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训练(14) 健康地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24·泰安三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在预防传染病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动脉出血,血液喷射而出,应在远心端止血
C.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2024·泰安二模)下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
B.过敏反应是因为人体抵抗抗原侵入功能过强
C.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注射的疫苗属于抗体
D.该图表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屏障
3.(2024·泰安一模)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主要作用机理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对于细菌的繁殖能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但注射青霉素之前必须进行“皮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青霉素属于抗原,易引起过敏反应
B.过敏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C.过敏反应主要是免疫防御功能较弱
D.青霉素对艾滋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4.(2024·泰安一模)健康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病人、流行性感冒病人的唾液飞沫、流行性感冒病毒分别属于( )
①传染源 ②病原体 ③传播途径 ④传染病 ⑤易感人群
A.⑤④③②① B.⑤②③④①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③②
5.(2024·滨州中考)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突发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时胸骨后有持久的剧烈疼痛,多伴有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如果遇此突发情况,下列急救方式中,错误的是( )
A.迅速将病人搬到空气流通的地方
B.让病人半卧位靠在被子上,足稍抬高
C.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
D.拨打“120”急救电话,尽快将病人送至医院救治
6.(2024·聊城中考)健康和安全永远是青少年的第一课题。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合理利用手机,不沉迷手机游戏
B.遇到身体不舒适及时就医,不乱用药物
C.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休息,不熬夜
D.经常外出与朋友聚餐,锻炼社会交际能力
7.(2024·烟台中考)研究发现,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潜力。下图表示利用癌细胞制备纳米疫苗引发小鼠免疫反应的过程。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纳米疫苗就是癌细胞
B.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
C.该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D.小鼠体内检测到死亡的癌细胞说明纳米疫苗有效
8.(2024·烟台中考)小华早上起床后,感到头疼、咽喉疼,浑身酸痛,且有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以下几种做法最可取的是( )
A.找到以前吃过的感冒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
B.自行购买抗病毒类药物服用
C.喝一杯热水,吃好早餐,坚持去上学
D.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
9.(2024·宁阳期末)免疫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免疫的认识逐步深入,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胸腺是内分泌腺,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B.二次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的速度加快
C.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D.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功能弱而引起的
10.(2024·泰安二模)国家、学校、社会都悉心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跑步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B.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可通过不安全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
C.心肺复苏时,应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
D.健康是指身体上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不包括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11.(2024·宿迁中考)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生活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合理膳食 ②坚持体育锻炼 ③高蛋白食品吃的越多越好 ④熬夜玩游戏 ⑤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
12.(2024·凉山中考)为了证实饮酒的危害,小勇和爸爸一起做了“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爸爸将拇指和食指对准长30 cm的直尺下端“0”刻度线,不要碰尺,小勇松手,爸爸尽快夹住直尺,记录夹住部位的刻度值。三种状态下的测试各重复三次,结果如下表,得出结论是( )
饮酒量 测定次数 不饮酒 饮一杯白酒 饮四杯白酒
第一次 15.6 cm 28.9 cm 夹不住
第二次 13.8 cm 25.6 cm 夹不住
第三次 14.5 cm 27.3 cm 夹不住
测量平均值 (仅保留一位小数) 14.6 cm 27.3 cm 夹不住
A.饮酒越多,反应越迟钝
B.酗酒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C.酗酒会严重损害人的肝脏
D.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4分)
13.(7分)(2024·泰安二模)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我们国家倡导接种疫苗并做好相关的防控工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涵涵今年5岁,最怕打针,听妈妈说要接种疫苗,吓得大哭,这一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内,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一中的________(填序号)。接种人员对涵涵说,如果接种疫苗而且不哭就送她漂亮的小贴纸,涵涵忍着疼痛接种了疫苗,痛觉形成的路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和箭头)。
(2)接种流感疫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分析属于哪种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涵涵妈妈问医生:“流感和腮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接种了腮腺炎疫苗为什么还要接种流感疫苗?”假如你是医生的话应该怎样回答涵涵妈妈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4)疫苗一般要接种2至3次,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①表示首次注射疫苗,②表示再次注射疫苗)________。
A B
C D
14.(7分)(2024·常州中考)为探究酒精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利用斑马鱼进行了如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如下表所示: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戊组
斑马鱼 各放入三条大小、发育程度相近的斑马鱼
处理方式 A 5%酒精 10%酒精 15%酒精 20%酒精
出现侧翻时间/秒 未出现 65 44 29 20
死亡时间/秒 未出现 535 402 305 19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作出的假设为:__________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
(2)甲组处理方式A为__________,该实验中__________组为对照组,本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
(3)此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__________。
(5)酗酒危害人体健康。酒精对________(人体器官)的损伤最直接、最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规范训练(14)
1.C [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这种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错误;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的血管,动脉出血应按压近心端,B错误;流感患者康复过程中产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体,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专一性,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D错误。]
2.C [题图是指受到抗原(疫苗)刺激后产生的能与抗原(疫苗)特异性结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由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A正确,C错误;免疫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B正确;题图表示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组成,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屏障,D正确。]
3.A [有的人容易对青霉素产生过敏反应,从免疫的角度分析,青霉素进入人体内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青霉素的抗体,因此青霉素属于抗原,A正确;过敏反应会发生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B错误;过敏反应是因为机体免疫能力过强,过于敏感,C错误;青霉素属于抗生素,抗生素对细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艾滋病病毒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D错误。]
4.D [健康人是⑤易感人群、流行性感冒是④传染病、流感病人是①传染源、流感病人的飞沫是③传播途径、流感病毒是②病原体。]
5.A [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等待救护车尽快将病人送至医院救治;同时采取胸外心脏按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但不能随意搬动病人,A错误,D正确。让病人半卧位靠在被子上,足稍抬高,原地休息,等待救护车,B正确。给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缓解疼痛,有利于减缓病人疼痛,为医生救治争取时间,C正确。]
6.D [合理利用手机和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网络、手机、游戏,A正确;遇到身体不舒适及时就医,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不乱用药物,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B正确;持之以恒坚持锻炼身体,按时休息,不熬夜,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C正确;外面的餐食,卫生安全不一定达标,经常外出与朋友聚餐,不利于身体健康,D错误。]
7.A [由图可知,纳米疫苗是经过特殊处理后灭活的癌细胞,A错误;结合分析,接种纳米疫苗可激活淋巴细胞,该细胞的作用是识别并清除癌细胞,以此参与免疫反应,B正确;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因此,接种疫苗使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接种疫苗后,向小鼠注射癌细胞,小鼠体内检测到死亡的癌细胞说明纳米疫苗引发小鼠免疫反应,产生了效果,D正确。]
8.D [不同类型的感冒可能需要不同的药物来治疗,所以找到以前吃过的感冒药,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的做法有一定的风险,A错误;如果小华的症状不是由病毒引起的,那么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能不会有效,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B错误;虽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恢复健康很重要,但是在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坚持去上学可能会加重病情,同时也可能传染给其他人,C错误;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治疗,是最可取的做法。医生可以根据小华的病情和症状,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小华得到正确的治疗,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副作用,D正确。]
9.D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是人体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D错误。]
10.D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D错误。]
11.A [①合理膳食,能保证人体获得均衡的营养,增强体质健康,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①正确。②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身心健康,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②正确。③蛋白质是人体发育的重要物质,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多余的蛋白质作为“燃料”给燃烧掉了,并且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身体更加疲劳,因此并不是高蛋白食品吃的越多越好,③错误。④经常熬夜容易让免疫力下降,还容易让身体内分泌失调,熬夜玩游戏不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④错误。⑤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可以增进人际关系,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好处,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⑤正确。A正确。]
12.A [读表可知,饮酒之后夹住的刻度越来越长,说明饮酒越多反应越慢;饮酒四杯,夹不住尺子,A符合题意。]
13.解析:(1)接受声音的听觉感受器在耳蜗内。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⑧]大脑皮层,形成痛觉。痛觉形成的路径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⑥]上行传导束→[⑧]大脑皮层。(2)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即丁,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3)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没有作用。(4)第①次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的数量少,且持续时间较短。第②次接种疫苗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的数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可见图C正确。
答案:(1)耳蜗 ⑧ ②→③→⑥→⑧ (2)保护易感人群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3)抗体具有专一性(意思对即可) (4)C
14.解析:(1)作出假设指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本实验是为探究酒精对生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故作出的假设为:酒精对斑马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2)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实验表格可知,本探究实验的变量是酒精的浓度,其他所有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甲组的处理方式A是起对照作用,意味着没有添加酒精,以便于比较其他组别(添加了不同浓度酒精的组)的结果。因此,甲组处理方式A为清水,该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本实验变量是酒精浓度。(3)只做一次实验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因此,此实验过程中,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斑马鱼出现侧翻的时间逐渐提前;这表明酒精对斑马鱼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酒精浓度越高,斑马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早。(5)肝脏有解毒功能,持续饮酒过量会加重肝脏和心脏的负担,导致脂肪肝等症状;因此,酗酒危害人体健康,酒精对人体肝脏的损伤最直接、最大。
答案:(1)酒精 (2)清水 甲 酒精浓度 (3)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4)越早 (5)肝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