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数学学科
7.1折线统计图(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能更清楚地看出( ).
2.下面是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1)从“降低”“增高”“快”“慢”中选择字词填空。
该地区7-15岁男生、女生的身高随年龄的增长而( ),但13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逐渐平缓,比男生的身高增长速度( )。
(2)( )岁时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相差最大,相差( )厘米。
3.如图所示,明明去上学途中发现忘记带了作业本,于是他快走回家,拿到作业本后,由于担心上学迟到,他加快速度向学校跑去,刚好在学校门口追上妹妹,那么明明跑的速度是( )。
某商场去年下半年甲、乙两种品牌电视机销售情况如下图,请你看图回答问题。
(1)两种品牌电视机销售量相差最少的是( )月份,相差( )台。
(2)7月份甲、乙两种品牌电视机一共卖出( )台。
(3)8月份乙品牌销售量是甲品牌的( )。
二、判断题
5.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全年气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好。( )
6.要反映兴文县今年5月每天的最低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7.要想清楚地看出某市平均降雨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使用折线统计图效果比较好。( )
8.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
三、选择题
9.要反映杨军和王明两人本期几次考试的成绩变化情况应该绘制( )统计图。
A.单式折线 B.复式条形 C.复式折线
10.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t,每吨水价格为4.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价格为5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
A. B.
C. D.
11.李林和小强骑自行车从学校沿同一路线到20千米外的森林公园,已知李林比小强先出发,他们所行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行了20千米
B.李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C.相遇后,李林的速度比小强慢
四、解答题
12.北方甲市和南方乙市2019年3月~11月平均气温如下表。
月份 气温/℃ 城市 3 4 5 6 7 8 9 10 11
北方甲市 2 10 24 28 31 30 25 13 5
南方乙市 20 25 30 35 38 37 35 30 21
(1)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现统计图。
(2)北方甲市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 )月;南方乙市最低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
(3)这两个城市( )月的温差最大,相差( )℃。
13.看图回答问题。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体重有什么变化?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最快?
(3)从上图中,你还得到哪些信息?
14.解决问题。
(1)星期( )的最高气温最高,是( )摄氏度。
(2)星期( )的最低气温最低,是( )摄氏度。
(3)把一周的最低气温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15.请根据下表信息完成问题。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A景区门票收入约(万元) 30 40 50 55 55
B景区门票收入约(万元) 10 20 50 75 85
(1)请补全折线统计图。
(2)A、B两景区( )月份收入基本一致。( )月份收入相差最大。
(3)A景区1-5月总门票收入是B景区1-5月总门票收入的( )。(用分数表示)
(4)比较A、B两景区总门票收入变化,你认为六月份( )景区总门票收入会更高。
16.下面是某小学2020年第二学期各年级近视人数统计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男生/人 8 16 40 56 64 68
女生/人 2 18 37 43 64 79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 )年级到( )年级,男生近视人数升高最快;从( )年级到( )年级,女生近视人数变化比较平缓。
(3)从整体趋势看,你对同学们有什么建议?
17.(1)某商场去年3月~8月的衬衣销售情况如下:
月份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销售量(件) 50 100 120 140 200 350
(2)请根据上面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填空。
该商场在去年3~8月中,从( )月至( )月的销售量增长幅度最大。3~8月销售量变化的趋势是( ),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如果你是销售经理,在进货方面应考虑( )。
18.下面是某地区7~12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的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你的性别、年龄、身高分别是多少?与平均值作比较有什么想法?
1.数量的增减变化
2.(1) 增高 慢
(2) 15 9
【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虚线代表男生,实线代表女生,通过统计图上折线的变化情况填空即可;
(2)两条折线上的点离的越远,则它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最大,然后把它们的平均身高相减即可。
【详解】(1)该地区7-15岁男生、女生的身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但13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逐渐平缓,比男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慢。
(2)167-158=9(厘米)
15岁时男生、女生的平均身高相差最大,相差9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3.100米/分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妹妹的速度为300÷6=50(米/分);再乘妹妹的时间即可求出总路程,明明回家后又向学校跑去用的时间为20-10=10(分),再用总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出明明跑的速度。
【详解】300÷6×20÷(20-10)
=1000÷10
=100(米/分)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妹妹的速度和时间求出总路程,再确定明明向学校跑去用的时间,最后求出速度即可。
4.(1) 12 4
(2)135
(3)
【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观察甲、乙两种品牌电视机销售量在折线上点的位置,点与点之间离得最近的即是两种品牌电视机销售量相差最少的月份,求出相差的数量即可;
(2)7月份甲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是85台,乙两种品牌电视机销售量是50台,加起来即可;
(3)8月份乙品牌销售量是70台,甲品牌的销售量是80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利用除法即可计算出。
(1)
70-66=4(台)
所以两种品牌电视机销售量相差最少的是12月份,相差4台。
(2)
85+50=135(台)
(3)
70÷80=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全年气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6.√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此题根据所要反映的数量特征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要反映兴文县今年5月每天的最低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点考查依据所要表示的数量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7.√
【分析】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详解】要想清楚地看出某市平均降雨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使用折线统计图效果比较好。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
8.√
【分析】折线统计图特点是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熟悉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判断。
9.C
【分析】条形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多少,还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要反映杨军和王明两人本期几次考试的成绩变化情况应该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统计图的选择,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10.C
【分析】由题意可知,以6吨为界限,6吨以内每吨4.5元,超出6吨以外每吨5元,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C项能够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明确以6吨为界限是解题的关键。
11.A
12.(1)见详解
(2)7;3
(3)3;18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画出折线统计图,再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根据折线统计图,可观察到,北方甲市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南方乙市最低平均气温出现在3月。
(3)根据折线统计图可观察到,这两个城市3月的温差最大,相差20-2=18℃。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13.(1)越来越重;(2)11~12岁;(3)见详解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根据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都是向上升的趋势,即说明男生和女生的平均体重都是越来越重;
(2)计算女生每两岁之间平均体重相差的重量,比较大小,求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最快;
(3)观察折线统计图,比较男生和女生在6~12岁平均体重的变化数据,据此回答。(答案不唯一)
【详解】⑴答: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体重越来越重。
(2)20.4-18.7=1.7(千克)
22.4-20.4=2(千克)
24.6-22.4=2.2(千克)
27.1-24.6=2.5(千克)
30.1-27.1=3(千克)
34.3-30.1=4.2(千克)
1.7<2<2.2<2.5<3<4.2
答:女生在11~12岁这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长最快。
(3)答:6~11岁,男生的平均体重比女生重,而11~12岁,女生的平均体重超过了男生。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4.(1)一;21
(2)六;1
(3)6>5>4>3>2>1
【分析】(1)从图中一周的最高气温中,找出哪天的气温最高即可;
(2)从图中一周的最低气温中,找出哪天的气温最低即可;
(3)从图中可知,一周的最低气温分别是1摄氏度、4摄氏度、6摄氏度、5摄氏度、3摄氏度、4摄氏度、2摄氏度,把它们从高到低排列出来。
【详解】(1)星期一的最高气温最高,是21摄氏度。
(2)星期六的最低气温最低,是1摄氏度。
(3)一周的最低气温从高到低排列如下:
6>5>4>3>2>1
【点睛】本题考查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15.(1)见详解;(2)3;5;(3);(4)B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先描出各点,再依次连接即可,实线表示A景区,虚线表示B景区;
(2)根据统计图可知,A、B两景区3月份收入一样;再计算出每个月两个景区收入差,然后比较即可;
(3)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则用A景区1-5月总门票收入除以B景区1-5月总门票收入,即可求出A景区1-5月总门票收入是B景区1-5月总门票收入的几分之几;
(4)A景区的收入越来越稳定,B景区的收入越来越高;所以六月份B景区总门票收入会更高。
【详解】(1)如图:
(2)1月:30-10=20(万元)
2月:40-20=20(万元)
3月:50-50=0(万元)
4月:75-55=20(万元)
5月:85-55=30(万元)
30>20>0
A、B两景区3月份收入基本一致。5月份收入相差最大。
(3)30+40+50+55+55=230(万元)
10+20+50+75+85=240(万元)
230÷240=
A景区1-5月总门票收入是B景区1-5月总门票收入的。
(4)根据分析可知,六月份B景区总门票收入会更高。
【点睛】此题考査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6.见详解
【分析】(1)根据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看出,从二年级到三年级,男生近视人数升高最快;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女生近视人数变化比较平缓;
(3)从整体趋势看,同学们要保护视力,避免用眼过度,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如图所示
(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二年级到三年级,男生近视人数升高最快;从三年级到四年级,女生近视人数变化比较平缓。
(3)答:从整体趋势看,同学们要保护视力,避免用眼过度。(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17.图形见详解;7;8;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导致销量变化;多进货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进行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可得:该商场在去年3~8月中,从7月至8月的线段的斜度最大,所以7月至8月的销售量增长幅度最大;3~8月销售量变化的趋势是上升趋势,我认为造成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导致销量变化,如果我是销售经理,在进货方面应考虑多进货。
【详解】如图所示:
该商场在去年3~8月中,从7月至8月的销售量增长幅度最大。3~8月销售量变化的趋势是上升趋势,你认为造成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导致销量变化,如果你是销售经理(答案不唯一),在进货方面应考虑多进货。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然后再从折线图中获取信息进行计算、预测即可。
18.(1)图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根据实际调查、测量填空即可。(答案不唯一)
【详解】(1)作图如下:
(2)我的性别是男,年龄12岁,身高145厘米,比男生的平均值要低,需要补充营养。(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关键是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