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能分析整理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及河流特征,归纳写下自然地理特征的关键词;
3.能说出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状况、交通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4.能综合分析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5.能绘制青藏地区“思维导图”,归纳青藏地区主要地理特征“高、寒”,尝试分析地理特征的成因,找出主导因素“地势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绘制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思维导图”,掌握综合分析、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良好读图习惯;
2.通过分组完成任务及考察、汇报、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去合作、交流、思考、质疑、探索的意识;
3.通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2学情分析
1.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但在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过程中,综合分析、归纳能力还需提高。
2.八年级学生自主思考、交流、合作、质疑意识不够强,需要在学习活动中多加培养。
3.八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课堂积极性不高,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
因此,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
①教“方法”、教“能力” ②培养思考、质疑、交流、合作意识 ③激发学习地理的热情
本节课以“青藏之旅”为主线,对教材内容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了微调、重组,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融入到团队合作、汇报、竞赛、讨论、探究、绘画等活动中,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通过设置“旅游小组”,让学生以地理考察员、解说员、历史分析员等身份在乐中学。
通过展示视频、地图、文字等资料,利用启发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特别是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学会对地理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生生交流中学会质疑,在团队中学会合作。
利用考察、整理、汇报、绘制思维导图等学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让学生尝试着去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学会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掌握认识一个区域地理特征的归纳、综合分析的方法,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内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高、寒”
能力:综合分析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归纳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教学难点:
能力:①归纳青藏地区地理特征的方法 ②综合分析青藏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③找出主导因素“地势高”
4教学过程
4.1 第二课时:青藏地区(针对地理基础、地理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前热身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课前学生热身动作
两人为一组:相互捶背、按摩
现在请我们7班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做个活动,大家一起说口令,做动作。
两个人为一组,请右边的同学向右转,请左边的同学为右边的同学捶捶背、按按摩。请右边的同学转过身,为你的同伴锤锤背、按按摩。
活动2【导入】一、新课导入:新闻热点“西藏热”旅游风潮 二、分团队,公布课堂评优制度
一、新课导入
教师:亲们!你们去过西藏旅游吗?
学生:没有
学生:有(教师:我们由请去过的同学上来跟大家谈谈,他在西藏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有怎样的感受?)
教师:大家想不想去?(想、不想)
教师:在近几年,中国乃至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掀起了“西藏热”的旅游风潮。一位外国友人MIke到中国来旅行,他乘飞机从深圳玩到乌鲁木齐,再玩到拉萨。在拉萨旅行时,一位中国记者采访他:经过这次旅行,中国的自然环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他说,我看到了绿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白色中国。
教师:大家来猜猜,Mike所说的绿色中国指的是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
学生:南方地区
教师:而黄色中国指的是?
学生:西北地区
教师:白色中国指的是?
学生:青藏地区
教师:青藏地区为什么会呈现出一片白色景观呢?
学生:地势高、积雪,,,
引入:好,我们一起跟随Mike,来进行一次青藏之旅自助游,探索青藏地区的秘密。
二、分团队,公布旅行评优制度:团队积分(小声播放歌曲:天路)
教师:在这一次的旅游中,我们全班同学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为6团队,这是1号团队,这是2号团队,,,,。现在,请大家举起手来,用手指头告诉其他同学,你们是第几团队。
我们在这次旅行中,将实行团队积分的旅行评优制度。
团队积分细则:
1.团队成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无论对错)、发表看法、提出疑问都可加分
2.团队成员主动发言:首次发言:+3分非首次发言:+1分老师点答发言:+0.5分
3.团队所有成员都发过言:+8分
4.请各团队的所有成员在工作纸上“成员名字”这一栏中填写自己的名字。旅行过程中,自行在“分数”这一栏上记录自己的分数。
奖励:旅行结束后,各团队最后依据团队总积分的高低优先挑选礼物。
活动3【活动】环节一:“青藏之旅”预备篇—【导游我来当】
内容:区域概况
一、引入
教师:在旅行启动之前,由请我们所有团队的同学一起来担任本次自助游的导游,一起设计此次旅游。
问题1:那么,我请问各位导游们,我们要去一个地方旅游,想要去认识一个区域,我们需要了解这个区域的哪些内容?
学生: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面积与人口、农业生产、社会经济、交通、文化习俗
问题2:在这些自然的、人文的地理概况中,首先,我们可以从哪一方面入手?
学生:地理位置二、分小组完成任务
1.地理位置
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学生: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小组读图讨论1:青藏地区在世界的地理位置
问题:青藏地区位于哪个半球?从高、中、低纬度范围来看,青藏地区位于哪个纬度范围?
与哪些国家接壤?
小组读图讨论2:青藏地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问题: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什么方位?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请把它圈出来。2.范围
小组读图讨论3:青藏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他们的行政中心各是什么?3.面积与人口
问题:青藏地区的人口密度有何特点?推测1:青藏地区为什么地广人稀?
4.访前热身:民族与宗教
问题:青藏地区主要聚居哪个民族?信奉哪种宗教?
活动4【活动】环节二:“青藏之旅”行动篇—【学做”地理考察员”】
考察内容:自然环境特征
一、引入:按照我们之前认识区域的思路,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青藏地区的哪些方面?
学生:地形、气候、河流,,
教师归纳:也就是它的自然地理特征。
下面,我们一起担任地理考察员,开启 ( http: / / www.21cnjy.com )青藏之旅第一项活动“地理考察”,探索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二、团队合作活动:考察汇报(四项比赛、三个探究)
步骤一:读图分析
请所有团队成员读学案上的地图,思考学案上的问题,分析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征。
步骤二:讨论整理
团队所有成员讨论整理出统一的看法,把你们答案的的关键字,写在工作纸上。(一)团队合作活动1:考察、汇报地形特征
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考察、汇报地形特征:平均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地势起伏状况、特色地形
问题:
学生:平均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地势起伏状况、特色地形
问题:我们要分析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需要借助什么工具?
教师引导学生:青藏地区的地形图(什么类型的地图?)
1.团队考察地形特征:观察能力比赛(3min)
步骤一:读图获取信息,自行分析地形特征
步骤二:讨论整理,把答案、疑问的关键字写在工作纸上
问题:
①大部分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多少米以上?
②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分别分布在青藏地区的哪些部位?
③青藏地区的地势哪个部位较高?哪个部位较低?总体上,青藏地区地势起伏有何特点?
④Mike看到了白色的青藏地区,对照地形图,他说对了吗?为什么青藏地区在地图上呈现出一片白色景观?
2.团队汇报地形特征
3.教师归纳:以上,我们已经分析了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地形特征是什么?
学生:地势高(二)团队合作活动2:考察、汇报气候特征
引入:青藏地区“地势高”的地形特征对当地的气候有何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考察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
1.团队考察气候特征
步骤一:读图获取信息,自行分析气候
步骤二:讨论整理,把答案、疑问的关键字写在工作纸上
(1)分析能力比赛(2min)
问题:
①青藏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那曲与南京相比,气温有何差异?试推断,青藏地区的气温、气压有何特点?
(2)表达能力比赛(1min)
问题:
③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在多少毫米以下?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④青藏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有何特点?
(3)计算能力比赛(1min)
问题:
⑤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 ( http: / / www.21cnjy.com )6℃。青藏地区的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均海拔为200米,估算一下,青藏地区平均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至少要低多少度
2.团队汇报气候特征:
①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②降水少
③太阳能资源丰富(或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光照充足)
④气压低
3.教师引导:
教师:你们的计算结果,说明了青藏地区的气候显著特点是什么?
学生:寒冷
教师:再看回这个数据表,为什么青藏地区的气候寒冷?
学生:海拔高
教师归纳:由“高”生“寒”。
4.课后探究1:
上网找资料:青藏地区其他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三)团队合作活动3:考察、汇报河流特征
引入:李白有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也就是滔滔黄河的发源地,指的是哪里呢?
学生::巴颜喀拉山脉
教师:在青藏地区的范围内,青藏地区除了黄河,还有哪些河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考察青藏地区的河流特征
1.团队考察河流特征(3min)
步骤一:读图获取信息,自行分析河流特征
步骤二:讨论整理,把答案、疑问的关键字写在工作纸上
问题:
①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②探究2::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③青海省南部为什么被称为“三江源地区”?“三江”指哪三条江河?
2.团队汇报河流特征(2min)
3.探究3:课后查找网络资料开展探究
①三江源地区有哪些珍稀动物?为什么要严格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
②如果你是当地环保局的工作人员,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呢?活动5【活动】环节二:青藏之旅 行动篇—【学做”地理解说员”】
解说内容:农牧业生产状况
一、引入:
教师: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呢?
学生:地势高,气候寒冷
教师:青藏地区的高和寒会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
下面,我们进一步来考察青藏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二、个人探究活动:说出你的推测
(一)畜牧业:高寒牧区
第一组图片问题:你从图片中获取到关于青藏地区畜牧业的哪些信息?
推测1: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的?
教师补充:青藏地区大部分地区,地势高,气候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量条件适合耐寒的草类的生长,因此,大部分地区只能发展牧业,是我国重要的高寒牧区。(二)种植业:河谷农业
第二组图片问题:你从图片中获取到关于青藏地区种植业的哪些信息?
推测2:为什么青藏地区的种植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推测3: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三)分析青藏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劣势:气候寒冷、降水较少。
活动6【活动】环节二:青藏之旅 行动篇—【访问藏族牧民】
(一)欢迎仪式:文化
(二)参观拜访:生活习俗
问题: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衣、食、住等生活习惯?
活动7【活动】课堂轻松一刻:播放歌曲《青藏高原》
过渡:在前面的地理考察中,我们了解了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部分人文地理概况,大家的表现都很棒,下面,大家来听听歌曲,放松一下。
高原带来远古的呼唤,留下千年的祈盼。祈盼的是什么,,,
活动8【活动】环节二:青藏之旅 行动篇—走进博物馆【学做”历史分析员”】
内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交通发展
教师朗诵:高原带来远古的呼 ( http: / / www.21cnjy.com )唤,留下千年的祈盼,祈盼的是什么?青藏人期盼走出青藏,让世界更多了解青藏,我们期盼走进青藏,建设青藏。青藏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请大家一起来担任历史分析员,走进历史博物馆,阅读博物馆里的图文资料,分析青藏地区的发展。
问题:
①阅读图文资料,归纳青藏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出现了哪些发展?
②分析带动了青藏地区经济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束缚青藏地区交通建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④青藏地区交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活动9【活动】环节三:青藏之旅 反思篇—【思维导图】我来画
一、发散思维
问题:我们的青藏之旅就到此结束,经过这次旅行,青藏地区留给你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
学生:山脉多、昼夜温差大、人民热情好客、降水少、河流发源地,,,
问题:青藏地区留在你们印象中的昼夜温差大、气温低等这些地理特征,是由青藏地区哪个典型的特点所导致的?
学生:海拔高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因为海拔高,所以这里出现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等气候特征。
气温低,热量不充足,为了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这里的牧区表现为高寒牧区,农业区分布在河谷地带。
气温低,昼夜温差大,为了适应这种地理环境,藏民们形成了喝青稞酒,穿藏袍等生活习惯。二、“思维导图”我来画
学生画思维导图:请各团队所有成员一起合作,把青藏地区这些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画一张思维导图表现出来,画在工作纸上。三、作品展示、质疑、交流
团队上台展示:思维导图贴到黑板上,团队派代表上台跟大家解说他们所画的思维导图。
交流质疑:下面的同学提出疑问,展示的团队成员(包括台上代表和台下成员)回答同学的质疑。四、总结升华
教师总结::青藏地区作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一员,有着它自己独特的区域特征。从你们画出来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青藏地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是什么?
学生:海拔高
教师:这也是影响青藏地区所有地理特征的主导因素。
教师:因为地势高,所以气候寒冷。所以,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用哪两个字来概括?
学生:高、寒
教师:为了适应这种自然地理环境,青藏地区的人们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课堂总结:所以,一个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是该地区的人们因地制宜、适应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果。
活动10【活动】旅行评优结果公布,奖励礼物
各团队统计团队积分,公布旅行评优结果,奖励礼物。活动11【活动】板书设计
活动12【作业】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