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课时规范训练】9人体的营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复习【课时规范训练】9人体的营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5 16:52:05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训练(9) 人体的营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24·绥化中考)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以下属于人体消化腺的一组是(  )
A.唾液腺、肝脏、胰
B.唾液腺、垂体、甲状腺
C.肝脏、汗腺、甲状腺
D.胰、垂体、性腺
2.(2024·山西模拟)生物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康同学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如图),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  )
A.长度很长
B.内有多种消化液
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3.(2024·常州中考)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胆汁具有消化酶,能消化脂肪
B.蛋白质在胃内被彻底消化
C.胃和大肠没有吸收功能
D.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
4.(2024·眉山中考)科学合理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戊5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含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甲 0.4 90 6 4 7 40
乙 48.2 7 38 40 12 0
丙 8.8 9.5 65 7 10 14
丁 52 0.1 2.5 0 1 0
戊 18 2 6 3 220 0
A.儿童、青少年的膳食中应适量增加丙的比例
B.膳食中适量补充戊有助于我们预防坏血病
C.膳食中适量补充乙有助于我们预防夜盲症
D.为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膳食中应以甲为主
5.(2024·眉山中考)如图中的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
B.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
C.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D.三条曲线的变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6.(2024·江西模拟)江西米粉火热出圈,米粉与下列食物搭配,营养更合理的是(  )
①青菜 ②牛肉 ③豆浆 ④碳酸饮料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7.(2024·兰州中考)维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青少年每天都应食用一定量的(  )
A.蛋糕、油条  B.海带、带鱼
C.酿皮、手擀粉  D.新鲜蔬菜、水果
8.(2024·陕西模拟)小秦今天的早餐是牛奶和面包。有关小秦所食早餐的消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早餐中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B.早餐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C.食物流经胃时,面包开始被消化
D.肝脏分泌的蛋白酶,可以消化牛奶
9.(2024·四川模拟)2024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下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每日需要量最多
B.有牙龈出血现象的人可适当增加Ⅱ层食物摄入量
C.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根据今年的主题要求应增加Ⅳ层,减少Ⅴ层食物的摄入
10.(2024·遂宁中考)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导致局部胃腺萎缩,让人患萎缩性胃炎,影响消化功能。据此可推测萎缩性胃炎患者(  )
A.胃液分泌量明显增多
B.不能消化脂肪类食物
C.不能消化淀粉类食物
D.蛋白质消化功能减弱
11.(2024·成都中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燃烧食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食物中的能量通过燃烧可释放出来
B.谷类、豆类等食物中储存有能量
C.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有差异
D.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2024·泰安期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买肉时一定要看是不是检验合格的
B.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C.发了芽的马铃薯,掰掉芽就可以放心食用
D.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7分)
13.(7分)现代人们面临的许多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与生活方式相关。如果人体摄入的热量物质过多而消耗的过少,可能引起超重或肥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增进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请分析回答:
(1)食物中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________才能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和主要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摄入的物质含有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人体对热量的需要,剩余的部分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皮下等部位储存,可能造成超重或肥胖。
(2)目前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多数药物是作用于大脑抑制食欲,有一定的副作用。某科研团队研究出一种Y制剂,在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下减少体重增加,这可能是一种治疗肥胖症的新方法。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只生长状况相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然后进行实验(如表所示),连续进行7周后,根据每周称重得到的数据,绘制曲线如图所示。
组别 处理方式(饲喂等量不同食物)
1 常规饮食
2 高脂饮食
3 高脂饮食+Y制剂
①实验中,科研人员保证每组小鼠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等完全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照实验____________。
②分析曲线图,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七周内常规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3组实验结果说明:七周内高脂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并服用Y制剂的小鼠_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实验可以推断:如果较长时间高脂饮食,即使服用具有减肥效果的Y制剂也可能造成肥胖。作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保持健康体重,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______________,使热量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规范训练(9)
1.A [人体消化腺有:①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②胃腺:分泌胃液,其中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③肝脏:分泌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④胰: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⑤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2.D [小康同学制作的小肠壁结构模型,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这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
3.D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其中的胆盐可以乳化脂肪,将大的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B错误;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C错误;糖类、蛋白质、脂肪被消化后的终产物在小肠内被吸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毛细血管吸收的是氨基酸和葡萄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毛细淋巴管吸收的是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D正确。]
4.D [甲食物中脂肪的含量非常高,达到90克/100克,而糖类的含量只有0.4克/100克。虽然脂肪也是能量的来源之一,但糖类是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且脂肪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因此,为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膳食中应以富含糖类的食物为主,而不是富含脂肪的食物,D错误。]
5.C [淀粉在口腔内开始消化,X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A正确;蛋白质在胃开始消化,Y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在C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分解,B正确;脂肪从小肠开始消化,Z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脂肪在D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三种物质都是在小肠被彻底分解,D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D正确。]
6.C [米粉富含糖类(淀粉),青菜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牛肉和豆浆富含蛋白质和水。因此,从合理营养的角度考虑,米粉与①青菜、②牛肉、③豆浆搭配,营养更合理。C符合题意。]
7.D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A和一些B族维生素,因此青少年每天应食用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D正确。]
8.A [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因此早餐中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A正确;早餐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B错误;食物流经胃时,胃腺分泌的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因此牛奶开始被消化,面包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开始消化于口腔,C错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D错误。]
9.C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C错误。]
10.D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原在酸性环境下会被激活,用于初步分解蛋白质。萎缩性胃炎导致胃腺萎缩,从而减少胃液的分泌,这会直接影响胃蛋白酶的数量和活性,进而使蛋白质的消化功能减弱,D符合题意。]
11.D [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通过该装置,燃烧测量出来,A正确;谷物的主要成分是糖类,豆类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可通过该装置测出,谷类、豆类等食物中储存有能量,B正确;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有差异,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可通过该装置测出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有差异,C正确;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
12.C
13.解析:(1)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都要经过消化转化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人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和主要场所分别是呼吸作用和线粒体。如果摄入的物质含有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人体对热量的需要,剩余的部分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在皮下等部位储存,可能造成超重或肥胖。(2)①科学探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表格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种类的食物,因此实验中,科研人员保证每组小鼠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等完全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照实验变量唯一,减小误差。②通过曲线图可看出,七周内常规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的小鼠体重增加较少,高脂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并服用Y制剂的小鼠体重增加较多。③从实验中可推断:肥胖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关系。可能导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膳食结构不合理、喜食高脂肪食物、静坐时间长、运动锻炼不足等。因此,青少年为了预防肥胖,饮食要做到合理营养,坚持锻炼等。
答案:(1)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线粒体 脂肪 (2)①变量唯一,减小误差 ②体重增加较少 体重增加较多 ③合理营养,坚持锻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