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对教室内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为 B. 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
C. 日光灯中的电流约为 D. 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2.小明利用酸奶制作“冰淇淋”,他查阅资料后知道了四种方法。第一种利用冰箱制作,第二种利用炒冰盘制作,第三种利用干冰制作,第四种利用液氮制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酸奶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能制作冰淇淋
B. 炒冰盘表面的材质是利用其耐低温、耐磨损、导热性强等物理属性
C. 搅拌酸奶时,加入干冰粉末,周围出现大量白雾是小水珠
D. 将液氮和酸奶放到容器中,搅拌后液氮迅速汽化吸热使酸奶凝固成冰淇淋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蜡烛离小孔越近,屏幕上所成的虚像越大
B. 乙图中,人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C. 丙图中,把纸板沿向后折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不在同一平面上
D. 丁图中,当蜡烛燃烧变短时,光屏上所成的像会向下移动
4.正确使用仪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体会到估测不是很可靠,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可以避免误差
B. 图乙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C. 图丙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一定要让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视线与尺面垂直
D. 图丁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5.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也体现国家的综合实力。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钱学森被誉为“航天之父”,火箭升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南仁东被誉为“天眼之父”,天眼是射电望远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 孙家栋被誉为“北斗之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D.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稻花香里说丰年”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6.课间,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着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强沿弯道匀速跑步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B. 小英掷实心球时,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 小丽进行跳高训练时,她快速助跑是为了增大动能
D. 小明分钟跳绳个,小华分钟跳个,则小华的功率一定比小明大
7.如图所示,为方便购物者购买,生活中多处都设有自动售货机。可通过手机扫码闭合或投币闭合,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在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8.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技创新小组设计了一台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的简易体重计来动态监测学生的体重情况,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为定值电阻,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闭合开关,当有人测量体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B. 压敏电阻中的电流变小
C. 学生的体重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小
D. 学生的体重越大,电路的总功率越大
9.如图所示,是学生在物理课上做的几个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当向管中用力吹气时,管中液面将会下降
B. 图乙:向外拉活塞,试管内的水会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C. 图丙:将压强计的探头往上提,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会变小
D. 图丁:此实验装置不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10.如图是课本中的四个实验,哪个实验与其他三个的物理方法不同( )
A. 烛焰晃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B. 通过铁钉吸引大头针的个数比较磁性的强弱
C. 通过水流初步建立电流的概念
D. 收音机发出“咔咔”声验证电磁波存在
11.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用电安全,应在甲处安装电灯,乙处安装开关
B. 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用试电笔检测点,氖管发光
C. 洗衣机的三线插头应连入三孔插座,这样能使洗衣机的金属外壳接地
D. 若再接入空调,闭合开关后,保险丝马上熔断,则原因一定是电路发生短路
12.在“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所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为、、、,先在间接入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用电阻代替,不进行其他操作时,电压表示数小于
B. 用电阻代替时,为控制电压一定,应向右移动滑片
C. 为了完成该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
D. 该实验结论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9分。
13.高邮的湖上花海正值游览的季节,小明去游玩时,闻到油菜花香说明______,听到了高邮民歌数鸭蛋是通过______传入小明耳中的。
小明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油菜花,是太阳光照在油菜花上发生了______;小明乘坐游船在河中穿行,船和人的总质量为,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__;以小明为参照物,岸边的油菜花是______的。
14.雨后彩虹属于光的______现象;在可见光外有两种看不见的光,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小美喜欢用手机自拍,手机屏幕上呈现出由红、蓝、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多彩画面。
15.下面是小强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摘录,科学家与贡献:______电流的磁效应;装置与原理:发电机 ______;物理知识与应用:定滑轮 ______杠杆。
16.高邮的南门大街上有很多的民间手工艺,如糖画。熬糖时,采用______做功热传递的方式将红糖、白糖和麦芽糖加热成糖液。绘制时,艺人用小勺子舀起熬好的糖液,通过精湛的技艺,在石板上来回浇铸,待其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即可成精美的图案,此过程中会______热量。
17.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的力将重的货物匀速运到距地面高的平台上,斜面长。该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货物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当改变斜面倾角将同一货物运上该平台时,机械效率提高,则应使变______。
18.明朝时期,万户利用火药制作了一个由支火箭推动的装置,如图甲,进行了“飞天”尝试,成为人类飞行史的先驱。
万户的火箭原理与现代火箭发动机相似,通过点燃火药产生的高温气体从后端喷出,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此过程把燃料燃烧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______能,此过程类似于内燃机的______冲程;
如图乙所示是现代液体火箭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火箭发射时选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具有较大的______,火箭喷气发动机______能不能在月球表面工作;
在火箭发射架下方的池子里储存大量的水,原因是水的______大,汽化时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保护火箭发射架不被高温毁坏。
19.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挂一条形磁铁,磁铁下端为极,条形磁铁的正下方有一带铁芯的螺线管,闭合开关后,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弹簧长度会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若想要让弹簧的长度缩短,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往 “左”或“右”滑。
20.如图是养生壶的工作电路图,它有加热、保温两个挡位。加热挡额定功率为,、是电热丝阻值不变,其中。当开关接点时,养生壶处于______档;养生壶加热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______;养生壶加热挡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为______,若养生壶的工作效率为,则能使初温为,体积为的水升高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1.一辆拖车正在拖一辆小车往左匀速直线行驶,请画出此时小车的受力示意图。
22.如图所示,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23.物理源于生活,同学们利用塑料瓶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瓶中有少量水,盖紧瓶盖;用力扭转瓶身;松动瓶盖,瓶盖冲出。瓶内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此实验说明了物体______,内能减小。
如图乙所示,取一塑料瓶,用一小玻璃瓶制作成“浮沉子”。拧紧塑料瓶的瓶盖,当用力挤压塑料瓶时,“浮沉子”会下沉,“浮沉子”的重力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浮沉子”所受浮力。
如图丙所示,某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简易气压计,若拿着此装置从山脚走到山顶,则液柱的高度会______。
24.在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与矫正的活动中,小明制作了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橡皮膜凸起的程度,如图甲所示。具体操作如下:
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
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______;
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此时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像成在光屏的______前后方,这是模拟近视眼的成因。选择不同的眼镜放在水透镜前方,光屏上也能出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这说明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__透镜;
在图乙的基础上,从水透镜里向外抽取适量的水,光屏______远离靠近凸透镜,像会再次清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积极防控近视。请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措施______。
2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按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最后应调整______酒精灯温度计的位置;
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气泡如图乙所示,说明烧杯中水的温度在______升高不变。同时发现试管中不断有液态物质出现,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确定该物质是______晶体非晶体;
该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绘制出熔化后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若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分析图象可知,试管中的物质______能不能沸腾;
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该物质熔化时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烧杯中的水过多
B.对试管内物质不断搅拌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26.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______;
改正错误并调节平衡后,小明将容器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读数时应______拿起量筒读放在水平台面上读,然后称量出容器和剩余液体的质量,继续向量筒中倒液体,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如图乙所示为某次测得容器和剩余液体的质量,质量为______;如图丙所示是根据多次测得的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可得,液体密度为______。
27.小明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定值电阻的阻值为,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小明发现图甲中连接的电路有一处错误,请在接错的那一根导线上打“”,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
重新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正确连接电路,小明完成了下表中的次实验,可以得到结论:______。利用现有器材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表格里余下的次实验中,还能完成______次;
电压
电流
小明想继续探究“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将定值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两电表的示数。根据多组数据绘制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8.“引体向上”是学生体能测试中的一个项目。如图所示,该项目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已知小强同学的质量为,每次引体上升的高度为,双手与杠之间的受力面积为。求:
两手正握单杠,悬垂时小强每只手的拉力为多大?
两手正握单杠,悬垂时手对单杠的压强为多少?
体育课上,小强同学连续做了个规范的动作,在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29.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节能、低排放等优点。当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蓄电池向车轮输送能量。当需要高速行驶或蓄电池电量过低时,既可以向车轮输送能量,又可以给蓄电池充电。在某次测试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为,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了,消耗汽油汽油热值为。求:
测试中汽车行驶______的路程;牵引力做功______;
测试中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若该次测试中蓄电池增加的电能为,则此过程中内燃机的效率为多少?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形机器人随着科技进步,机器人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年春晚“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为观众表演了“扭秧歌”的舞蹈。机器人装备了人工智能技术,如高精度激光自主定位和导航、全身驱动运动控制技术以及全景深度感知技术激光雷达深度相机。深度相机中的视觉传感器工作流程包括图像采集与传输、图像分析处理、图像输出和显示等环节。
作为全球首款能完成原地空翻的全尺寸电驱人形机器人,体重是,身高,储存的电能是,电能转化机械能效率约为。更神奇的是,通过先进的算法,机器人能“听懂”音乐,还能像人类一样感受到舞蹈动作背后的那种韵味。舞蹈时机器人转手绢、伴唱,同时能水平匀速移动,速度可达,此时电机牵引力是重力的倍。
全景深度感知技术在机器人“大脑”中成______的像正立缩小倒立缩小;
人形机器人视觉传感器的图像输出和显示环节能量转化类似于哪种家用电器______;
A.电饭锅
B.电风扇
C.微波炉
D.电视机
人形机器人为观众表演“扭秧歌”时,其中涉及到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机器人可以发声,发声不需要振动
B.机器人的鞋底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
C.根据语音指令机器人完成各种高难动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扭秧歌”时,舞台对机器人的支持力与机器人对舞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人形机器人水平匀速移动的最大工作时间约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中学生的身高大约,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的身高的一半,约为,故A正确;
B.教室内的温度约为,故B不正确;
C.正常工作的日光灯中电流约为,故C不正确;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故D不正确。
故选:。
2.【答案】
【解析】将酸奶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不会凝固,不能制作冰淇淋,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炒冰盘表面的材质是利用其耐低温、耐磨损、导热性强等物理属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搅拌酸奶时,加入干冰粉末,干冰升华吸热,周围出现大量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液氮和酸奶放到容器中,搅拌后液氮迅速汽化吸热使酸奶凝固成冰淇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3.【答案】
【解析】、小孔成像的实验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所成的像的大小不仅与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还与成像的屏幕距小孔的距离也有关,故A错误;
B、当迎着月光走时,因为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漫反射,只有很少的光进入人的眼睛,所以此时水面亮,地面暗,故B正确;
C、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与硬纸板是否折叠没有关系,故C错误;
D、当蜡烛燃烧变短时,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光屏上所成的像会向上移动,故D错误。
4.【答案】
【解析】图甲体会到估测不是很可靠,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可以减小误差,误差不能避免,故A错误;
B.图乙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或杯壁,读数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
C.图丙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一定要让零刻度线对准物体的左端,若零刻度线已磨损,可以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视线与尺面垂直,故C错误;
D.图丁在用天平测量质量时,称量过程中不要移动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
5.【答案】
【解析】、钱学森被誉为“航天之父”,火箭升空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正确;
B、南仁东被誉为“天眼之父”,天眼是射电望远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B正确;
C、孙家栋被誉为“北斗之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稻花香里说丰年”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
6.【答案】
【解析】、小强沿弯道匀速跑步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他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小英掷实心球时,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实心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
C、小丽进行跳高训练时,她快速助跑时,速度变大,所以动能变大,故C正确;
D、功率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而跳绳的功与每次跳绳的高度和重量有关,无法仅凭跳绳次数判断功率大小,故D错误。
故选:。
7.【答案】
【解析】由题意可知,通过手机扫码使开关闭合或通过投币使开关闭合,都能启动电动机完成自动售货,说明开关和开关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则开关和开关应并联,再与电动机串联;
由题知,在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自动闭合,接通灯泡照明即灯泡只由光控开关控制,因灯泡与电动机工作时互不影响,则两用电器应并联;
结合选项图可知,只有图符合题意。
故选:。
8.【答案】
【解析】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当有人测量体重时,压力增大,阻值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总电流变大,电源电压不变,根据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大,故AB错误,D正确;
C.学生的体重越大,阻值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总电流越大,两端电压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故C错误。
故选D。
9.【答案】
【解析】、向塑料管吹气时,细管的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细管中的液面在烧杯液面上方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故A错误;
B、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水再一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故B错误;
C、将压强计的探头往上提,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减小,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会变小,故C正确;
D、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的大小,故可将装满水的瓶子正放、倒放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故可将瓶子中的水倒掉一部分、倒放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由此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和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
10.【答案】
【解析】选项“烛焰晃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选项“通过铁钉吸引大头针的个数比较磁性的强弱”、选项“收音机发出咔咔声验证电磁波存在”都运用了转换法。转换法是指在保证最终效果相同的情况下,用较为简便的事件或条件将原事件或条件代替转化来考虑问题。
而选项“通过水流初步建立电流的概念”运用的是类比法,是用具体的、有形的、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来类比要说明的那些抽象的、无形的、陌生的事物,将水流类比电流来帮助理解电流的概念。所以选项与其他三个实验的物理方法不同。
故选:。
11.【答案】
【解析】、若在图中甲、乙两处分别装上电灯或开关,开关与火线连接,故甲处应装开关,乙处应装电灯,故A错误;
B、用试电笔检测点时,点与零线相连,试电笔的氖管不会发光,故B错误;
C、洗衣机的三线插头应连入三孔插座,这样能使洗衣机的金属外壳接地,防止由于冰箱的外壳漏电而使人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若再接入空调,闭合开关后,保险丝马上熔断,原因可能是电路的总功率过大,也可能是发生短路,故D错误。
故选:。
12.【答案】
【解析】A、当、两点间只用电阻代替后,间的电阻变大,不进行其他操作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阻分担的电压变大,则电压表示数大于,故A错误;
B、用电阻代替时,由于电压表示数变大,该实验要控制间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要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所以下一步的操作是:向左滑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分压变大,使间的电压减小,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为止,故B错误;
C、为了完成该实验,应控制电压表示数为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知:,即:,解得,故C正确;
D、该实验的条件是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该实验结论为: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D错误。
故选:。
13.【答案】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 漫反射;;运动
【解析】高邮的湖上花海正值游览的季节,小明去游玩时,闻到油菜花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听到了高邮民歌数鸭蛋是通过空气传入小明耳中的。
小明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油菜花,是太阳光照在油菜花上发生了漫反射;小明乘坐游船在河中穿行,游船漂浮,,船和人的总质量为,此时船排开水的体积为;以小明为参照物,岸边的油菜花相对于小明的位置发生改变,岸边的油菜花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漫反射;;运动。
14.【答案】色散或折射 紫外线 绿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出七种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的本质是光的折射,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在可见光外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分别是红外线和紫外线。用其中一种光照射钞票,可以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光是紫外线。
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
故答案为:色散或折射;紫外线;绿。
15.【答案】奥斯特 电磁感应 等臂
【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
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故答案为:奥斯特;电磁感应;等臂。
16.【答案】热传递 凝固 放出
【解析】熬糖时,糖从石板上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将红糖、白糖和麦芽糖加热成糖液。
艺人用小勺子舀起熬好的糖液,通过精湛的技艺,在石板上来回浇铸,待其凝固由液态变成固态后即可成精美的图案,此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热传递;凝固;放出。
17.【答案】 大
【解析】推力做的有用功为:,
推力做的总功为:,
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推力做的额外功为:,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根据可知,货物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当斜面的倾角变大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变小,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变小,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小,额外功变小,有用功不变,总功变小,由机械效率公式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变大,因此要使机械效率提高,应使变大。
故答案为:;;大。
18.【答案】机械能;做功; 热值;能; 比热容
【解析】万户的火箭原理与现代火箭发动机相似,通过点燃火药产生的高温气体从后端喷出,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此过程把燃料燃烧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此过程类似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如图乙所示是现代液体火箭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火箭发射时选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具有较大的热值,火箭喷气发动机能在月球表面工作;
在火箭发射架下方的池子里储存大量的水,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汽化时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保护火箭发射架不被高温毁坏。
故答案为:机械能;做功;热值;能;比热容。
19.【答案】 减小 左
【解析】闭合开关后,电流从下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右手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所示的方向为极,即电磁铁的上端为极,由于磁铁下端为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弹簧受到拉力变小,弹簧长度会减小。
因为磁铁与电磁铁相互排斥,若想要让弹簧的长度缩短,则电磁铁磁性应增强,电路中电流应变大,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变小,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往左滑。
故答案为:;减小;左。
20.【答案】保温
【解析】由图可知,当开关接时,、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可知,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养生壶处于低温挡;
当开关接时,只有工作,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总功率最大,养生壶处于高温挡;
养生壶加热挡正常工作消耗的电能:;
由可知,水的质量:,
由可知,水吸收的热量:,
由可知,水升高的温度:。
故答案为:保温;;;。
21.【答案】小车和拖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彼此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小车不受摩擦力;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22.【答案】分别作出物体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用虚线连接、即为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23.【答案】液化;对外做功; 大于; 升高
【解析】盖子飞出时,白雾的产生是因为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瓶内水的质量增加,重力大于浮力时,浮沉子下沉;
当高处的大气压强减小时,细管内液面上方承受的气压变小,瓶内气压把液体压入细管,使细管内液柱上升。
故答案为:液化;对外做功;大于;升高。
24.【答案】同一高度; ; 前;凹; 远离; 学习一段时间后要远眺
【解析】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凸透镜变厚,此时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若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眼需要配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当把“水凸透镜”水向外抽取时,使其变薄、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原来像的后方。因此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三要: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左右;看书写字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五不看: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
故答案为:同一高度;;前;凹;远离;学习一段时间后要远眺。
25.【答案】温度计; 升高;晶体; 不能;
【解析】由于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需先固定下面铁圈的高度,最后固定温度计,确保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物质中,切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水沸腾前,水上层的温度低于下层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泡越来越小,所以此时是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属于晶体;
由图乙可知,试管中物质最高温度为,水已经沸腾,该物质不能继续吸热,不能沸腾;
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烧杯中的水过多,不会影响温度计示数,错误;
B.熔化过程中,对试管内物质不断搅拌,可使物质受热均匀,温度计示数不变,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相当于直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温度计示数应会上升,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温度计;升高;晶体;不能;。
26.【答案】游码没有调到零刻度线; 放在水平台面上读;;
【解析】天平在调平衡前必须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由图可知,其做法错误之处是游码没有调到零刻度线;
小明将容器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体积,读数时应 放在水平台面上读,这样液面稳定,读数准确,
标尺的分度值是,所以游码的示数是,则被测物体的质量
;
由图乙可知,当量筒内液体体积为时,容器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当量筒内液体体积为时,容器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由此可得,倒出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体积为
液体密度:
。
故答案为:游码没有调到零刻度线;放在水平台面上读;;。
27.【答案】断开;; 定值电阻断路;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解析】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如下图所示:
;
闭合开关,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故可得出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由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当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应为,
由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可知,即,解得:,所以此实验不能完成;
由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最大电压为,所以电压为的实验不能完成,只有电压为和的这两次次实验可以完成;
根据如图乙所示,小灯泡额定电压为时,流过它的电流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故答案为:断开;;定值电阻断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8.【解析】小强同学的重力: ,
悬垂时小强受到的重力和单杠的拉力平衡,所以单杠对小强每只手拉力:
,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小强每只手的拉力为;
悬垂时手对单杠的压力大小等于其重力,手对单杠的压强为:
;
规范的做一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
,
连续做了个克服重力做的功:
。
答:两手正握单杠,悬垂时小强每只手的拉力为;
两手正握单杠,悬垂时手对单杠的压强为;
小强同学连续做了个规范的动作,在此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29.【解析】由得,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
由题意可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由于汽车匀速行驶,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牵引力,
牵引力做功为:
;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
内燃机转换的有用功为:
,
内燃机的效率为:
。
答:;;
测试中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此过程中内燃机的效率为。
30.【解析】全景深度感知技术在机器人“大脑”中成倒立缩小的像。
人形机器人视觉传感器的图像输出和显示环节中,电能转化为光能;
A、电饭锅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合题意;
B、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不合题意;
C、微波炉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不合题意;
D、电视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机器人的鞋底较宽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但不能减小压力,故B错误;
C.根据语音指令机器人完成各种高难动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
故选:。
电能转化的机械能为;
机器人的重力为;
电机牵引力为;
人形机器人最多水平匀速移动的距离为;
人形机器人水平匀速移动的最大工作时间为。
故答案为:倒立缩小;;;。
第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