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 古代欧洲文明 知识梳理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 古代欧洲文明 知识梳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5 06:3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三 古代欧洲文明
知识梳理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1 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
1.希腊城邦
(1)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希腊文明: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中断后,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3)城邦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
(4)城邦居民: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公民和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2)表现: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考点2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扩张
1.罗马城邦
(1)兴起:自公元前1000年,意大利半岛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建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来
(3)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公元前450左右,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4)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5)危机: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罗马帝国
(1)政权更迭: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了元老院。后来,元老院任命他为终身独裁官。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创立“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2)建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自己的独尊地位,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4)衰亡:
①原因:3世纪,罗马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375年,日耳曼人开始大举侵入罗马帝国。
②灭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重点难点精讲
【思维导图】
欧亚非奴隶制文明(上古时期)
【拓展延伸】
1.比较亚非文明与西方文明
类型 亚非文明 西方文明
代表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古希腊
发源地 大河流域 地中海沿岸
文明 成果 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青铜文化 奴隶主民主政治
基本 特征 经济:农业经济 政治:奴隶主专制 经济:工商业发达; 政治:奴隶主民主政治
2.人类文明发源在地理上具有怎样的特征?人类早期文明有哪些?各有什么表现?
(1)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的文明发端于大河流域。古代埃及是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2)古代希腊发端于海洋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其典型表现;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奴隶制迅速发展。
【历史评价】
对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认识:
(1)古代雅典拥有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此时期也被称为希腊的繁荣时期。
(2)内容: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每个公民都有机会通过抽签的方式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五百人会议的议员、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2)评价
① 进步性:雅典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② 局限性:它实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的民主。它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仅适用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广大的外邦人、妇女、奴隶等没有民主权利。
典例分析
【考情分析】
本主题近3年1考,主要以选择题进行考查,分值2分。
【考点跟踪】
跟踪 (识记)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
【典例】图9所示的权力机构组织形式出现在( C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代雅典 D.阿拉伯帝国
思维破冰: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图中的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战术小结: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变式拓展
(原创)我国每年都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在2000多千年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二者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A.民主 B.选举
C.法制 D.人民当家作主
【解析】选A。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我国每年都要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在2000多千年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二者的共同政治理念是民主。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政,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易错易混】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政治,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并非所有人都享有民主权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课堂演练
模拟演练
1.西方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英国近代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这里对希腊的赞美是基于它(  )
A.是古代大河文明典范
B.开创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C.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D.建立了地垮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它颁布于( )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东罗马帝国时期 D.西罗马帝国时期
3.“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
材料二: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
材料三: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中国发明的火药已被伊斯兰教转变为战争武器,至此才第一次为西方所知。培根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西方掌握后,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随之改变了。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3)以指南针和火药为例,说明它们是如何引起欧洲社会变化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课时提升练习
1.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  )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C.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
2.下列关于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
A.适用于雅典全体居民
B.仅适用于雅典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C.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
D.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
3.“当今有一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句话中的“她”指(  )
A.阿拉伯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巴勒斯坦
4.下列对如图数据的分析,与史实相符的是(  )
A.外邦人同样享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B.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数不足雅典居民的一半
C.全体自由民可以参加国家最高权利机关为公民大会
D.占据人口半数的奴隶可以担任政府公职
5.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
A.罗马共和国 B.雅典城邦 C.罗马帝国 D.法兰克王国
6.“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第二次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法律,”材料中的“法律”包括(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7.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信息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爱琴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B.雅典城邦的繁荣与没落
C.法兰克王国的兴亡 D.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8.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的皇帝,结束罗马共和国制的人是(  )
A.屋大维 B.凯撒 C.伯利克里 D.梭伦
9.你一定看过奥黛。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吧,对于古罗马的历史你熟悉吗?下列选项与古罗马的发展命运相关的是(  )
①种姓制度 ②395年 ③公元前509年 ④马拉松战役 ⑤拜占廷帝国 ⑥凯撒 ⑦屋大维 ⑧布匿战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⑦⑧ C.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⑤⑥⑦⑧
10.小华预习“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时,见到罗马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它主要是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交通发达
B.罗马帝国统治充满暴力
C.罗马帝国疆域辽阔
D.罗马文化渗透到罗马帝国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公元前4世纪……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 上集会。……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了一块立方 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美】海伦 琼斯《建筑与民主》
材料二:(如图2)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
﹣﹣百度百科
材料三:进入近代以后,四合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西式建筑形式成为重要的点缀。后圆恩寺 胡同7﹣9号院位于交道口南大街西侧,曾是清末庆亲王奕劻次子所建之中西合壁四合院,坐北朝 南。院内西部为中式传统四合院;中部为西式二层楼,楼前有圆形喷泉水池,周围点缀原圆明园石 刻,池东南有一花岗岩棱柱西式圆亭;东部有假山有游廊。
﹣《北京历史文物志》
请回答:
(1)图1反映了雅典卫城的建筑风格是 开放 ,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公开透明 的特点。图2反映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是 封闭 ,形成这一特点的经济原因是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你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三,指出近代“四合院”建筑风格的新特征,据此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近代“四合院”建筑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我选做: 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社会习俗的原因有哪些?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材料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
材料三: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并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
材料四: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物品也传入帝国,原来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意义。
(2)完成材料二中的填空。
(3)根据材料三,古罗马经历了哪两种政体变化?政体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帝国”是指哪一国家?“帝国”建立于何时?建立者是谁?地中海何时成为“帝国”的内湖?
参考答案
课堂演练
模拟演练
1.【解析】选B。本题以西方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英国近代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古代希腊半岛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开民主政治的先河。雅典正是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文明中的大部分辉煌。
2.A
3.A
4.【解析】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四大文明古国、四大发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1)由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可知,材料一中提到的亚洲文明有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
(2)据材料和所学知,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特点,所以说“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
(3)据所学知,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法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故答案为:
(1)两河流域文明、中华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答出 两项即可)
(2)希腊文明吸纳、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也保留了自己特点。(只要理解正确,表达准确即可)
(3)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法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4)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符合题 意,言之成理即可)
课时提升练习
1.【解析】选C。本题以法国学者布罗代尔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可知,这反映了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2.【解析】选A。本题以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和公正等民主原则为依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雅。雅典民主虽然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它具有狭隘性和阶级性,它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上,是为雅典的奴隶制服务的,民主权利仅适用于雅典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适用于雅典全体居民”说法错误。
3.【解析】选C。本题以“当今有一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她”指古代欧洲的希腊雅典。这个国家为实现“民主政治”进行了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达到极盛。
4.【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雅典的相关知识。在古代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但是能够参加公民大会的仅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奴隶、儿童、妇女和外邦人均不能参加公民大会,ACD说法错误。图表中的自由民不到人口的一半,B说法正确。
5.【解析】选B。本题以一幅历史图片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由材料中的信息“公民大会”可知,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雅典城邦。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城邦所有的成年男性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国家大政。
6.【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查士丁尼法典》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武力”指的是罗马帝国,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对当时的欧洲人来讲,欧洲就是整个世界了。“宗教”指的是基督教,罗马帝国推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当今世界上基督教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大宗教。“法律”指的是罗马法,罗马帝国指定的罗马法,成为大陆法系的源头和经典,对当今世界的法律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选项B符合题意。
7.【解析】选D。本题以“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为依托,考查罗马共和国的兴衰。从“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称霸地中海地区”“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这些关键信息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元老院是最高权力机构。罗马共和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在争夺地中海霸权的过程中,爆发了与商业强国迦太基的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战争持续了百余年,最终以罗马的胜利而告终,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长期征战激化了阶级矛盾,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大权,这实际架空了元老院,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D符合题意。
8.【解析】选A。本题考查罗马共和国结束。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大权,这实际架空了元老院,标志着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古罗马。【解析】①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等级制度;④马拉松战役出自希波战争,它们与古罗马无关,据此可排除含①和④的ABC三个选项。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条条大路通罗马”,它主要是说明了罗马帝国疆域辽阔。
11.【解析】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和中外重要建筑及社会习俗变迁的相关知识。
(1)观察图片并结合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 上集会。……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半圆形的中心地带,矗立了一块立方 体的岩石……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和材料二“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而且用法极为灵活,往大了扩展,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平民百姓的住宅,辉煌的紫禁城与郊外的普通农民家都是四合院”可知,图1反映了雅典卫城的建筑风格是开放,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公开透明的特点。图2反映了北京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是封闭,形成这一特点的经济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本题可任选一个作答,如①由材料三“进入近代以后,四合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西式建筑形式成为重要的点缀。后圆恩寺 胡同7﹣9号院位于交道口南大街西侧,曾是清末庆亲王奕劻次子所建之中西合壁四合院,坐北朝 南。院内西部为中式传统四合院;中部为西式二层楼,楼前有圆形喷泉水池,周围点缀原圆明园石 刻,池东南有一花岗岩棱柱西式圆亭;东部有假山有游廊”可知,近代“四合院”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这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近代化。
②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造成近代“四合院”建筑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外国入侵;西方文明传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等。
答案:
(1)开放;公开透明;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①特点:中西合璧;变化:思想观念的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近代化。(任意答2点即可)②原因:外国入侵;西方文明传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3)原因: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等。(言之有理即可)
12.【解析】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和罗马帝国的建立的相关知识。
(1)据材料一“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3)由材料三“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并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古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代替”可知,古罗马经历了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其原因是古罗马的扩张,内部矛盾尖锐等。
(4)据“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并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帝国”是指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本题以图片和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的兴衰和罗马帝国的建立的相关知识。
答案:
(1)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
(3)由共和国到帝国;古罗马的扩张,内部矛盾尖锐等。
(4)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2世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