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 A卷基础夯实(含解析)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单元测试AB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 A卷基础夯实(含解析)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单元测试AB卷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5 16:5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A卷基础夯实)—高二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单元测试AB卷
(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述,一种原子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的原子模型是( )
A.玻尔原子模型 B.电子云模型 C.汤姆生原子模型 D.卢瑟福原子模型
2.硫酸亚铁铵又称马尔氏盐,浅蓝绿色结晶或粉末,对光敏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硫酸亚铁铵的组成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
A. B. C. D.
3.第3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如图所示,电负性越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图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A.Al B.Si C.S D.Cl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态钾原子中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4s
B.电子构型为的元素是过渡元素
C.泡利原理指出各能级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的2倍
D.金属元素的电离能大小与其金属活动性顺序不一定一致
5.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错误的是( )
A.乙酸的实验式:
B.的电子式::N:::N:
C.的中子数为16
D.基态原子,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
6.明矾可用作净水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径: B.电负性:
C.沸点: D.碱性:
7.以下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原子的4s电子能量较高,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
B.从能量角度来看,某原子的d轨道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
C.基态S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D.基态钙离子的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形状为哑铃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铸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或直流电源的负极,可减缓管道生锈
B.灼烧NaCl时火焰出现黄色,属于钠元素产生的原子吸收光谱
C.基态时,原子的最外能层排布式为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
D.碱AOH溶液加水稀释10倍,pH变化量小于1,AOH可确定为弱碱
9.科学家利用强大的X射线脉冲将密封舱内氖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敲除,下列关于敲除一个电子后的剩余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粒子质子数为9
B.剩余粒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C.氖原子与剩余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氖原子与剩余粒子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10.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的原子
C.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D.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11.四种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如下:
基态原子 X Y Z R
价电子排布式
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R>Z>X B.第一电离能:YC.电负性:Z>R>X>Y D.Z与Y或R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和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构成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Q>W>Y
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与Q的氢化物反应生成固体单质
D.简单离子半径:M>W>Z
13.化合物(是广泛用于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其中X、Y、Z、W四种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Z、W两种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相同。M元素为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顺序:Z>Y>X
B.最高化合价:W>Y>X
C.Z元素的氢化物一定比Y的稳定
D.向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加酸性),振荡,溶液变无色
14.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元素符号 X Y Z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089 0.102 0.143 0.074
主要化合价 +2 +2 -2、+4、+6 +3 -2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R>Y>X
B.离子半径:
C.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R>X
D.相同条件下,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T>Z
15.短周期元素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Y
W Z
A.原子半径大小:YB.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D.W的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
16.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A是周期表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同周期且相邻,C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3倍,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B原子质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纯净的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共价键
C.由元素组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与反应生成
D.元素A与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好的是A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4分,20题16分,共52分。
1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①-⑥分别代表某一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①和②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___。
(3)③和⑤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更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选填“离子键”或“共价键”)。
(4)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⑥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8.氮硼烷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形,基态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
(2)B的第一电离能,判断_____(填“”或“”)。
(3)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在H、B、N三种元素中:
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②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③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区与其他两种不同的元素是_____。
(4)、、、是目前氨硼烷水解产氢催化剂研究的热点。不同催化剂催化氨硼烷水解产氢的性能如图所示。这四种催化剂中:
①催化效果最好的金属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____。
②催化效果最差的金属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
19.磷酸铁锂()电极材料主要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回答下列问题
(1)F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
(2)离子半径:_____;第一电离能:Li________Be;电负性:O_____P。(填“”“”或“=”)
(3)下列Li的轨道表示式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4)基态P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________,其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为_______形。
(5)Mn与F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由表中两元素的和可知,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更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
元素 Mn Fe
电离能 717 759
1509 1561
3248 2957
20.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 元素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
B 元素原子的核外p轨道总电子数比s轨道总电子数少1
C 元素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
D 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
E 元素主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的差为4,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小
F 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1)B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基态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基态D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______形。
(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为,该同学所写的轨道表示式违反了___________。
(4)E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5)检验F元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玻尔在1913年创立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故选A。
2.答案:B
解析:电负性最大的是O,B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给图像可知,Cl元素的电负性最大,吸引电子的能力最强,则Cl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故选D。
4.答案:A
解析:A.基态钾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其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N,故A错误;
B.电子构型为的元素是Ni,是过渡元素,故B正确;
C.根据泡利原理,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则可得出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2倍,故C正确;
D.金属活动性顺序与元素相应的电离能大小顺序不完全一致,如第一电离能Mg>Al,活泼性:Mg>Al,故D正确;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由乙酸分子式可知,其实验式为,A正确;
B.的电子式为,B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则的中子数=32-16=16,C正确;
D.基态氧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p轨道电子云轮廓为哑铃形,D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的半径比大,A错误;O与S位于同一主族,O的半径比S小,更易得到电子,所以O的电负性比S大,B正确;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的沸点比高,C错误;KOH属于强碱,为两性氢氧化物,所以KOH的碱性强于,D错误。
7.答案:D
解析:A.基态钾原子的4s电子能量较高,但不一定总是在比3s电子离核更远的地方运动,故A错误;
B.原子的d轨道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3d轨道的能量低于5s轨道,故B错误;
C.基态S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故C错误;
D.基态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3p能级,共有3个原子轨道,其形状是哑铃形,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A.铸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形成原电池装置,Zn作负极,管道作正极,可减缓管道生锈;铸铁管道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管道作阴极,形成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可减缓管道生锈,故A正确;
B.焰色反应为发射光谱,故B错误;
C.基态时,原子的最外能层排布式为的元素可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也可能位于ds区,如Cu,核外价电子排布为:,也可能位于d区,如Cr,核外价电子排布为:,故C错误;
D.常温下pH介于7-8的强碱溶液,加水稀释10倍,pH变化量也小于1,因此时需考虑水电离出的离子浓度,因此不能说明AOH为弱碱,故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解析:A.敲除氖原子的一个电子后,剩余的粒子为,与Ne相比,少一个电子,质子数不变,仍为10,A错误;
B.敲除氖原子的一个电子后,剩余的粒子为,电子排布式为,B错误;
C.化学性质与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氖原子与剩余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C错误;
D.氖原子与剩余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D正确;
答案选D。
10.答案:C
解析:A.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则该元素可能为H元素、也可能为Li、Cu等元素,如Cu为副族元素,故A错误;
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的原子,如氦为0族,故B错误;
C.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则外围电子排布为,处于VA族,故C正确;
D.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说明全部排满,如Cu、Zn,为副族元素,故D错误;故选C.
11.答案:C
解析:根据价层电子排布式可知:X为硼原子,Y为铝原子,Z为氧原子,R为氮原子。
铝、硼、氮、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错误;
第一电离能:N>O>B>Al,B错误;
电负性:O>N>B>Al,C正确;
Z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属于离子化合物,D错误。
12.答案:C
解析:A.X为H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A错误;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为,B错误;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硝酸,Q的氢化物为,二者可以反应生成单质S,C正确;D.M为F,W为O,Z为N,简单离子半径,D错误;答案选C。
13.答案:B
解析:结合化学式,X、Y、Z、W四种元素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Z、W两种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相同,可推出X、Y、Z、W四种元素为H、N、O、S;M元素为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Fe,据此答题。
A.原子半径顺序:Y>Z>X,A错误;
B.最高化合价:W>Y>X,B正确;
C.Z元素的氢化物可以是过氧化氢,比Y的氢化物稳定小差,C错误;
D.向该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加酸性,振荡,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溶液变黄色,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Z是S元素,T是O元素,它们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O>S,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D项正确;
答案选D。
15.答案:B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W为Si,Y为O,Z为Cl,根据此分析进行解答。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大小:YB.W的非金属性弱于X,则其简单气态氢化物没有X的稳定,故B选项错误。
C.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高氯酸,是一种强酸,故C选项正确。
D.Si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选B。
16.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硅可以用于制造光导纤维,A项正确;
B.A、B、C三种元素可以形成,中含有离子键,B项错误;
C.可以直接和作用得到,C项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好,B、C、D、E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氟,因此的热稳定性最好,D项正确;
答案选B。
17.答案:(1)(2)C;N
(3);共价键
(4)
解析:(1)③为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①是C元素;②是N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递减,则①和②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C,非金属原子半径越小,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则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N。
(3)③是O元素,⑤是S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递减、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则③和⑤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更稳定的是,水是共价化合物,则该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4)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⑥的单质发生反应,即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18.答案:(1)哑铃;
(2)<
(3)N>H>B;B>N>H;H
(4)3;
解析:(1)已知N是7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基态N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级为2p能级,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形或纺锤体形;
(2)从电子排布的角度说明判断:B和Al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分别为和,3p能级的能量高于2p能级的能量,处于3p能级的电子更容易失去,因此;
(3)①电负性是衡量元素对电子对吸引能力的标准,电负性大的则电子对偏向该元素,则该元素显负电性,由题干知,分子中,与N原子相连的H呈正电性,与B原子相连的H呈负电性,故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H>B;
②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N>H;
③已知H为s区元素,B、N均为p区元素,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区与其他两种不同的元素为H元素;
(4)①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金属为Co,Co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故其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为3;
②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催化效果最差的金属为Fe,Fe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Fe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19.答案:(1)四;Ⅷ;
(2);;
(3)D;C
(4)3;纺锤
(5)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再失去一个电子则为半充满稳定状态,气态再失去1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1个电子难
解析:(1)Fe是26号元素,其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F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Ⅷ族。
(2)与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原子序数Li>H,则离子半径:;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呈增大趋势,第ⅡA族、第VA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因此第一电离能:LiP。
(3)D是基态Li的轨道表示式,此时能量最低,A、B、C都是激发态,但C中1s上的两个电子都跃迁到2p轨道上,能量最高,因此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D、C。
(4)基态P外围电子排布式为,未成对电子数为3,其原子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3p能级,其电子云轮廓为纺锤形。
20.答案:(1)①.N;②.
(2)①.3;②.哑铃
(3)泡利不相容原理
(4)17
(5)焰色试验
解析:
(1)B为N元素,其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轨道表示式为;
(2)由分析可知,D为P元素,P的原子序数为15,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是电子云为哑铃形的3p轨道,在空间有3个不同的伸展方向;
(3)由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知,1个原子轨道只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则轨道表示式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4)由分析可知,E为Cl元素,Cl的原子序数为17,由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知,1个原子核外不可能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则氯原子核外有17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5)由分析可知,F为K,实验室常用焰色试验检验K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