
8.下表为不同学者对古代非洲文明的评价。由此可推知( )
学者 认识
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 非洲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处在野蛮未开化的状态
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2014年,美国) 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得十分严重,这一隔绝至今是影响非洲大陆发展的一个首要而持久的因素
朱寰(1926~2020年,中国) 非洲不是孤岛,也不是与世隔绝地区,虽与欧亚世界的交往较少,但世界文明的相互碰撞,必然会对其产生借鉴,对非洲黑人文明也应该如此认识
A.学界对非洲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化 B.非洲文明落后于同时代的亚欧地区
C.政治立场影响对非洲文明的评价 D.非洲文明是受外界影响最少的文明
9.哥伦布返回西班牙后在其日记中写道:“由于我未能迅速派回载满黄金的船只,各种诽谤以及对此航海事业的反对声便铺天盖地而来。”该材料( )
A.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的局限性 B.折射出传统思想制约航海事业发展
C.揭示了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D.表明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的较单一
10.下表是16世纪的部分西方地图学家的相关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人物 概要
德国人文主义者亚皮安 绘制了一幅全球的心状图
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 绘制了用于航海直线定向的世界全图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在中国,根据亚、墨二人的成就,绘出了两张心状投影的世界地图
A.西欧国家殖民霸权角逐激烈 B.人文主义成为欧洲主流思潮
C.中西地图学的发展并驾齐驱 D.探险事业推动全球观念形成
11.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18世纪以前,“从波士顿到哈瓦那,从塞维利亚到安特卫普,从摩尔曼斯克到亚历山大港,从君士坦丁堡到科罗曼德尔,从澳门到广州,从长崎到马尼拉,商人们都使用西班牙比索或里亚尔(银币名称)作为标准的交换媒介”。这一现象()
A.表明太平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B.有利于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
C.反映出中西“丝银贸易”利润巨大 D.满足了工业革命的市场需求
12.伏尔泰指出:“自公元1500年之后,在印度卡利卡特取得的胡椒,无一不是鲜血染红的。”这一论述折射出()
A.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性 B.物种交换的双重影响
C.早期殖民扩张的残酷性 D.商品全球交流的弊端
13.在16世纪的德国,“对教皇及其政策的任何不满,都被视为爱国的举动”。因此,《九十五条论纲》发表后,在德意志各邦国引起强烈的反响,路德受到了许多贵族的庇护。这反映出,宗教改革( )
A.摧毁了德意志天主教的势力 B.利于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C.使德意志地区迅速走向统一 D.得到全体德意志民众的认同
14.卢梭指出:“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据此可知,卢梭( )
A.主张君主立宪 B.认同直接民主制度
C.提倡主权在民 D.强调实行三权分立
15.某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皇帝委派官吏,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这表明该帝国( )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实行直接民主
C.专制为实,立宪为虚 D.顺应共和潮流
16.日本明治维新中能够体现“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一思想的举措是( )
A.富国强兵 B.殖产兴业 C.四民平等 D.文明开化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希罗多德记载,公元前6世纪中期,小亚细亚的希腊人首先铸造银币,后迅速扩展到希腊大陆以及希腊其他城邦。当时希腊城邦1000多个,每个城邦在发行钱币时都有自己特殊的理由,但所有钱币都是希腊各城邦当局发行,由城邦保证成色。至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枭币(因钱币上刻有雅典娜的象征猫头鹰得名)逐渐成为希腊世界的通用货币。
——摘编自晏绍祥《钱币在古希腊城邦中的广泛使用》
材料二 亚历山大东征过程中,以自己容貌为原型的货币逐渐成为地中海新的国际货币。亚历山大逝世后,埃及的托勒密一世依照亚历山大银币的范式,发行了亚历山大容貌的宙斯 阿蒙神类型钱币;西亚的塞琉古一世发行了化身为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亚历山大银币;巴尔干半岛的安提柯王朝则长期发行传统的马其顿王朝钱币。与此同时,印有各国国王头像的钱币也逐渐出现,如托勒密王朝建立后出现了“托勒密一世/雄鹰”以及国王、王后并排胸像等钱币;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一世以后,系王带、戴公牛角的塞琉古一世肖像的钱币被大量发行。希腊化钱币在中亚发展出了具有游牧风格的帕提亚钱币、在北印度则发展出了印希双语币等。
注:希腊化时代是指公元前330年~前30年,亚历山大征服地区与古希腊文明交融的时期。
——摘编自王杨《希腊化皇家肖像钱币起源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钱币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代钱币发展的特点并简述其原因。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是伴随着日耳曼人对西罗马帝国的占领开始的。罗马教会通过与各日耳曼王国修好关系,不仅使西方教会在教皇旗帜下实现了统一,也使教会获得了相对独立地位,主教逐渐成为城乡的天然首脑和精神领袖。在日耳曼自由扈从制的影响下,西欧从国王到大贵族、小贵族直至骑士,将土地以服兵役为主要条件,逐步完成层层分封。大小领主视领地为“私有地”,各自行使着司法与行政等权力;“公共领地”和“私有财产”之间没有明显界限。领主与封臣之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不同层次权力交叉重合的关系。领主虽然比封臣拥有更多的权利、承担更少的义务,但却没有对封臣的绝对统治权,“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其典型特征。
——摘编自王霞《论欧洲中世纪社会结构特征及其对西方政治文明走向的影响》
材料二 日耳曼民族入侵后,作为宗教中心而建立的城市得以保存,封建王权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军事需要,也多支持兴建城市。10世纪后,重犁和铁制工具在西欧得到广泛使用,提高了农业产量,扩大了耕地面积,不仅使贵族和平民家庭普遍出现人丁兴旺的现象,也刺激了社会消费。在十字军东征下,地中海贸易得以恢复和发展。城市因此逐渐兴起,并使货币拥有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封建主们或出租土地,或雇工经营,或用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和徭役地租以筹集货币;农奴也开始流向城市成为雇佣劳动者。那些出身高贵却不肯适应新形势的贵族成了时代的弃儿。封建主同富裕市民之间的联姻多起来了。此外,城市中还诞生了众多中世纪大学,它们不囿于基督教的教义传授,并形成了求真和求善的大学精神。
——摘编自胡杨《浅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复兴对封建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有利条件,并分析其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为主题,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C
16.【答案】B
17.【答案】(1)趋势:呈现出统一的趋势。意义:有利于促进古希腊商业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城邦的经济、文化联系;对其他地区货币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2)特点:货币类型多元;宗教色彩凸显(强调王权与神权的结合);逐渐本土化。原因:希腊化世界的政权林立;构建政权合法性的需要;强化政权统治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18.【答案】(1)特征:教权与王权二元并立;以军事封地制度(封君封臣制)为社会制度的核心;封建割据与形式统一相结合;领主与封臣的关系具有契约属性;公共权力与私有权利相混合。
(2)有利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人口的增加;统治阶层的支持;商业贸易的发展。影响: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了社会的转型;有利于推动社会人口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促使社会阶层流动,助推了社会结构的重塑;推动了西欧文教事业发展,有助于社会的思想解放。
19.【答案】示例:论题:西方民主政治,是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和国情相适应的,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阐述: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家由于具体国情不一样,各国民主政体也呈现不同的特征。法国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美国在走向民主制的历程中,由于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制衡体制,既保证了民主,又维护了公民的自由,从而避免了暴政。英国走向民主的过程中,最终以光荣革命"完成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军国主义传统。总之,西方民主政治是西方独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产物,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