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生物和生物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复习【课时规范训练】1生物和生物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5 16:45:20

文档简介

学科能力进阶参考答案与精析
课时规范训练(1)
1.D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跟种瓜得瓜和种豆得豆的道理是一样的,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特性,A不符合题意;红杏伸出墙外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不符合题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燕子繁殖行为中的筑巢行为,说明生物能繁殖,C不符合题意;芳林新叶催陈叶,树木落叶,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符合题意。]
2.A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取食,使用的是观察法,A符合题意;普查某县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清查某社区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统计某公园中鸟的种类等都属于调查,B、C、D不符合题意。]
3.D [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是生物,例如空中飞舞的纸片,公路上奔驰的汽车都不是生物,所以能否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而是否需要营养、能否生长和繁殖、能否进行呼吸都是生物的特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4.A [珊瑚虽然能不断长大,但珊瑚本身并不是生物,而是由珊瑚虫分泌的钙质骨骼堆积而成的。珊瑚虫是生物,它们通过分泌钙质骨骼来构建珊瑚礁,A错误。]
5.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意思是生物因素“草”和“豆苗”竞争阳光、水分等而呈现“草盛”“豆苗稀”的现象,体现了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A正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山底的花已经谢了,而山顶山寺的花才竞相开放,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生长的影响,B错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意思是春雨下在了晚上,浇灌了植物,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生长的影响,C错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6.C [纸盒上面全都用玻璃板盖住,则实验形成以土壤干湿度为变量的对照,A错误;将纸盒放在冰箱-2 ℃的冷冻室内,温度太低不适宜鼠妇生存,且经过这样修改实验还是有两个不同的条件,无法形成对照,B错误;由图可知,两组实验有光和土壤的干湿度两个不同的条件,实验要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因此应设置除光外,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实验,故可在纸盒的底部全都铺上细湿土,C正确;若实验中鼠妇数量太少,容易因偶然因素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故不能将10只鼠妇改成2只,且经过这样修改实验还是有两个不同的条件,无法形成对照,D错误。]
7.B [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B正确。]
8.B [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①水稻→田鼠→猫头鹰;②水稻→田鼠→蛇→猫头鹰;③水稻→鸟类→蛇→猫头鹰;④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⑤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共5条食物链,A正确。水稻→蝗虫→鸟类→蛇→猫头鹰和水稻→蝗虫→青蛙→蛇→猫头鹰,这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两条食物链,这两条食物链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B错误。该食物网中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猫头鹰体内积累的毒素最多,C正确。该生态系统中的田鼠数量大量增加,蛇和猫头鹰以田鼠为食,那么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和猫头鹰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D正确。]
9.D [由图可知,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①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④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⑤表示含碳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由生产者流向消费者。]
10.B [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减少,B错误。]
11.D [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A错误;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有5条,B错误;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能量在此食物网中不是循环流动的,C错误;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鹰在食物链的末端营养级别最高,则体内的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D正确。]
12.D [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使植物能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属于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厚,使海豹能适应寒冷的环境,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不符合题意;野兔随季节换毛,以适应季节的变化,属于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属于生物影响环境,D符合题意。]
13.解析:(1)图中食物链7条,分别是:水草→河虾→白鹭;水草→河虾→鲫鱼→白鹭;水草→鲫鱼→白鹭;芦苇→食草昆虫→白鹭;芦苇→食草昆虫→青蛙→白鹭;芦苇→食草昆虫→蜘蛛→青蛙→白鹭;芦苇→食草昆虫→蜘蛛→白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有机物,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形式是二氧化碳,所以碳元素在该食物链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2)图中白鹭属于第三、四、五营养级。结合题图一可知,青蛙捕食蜘蛛属于捕食关系,青蛙和蜘蛛又都捕食食草昆虫,二者又属于竞争关系。(3)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图中的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的分解者,即图二中的乙、丙。(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白鹭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芦苇→食草昆虫→蜘蛛→青蛙→白鹭。在这条食物链中,若食草昆虫含有500千焦的能量,理论上,白鹭最少获得500×10%×10%×10%=0.5千焦的能量。(5)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答案:(1)7(或七) 有机物 (2)三、四、五 捕食和竞争 (3)乙、丙 (4)0.5 (5)双重呼吸课时规范训练(1) 生物和生物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24·泰安期中)下列诗词中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诗词 生物的特征
A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遗传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能繁殖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生活需要营养
2.(2024·泰安期中)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调查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取食
B.普查某县中学生的近视情况
C.清查某社区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资源
D.统计某公园中鸟的种类
3.(2024· 泰安期中)水熊虫体型极小,身体表层覆盖一层水膜,可呼吸水膜中的氧气,靠尖锐的吸针吸食动植物细胞里的汁液为生,最大的特点是它从卵里生出来就已成年,身体里细胞的数量终生都不再改变。下列不能作为判断水熊虫属于生物的特征是(  )
A.是否需要营养  B.能否生长和繁殖
C.能否进行呼吸  D.能否运动
4.(2024·眉山中考)珊瑚虫常与藻类植物生活在一起,互相受益。由大量珊瑚形成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能够给鱼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固海边堤岸,有利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珊瑚能不断长大,因此珊瑚是生物
B.藻类植物可为珊瑚虫提供所需氧气
C.珊瑚虫可为藻类植物提供营养物质
D.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域
5.(2024·广安中考)中华民族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下列诗句能体现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2024·凉山中考)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使用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有缺陷的实验装置,小萱同学对该实验设计提出了下列修正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纸盒上面全都用玻璃板盖住
B.将纸盒放在冰箱-2 ℃的冷冻室内
C.纸盒的底部全都铺上细湿土
D.10只鼠妇太多,改成2只
7.(2024·河南中考)郑州市西流湖公园已建设成为集生态文明、休闲游憩、历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园内生物种类众多,形成了多条食物链。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昆虫→青蛙→蛇  B.草→昆虫→食虫鸟
C.鲫鱼→水蚤→藻类  D.阳光→藻类→鲢鱼
8.(2024·泰安一模)如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水稻→鸟类→蛇→猫头鹰是该生态系统中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猫头鹰体内积累的毒素最多
D.若田鼠数量大量增加,短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蛇和猫头鹰的数量也会增加
9.(2024·泰安一模)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可表示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B.②、③表示生产者及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
C.④表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⑤表示含碳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由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10.(2024·宜宾中考)如图为“稻虾共作”农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鸟类与害虫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B.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会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渐增多
C.若该食物网中小龙虾过度繁殖,害虫和青蛙数量会减少
D.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主要是作为生产者的水稻
11.(2024·聊城中考)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增加非生物部分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图中包含4条食物链
C.物质和能量在此食物网中都是循环流动的
D.若该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图中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鹰
12.(2024·聊城中考)蚯蚓能疏松土壤,产生的粪便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分析,下列与之相同的是(  )
A.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
B.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厚
C.野兔随季节换毛
D.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7分)
13.(7分)(2024·泰安二模)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在黄河沿岸开展生态调查活动。图一是调查后绘制的食物网,图二是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食物网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碳元素在食物链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递。
(2)图一中,白鹭属于第______________营养级,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3)若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成分是图二中的________(填序号)。
(4)一般来说,上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该食物网中,若食草昆虫含有500千焦的能量,理论上,白鹭最少获得________千焦的能量。
(5)白鹭被视为“环保使者”,也是济南市市鸟,飞行时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