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同步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4 18:3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欧姆定律
——实验:描绘小灯炮的伏安特性曲线
一、实验目的[]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而使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对一只灯泡来说,未正常发光和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可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应该是一条曲线。 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U,I)值,在I—U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的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三、实验器材[]
学生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坐标纸,铅笔,开关和导线。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的电路图。(填入方框内)
2.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照图连好各器材。(注意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部分电阻为零)。
3.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电压表有较小的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压U和电流I值。
4.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并记录约8---10组U值和I值。
次数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电压U
电流I
5.断开开关S,整理好器材。
五、数据处理、整理仪器
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坐标、I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将描出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I-U图线,(注意:连接各点时,不要出现折线)
【结论】
描绘出的图线是一条 线。它的斜率随电压的增大而 ,这表明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温度)升高而
六、注意事项:
1.电路的连接方式
(1)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为小灯泡的电阻很小,与0~0.6 A的电流表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
(2)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连接:目的是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移到使小灯泡分得电压为零的一端,使开关闭合时小灯泡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因小灯泡两端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
3.加在小电珠两端的电压不要超过其额定电压。
4.连图线时曲线要平滑,不在图线上的数据点应均匀分布在图线两侧,绝对不要画成折线。
【当堂检测】
1.为探究小灯泡L的伏安特性,连好如图所示的电路后闭合开关,通过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中的电流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小灯泡正常发光,由电流表和电压表得到的多组读数描绘出的U-I图象应是(  )
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 V 0.3 A”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R随电压U变化的图象。
(1)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电流表:A1(量程100 mA,内阻约2 Ω);
A2(量程0.6 A,内阻约0.3 Ω);
电压表:V1(量程5 V,内阻约5 kΩ);
V2(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0 Ω);
R2(阻值范围0~2 kΩ);
电源:E1(电动势为1.5 V,内阻约为0.2 Ω);
E2(电动势为4 V,内阻约为0.04 Ω)。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_______,电压表________,滑动变阻器________,电源________。(填器材符号)
(2)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验仪器连接成完整的实验电路。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R U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此小灯泡在不工作时,灯丝电阻为 Ω;当所加电压为3 V时,灯丝电阻为________Ω。
3.图甲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I-U图线实验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成完整实验电路.
(2)开关S闭合之前,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_(选填“A端”、“B端”或“AB正中间”)
(3)已知小电珠灯丝在27 ℃时电阻值约为1.5 Ω,并且其电阻值与灯丝的热力学温度成正比(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273+t),根据下图中画出的小灯泡I-U特性曲线,估算该电珠以额定功率工作时灯丝的温度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