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八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知识梳理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八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知识梳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5 06:3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二十八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知识梳理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1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
1.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开始: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分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3.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替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4.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5.评价:
(1)进步性: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3)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考点2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美国南北战争
1.背景:
(1)根本原因:南北政治、经济制度的矛盾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直接原因): 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2.矛盾的表现:①关税问题;②劳动力不足;③在西部新增的土地上是否实行奴隶制。
3.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
4.经过:
①南方7个州退出联邦,组成“南部联盟”;
②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内战爆发;
③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参加北方军队),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转折点;
④1865年,联邦军队攻占“南部联盟”的“首都”里士满,取得战争的胜利。
5.结果:北方胜利(1865年)。林肯遇刺身亡。
6美国内战的意义: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考点3 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内因: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
(2)外因: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
(3)前提: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成功推翻幕府的统治。
2.根本原因:封建幕府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
(1)积极性: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局限性: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重点难点精讲
【思维导图】
1.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2.美国南北战争
【历史启示】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启示:改革要扫清障碍;改革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改革要抓住机遇,学习别国先进事物;国家应该重视科技教育,走科教兴国战略;对外来文明要兼收并蓄,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易错易混】
1.《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南部叛乱各州的奴隶制,不是废除南部各州的奴隶制。
2.北美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3.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4.英国、美国、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俄国、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拓展延伸】
1.从性质、方式、作用、局限性等方面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特点:
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统治者的改革
方式 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
作用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社会性质
局限性 改革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的异同点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1861年 1861-1865年 1868年
原因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和南方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 亚历山大二世 林肯 明治天皇
经过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允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获得自由可以购买一块份地。 南方挑起战争。1862年林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文件,调动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从而扭转了战局。最终北方胜利。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历史评价】
评价林肯:
林肯领导了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总统之一,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与政治家。
典例分析
【考情分析】
本主题近3年3考,主要以选择题进行考查,分值2分。
【考点跟踪】
跟踪1 (理解)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典例】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D )
A.独立战争爆发 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思维破冰: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题干材料告诉我们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黑人团队数量迅速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林肯政府在1862年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制,允许黑人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广大黑人踊跃参军,因此,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才会迅速增长。
战术小结: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变式拓展1
(原创)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首任黑人总统。下列事件中与奥巴马能够以黑人身份竞选总统相关的有(  )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黑奴贸易 ③《法典》的颁布
④南北战争中黑人奴隶制的废除 ⑤《人权宣言》的发表。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与奥巴马能够以黑人身份竞选总统相关的事件。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殖民者在美洲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了种植园,但是当地的印第安人却遭到了屠杀和奴役,这样就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种植园主就开始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从非洲买进黑人,让这些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动,而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此广大黑人获得解放。
【易错易混】
美国南北战争并没有解决种族歧视问题,美国黑人至今地位低下。
跟踪2 (理解)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典例】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引进了普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这表明其实行政策是( D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征兵制 D.“文明开化”
思维破冰: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通过比较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D项“文明开化”符合题意,因为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在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战术小结: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
变式拓展2
(原创)基于明治维新的史实,以下推论不正确的是( A )
A.B.C.D.
【解析】本题以“明治维新的史实”为切入点,考查明治维新的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始对外扩张,发动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了中国人的觉醒,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客观上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中国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经验。故选项A的推论错误。
【易错易混】
日本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导致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课堂演练
模拟演练
1.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
A.颁布《人权宣言》 B.制定《1787年宪法》
C.实行农奴制改革 D.实施文明开化
2.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  )
A.亚历山大二世 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 D.彼得一世
3.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某册的部分目录。这册书介绍的是( )
A.法国 B.美国 C.俄国 D.日本
4.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5.下表是1878年、1893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经济 个体经济
1878 约20% 约18% 约60%
1893 约35%—40% 约17% 约45%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6.在各国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 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 傲视亚洲诸国。
-------日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 年)
材料三 19 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病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1898 年颁发了一系列底的改革法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 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2 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什么历史事件 请举出“废旧制,立新政”的任意两项指施。(3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 1898 年改革的名称。这次改革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2 分)
课时提升练习
1.19世纪初,这个貌似强大的国家,实际上虚弱不堪,最高统治者决定用自己的手改造自己的国家,由此避免了一场革命的发生,创造了一段不寻常的历史。这段话描述的(  )
A.农奴制改革 B.明治维新 C.光荣革命 D.罗斯福新政
2.“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地做到了。”指的是(  )
A.美国内战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第一次世界大战
3.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制度腐朽 B.军备落后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
4.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这说明改革的目的是(  )
A.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B.保护农奴的权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5.19世纪中期,美国无法调和的南北矛盾主要是围绕下列哪一问题(  )
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C.是否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
6.美国电影《与魔鬼共骑》描写了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南部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边界的参加南方军队的青年游击队员与北方军队作战,最终认清内战形势的故事。这部片名中的“魔鬼”指的是(  )
A.欧洲的奴隶贩子 B.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
C.非洲的黑人奴隶 D.北方的工业资本家
7.林肯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美国人之所以怀念他,是因为他是(  )
①国家的缔造者
②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③黑奴制度的终结者
④国家统一的捍卫者。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8.观察美国内战(1861﹣1865年)南北方力量对比表(见下表)。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北方 南方
人口(1860年) 2200万 900万(含350万黑人)
移民(1861﹣1865年) 80万 ﹣
军队服役总人数(至1865年) 150万 100万
黑人部队(至1865年) 18万 ﹣
A.人口构成上南方有大量黑人,北方没有黑人
B.数量优势使北方军队在战场上始终占据主动地
C.被解放的黑人为北方提供了雄厚的兵源
D.南方人在内战中的参战积极性远远低于北方
9.世界近现代史上,下列各国处理农民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俄国解放农奴的措施实质是对农民的盘剥
B.日本明治政府规定允许土地买卖
C.美国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让黑人奴隶获得土地,利于农业生产
D.英国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劳动力
10.之所以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因为这场战争(  )
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B.最终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C.以法律形式满足了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D.消灭了南方的种植园经济
11.“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1874年李鸿章这份奏折反映的是(  )
A.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B.明治维新使日本产生侵略中国的野心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D.明治维新的原因
12.日本明治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措施是(  )
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富国强兵 D.文明开化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右图所示的“美国解放者”指的是谁?
(2)小历认为,图中两人领导的“解放”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他的观点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的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这次改革的性质?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
(5)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课堂演练
模拟演练
1.C
2.【解析】选D。本题以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为依托,考查。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彼得一世。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政治上,设立参政院;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鼓励出口;军事上,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校培养专门军事人才,彼得一世改革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为俄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3.B
4.D
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表现。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变化可知,与1878年相比较,1893年,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占比增长迅速,而地主经济占比基本不变,个体经济迅速下降,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推行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6.【解析】本题以在各国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据材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指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君主立宪制是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
(2)据材料“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废旧制措施如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地税改革;提倡“文明开化”;立新政措施如殖产兴业;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现代化的常备军;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据材料“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1898年夏颁发了系列彻底的改革法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1898年改革的名称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
(1)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体;《权利法案》。
(2)明治维新;废旧制: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地税改革,提倡“文明开化”;立新政:殖产兴业,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现代化的常备军,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3)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课时提升练习
1.【解析】选A。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依据所学,为巩固统治,避免革命的发生,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进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A符合题意。
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地做到了。”这句话出自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3.【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皇政府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遭到了惨败,而惨败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原因是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所未有过的觉醒就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制度腐朽。
4.【解析】选D。本题以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为切入点,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因此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说明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5.【解析】选A。本题以19世纪中期,美国无法调和的南北矛盾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美国南北双方由于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矛盾不可调和,爆发战争。1861年到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6.【解析】选B。本题以美国电影《与魔鬼共骑》的故事情节,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史实。据“美国电影《与魔鬼共骑》描写了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南部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边界的参加南方军队的青年游击队员与北方军队作战,最终认清内战形势的故事。”可知,这部片名中的“魔鬼”指的是南部的种植园奴隶主。美国独立后,领土迅速扩张,同时,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水火不容。19世纪中期,围绕着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和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7.【解析】选A。本题考查林肯的主要贡献,结合所学即可作答。依据所学可知,林肯废除了黑奴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国家的缔造者和美国的第一任总统是华盛顿;仔细审查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8.【解析】选C。本题以表格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据表格数据可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削弱了南方的实力,北方军队和人民群众的英勇作战。极大地调动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扩大了北方的兵源,削弱了南方的实力,使战争形势很快得到扭转。
9.【解析】选C。本题以农民问题为切入点,考查《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相关知识。《宅地法》满足人民对土地的需求,不仅仅是针对黑人奴隶,能够鼓舞农民和工人去参加反对奴隶主的斗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则是发动南方黑人反对奴隶主奴役,争取自由。由此扭转了战争初期北方军节节失利的形势,使北方能在战争中取胜,对美国南北战争有着重要影响。ABD三项表述正确。
10.【解析】选A。本题以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被称为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黑人奴隶制度占有大量劳动力,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因此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A符合题意。
11.【解析】选B。本题以1874年李鸿章的奏折为切入点,考查明治维新。依据所学,“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其势日张,其志不小”反映的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反映的是强大起来的日本产生了侵略中国的野心。B符合题意。
12.【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日本明治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革措施是殖产兴业。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及设备,聘请外国专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13.【解析】本题以如图“美国解放者”、“农奴解放者”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1)美国内战的领导者为林肯,为维护国家的统一,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所以如图“美国解放者”指的是林肯。
(2))根据材料中的“农奴解放者”可知,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当时的沙皇是亚历山大二世,为维护统治,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虽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由此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自由的劳动力,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美国解放者”林肯领导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所以图中两人领导的“解放”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1)林肯。
(2)判断:正确。理由:美国总统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度;两者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4. 【解析】本题以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的一次演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1)结合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失败激化了原本就存在的社会矛盾,腐朽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沙皇俄国陷入危机之中。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他开始策划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即农奴制改革。
(2)据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可知,改革后俄国农民有了自己土地和私有财产,成为了自由人。
(3)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依据课本知识,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农民对所获得的耕地在法律上只有使用权。
(5)根据上述对材料的分析,综合考虑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俄国农奴制改革实质是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答案:
(1)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的发生。
(2)有了自己土地和私有财产,成为了自由人。
(3)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再也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5)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②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