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测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Ⅰ(客观卷)40分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①董存瑞 ②邱少云 ③雷锋 ④黄继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951年,除台湾和少数几个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下列事件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今年是“十二五”计划的收官之年,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吗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 D、进行三大改造
5.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史上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形成第二代领导集体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6.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曾经形成过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这些错误对当时的社会造成很大影响,以下表现属于其中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两个凡是”思想 ⑤对外开放 ⑥农业生产合作化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7.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文章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哪两个事件有关?
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D、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中共十五大
8.台湾中华总商会会长廖正豪先生在海峡两岸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于文化旅游节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乐当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搭桥人”,责无旁贷地维护和珍惜两岸这种骨肉亲情…… 这充分地说明了
①海峡两岸人民有相同的文化背景 ②海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信仰 ③海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心愿 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日益密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是12月4日,也是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共同纲领》
10.“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一决策出自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1.右面的题词反映了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D、全方位开放政策
12.“……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习近平总书记所作诗词称颂的模范人物是
A B C D
13.“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革悲剧警示我们必须要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要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4.20世纪80年代末9 ( http: / / www.21cnjy.com )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中共八大公报 B、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C、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 D、中共十三大报告
15.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 ( http: / / www.21cnjy.com )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亮光。”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开始了改革开放 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建立了经济特区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7.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8.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1: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外景2:考场大楼悬挂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竖幅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有创新才有活力,有创新才有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其中创新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赎买政策 C、廉价收购 D、无偿没收
Ⅱ(主观卷)60分
二、简答题(14分)
1.十年浩劫,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人民痛定思痛,开始了深深的反思。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了中国人民奋斗的新起点,悄悄的,一场新的变革在神州大地上揭开了序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怎样纠正了自己的“左倾”错误?(4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会议决定实行什么基本国策?(2分)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从实质上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请写出与下列诗句、歌词等相对应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共4分)
(1)“两弹一星”是指 、 和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4)“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三、材料解析题(34分)
1.读材料并回答(16分)
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请回答:
(1)这位老人指的是谁?(2分)他领导我们找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是什么?(2分)请用一句最简练的话来评价他(2分)
(2)在中国的南海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2分)从此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对外开放局面?(2分)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除对外开放外的三点)(6分)
2.读材料回答(8分)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人民,共产党一心救中国,她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她坚持抗战八年多,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立了敌后根据地,她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
(1)为筹备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什么会议?(2分)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分)
(3)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共产党又采取了哪两项措施?(2分)
(4)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2分)
3.读材料回答(10分)
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材料三: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后,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全国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材料一中的“路”指的是什么?(2分)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包”的理解。(2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农村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3)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1分)
四、探究题(12分)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探究:
【探索】(1)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2分)
(2)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4分)
【失误】(3)1958年,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这个总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兴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中“大跃进”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2分)
【转折】(4)右框中的歌词见证了中国农村的改革
成果,这一成果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敢为人
先的是何处农民首创“大包干”?(2分)
【旗帜】(5)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江泽民指出“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这里所说的旗帜是指什么?(1分)
【感悟】(6)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
八年级历史答案:人教
一、1、B 2、B 3、C 4、B 5、B 6、D 7、C 8、D 9、A 10、C 11、A
12、B 13、D 14、B 15、D 16、D 17、B 18、A 19、B 20、B
二、1、(1)纠正: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基本国策:改革开放。(3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实质:解放农村生产力。 (2分)
2、(1)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错一个不得分);(2)武汉长江大桥建成;(3)抗美援朝。(4)新中国成立
三、1、(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国有企业改革、一国两制等
2、(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 (2)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3、(1)“路”:农业合作化。原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避免农村贫富分化;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工业发展。
(2)理解: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变化:由集体经营到分户经营(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四、(1)中共八大的探索社会主义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的良好开端 (2)政治: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3)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或急躁冒进(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
(4)安徽凤阳小岗村 (5)邓小平理论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