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 人体健康 传染病
人体健康是当下社会热点,不仅是近几年前的新冠,还有新的一些流行疾病,比如甲流等流行感冒,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备考中要注意知识点与当下社会热点的结合,传染病的三大环节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等。2024年浙江中考未涉及这部分内容,2025年有概率会考察。
★重难点01: 传染病的特点分辨
1.传染病的定义: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使人或动物患传染病的生物,主要有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寄生虫等。
3.传染病的特点
(1) 传染性 (2)流行性 (3)免疫性
说明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①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②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4.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染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且必须是活体;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体内携带病原体且能患该种疾病。如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都是传染源,而传播疟原虫的蚊子不是传染源,因为疟原虫不会使蚊子患疟疾。
(2)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如流感)、饮食传播(如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播(如乙型脑炎)等。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1.(2023·杭州)花开季节,对花粉过敏者来说,进入其体内的花粉属于( )
A.抗原 B.传染源 C.病原体 D.抗体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解答】 进入其体内的花粉属于抗原,会刺激人体抗体的分泌过多。
故答案为:A
2.(2021·绍兴)目前我国已经累计接种自主研制的新冠疫苗超5亿剂,并在世界各地推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B.从免疫学角度看,新冠疫苗属于抗体
C.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解答】AB、新冠病毒从免疫角度看,属于抗原;从传染病角度看,属于病原体;故AB错误;
C、人体注射疫苗后会产生对应的抗体,这种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故C正确;
D、注射疫苗可以让健康的人群获得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重难点02: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区分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传染性的和非传染性的)、维持机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2.非特异性免疫
(1)特点: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具有非专一性。
(2)类型:皮肤、吞噬细胞、呼吸道纤毛、溶菌酶、胃液等。
(3)人体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免疫
(1)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专一性,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抗体)和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点
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病原体所在 细胞外 细胞内
免疫物质 抗体 淋巴因子
作用对象 体液中的抗原 细胞内的抗原或移植器官
共同点 都是特异性免疫,都有免疫记忆功能
4.抗原和抗体
(1)抗原是指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来自体外的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等以及来自体内的癌细胞等。
(2)抗体是指抗原入侵机体后,刺激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的特殊蛋白质,通常称作免疫球蛋白。抗体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
1.(2020·台州)近期,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新冠疫情,几百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1)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 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 。
(3)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传染
(2)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解答】(1)传染病的特点是流行性和传染性;
(2)教室内进行消毒,是为了消杀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毒,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康复者体内出现了抗体,说明该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才会出现抗体;
故答案为:(1)传染;(2)切断传播途径;(3)特异性。
2.(2022·宁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宁波有赛龙舟习俗。
(1)赛龙舟时,二十余人各执一桨,随着比赛的发令枪响,立刻奋力划船,该反射是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运动员们大量出汗,来不及补充水分,肾脏中肾小管的 作用会增强。
(3)赛后要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这是因为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皮肤能够阻止病原体进入人体内部,这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条件
(2)重吸收
(3)非特异性
【知识点】泌尿系统;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1.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 生来就有的, 而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
2.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3.免疫的类型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是先天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建立的,通常只能对一类或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这种免疫具有专一性。
【解答】(1)赛龙舟时,二十余人各执一桨,随着比赛的发令枪响,立刻奋力划船,听到发令枪,才开始划船,该反射是条件反射。
(2)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运动员们大量出汗,来不及补充水分,肾脏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会增强。
(3)赛后要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这是因为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皮肤能够阻止病原体进入人体内部,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2025九下·东阳模拟)接种甲型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甲型流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
C.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B
【知识点】病毒及其与人的关系;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解答】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错误。
B、通过接种流感疫苗,能刺激人产生抗体对抗流感病毒,因此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B正确。
C、接接种用的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种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4·浙江模拟)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
A.真菌细胞内遗传物质是 DNA,但没有成形细胞核
B.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说是保护易感者
D.只要把高毒农药的浓度降得很低,就可以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农作物上
【答案】B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第一,切断传播途径;第二,保护易感人群;第三,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解答】A. 真菌细胞内遗传物质是 DNA,有成形细胞核,A错误;
B.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正确;
C. 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说是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
D. 高毒农药的浓度降得很低,也不可以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农作物上,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4·舟山模拟)全球首个鼻喷新冠肺炎疫苗已获准临床试验,该疫苗是在流感病毒载体上,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制成活病毒载体疫苗,模拟呼吸道病毒天然感染途径,激活局部免疫应答和全身性免疫应答,从而发挥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鼻喷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会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
B.从接种方式来看,该疫苗的优点是通过鼻喷接种,无针、无痛
C.该疫苗可通过激活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将新冠病毒基因插入到流感病毒载体上,属于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答案】D
【知识点】人体的免疫功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1、抗原是指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是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
2、抗体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
3、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
4、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它和特异性免疫一样都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一种遗传特性。
【解答】A、鼻喷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会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主要是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A正确;
B、鼻喷疫苗都配有鼻喷装置,以鼻喷接种方式外用,是一种无针、无痛的接种方式,B正确;
C、该疫苗通过激活淋巴细胞,使机体既能产生细胞免疫,又能产生体液免疫,C正确;
D、将新冠病毒基因插入到到流感病毒载体上,改造利用的原理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
故答案为:D。
4.(宁波自主招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B.解剖一朵花,观察其结构,在子房内看到的白色小颗粒是花药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不利于散热
【答案】C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体温的控制;花的结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2)花的结构及发育情况如下图:
(3)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4)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解答】A、 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切断传播途径,故说法错误。
B、 解剖一朵花,观察其结构,在子房内看到的白色小颗粒是胚珠,故说法错误。
C、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故说法正确。
D、 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 ,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5.(2024·绍兴模拟)入冬以来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小金同学不小心患了病毒性感冒,体温达40℃左右,他立即服用达菲,达菲是治疗病毒感染有效的药物,但这个药物最好在患病 36 小时之内服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达菲提供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B.该同学体温一直维持在 40℃左右,此时他的产热大于散热
C.服用达菲是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D.“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A.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B.产热大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小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C.抗病毒药物的原理一般是通过抑制病毒的DNA或者RNA合成,抑制病毒复制过程来达到消灭病毒目的;
D.化学变化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A.达菲是一种抗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在被感染细胞中的释放,减少或阻断流感病毒的传播,通常在患病早期使用(如题中说最好在患病36小时之内服用),故A错误;
B.该同学体温一直维持在40℃左右,说明他的体温稳定,产热等于散热,故B错误;
C.接种疫苗是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而该同学是患了病毒性感冒后服用的抗病毒药物,故C错误;
D.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6.(2024·杭州模拟)甲流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下列关于甲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B.甲流患者及该病毒携带者属于传染源
C.奥司他韦作为特效处方药,药盒上应带有“OTC”标识
D.甲流疫苗接种到体内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人体的免疫功能;安全用药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主要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不符合题意;
B、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甲流患者及该病毒携带者属于传染源,不符合题意;
C、奥司他韦作为特效处方药,处方药简称“Rx”,而“OTC"是非处方药的标识,符合题意;
D、注射疫苗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是利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建立起的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2024九下·西湖模拟)适时接种HPV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以下关于HPV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HPV疫苗属于天然免疫 B.接种的HPV疫苗属于抗体
C.HPV疫苗能引起特异性免疫 D.天然HPV即可作为HPV疫苗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3)抗原是指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或异物;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由此产生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ABC、适时接种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HPV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HPV疫苗属于抗原,AB错误,C正确。
D、经过灭活或减毒的HPV才能作为HPV疫苗,D错误。
故选:C。
8.(2024·舟山模拟)目前人们已经不再“谈冠色变”,关于新冠肺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免疫学角度看,新冠疫苗属于抗体
B.从免疫学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患者佩戴口罩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解答】A、外来的属于抗原,自身产生的属于抗体,从免疫学角度看,新冠病毒属于抗原,A错误。
B、从免疫学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
C、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
D、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患者佩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 途径,D错误。
故选B。
9.(2024九下·浙江模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
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传染源
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答案】D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传染源是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它们通过与他人或动物之间的接触,或者通过空气、水、食物等媒介将病原体传播出去。 病原体则是指导致疾病的微生物或病毒,例如流感病毒、细菌、霉菌等。 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第一,控制传染源;第二,切断传播途径;第三,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 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A错误;
B. 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 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C错误;
D. 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正确;
故答案为:D
10.(2025·舟山模拟)早春时节,气候干燥晴朗,大量的花粉随风飘散,有些人因此患上过敏性鼻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健康。
(1)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过强而引发的免疫功能失调,该免疫反应的抗原是 。
(2)由于喷嚏中携带多种病原体,所以正确做法应该用手帕纸巾轻轻捂住口鼻,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属于 。
【答案】(1)花粉
(2)切断传播途径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1) 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
(2)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切断传播途径;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
【解答】(1) 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过强而引发的免疫功能失调,该免疫反应的抗原是花粉。
(2) 由于喷嚏中携带多种病原体,所以正确做法应该用手帕纸巾轻轻捂住口鼻,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1.某校针对今年春季高发的甲流,开展了制作“传染病校园宣传手册”的实践活动。小明制作的手册如图所示,请结合手册,回答相关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甲流的 。
(2)在“对付甲流有妙招”中,能够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 。 (选填序号)。
(3)该疫苗 (选填“能”或“不能”)预防乙肝病毒。
(4)注射甲流疫苗可以预防甲流的原因是 。
【答案】(1)病原体
(2)①②③
(3)不能
(4)注射疫苗后体内会产生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甲流的抵抗力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3)根据特异性免疫的知识解答;
(4)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
【解答】 (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甲流的病原体。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对付甲流有妙招”中,能够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①②③,④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甲流疫苗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注射甲流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甲流抗体,从而提高对甲流的抵抗力,但不能预防乙肝病毒。
(4)接种甲流疫苗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作用。
12.(2024·浙江模拟)近期多地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感染后的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目前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肺炎支原体属于 。
(2)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戴口罩打喷嚏或者咳嗽时捂住口鼻,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环节。
(3)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完成这一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 。
(4)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滥用,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耐药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耐药性肺炎支原体的出现,是 的结果。
【答案】(1)病原体
(2)切断传播途径
(3)反射弧
(4)自然选择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抵抗力的健康人。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肺炎支原体属于病原体。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所以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戴口罩打喷嚏或者咳嗽时捂住口鼻,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环节。
(3)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就是反射弧,所以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完成这一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
(4)肺炎支原体群体内本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和不具有抗药性的变异,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滥用,具有抗药性的肺炎支原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样逐代的积累和加强,就出现了具有抗药性较强的肺炎支原体群体,也就出现越来越多的耐药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耐药性肺炎支原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3.(2024·湖州模拟)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病毒,该病能从禽类传染给人。杭州市自2014年1月24日起,永久关闭主城区所有活禽市场。请回答:
(1)下列关于 H7N9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选填字母)。
A.该病毒在光学显微镜可见
B.该病毒可用抗生素来杀灭
C.该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D.该病毒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
(2)在药物长期作用下,许多病毒会有抗药性,这说明病毒能够发生 。
(3)如图甲所表,当注入抗原X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时,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
(4)对H7N9重病患者治疗中,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图乙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由此分析,血液流经人工肺时,血液渗不出去,但可以使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是 。
【答案】(1)D
(2)变异
(3)C
(4)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传染病及其传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解析】【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在所生活的细胞中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A.由于病毒非常小,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故A错误;
B.该病毒不能用抗生素来杀灭,故B错误;
C.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专门寄生在活的宿主细胞内的极微小生物,是一类非细胞生物,一般只由核酸( 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故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2024·龙港模拟)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自2024年2月份以来,很多同学深受流感的困扰,出现发热、高温不退,咳嗽等不适症状。
(1)小科同学患流感期间,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体温一直稳定在38.8℃,这段时间内该同学的产热 散热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这些防护措施属于 。
(3)注射甲流疫苗也可以有效预防甲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该免疫方式属于 。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1)等于
(2)切断传播途径
(3)特异性免疫
【知识点】体温的控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 传染病的预防途径有三种:第一,保护易感人群;第二,切断传播途径;第三,控制传染源;
【解答】(1) 小科同学患流感期间,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体温一直稳定在38.8℃,这段时间内该同学的产热等于散热,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会升高;产热小于散热,体温会下降;
(2) 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这些防护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
(3)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 。 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 预防接种 ( 菌苗 、疫苗、 类毒素 、 免疫球蛋白 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 注射甲流疫苗也可以有效预防甲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该免疫方式属于特有性免疫;
故答案为:(1)等于(2) 切断传播途径 (3) 特异性免疫
15.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时期。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诺如病患者属于 。
(2)为补充患者体内糖分和维持水盐平衡,需输人葡精糖氧化钠注射液,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之比是 。
(3)某患者一次性输人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袋,标签部分信息如图。通过输液补充的氯化钠质量是多少克 (注射液密度约为1 克/厘米3)
【答案】(1)传染源
(2)1:2:1
(3)500mL合500cm3,注射液质量=ρV=1g/cm3×500cm3=500g;
通过输液补充的氯化钠质量=500g×0.9%=4.5g。
答:通过输液补充的氯化钠质量是4.5g。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传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1) 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根据1个葡萄糖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 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诺如病患者属于传染源;
(2)根据化学式 C6H12O6)可知,1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之比是6:12:6=1:2:1。
16.(2025九下·浙江月考) 回答下列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1)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缺乏,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致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糖分随尿液排出。
(2)近期,台湾某明星在日本旅游时感染甲流引发肺炎导致死亡事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甲流是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由甲型 H1N1病毒等病原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分类,甲流属于 传染病。除勤通风、勤洗手、佩戴口罩外,注射甲流疫苗能在体内产生一定的防御功能,这种保护性的生理功能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答案】(1)胰岛素
(2)呼吸道;特异性
【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常见的传染病;人工免疫及免疫失调
【解析】【分析】(1)正常人血糖含量高时,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将多余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在肝脏或肌肉中,从而降低血糖含量。
(2)根据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判断传染病类型。
注射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1)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血液中的血糖含量过高。
(2)甲流经过飞沫和空气传播,可知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注射甲流疫苗,只具有防御甲流的功能,可知属于特异性免疫。
17.(2025·浙江模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在公共空间佩戴口罩可有效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材料一:口罩有多层结构(如图甲),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的颗粒、飞沫、微生物。
材料二:病毒的直径远远小于口罩的孔径,喷熔布层吸水后过滤微生物的效果大大降低。
材料三:人体直接吸入酒精会损伤呼吸道黏膜。
(1)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 。
(2)推测口罩B层能够过滤微生物的原理: 。
(3)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戴口罩属于 。
(4)有同学认为,可将一次性口罩放在医用消毒酒精溶液中浸泡后再次使用,你赞同该同学的观点吗 并说明理由。
【答案】(1)滤纸
(2)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3)切断传播途径
(4)不赞同,因为酒精溶液中的水会使口罩B层的过滤效果大大降低,从而无法有效地阻挡病毒和细菌,口罩可能会残留酒精,会对呼吸道等造成刺激和伤害.
【知识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
【解析】【分析】(1)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2)根据带电体的性质解答;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4)一次性口罩的过滤层是通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浸泡在医用消毒酒精溶液中,酒精会使口罩的纤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降低口罩对细菌和病毒的过滤效率,无法有效阻挡病原体。另外,一次性口罩在使用后,表面可能会吸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用酒精浸泡虽能杀死部分微生物,但无法去除口罩上吸附的有害颗粒和化学物质,再次使用时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还有就是浸泡后的口罩如果没有进行彻底干燥,会处于潮湿状态,容易滋生细菌,反而增加了感染风险。
【解答】 (1)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滤纸,对病原微生物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2)推测口罩B层能够过滤微生物的原理:对微生物具有静电吸附和拦截作用,从而达到切断传播途径的作用。
(3)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戴口罩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我不赞该同学的观点,理由为:酒精溶液中的水会使口罩B层的过滤效果大大降低,从而无法有效地阻挡病毒和细菌,口罩可能会残留酒精,会对呼吸道等造成刺激和伤害。
18.(2024·浙江模拟)我国约有56%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它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
材料一:幽门螺旋杆菌通常寄生于胃部,它能产生一种酶,促使水与尿素 反应生成氨气 和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判断,幽门螺旋杆菌属于 。
材料二:临床上常用呼气试验检测其存在。检测时用温水口服一粒用C-13 标记的尿素胶囊。通过分析呼气中 的含量即可判断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2)长期使用没有经过高温消毒的公用碗筷、饮食器具,口对口喂食等都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属于____疾病。
A.呼吸道传染性 B.消化道传染性
C.非传染性 D.血液传染性
(3)某被检者服用胶囊时,用加热功率为300w的便携电热水杯将100mL 凉开水从 的加热至 用时1分钟,此电热水杯的加热效率为 。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为避免通过未消毒的饮食器具感染细菌,人们常通过煮沸的方式杀菌。如图是餐具上细菌在 沸水下的存活情况。有人说:一次性消毒餐具用开水烫一烫后,就干净了。据图分析,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并阐述理由 。
【答案】(1)分解者
(2)B
(3)46.7%
(4)有道理,因为消毒餐具已经经过了消毒;没有道理,烫一烫时间过短,据图可知,至少20分钟以上可以达到灭菌效果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传染病及其传播;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生态系统的成分判断;
(2)根据传染病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进行计算;
(4)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解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判断,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分解者;
(2)长期使用没有经过高温消毒的公用碗筷、饮食器具,口对口喂食等都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属于消化道传染性
疾病,故选B;
(3)水吸收的热量Q=c水m(t-t0)=4.2×103J/(kg ℃)×0.1kg×(36℃-16℃)=8.4×103J;电热水杯消耗的电能W=Pt=300W×60s=1.8×104J;电热水杯的加热效率
(4)为避免通过未消毒的饮食器具感染细菌,人们常通过煮沸的方式杀菌。如图是餐具上细菌在100℃沸水下的存活情况。有人说:一次性消毒餐具用开水烫一烫后,就干净了。据图分析,这种说法没有道理,烫一烫时间过短,细菌的生存率及菌种种数仍然很高,至少达到20分钟以上才可达到灭菌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 人体健康 传染病
人体健康是当下社会热点,不仅是近几年前的新冠,还有新的一些流行疾病,比如甲流等流行感冒,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备考中要注意知识点与当下社会热点的结合,传染病的三大环节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等。2024年浙江中考未涉及这部分内容,2025年有概率会考察。
★重难点01: 传染病的特点分辨
1.传染病的定义:由 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使人或动物患传染病的生物,主要有微生物(病毒、细菌和真菌)、寄生虫等。
3.传染病的特点
(1) (2)流行性 (3)免疫性
说明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区别:①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②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4.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 的人或动物。传染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且必须是活体;b.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体内携带病原体且能患该种疾病。如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都是传染源,而传播疟原虫的蚊子不是传染源,因为疟原虫不会使蚊子患疟疾。
(2)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如流感)、饮食传播(如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播(如乙型脑炎)等。
(3)易感人群: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1.(2023·杭州)花开季节,对花粉过敏者来说,进入其体内的花粉属于( )
A.抗原 B.传染源 C.病原体 D.抗体
2.(2021·绍兴)目前我国已经累计接种自主研制的新冠疫苗超5亿剂,并在世界各地推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
B.从免疫学角度看,新冠疫苗属于抗体
C.注射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重难点02: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区分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传染性的和非传染性的)、维持机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
2.非特异性免疫
(1)特点:对多种病原体产生免疫防御作用,具有。
(2)类型:皮肤、吞噬细胞、呼吸道纤毛、溶菌酶、胃液等。
(3)人体的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免疫
(1)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包括(B淋巴细胞、抗体)和(T淋巴细胞)。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点
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病原体所在 细胞外 细胞内
免疫物质 抗体 淋巴因子
作用对象 体液中的抗原 细胞内的抗原或移植器官
共同点 都是特异性免疫,都有免疫记忆功能
4.抗原和抗体
(1)抗原是指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来自体外的、、移植器官、花粉等以及来自体内的癌细胞等。
(2)抗体是指抗原入侵机体后,刺激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的特殊,通常称作。抗体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消除。
1.(2020·台州)近期,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出现了新冠疫情,几百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1)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说明传染病具有 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2)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 。
(3)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含有抗体,可以用于治疗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康复者体内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属于 (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2022·宁波)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宁波有赛龙舟习俗。
(1)赛龙舟时,二十余人各执一桨,随着比赛的发令枪响,立刻奋力划船,该反射是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运动员们大量出汗,来不及补充水分,肾脏中肾小管的 作用会增强。
(3)赛后要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这是因为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皮肤能够阻止病原体进入人体内部,这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1.(2025九下·东阳模拟)接种甲型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甲型流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
B.从免疫学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
C.接种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接种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2.(2024·浙江模拟)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
A.真菌细胞内遗传物质是 DNA,但没有成形细胞核
B.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说是保护易感者
D.只要把高毒农药的浓度降得很低,就可以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农作物上
3.(2024·舟山模拟)全球首个鼻喷新冠肺炎疫苗已获准临床试验,该疫苗是在流感病毒载体上,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片段,制成活病毒载体疫苗,模拟呼吸道病毒天然感染途径,激活局部免疫应答和全身性免疫应答,从而发挥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鼻喷新冠肺炎疫苗属于抗原,会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
B.从接种方式来看,该疫苗的优点是通过鼻喷接种,无针、无痛
C.该疫苗可通过激活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D.将新冠病毒基因插入到流感病毒载体上,属于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4.(宁波自主招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B.解剖一朵花,观察其结构,在子房内看到的白色小颗粒是花药
C.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D.运动时骨骼肌产生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不利于散热
5.(2024·绍兴模拟)入冬以来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小金同学不小心患了病毒性感冒,体温达40℃左右,他立即服用达菲,达菲是治疗病毒感染有效的药物,但这个药物最好在患病 36 小时之内服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达菲提供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从而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B.该同学体温一直维持在 40℃左右,此时他的产热大于散热
C.服用达菲是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
D.“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6.(2024·杭州模拟)甲流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下列关于甲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
B.甲流患者及该病毒携带者属于传染源
C.奥司他韦作为特效处方药,药盒上应带有“OTC”标识
D.甲流疫苗接种到体内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7.(2024九下·西湖模拟)适时接种HPV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以下关于HPV疫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接种HPV疫苗属于天然免疫 B.接种的HPV疫苗属于抗体
C.HPV疫苗能引起特异性免疫 D.天然HPV即可作为HPV疫苗
8.(2024·舟山模拟)目前人们已经不再“谈冠色变”,关于新冠肺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免疫学角度看,新冠疫苗属于抗体
B.从免疫学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C.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新冠疫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D.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患者佩戴口罩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9.(2024九下·浙江模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
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传染源
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10.(2025·舟山模拟)早春时节,气候干燥晴朗,大量的花粉随风飘散,有些人因此患上过敏性鼻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健康。
(1)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过强而引发的免疫功能失调,该免疫反应的抗原是 。
(2)由于喷嚏中携带多种病原体,所以正确做法应该用手帕纸巾轻轻捂住口鼻,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属于 。
11.某校针对今年春季高发的甲流,开展了制作“传染病校园宣传手册”的实践活动。小明制作的手册如图所示,请结合手册,回答相关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甲型流感病毒是导致甲流的 。
(2)在“对付甲流有妙招”中,能够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有 。 (选填序号)。
(3)该疫苗 (选填“能”或“不能”)预防乙肝病毒。
(4)注射甲流疫苗可以预防甲流的原因是 。
12.(2024·浙江模拟)近期多地肺炎支原体感染高发。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感染后的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目前临床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肺炎支原体属于 。
(2)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戴口罩打喷嚏或者咳嗽时捂住口鼻,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环节。
(3)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完成这一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做 。
(4)随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滥用,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耐药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耐药性肺炎支原体的出现,是 的结果。
13.(2024·湖州模拟)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病毒,该病能从禽类传染给人。杭州市自2014年1月24日起,永久关闭主城区所有活禽市场。请回答:
(1)下列关于 H7N9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选填字母)。
A.该病毒在光学显微镜可见
B.该病毒可用抗生素来杀灭
C.该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D.该病毒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
(2)在药物长期作用下,许多病毒会有抗药性,这说明病毒能够发生 。
(3)如图甲所表,当注入抗原X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时,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
(4)对H7N9重病患者治疗中,一种俗称“人工肺”的仪器功不可没。图乙为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主体部分由中空纤维膜制成。由此分析,血液流经人工肺时,血液渗不出去,但可以使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是 。
14.(2024·龙港模拟)春季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自2024年2月份以来,很多同学深受流感的困扰,出现发热、高温不退,咳嗽等不适症状。
(1)小科同学患流感期间,出现高烧不退的症状,体温一直稳定在38.8℃,这段时间内该同学的产热 散热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这些防护措施属于 。
(3)注射甲流疫苗也可以有效预防甲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获得免疫。该免疫方式属于 。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15.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时期。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诺如病患者属于 。
(2)为补充患者体内糖分和维持水盐平衡,需输人葡精糖氧化钠注射液,葡萄糖(C6H12O6)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之比是 。
(3)某患者一次性输人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袋,标签部分信息如图。通过输液补充的氯化钠质量是多少克 (注射液密度约为1 克/厘米3)
16.(2025九下·浙江月考) 回答下列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1)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缺乏,引起血糖浓度升高,以致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糖分随尿液排出。
(2)近期,台湾某明星在日本旅游时感染甲流引发肺炎导致死亡事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甲流是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由甲型 H1N1病毒等病原体引起,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进行分类,甲流属于 传染病。除勤通风、勤洗手、佩戴口罩外,注射甲流疫苗能在体内产生一定的防御功能,这种保护性的生理功能属于 免疫(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17.(2025·浙江模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在公共空间佩戴口罩可有效减少感染流感的风险。
材料一:口罩有多层结构(如图甲),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的颗粒、飞沫、微生物。
材料二:病毒的直径远远小于口罩的孔径,喷熔布层吸水后过滤微生物的效果大大降低。
材料三:人体直接吸入酒精会损伤呼吸道黏膜。
(1)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的过滤操作中所使用的 。
(2)推测口罩B层能够过滤微生物的原理: 。
(3)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戴口罩属于 。
(4)有同学认为,可将一次性口罩放在医用消毒酒精溶液中浸泡后再次使用,你赞同该同学的观点吗 并说明理由。
18.(2024·浙江模拟)我国约有56%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它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
材料一:幽门螺旋杆菌通常寄生于胃部,它能产生一种酶,促使水与尿素 反应生成氨气 和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判断,幽门螺旋杆菌属于 。
材料二:临床上常用呼气试验检测其存在。检测时用温水口服一粒用C-13 标记的尿素胶囊。通过分析呼气中 的含量即可判断患者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2)长期使用没有经过高温消毒的公用碗筷、饮食器具,口对口喂食等都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属于____疾病。
A.呼吸道传染性 B.消化道传染性
C.非传染性 D.血液传染性
(3)某被检者服用胶囊时,用加热功率为300w的便携电热水杯将100mL 凉开水从 的加热至 用时1分钟,此电热水杯的加热效率为 。 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为避免通过未消毒的饮食器具感染细菌,人们常通过煮沸的方式杀菌。如图是餐具上细菌在 沸水下的存活情况。有人说:一次性消毒餐具用开水烫一烫后,就干净了。据图分析,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并阐述理由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