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突破二 资料分析题
[题型特点]
资料分析题也可以说是发散思维题,给出一段资料,结合资料进行分析回答。可根据所给出的资料,找到相联系的知识点,化难为易。资料分析主要以新资料和新背景为载体,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是一种全面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题型。认真解读资料中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资料特点 解题关键
与最新时政要闻相联系 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能力
与最新生物科技进展相联系,如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食品保存原理等 准确提炼背景材料中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
与环保相联系,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角度解题,树立环保意识
与生物史实相联系,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建立过程、显微镜的使用发展等 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关注科学家的探索思路和过程
[解题思路]
1.审读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认真阅读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材料的中心问题及属性;厘清背景材料与所学知识、规律和原理之间的关系。
2.分析设问
建立设问和材料间的联系:浏览问题,确定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针对问题重读材料,去粗取精。
3.联系知识
紧扣知识点:结合问题和背景材料,链接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4.规范作答
运用所学术语,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对点训练]
1.(2024·广西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鳄蜥(如图所示),广西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处于珍稀濒危状态,被誉为原始蜥蜴类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猫”。鳄蜥主要分布在溪流纵横交错的常绿阔叶林地区,常栖息于溪流积水坑上方的枝条上;当遇到蛇类或鸟类时,立即跃入水中避险;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小鱼、虾等。
材料二 ①过去,由于人们在鳄蜥栖息地开采煤矿、改造林地,导致溪流两岸的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恶化,难以恢复,鳄蜥失去生存家园。②在宠物贸易和药用价值等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不断有不法分子捕捉和倒卖鳄蜥,造成其数量骤减。
材料三 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鳄蜥数量有所回升。广西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功人工繁育并野外放归鳄蜥。2024年5月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首个鳄蜥科普研学基地在广西启用,提高了社会对鳄蜥的关注度,引导群众依法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1)据材料一分析,鳄蜥的栖息地属于______________(填“森林”或“草原”)生态系统。请补充完整一条食物链:植物→______________→鳄蜥→蛇。鳄蜥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画线部分______________(填序号)表明,当人类活动对鳄蜥栖息地的干扰超过其自动调节能力时,会导致鳄蜥失去生存家园。
(3)由材料三可知,保护鳄蜥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参加鳄蜥科普研学后,认识到不能买卖鳄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材料一“鳄蜥主要分布在溪流纵横交错的常绿阔叶林地区”的描述可知,鳄蜥的栖息地属于森林生态系统。根据材料一“当遇到蛇类或鸟类时,立即跃入水中避险;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小鱼、虾等”的描述可知,包含鳄蜥、蛇的食物链有:植物→昆虫→鳄蜥→蛇、植物→小鱼→鳄蜥→蛇、植物→虾→鳄蜥→蛇。鳄蜥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该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材料二中画线部分①表明,当人类活动对鳄蜥栖息地的干扰超过其自动调节能力时,会导致鳄蜥失去生存家园。(3)保护鳄蜥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因此,某同学参加鳄蜥科普研学后,认识到不能买卖鳄蜥,理由是买卖鳄蜥会使不法分子大量捕捉鳄蜥。
[答案] (1)森林 昆虫(或小鱼或虾) 消费者 (2)① (3)建立自然保护区 买卖鳄蜥会使不法分子大量捕捉鳄蜥
2.(2024·吉林中考)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花多数为黄色,果实顶端有毛,果皮与种皮不易分开,成熟后可随风飘散。蒲公英在10~20_℃时生长状态良好,超过25_℃则生长发育不良,质地老化。蒲公英可移根栽种,在栽种前要整地施农家肥,之后耕翻平整土地,进行如下图甲的方式栽种。
蒲公英是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其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减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1)材料中蒲公英的最大分类等级单位是______________,写出体现蒲公英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特征:______________。
(2)画线部分体现影响蒲公英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农家肥为蒲公英的生长提供无机盐,主要由根尖的______________区吸收。
(4)图甲栽种方式有效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利于蒲公英进行图乙中字母______________表示的生理过程。
(5)蒲公英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一些引发肿瘤的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为提高健康水平,请推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材料中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最大分类单位是科,被子植物的特征是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可以写“花多数为黄色”或“果实顶端有毛”或“果皮与种皮不易分开”。(2)“蒲公英在10~20 ℃时生长状态良好,超过25 ℃则生长发育不良”,体现影响蒲公英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为温度。(3)根尖分为成熟区、分生区、伸长区和根冠,成熟区的根毛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4)A为光合作用,B为蒸腾作用,C为呼吸作用。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即A。(5)健康生活的方式有多种,如积极锻炼,合理营养等。
[答案] (1)科 花多数为黄色 (2)温度 (3)成熟 (4)A (5)合理营养
3.(2024·临沂中考)阅读科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DDT是一种杀虫剂。对多种昆虫具有很大毒性,正常使用时,对鸟类、哺乳动物的毒性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性质稳定的DDT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残留的DDT含量会随着食物链一路飙升。
在对某草原部分生物体内DDT含量检测时发现,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DDT被富集了近百万倍,大量的DDT富集导致一些鸟类产下的卵皆是软壳的,因无法孵化而濒临灭绝,还会在动物脂肪细胞中积存,伤害其中枢神经和肝脏。此时,美国人体内脂肪组织和血液中检出DDT的比例接近100%。甚至远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检测出DDT。1972年6月,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宣告全面禁用DDT。如图所示为该草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材料二 2000年,世界著名杂志(Nature)药物学分册发表了一篇文章,有近3亿患者在遭受疟疾的折磨,每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疟疾主要是由按蚊传播。采用“室内滞留喷洒”DDT可以杀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从而达到预防疟疾的目的,并且不会对环境有大的危害(室内滞留喷洒,把长效杀虫剂喷洒在室内的墙壁、天花板和大型家具顶上,蚊虫停留在其表面即被杀死)。2006年,在全世界逐渐停止使用DDT 30年后,世卫组织呼吁重新提倡使用DDT抗击疟疾。科研专家称“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无害的化学药品,但却存在着无害的使用方法”。
(1)材料一中,从草原到南极等不同地方均检测到DDT,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DDT含量随食物链一路飙升,富集到鹰体内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__条。
(3)材料二中,疟疾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喷洒DDT杀灭按蚊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科普短文,谈谈你对DDT使用的看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其他洲施用的DDT,出现在南极的企鹅体内,这说明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图中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若题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鹰,草→鼠→狐,草→鼠→鹰,草→兔→狐,草→兔→鹰。材料一中,DDT含量随食物链一路飙升,富集到鹰体内的食物链有3条。(3)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喷洒DDT杀灭按蚊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4)通过科普短文,我认为应该禁用DDT,因为DDT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会对鸟类等生物造成危害,进而对人造成危害(或者应该合理使用DDT,因为DDT可以杀死蚊虫,减少疟疾,挽救生命)。
[答案] (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3 (3)疟原虫 切断传播途径 (4)应该禁用DDT,因为DDT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会对鸟类等生物造成危害,进而对人造成危害(应该合理使用DDT,因为DDT可以杀死蚊虫,减少疟疾,挽救生命)
4.(2024·宁夏中考)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健康中国,营养先行。2024年“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根据材料一,回答(1)~(3)小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中谷类较多,这是因为谷类中所含的________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的供能物质。
(2)全民营养周科普宣传时,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多吃奶、豆类食品,因为奶、豆类食品能提供蛋白质、钙等营养素,可促进儿童、青少年骨骼健康。如果儿童时期缺钙易患______________。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______________中彻底消化,消化后的产物被吸收进入______________,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
(3)青少年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容易引起牙龈出血,是因为缺乏______________,若油腻的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材料二 学校大课间开展花样跳绳活动。跳绳不仅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有利于身心健康。
根据材料二,回答(4)~(6)小题。
(4)听到下课铃声,同学们迅速来到操场开始跳绳,这属于______________反射。跳绳时骨骼肌牵动所附着的骨绕______________活动。
(5)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跳加快,同时呼吸频率加快,吸气时膈肌、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______________。停止跳绳后,心跳、呼吸逐渐趋于平稳,调节呼吸、心跳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
(6)运动结束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过滤和______________等过程。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 (1)谷类食物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富含淀粉。淀粉是一种糖类,糖类是人体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2)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多吃奶、豆类食品,这是因为这些食品富含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钙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维持骨骼的强度和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儿童时期缺钙,易患佝偻病。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胃和小肠中被彻底消化,消化后的产物(如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其利用。(3)当维生素C缺乏时,牙龈组织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出血;青少年如果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容易引起牙龈出血等问题;为了预防这种情况,青少年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的食物等。油腻的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因此建议青少年在饮食中注意控制油脂的摄入量,选择低脂、健康的食品。(4)听到下课铃声后,同学们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来到操场开始跳绳,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在跳绳过程中,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从而完成跳绳动作。(5)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会收缩,使胸廓容积增大,从而吸入更多的空气。停止跳绳后,心跳和呼吸会逐渐趋于平稳;这一过程中,调节呼吸和心跳的中枢位于脑干;脑干是生命中枢所在地,它负责调节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等。(6)运动结束后,人体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保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答案] (1)糖类 (2)佝偻病 小肠 血液
(3)维生素C 选择低脂、健康的食品 (4)条件(复杂) 关节 (5)扩大 脑干 (6)重吸收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5.(2024·临沂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在局部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免疫措施和有效的防治方法,仍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甚至高达70%。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很多家畜包括人的粪便中含有该菌,也常存在于土壤、污泥和尘埃中,不同类型和大小的伤口,均可成为其入侵门户。在我国,新生儿三个月开始注射百白破疫苗,并在不同年龄段注射强化疫苗,使破伤风感染率大幅度降低。
材料二 在我们的肠道中,有多种多样的细菌,大部分是正常细菌,对人体没有危害,有的还与人体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某些肠道细菌可以产生一种名为ismA的细菌酶,能将胆固醇代谢为粪醇(一种不会被人体吸收而排出体外的脂质),并在实验室中证实了肠道细菌与人体胆固醇水平的降低有关。胆固醇积聚会堵塞人体动脉,并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冠心病就是由于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在冠状动脉血管内不断积累,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案。上述肠道细菌是否能直接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还有待证实,但如果它们可以被输送到肠道的特定位置,或可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
(1)材料一中,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射百白破疫苗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______,从而实现对破伤风的有效预防,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肠道内有的细菌与人体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形成____________关系。
(4)若冠状动脉内胆固醇长期积累,管腔内会出现动脉粥样斑块,造成管腔内径____________,血流速度____________,致使心肌细胞缺少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而引发冠心病。肠道细菌的研究为有效根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路径。
[解析] (1)材料一中提到,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其原因是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它可以在缺氧的环境中以芽孢的形式生存并繁殖。(2)为了预防破伤风,人们会接种百白破疫苗。这种疫苗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针对破伤风杆菌的抗体。这种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3)材料二中提到,肠道内存在多种细菌,其中一些细菌与人体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4)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胆固醇等脂类物质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这些积累物会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管腔内径变窄,血流速度减慢。当血流速度减慢时,心肌细胞就会缺少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引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研究肠道细菌如何影响胆固醇代谢,对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肠道细菌的研究可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
[答案] (1)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它可以在缺氧的环境中以芽孢的形式生存并繁殖 (2)抗体 特异性免疫 (3)共生 (4)缩小 变慢
6.(2024·湖北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秆,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由上述信息判断,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____________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__;根据杂交实验中的____________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水稻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卵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2)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样,若在亲代中有的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那么没有出现的这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杂交实验中的甲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3)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由(2)分析可知,矮秆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bb,亲代矮秆的b基因至少有一个会传给子代,因此,甲组子代高秆基因型为Bb。
[答案] (1)有性生殖 12 遗传物质 (2)相对性状 甲 (3)B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题型突破二 资料分析题
[题型特点]
资料分析题也可以说是发散思维题,给出一段资料,结合资料进行分析回答。可根据所给出的资料,找到相联系的知识点,化难为易。资料分析主要以新资料和新背景为载体,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是一种全面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题型。认真解读资料中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资料特点 解题关键
与最新时政要闻相联系 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能力
与最新生物科技进展相联系,如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食品保存原理等 准确提炼背景材料中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
资料特点 解题关键
与环保相联系,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角度解题,树立环保意识
与生物史实相联系,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建立过程、显微镜的使用发展等 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关注科学家的探索思路和过程
[解题思路]
1.审读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认真阅读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材料的中心问题及属性;厘清背景材料与所学知识、规律和原理之间的关系。
2.分析设问
建立设问和材料间的联系:浏览问题,确定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针对问题重读材料,去粗取精。
3.联系知识
紧扣知识点:结合问题和背景材料,链接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4.规范作答
运用所学术语,组织语言,规范答题。
[对点训练]
1.(2024·广西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鳄蜥(如图所示),广西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处于珍稀濒危状态,被誉为原始蜥蜴类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猫”。鳄蜥主要分布在溪流纵横交错的常绿阔叶林地区,常栖息于溪流积水坑上方的枝
条上;当遇到蛇类或鸟类时,立即跃入水中避
险;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小鱼、虾等。
2
4
3
题号
1
5
6
材料二 ①过去,由于人们在鳄蜥栖息地开采煤矿、改造林地,导致溪流两岸的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恶化,难以恢复,鳄蜥失去生存家园。②在宠物贸易和药用价值等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不断有不法分子捕捉和倒卖鳄蜥,造成其数量骤减。
材料三 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鳄蜥数量有所回升。广西鳄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功人工繁育并野外放归鳄蜥。2024年5月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首个鳄蜥科普研学基地在广西启用,提高了社会对鳄蜥的关注度,引导群众依法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2
4
3
题号
1
5
6
(1)据材料一分析,鳄蜥的栖息地属于_____ (填“森林”或“草原”)生态系统。请补充完整一条食物链:植物→__________________→鳄蜥→蛇。鳄蜥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
(2)材料二中画线部分___ (填序号)表明,当人类活动对鳄蜥栖息地的干扰超过其自动调节能力时,会导致鳄蜥失去生存家园。
(3)由材料三可知,保护鳄蜥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参加鳄蜥科普研学后,认识到不能买卖鳄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6
森林
昆虫(或小鱼或虾)
消费者
①
建立自然保护区
买卖鳄蜥会使不法分子大量捕捉鳄蜥
[解析] (1)根据材料一“鳄蜥主要分布在溪流纵横交错的常绿阔叶林地区”的描述可知,鳄蜥的栖息地属于森林生态系统。根据材料一“当遇到蛇类或鸟类时,立即跃入水中避险;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小鱼、虾等”的描述可知,包含鳄蜥、蛇的食物链有:植物→昆虫→鳄蜥→蛇、植物→小鱼→鳄蜥→蛇、植物→虾→鳄蜥→蛇。鳄蜥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
2
4
3
题号
1
5
6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该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材料二中画线部分①表明,当人类活动对鳄蜥栖息地的干扰超过其自动调节能力时,会导致鳄蜥失去生存家园。
2
4
3
题号
1
5
6
(3)保护鳄蜥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因此,某同学参加鳄蜥科普研学后,认识到不能买卖鳄蜥,理由是买卖鳄蜥会使不法分子大量捕捉鳄蜥。
2
4
3
题号
1
5
6
2.(2024·吉林中考)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花多数为黄色,果实顶端有毛,果皮与种皮不易分开,成熟后可随风飘散。蒲公英在10~20 ℃时生长状态良好,超过25 ℃则生长发育不良,质地老化。蒲公英可移根栽种,在栽种前要整地施农家肥,之后耕翻平整土地,进行如下图甲的方式栽种。
2
4
3
题号
1
5
6
蒲公英是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有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其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减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2
4
3
题号
1
5
6
(1)材料中蒲公英的最大分类等级单位是___,写出体现蒲公英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特征:______________。
(2)画线部分体现影响蒲公英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
(3)农家肥为蒲公英的生长提供无机盐,主要由根尖的_____区吸收。
(4)图甲栽种方式有效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利于蒲公英进行图乙中字母_________表示的生理过程。
(5)蒲公英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一些引发肿瘤的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关,为提高健康水平,请推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___。
2
4
3
题号
1
5
6
科
花多数为黄色
温度
成熟
A
合理营养
[解析] (1)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界、门、纲、目、科、属、种,材料中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最大分类单位是科,被子植物的特征是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可以写“花多数为黄色”或“果实顶端有毛”或“果皮与种皮不易分开”。
(2)“蒲公英在10~20 ℃时生长状态良好,超过25 ℃则生长发育不良”,体现影响蒲公英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为温度。
2
4
3
题号
1
5
6
(3)根尖分为成熟区、分生区、伸长区和根冠,成熟区的根毛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4)A为光合作用,B为蒸腾作用,C为呼吸作用。避免叶片互相遮挡,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即A。
(5)健康生活的方式有多种,如积极锻炼,合理营养等。
2
4
3
题号
1
5
6
3.(2024·临沂中考)阅读科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DDT是一种杀虫剂。对多种昆虫具有很大毒性,正常使用时,对鸟类、哺乳动物的毒性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性质稳定的DDT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残留的DDT含量会随着食物链一路飙升。
在对某草原部分生物体内DDT含量检测时发现,从生产者到最高级消费者,DDT被富集了近百万倍,大量的DDT富集导致一些鸟类产下的卵皆是软壳的,因无法孵化而濒临灭绝,还会在动物脂肪细胞中积存,伤害其中枢神经和肝脏。此时,美国人体内
2
4
3
题号
1
5
6
脂肪组织和血液中检出DDT的比例接近100%。甚至远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检测出DDT。1972年6月,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宣告全面禁用DDT。如图所示为该草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
4
3
题号
1
5
6
材料二 2000年,世界著名杂志(Nature)药物学分册发表了一篇文章,有近3亿患者在遭受疟疾的折磨,每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疟疾主要是由按蚊传播。采用“室内滞留喷洒”DDT可以杀死携带疟原虫的按蚊,从而达到预防疟疾的目的,并且不会对环境有大的危害(室内滞留喷洒,把长效杀虫剂喷洒在室内的墙壁、天花板和大型家具顶上,蚊虫停留在其表面即被杀死)。2006年,在全世界逐渐停止使用DDT 30年后,世卫组织呼吁重新提倡使用DDT抗击疟疾。科研专家称“世界上不存在完全无害的化学药品,但却存在着无害的使用方法”。
2
4
3
题号
1
5
6
(1)材料一中,从草原到南极等不同地方均检测到DDT,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DDT含量随食物链一路飙升,富集到鹰体内的食物链有___条。
(3)材料二中,疟疾的病原体是_______,喷洒DDT杀灭按蚊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6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
疟原虫
切断传播途径
(4)通过科普短文,谈谈你对DDT使用的看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6
用DDT,因为DDT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会对鸟类等生物造成危害,
应该禁
进而对人造成危害(应该合理使用DDT,因为DDT可以杀死蚊虫,
减少疟疾,挽救生命)
[解析] (1)在其他洲施用的DDT,出现在南极的企鹅体内,这说明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图中食物网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若题图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鹰,草→鼠→狐,草→鼠→鹰,草→兔→狐,草→兔→鹰。材料一中,DDT含量随食物链一路飙升,富集到鹰体内的食物链有3条。
2
4
3
题号
1
5
6
(3)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喷洒DDT杀灭按蚊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4)通过科普短文,我认为应该禁用DDT,因为DDT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会对鸟类等生物造成危害,进而对人造成危害(或者应该合理使用DDT,因为DDT可以杀死蚊虫,减少疟疾,挽救生命)。
2
4
3
题号
1
5
6
4.(2024·宁夏中考)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健康中国,营养先行。2024年“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
2
4
3
题号
1
5
6
根据材料一,回答(1)~(3)小题。
(1)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摄取的食物中谷类较多,这是因为谷类中所含的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主要的供能物质。
(2)全民营养周科普宣传时,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多吃奶、豆类食品,因为奶、豆类食品能提供蛋白质、钙等营养素,可促进儿童、青少年骨骼健康。如果儿童时期缺钙易患______。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____中彻底消化,消化后的产物被吸收进入_____,最终被组织细胞利用。
2
4
3
题号
1
5
6
糖类
佝偻病
小肠
血液
(3)青少年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容易引起牙龈出血,是因为缺乏_______,若油腻的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2
4
3
题号
1
5
6
维生素C
选择低脂、健康的食品
材料二 学校大课间开展花样跳绳活动。跳绳不仅能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且神经系统的功能也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身体的协调性,有利于身心健康。
根据材料二,回答(4)~(6)小题。
2
4
3
题号
1
5
6
(4)听到下课铃声,同学们迅速来到操场开始跳绳,这属于__________反射。跳绳时骨骼肌牵动所附着的骨绕_____活动。
条件(复杂)
关节
(5)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跳加快,同时呼吸频率加快,吸气时膈肌、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_____。停止跳绳后,心跳、呼吸逐渐趋于平稳,调节呼吸、心跳的中枢位于_____。
(6)运动结束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过滤和_______等过程。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2
4
3
题号
1
5
6
扩大
脑干
重吸收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解析] (1)谷类食物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富含淀粉。淀粉是一种糖类,糖类是人体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多吃奶、豆类食品,这是因为这些食品富含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钙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维持骨骼的强度和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儿童时期缺钙,易患佝偻病。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胃和小肠中被彻底消化,消化后的产物(如氨基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供其利用。
2
4
3
题号
1
5
6
(3)当维生素C缺乏时,牙龈组织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出血;青少年如果水果蔬菜摄入不足,容易引起牙龈出血等问题;为了预防这种情况,青少年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的食物等。油腻的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肥胖,因此建议青少年在饮食中注意控制油脂的摄入量,选择低脂、健康的食品。
(4)听到下课铃声后,同学们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来到操场开始跳绳,这是一种条件反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在跳绳过程中,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从而完成跳绳动作。
2
4
3
题号
1
5
6
(5)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会收缩,使胸廓容积增大,从而吸入更多的空气。停止跳绳后,心跳和呼吸会逐渐趋于平稳;这一过程中,调节呼吸和心跳的中枢位于脑干;脑干是生命中枢所在地,它负责调节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等。
(6)运动结束后,人体会失去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及时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保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还可以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2
4
3
题号
1
5
6
5.(2024·临沂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在局部生长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免疫措施和有效的防治方法,仍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甚至高达70%。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很多家畜包括人的粪便中含有该菌,也常存在于土壤、污泥和尘埃中,不同类型和大小的伤口,均可成为其入侵门户。在我国,新生儿三个月开始注射百白破疫苗,并在不同年龄段注射强化疫苗,使破伤风感染率大幅度降低。
2
4
3
题号
1
5
6
材料二 在我们的肠道中,有多种多样的细菌,大部分是正常细菌,对人体没有危害,有的还与人体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科研人员在研究中发现,某些肠道细菌可以产生一种名为ismA的细菌酶,能将胆固醇代谢为粪醇(一种不会被人体吸收而排出体外的脂质),并在实验室中证实了肠道细菌与人体胆固醇水平的降低有关。胆固醇积聚会堵塞人体动脉,并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冠心病就是由于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在冠状动脉血管内不断积累,而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根治方案。上述肠道细菌是否能直接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还有待证实,但如果它们可以被输送到肠道的特定位置,或可带来全新的治疗方案。
2
4
3
题号
1
5
6
(1)材料一中,破伤风杆菌感染人体后会使人患破伤风,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射百白破疫苗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____,从而实现对破伤风的有效预防,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
2
4
3
题号
1
5
6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它可以在缺氧
的环境中以芽孢的形式生存并繁殖
抗体
特异性免疫
(3)材料二中,肠道内有的细菌与人体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形成____关系。
(4)若冠状动脉内胆固醇长期积累,管腔内会出现动脉粥样斑块,造成管腔内径_____,血流速度____,致使心肌细胞缺少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而引发冠心病。肠道细菌的研究为有效根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路径。
2
4
3
题号
1
5
6
共生
缩小
变慢
[解析] (1)材料一中提到,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其原因是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它可以在缺氧的环境中以芽孢的形式生存并繁殖。
(2)为了预防破伤风,人们会接种百白破疫苗。这种疫苗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针对破伤风杆菌的抗体。这种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
(3)材料二中提到,肠道内存在多种细菌,其中一些细菌与人体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
2
4
3
题号
1
5
6
(4)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胆固醇等脂类物质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这些积累物会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管腔内径变窄,血流速度减慢。当血流速度减慢时,心肌细胞就会缺少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引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研究肠道细菌如何影响胆固醇代谢,对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肠道细菌的研究可能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
2
4
3
题号
1
5
6
6.(2024·湖北中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2
4
3
题号
1
5
6
材料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秆,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由上述信息判断,水稻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___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2
4
3
题号
1
5
6
有性生殖
12
遗传物质
(2)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根据杂交实验中的___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___。
2
4
3
题号
1
5
6
相对性状
甲
Bb
[解析] (1)水稻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卵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
4
3
题号
1
5
6
(2)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样,若在亲代中有的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那么没有出现的这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杂交实验中的甲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由(2)分析可知,矮秆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bb,亲代矮秆的b基因至少有一个会传给子代,因此,甲组子代高秆基因型为Bb。
2
4
3
题号
1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