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卷)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测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Ⅰ(客观卷)40分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581年,夺取政权建立隋朝的北周外戚是
A、陈后主 B、隋文帝 C、隋炀帝 D、唐高宗
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北魏冯太后 B、武则天 C、辽萧太后 D、慈禧太后
3.实行开明民族政策,被西北各部首领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中宗
4.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
①加强南北交通 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③乘龙舟游江都 ④开通一条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6.2011年11月,尤小刚导演的电视剧《唐太宗秘史》开拍,在这部电视剧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
①魏征直言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游 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澶渊之盟中,订立和议的两个政权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8.我国古代被尊为“药王”的医学家是
A、张仲景 B、李时珍 C、扁鹊 D、孙思邈
9.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A、元昊 B、耶律阿保机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德光
10.岳飞诗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在这里,匈奴是指
A、匈奴贵族 B、契丹贵族 C、党项贵族 D、女真贵族
1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2.右图城市平面图反映的是
A、唐朝都城长安 B、北宋都城东京
C、元朝都城大都 D、明朝都城北京
13.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1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纪》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东京 B、临安 C、泉州 D、大都
15.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动乱,战争频烦 B、中外交流日益增多
C、城市发展,商业繁荣 D、环境优美,风光迤逦
16.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A、铁钱 B、支票 C、存折 D、交子
17.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
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18.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
A、龙门石窟 B、云冈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乐山大佛
19.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
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靺鞨的首领
20.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
A、丝绸之乡 B、鱼米之乡 C、瓷都 D、产茶中心
Ⅱ(主观卷)60分
二、简答题(12分)
1.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隋唐时期也是如此,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6分)
(1)隋朝时,有位工匠设计的桥梁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请写出这位工匠的名字及桥梁名称。(2分)
(2)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发明了什么技术?(2分)这一技术对文化发展有何作用?(2分)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里提到了哪些历史人物。(6分)
三、识图题(16分)
1.识读下图。(8分)
(1)图一和图二反映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分)
(2)图一与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2分)他们出国前往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2分)
(3)图一、图二中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分)
2.识读下图。(8分)
请回答:
(1)请写出A、B两地名(4分)
A是 ,B是 。
(2)想一想:假如隋炀帝要从洛阳乘龙舟“巡游”江都,
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4分)
四、材料解析题(17分)
1.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材料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何人的作品?(3分)
(2)他们的词有何特点。(3分)
(3)请再举出这一时期史学和元曲方面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成就。(4分)
2.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的图片体现了哪一陋习?(1分)
(2)小亮同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大家介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宋代的娱乐和住行,听完故事,可以了解到宋朝人想听说书、看杂技可以去 ;出门在外过夜可以住 。(2分)
(3)小丽同学为了解宋代的节日,收集了材料二的3组诗歌,请你填上节日的名称。(3分)
(4)从以上的活动,可以得出宋代社会风貌的特点是: (1分)
五、探究题(15分)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右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
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
征是什么?(4分)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2分)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2分)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4)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2分)并阐明其对世界的影响。(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人教
一、1、B 2、B 3、B 4、A 5、C 6、A 7、B 8、B 9、A 10、D 11、C 12、A 13、D 14、D 15、B 16、D 17、B 18、C 19、B 20、C
二、1、(1)李春 赵州桥 (2)雕版印刷术 促进了文化的快速传播与交流
2、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三、1、(1)开放的对外政策。(2)鉴真、玄奘;日本、天竺。(3)矢志不移、持之以恒、不怕困难等。
2、(1)涿郡、余杭 (2)D.通济渠E.邗沟
四、1、(1)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2)苏轼—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辛弃疾—奔放,有恢复中原的壮志
李清照—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
(3)司马光—《资治通鉴》 关汉卿—《窦娥冤》
2、(1)妇女缠足 (2)瓦子、邸店 (3)春节 端午节 中秋节 (4)气象万千(丰富多彩等)
五、(1)赵匡胤;(1分)党项族;(1分)民族政权并立(2分) (2)南方政局相对安定;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3)民族融合;(2分)回族。(2分) (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2分)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指南针的应用对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2分)
图一 图二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图一:
图二:
图三: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蒙古
元
南宋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