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1~2章综合测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B. C. D.
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
B.使用试电笔时,手要触笔尖金属体
C.在没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换灯泡
D.发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
【答案】D
【解析】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若接触笔尖金属体,容易触电,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不断开开关,直接更换不亮的电灯泡,由于灯泡上带电,容易引起触电事故,所以更换灯泡时先断开开关,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尽快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挑开通电的裸导线让触电者尽快脱离开电源,再实行救治措施,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故选D。
2.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 A.图示为杭州亚运会会徽,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电路图,可以直观描述电路连接关系,属于模型,故B符合题意;
C.图示为禁止鸣笛标志,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为男女性别标志,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运动时,身体可以产生多巴胺,让人心情舒畅C8H11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多巴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保持多巴胺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多巴胺分子
C.多巴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多巴胺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A 、一个多巴胺分子中含有 2 个氧原子,而不是一个氧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错误;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多巴胺是由多巴胺分子构成的,保持多巴胺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多巴胺分子,正确;
C 、根据多巴胺(C8H11NO2)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2×8):(1×11):14:(16×2)= 96:11:14:32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D、多巴胺是由多巴胺分子构成的,多巴胺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氨原子、氧原子构成,错误。
故答案为:B。
4.下列关于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故A正确;
B、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B错误;
C、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故C错误;
D、图中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和S极出来,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5.如图是一款家用充电式电动螺丝刀,该电动螺丝刀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正转和反转来实现紧螺丝或松螺丝的双重功能。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动螺丝刀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B.电动螺丝刀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实现正、反转的调换
D.可以通过增大电流实现加快转速
【答案】A
【解析】A、电动螺丝刀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其工作原理不是电磁感应,故A错误;
B、电动螺丝刀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电动螺丝刀的正、反转的调换,是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实现的,故C正确;
D、磁场强度一定时,可以通过增大电流来加快电动机的转速,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6.如图,小科把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开关后,断路器立刻切断,造成这一现象的故障可能是( )
A.开关断路 B.插头断路 C.灯座短路 D.插座短路
【答案】C
【解析】AB、开关和插头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断路器不会切断电路,故AB错误;
C、灯座短路,当插头插入插座后,闭合开关,会造成火线与零线间的短路,进户火线上的熔丝熔断,整个电路没电,故C正确;
D、若插座短路,在没有插入插头时,断路器就会烧断了,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7.在下列现象中,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
①插座中的两根线头相碰 ②开关中的两根线头相碰
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 ④户外输电线绝缘皮损坏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③
【答案】D
【解析】①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会造成电路短路,从而造成电流过大;
②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相当于开关闭合,不会造成电流过大;
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会导致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从而导致电流过大;
④户外线绝缘皮损坏,两线不会相连而短路,不会烧毁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
则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①③。
故选D。
8.患流感发高烧时,医学上经常使用布洛芬来退烧,其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关于布洛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相对分子质量是206克
C.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3:18:2
D.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A.根据化学式 C13H18O2 可知,布洛芬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16×2)=78:9:16,则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式 C13H18O2 可知,1个布洛芬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3:18:2,故C正确;
D.布洛芬是由布洛芬分子构成的,布洛芬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中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式CO2可知,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①错误,②正确;
根据化学式CO2可知,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③错误;
二氧化碳有唯一的化学式,应该为纯净物,故④错误。
故选B。
10.右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自由滑动。开关S闭合后,则( )
A.两线圈左右分开
B.两线圈向中间靠拢
C.两线圈静止不动
D.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答案】A
【解析】解:根据安培定则判断,L1线圈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L2线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也就是说,中间靠近的位置,两线圈的极性相同,因为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则这两个线圈相互排斥而左右分开。
故选:A。
11.下列物质中指定元素按化合价由高至低顺序排列的是( )
A.锰元素:MnO2 K2MnO4 KMnO4
B.氧元素:O2 H2O H2O2
C.碳元素:CO2 CO CH4
D.氯元素:KClO3 KCl Cl2
【答案】C
【解析】A、钾显+1价,氧显-2价,MnO2、K2MnO4、K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6、+7,故A错误;
B、氢显+1价,O2、H2O、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2、-1,故B错误;
C、氧显-2价,CO2、CO、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2、-4,故C正确;
D、钾显+1价,氧显-2价,KClO3、KCl、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1、0,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如图所示,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滑片P向左滑动时,磁性减弱,悬挂磁铁的弹簧将伸长
B.把滑片P向右滑动时,磁性增强,悬挂磁铁的弹簧将伸长
C.若增加线圈匝数,磁性将减弱
D.若改变电流的方向,磁性将增强
【答案】B
【解析】A、把滑片P向左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上端为S极,两磁体的吸引能力减弱,因此悬挂磁铁的弹簧将缩短,故A错误;
B、把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两磁体的吸引能力增强,悬挂磁铁的弹簧将伸长,故B正确;
C、若增加线圈匝数,根据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可知,磁性将增强,故C错误;
D、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和线圈的匝数有关,若改变电流的方向,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3.如图为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的漂浮式指南针。铜片、锌片和食盐水溶液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A端为N极
B.通电螺线管静止时B端指向地理南方
C.电子从铜片经螺线管流到锌片
D.通电螺线管外C点的磁场方向向左
【答案】D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铜片是的正极,锌片是负极,则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向下的。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N极,A端为S极,故A错误;
B.B端为螺线管的北极,则B端指向地理北方,故B错误;
C.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铜到锌,而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锌片经螺线管流向铜片,故C错误;
D.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的,即C点的磁场方向是向左的,故D正确。
故选D。
14.若一个SO2分子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分子质量就差一个氧原子,
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
则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 kg=(3n-2m)kg;
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2,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所以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
故选C。
15.如图是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
B.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的滑片向下移
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
【答案】D
【解析】AB.根据题意可知,当CO浓度升高时,气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接通BD所在的电路,此时电铃发声报警,所以电铃应接在B和D之间,故A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电磁铁吸合时电流大小不变,则总电阻不变。在CO浓度更低时,气敏电阻R1阻值更大。根据R总=R1+R2可知,应减小变阻器R2的阻值,所以应将R2的滑片向上移,故C错误;
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只有当R1阻值变小时,控制电路才能达到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因为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要让R1阻值变的更小,所以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需要更高,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现有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①H;②2NO;③CO2;④3NH4+;⑤3N2;⑥2Ne;⑦2O2﹣;⑧4H2O;⑨Na;⑩Na+;(用序号填空)
(1)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的是 ,
(2)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3)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
(4)能表示一个离子的是 ,
(5)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6)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一个原子的是 。
【答案】(1)⑨⑩(2)①⑨(3)③(4)⑩(5)③⑨(6)⑨
【解析】(1)⑨⑩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
(2)H、Na能表示一个原子,故填:①⑨;
(3)CO2能表示一个分子,故填:③;
(4)Na+能表示一个离子,故填:⑩;
(5)CO2、Na能表示一种物质,故填:③⑨;
(6)Na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一个原子,故填:⑨。
故答案为:(1)⑨⑩;(2)①⑨;(3)③;(4)⑩;(5)③⑨;(6)⑨。
17.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写序号)。
①液氧和氧气、②冰水混合物、③水银、④高锰酸钾溶液、⑤空气、⑥足球烯(C60)
【答案】①③⑥;②;④⑤
【解析】含有多种物质时,称为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时,称为纯净物,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称为单质,含有多种元素的,称为化合物。【解答】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和氧气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水银、足球烯(C60)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水属于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高锰酸钾溶液、空气都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①③⑥;②;④⑤。
18.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甲图 乙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答案】(1)并联(2)a c(3)B C
【解析】(1)由图可知,灯泡与插座工作时互不影响,是并联的;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断路器正常工作,应选择a、c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线,左孔通过灯泡接到火线上,所以火线插孔、零线插孔都能时测电笔的氖管发光,故BC正确。
故答案为:(1)并联;(2)a、c(3)BC。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____。
A.原子序数:Y>Z B.Y、Z位于同一周期
C.X、Y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从图中可推得X表示氮元素
【答案】(1)金属;55
(2)B
【解析】(1) 铯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55.
(2)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行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向右原子序数递增,Y的原子序数小于Z,A错误; Y、Z位于同一周期 ,B正确; X、Y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C错误; 从图中可推得X表示氧元素 ,D错误。
故答案为:(1)金属;55;(2)B。
20.小明观察了小区入口的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闸,发现当车牌被识别系统识别后,绿灯亮,栏杆抬起,车辆通行。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拟电路,车牌识别成功相当于图中开关S闭合。
(1)闭合开关后,线圈吸住铁柱时,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
(2)若电源电压下降,栏杆不能抬起。除了更换电池外,请你再写出一种能使样杆正赏抬起的方法: 。
【答案】S;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小些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向下端,则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
(2)栏杆不能抬起,说明电磁铁的吸引力减小,此时可以增大电流,即减小总电阻,此时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小些。
21.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碳原子的个数被隐去,用x表示)。根据提供的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1)“Vc”化学式中x为 。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
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xH8O6 相对分子质量:176 规格:每片100mg,含Vc10% 用法与用量:一日3次,成人每次_________片,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
【答案】6;2
【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总和;
(2)首先计算出每片药片中含有Vc的质量,再用每天服用的Vc质量与其相比得到每天服用的片数,最后除以每天服用的次数即可。
【解答】(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得到:12×x+1×8+16×6=176,解得:x=6;
(2)根据图片可知,每片质量为100mg含“Vc”10%,
即每片含“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
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
则每天服用“维生素C”的片数为:60mg÷10mg=6片;
每日3次,故每次至少服用6片÷3=2片。
22.人工心脏泵可短时间代替心脏工作,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磁体固定在左侧,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阀门S1只能向外开启,S2只能向内开启,要使活塞向右运动,则A端应该接电源 极,血液会 (选填“流入”或“流出”)塞筒。该装置工作时线圈AB中应流入 。(选填“交流电”或“直流电”)
【答案】负;流出;交流电
【解析】[1][2]要使活塞向右运动,磁铁和电磁铁要相互排斥,电磁铁左端为N极,则A端应该接电源负极;当活塞向右运动推动血液,阀门S2关闭S1打开,血液流出活塞筒。[3]该装置代替心脏工作,线圈中流入的应该是交流电。交流电电流方向改变,磁铁和电磁铁之间吸引、排斥交替,使活塞来回运动。既可以使血液进入活塞筒,也可以流出活塞筒,从而代替心脏工作。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请你分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a),电性(b),所以原子不显电性。括号内的“a”和“b”应分别填入____。
A.相等、相等 B.相等、相反 C.相反、相等 D.相反、相反
【答案】(1)原子核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3)D
(4)B
【解析】 解:(1)卢瑟福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电子很小,对α粒子的运动几乎没有影响,所以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核外电子带负电,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选B。
故答案为:(1)原子核;(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3)D;(4)B。
24.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突出问题。如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数据:
测量项目 完全干燥时 出汗或潮湿时
手与手之间电阻 200kΩ 5kΩ
手与脚之间电阻 300kΩ 8.8kΩ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电阻 8000kΩ 10kΩ
已知用电器R为44欧姆,接在电压为220伏的电源上,电路中还有额定电流为10安的熔断丝(俗称保险丝,保险丝电阻忽略不计)。则:
(1)保险丝是用熔点 (选填“高”或“低”)的金属材料制成的;
(2)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熔断丝的电流为多少?
(3)一个潮湿的人,赤脚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当他拿着测电笔接触火线,没发生触电事故,试计算测电笔内的电阻多大 ?(人在潮湿环境下的安全电压不超过12伏)
【答案】低;5A;0.025A;1.5×105Ω
【解析】(1)保险丝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会自动切断电路,保证用电安全,故保险丝利用电阻较大,熔点较低的材料制成。
(2)保险丝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保险丝的电流,即通过用电器R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得,电流为
I
(3)由表中数据得出潮湿时,手与脚之间的电阻
根据得,通过人体的电流是
I
人在潮湿环境下的安全电压不超过12伏,通过人体的电流最大为
I
测电笔内的电阻至少为
R
25.为提高能量利用率,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采用能量回收刹车系统为汽车充电(其简化原理如图所示)。刹车时,充电开关接通,车轮带动线圈转动,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同时通电的线圈受到磁场产生的阻力,从而减缓车轮转动。该过程能量回收效率可达40%以上。
(1)线圈中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 ;
(2)图中导线ab产生箭头方向的电流,受到阻力方向向后,此时导线cd所受的阻力方向是 ;
(3)利用能量回收系统刹车时,能量转化的情况是 ;
(4) 新能源汽车还可以采用无线充电。如图高速路面下铺设了一层太阳能电池板和金属线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给路面线圈供电,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就能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路面线圈在汽车无线充电中起的作用是 。
【答案】电磁感应现象;向前;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磁场
【解析】(1)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2)导线cd中的电流与ab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受到的阻力方向相反,方向向前。
(3)由图可知为发电机原理,所以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给路面线圈供电,路面线圈会产生磁场,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电动车内的线圈随汽车一起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会产生电流,故路面线圈在汽车无线充电中起的作用是提供磁场。
26.小柯一家利用手机导航自驾前往森林公园。
(1)途中小柯的手机没有电了,用车上的无线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当将手机等电子设备靠近或放在充电板上时,手机内的线圈就会产生电流。以下各图中与无线充电装置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2)途中小柯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即地球存在地磁场,如图是部分地磁场的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实际存在的 B.A点的磁场强度比B点强
C.A、B两处磁场方向是不同的 D.小磁针南极方向为磁场方向
(3)森林公园富含负氧离子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核电荷数为17 B.O2-的核外电子数为17
C.O2-的化合价为-1 D.O2-与氧气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4)小柯发现铜铃山上的岩石多为流纹岩,内含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由A、B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8和16,化合价分别为+4和-2,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B;BC;BC;60
【解析】(1)将手机等电子设备靠近或放在充电板上时,手机内的线圈就会产生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A、磁感线是模型,不是实际存在的,故A错误;
B、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大小,A点的磁感线比B点的磁感线密集,A点的磁场强度比B点强,故B正确;
C、磁感线的切线方向为磁场方向,由图可知A、B两处磁场方向是不同的,故C正确;
D、磁场方向与静止在该处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相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3)A、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电荷数不变,负氧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6,故A错误;
B、一个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则负氧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故B正确;
C、 负氧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则负氧离子的化合价为-1 ,故C正确;
D、负氧离子与氧气分子是带电不同的微粒,对应微粒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4)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种化合物由A、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价分别为+4和-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AB2,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8和16,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16×2=60
27.某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并进行了实验,使指针绕O点转动,记录指针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
线圈接线点 接线柱1 接线柱2 接线柱3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电流(安) 0.8 1.2 1.6 0.8 1.2 1.6 0.8 1.2 1.6
指针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 0.8 1.2 1.6 0.6 0.9 1.2 0.4 0.6 0.8
(1)进行1、2、3实验控制不变的变量是 ,从而探究 的关系;
(2)实验中,他们将开关S从1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
(3)写出能使指针反向偏转的具体措施: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线圈匝数;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电流;保证电流不变;见详解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1、2、3实验时,线圈接点均为接线柱1,即控制不变的变量是线圈的匝数。变化的是电流大小,从而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
(2)将开关S从1换到2上时,改变了线圈的匝数,此时应保持电流不变,那么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保证电流不变。
(3)磁场方向与电流有关,为了能使指针反向偏转,可以改变电流方向,或是磁铁的磁极对换一下。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氟里昂是一种常见的致冷剂。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 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图: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上图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几个 ;
A.1 B.2 C.3 D.4
(3)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减少”、“增加”、“不变”),其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 和 不变。;
(4)有科学家说:“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根据循环示意图说明理由 。
【答案】O3;分子构成不同;D;不变;种类;数目;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解析】(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臭氧分子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臭氧的化学式为O3;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由微观图示可知,过氧化氢、臭氧、一氧化氯、氧气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D。
(3)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不变,其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4)有科学家说:“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循环示意图可知其理由是反应过程中氯原子没有损耗,而是在循环消耗臭氧,导致少量的氯原子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影响。
29.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 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Ω。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 (填“L1”或“L2”) 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质量大于或等于 20t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 (g取10N/Kg)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答案】(1)L2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0×103kg×10N/kg=2×105N;
根据图乙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
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R=R总-R线圈=50Ω -20 Ω =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
U0=IR线圈=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F'=0.8×105N;
那么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G=F'=0.8×105N。
【解析】(1)由图示可知,车辆不超载时,衔铁接上端,L1亮,车辆超载时,衔铁接下端,L2亮,由题意知,L2是红灯,L1是绿灯。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0×103kg×10N/kg=2×105N由图象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R=R总-R线圈=50Ω-20Ω=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I=20mA=0.02A
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
U0=IR线=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F'=0.8×105N=8×104N
30.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
(1)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
(2)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列式计算)
(3)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2100IU(相当于2.5μg),碳酸钙1000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列式计算)
【答案】(1)400
(2)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0×10+31×6+16×26+1×2=1004
(3)每片钙片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1000mg×=400mg,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的片数为800mg÷400mg/片=2片
【解析】(1) 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 , 每1000mL(即1L)骨头汤含有2mg钙 ,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故答案为:(1)400;(2)1004;(3)2片。
31.冬天坐在马桶上感觉非常冰凉,某学习小组展开“自制智能电热马桶圈”的项目化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一为部分评价指标。
表一:评价量规
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升温维度 人坐在马桶圈上面后5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无法上升至30℃
节能性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范围在50—10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大于100mA
图甲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V,Ra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变化随如图乙所示。Rb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表二所示。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40mA时,衔铁被吸合,工作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在电流小于20mA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20V,R2=100欧。(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表二: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温度/℃ 20 25 29 32 34 35 36 37 38 40 42 44
阻值/Ω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1)对照评价量规,为使该小组设计的智能电热马桶圈在“节能性”这一维度达到优秀,R1的阻值至少为多少,请计算说明。
(2)请计算体重为50kg的小明坐在马桶上时,马桶圈的温度调控范围 。
(3)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Ra坏了,于是找了另一个压敏点电阻Rc,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所示。小明经过分析认为不合适,这样会比较费电。请你通过分析说明理由。(提示:加热状态下比保温状态更费电)
【答案】(1)由题中信息可知,要达到优秀,在保温档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毫安,当电流为50毫安时,电路中总电阻为
R2=100欧,则R1的阻值至少为
(2)当体重为50kg的小明坐在马桶上时,压力为
由图乙可知,压敏电阻的阻值为50欧姆,保温时电流为20毫安,此时温度最高,电路为串联电路,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由表二可知,此时温度为40℃。
加热时,衔铁吸下,此时电流为40毫安,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由表二可知,此时温度为32℃。
可知温度控制在32-40℃。
(3)(3)换成,当没有人坐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姆,当电磁继电器的电流大于0.04A时,衔铁被吸下,开始加热,此时的总电阻为
热敏电阻的阻值小于
由表二可知,此时温度为25℃,即温度低于25℃时,即使没有人使用马桶,马桶也会自动开始加热,比较费电,所以不合理。
32.棚内一天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很大,蔬菜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0.12%——0.18%,某小组设计一款二氧化碳自动补充装置,并制定了如下评价表。
评价指标 合格 不合格
指标一: CO2浓度仪刻度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指标二: 大棚内 CO2浓度调节 浓度可多档调节 浓度不可调节
【设计产品】如图是项目组设计的二氧化碳自动补充装置原理模型图,右侧工作电路为二氧化碳供给装置,左侧为控制电路。其中电源电压U 为12V,定值电阻 阻值为30Ω,Rx是气敏电阻,其阻值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如下表。二氧化碳浓度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并在电流表的表盘上标注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盘上标注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
大棚中 CO2浓度/% 0 0.05 0.1 0.15 0.2 0.25 0.3
气敏电阻 Rx 的阻值/Ω 40 35 30 25 20 15 10
【工作原理】当电流大于等于0.3A时,衔铁被吸下,密封塞堵住B口;当电流表示数小于等于0.24A时,衔铁被释放。
(1)气敏电阻阻值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是 。
(2)调试产品:结合工作原理,请通过计算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3)评价产品:根据指标二,该自动补充装置被评为不合格,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使指标达到合格。
【答案】(1)气敏电阻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2)不符合,当 I=0.3A,则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此时 Rx=U/I-R0=12V/0.3A-30Ω=10Ω,查表可 知此时 a%=0.3% 2 分 当 I=0.24A,则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最低,此时 RX=U/I-R0=12V/0.24A-30Ω=20Ω,查表可知此时 a%=0.2% 2 分 因为 0.2%--0.3%与蔬菜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 0.12%--0.18%不符
(3)将 R0更换为滑动变阻器
【解析】(1)由表可得气敏电阻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2) 当电流大于等于0.3A时,衔铁被吸下,密封塞堵住B口,求出此时二氧化碳浓度, 当电流表示数小于等于0.24A时 , 二氧化碳浓度最低, 求出此时二氧化碳浓度,从得到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与 蔬菜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比较即可;
(3)由题意得要合格必须浓度可多档调节,所以将 R0更换为滑动变阻器,可以实现多档调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科学第1~2章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在电线上晾湿衣服 B.使用试电笔时,手要触笔尖金属体
C.在没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换灯泡 D.发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
2.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3.运动时,身体可以产生多巴胺,让人心情舒畅C8H11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多巴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保持多巴胺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多巴胺分子
C.多巴胺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多巴胺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构成
4.下列关于磁体两极间磁感线的画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如图是一款家用充电式电动螺丝刀,该电动螺丝刀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正转和反转来实现紧螺丝或松螺丝的双重功能。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动螺丝刀工作时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B.电动螺丝刀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实现正、反转的调换
D.可以通过增大电流实现加快转速
6.如图,小科把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开关后,断路器立刻切断,造成这一现象的故障可能是( )
A.开关断路
B.插头断路
C.灯座短路
D.插座短路
7.在下列现象中,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
①插座中的两根线头相碰 ②开关中的两根线头相碰
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 ④户外输电线绝缘皮损坏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③
8.患流感发高烧时,医学上经常使用布洛芬来退烧,其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关于布洛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相对分子质量是206克
C.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3:18:2
D.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9.如图中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右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自由滑动。开关S闭合后,则( )
A.两线圈左右分开
B.两线圈向中间靠拢
C.两线圈静止不动
D.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11.下列物质中指定元素按化合价由高至低顺序排列的是( )
A.锰元素:MnO2 K2MnO4 KMnO4
B.氧元素:O2 H2O H2O2
C.碳元素:CO2 CO CH4
D.氯元素:KClO3 KCl Cl2
12.如图所示,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滑片P向左滑动时,磁性减弱,悬挂磁铁的弹簧将伸长
B.把滑片P向右滑动时,磁性增强,悬挂磁铁的弹簧将伸长
C.若增加线圈匝数,磁性将减弱
D.若改变电流的方向,磁性将增强
13.如图为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的漂浮式指南针。铜片、锌片和食盐水溶液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A端为N极
B.通电螺线管静止时B端指向地理南方
C.电子从铜片经螺线管流到锌片
D.通电螺线管外C点的磁场方向向左
14.若一个SO2分子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15.如图是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
B.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
C.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的滑片向下移
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
二、填空题(共7小题,其中16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0分)
16.现有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微粒:①H;②2NO;③CO2;④3NH4+;⑤3N2;⑥2Ne;⑦2O2﹣;⑧4H2O;⑨Na;⑩Na+;(用序号填空)
(1)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的是 ,
(2)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
(3)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 ,
(4)能表示一个离子的是 ,
(5)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6)能表示一种物质,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一个原子的是 。
17.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写序号)。
①液氧和氧气、②冰水混合物、③水银、④高锰酸钾溶液、⑤空气、⑥足球烯(C60)
18.图甲为某家用电路示意图,为防止电路短路而引发火灾,小明欲将某款双金属片段路器接入该家庭电路中,图乙为断路器分别在“电路正常”和“某处短路”两种状态的示意图。
甲图 乙图
(1)图甲中灯泡与插座的联接方式是 。
(2)将断路器接入图甲中M处时,应选择a.b.c中的 两个接线柱。
(3)小明将该断路器接入图甲中N处,在使用中因电灯L发生短路导致断路器断开,若用测电笔测试插座三个孔的带电情况,其中能使氖管发光的是 。(可多选)
A.接地插孔 B.零线插孔 C.火线插孔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____。
A.原子序数:Y>Z B.Y、Z位于同一周期
C.X、Y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从图中可推得X表示氮元素
20.小明观察了小区入口的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闸,发现当车牌被识别系统识别后,绿灯亮,栏杆抬起,车辆通行。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拟电路,车牌识别成功相当于图中开关S闭合。
(1)闭合开关后,线圈吸住铁柱时,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
(2)若电源电压下降,栏杆不能抬起。除了更换电池外,请你再写出一种能使样杆正赏抬起的方法: 。
21.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碳原子的个数被隐去,用x表示)。根据提供的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1)“Vc”化学式中x为 。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
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xH8O6 相对分子质量:176 规格:每片100mg,含Vc10% 用法与用量:一日3次,成人每次_________片,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
22.人工心脏泵可短时间代替心脏工作,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磁体固定在左侧,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阀门S1只能向外开启,S2只能向内开启,要使活塞向右运动,则A端应该接电源 极,血液会 (选填“流入”或“流出”)塞筒。该装置工作时线圈AB中应流入 。(选填“交流电”或“直流电”)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证据是 ;
(3)根据卢瑟福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不能够获得的结论是____;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质量较大
C.原子核带正电 D.核外电子带负电
(4)请你分析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a),电性(b),所以原子不显电性。括号内的“a”和“b”应分别填入____。
A.相等、相等 B.相等、相反 C.相反、相等 D.相反、相反
24.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突出问题。如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数据:
测量项目 完全干燥时 出汗或潮湿时
手与手之间电阻 200kΩ 5kΩ
手与脚之间电阻 300kΩ 8.8kΩ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电阻 8000kΩ 10kΩ
已知用电器R为44欧姆,接在电压为220伏的电源上,电路中还有额定电流为10安的熔断丝(俗称保险丝,保险丝电阻忽略不计)。则:
(1)保险丝是用熔点 (选填“高”或“低”)的金属材料制成的;
(2)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熔断丝的电流为多少?
(3)一个潮湿的人,赤脚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当他拿着测电笔接触火线,没发生触电事故,试计算测电笔内的电阻多大 ?(人在潮湿环境下的安全电压不超过12伏)
25.为提高能量利用率,纯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采用能量回收刹车系统为汽车充电(其简化原理如图所示)。刹车时,充电开关接通,车轮带动线圈转动,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同时通电的线圈受到磁场产生的阻力,从而减缓车轮转动。该过程能量回收效率可达40%以上。
(1)线圈中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 ;
(2)图中导线ab产生箭头方向的电流,受到阻力方向向后,此时导线cd所受的阻力方向是 ;
(3)利用能量回收系统刹车时,能量转化的情况是 ;
(4) 新能源汽车还可以采用无线充电。如图高速路面下铺设了一层太阳能电池板和金属线圈,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给路面线圈供电,当汽车在路面上行驶时,就能实现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路面线圈在汽车无线充电中起的作用是 。
26.小柯一家利用手机导航自驾前往森林公园。
(1)途中小柯的手机没有电了,用车上的无线充电装置进行充电,当将手机等电子设备靠近或放在充电板上时,手机内的线圈就会产生电流。以下各图中与无线充电装置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2)途中小柯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即地球存在地磁场,如图是部分地磁场的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实际存在的 B.A点的磁场强度比B点强
C.A、B两处磁场方向是不同的 D.小磁针南极方向为磁场方向
(3)森林公园富含负氧离子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的核电荷数为17 B.O2-的核外电子数为17
C.O2-的化合价为-1 D.O2-与氧气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4)小柯发现铜铃山上的岩石多为流纹岩,内含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由A、B两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8和16,化合价分别为+4和-2,则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7.某小组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并进行了实验,使指针绕O点转动,记录指针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
线圈接线点 接线柱1 接线柱2 接线柱3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电流(安) 0.8 1.2 1.6 0.8 1.2 1.6 0.8 1.2 1.6
指针A所指的刻度值大小 0.8 1.2 1.6 0.6 0.9 1.2 0.4 0.6 0.8
(1)进行1、2、3实验控制不变的变量是 ,从而探究 的关系;
(2)实验中,他们将开关S从1换到2上时,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
(3)写出能使指针反向偏转的具体措施: (写出一条即可)。
四、解答题(共5小题,共35分)
28.氟里昂是一种常见的致冷剂。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 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图: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臭氧与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上图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几个 ;
A.1 B.2 C.3 D.4
(3)经过①②③的反应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减少”、“增加”、“不变”),其原因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 和 不变。;
(4)有科学家说:“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根据循环示意图说明理由 。
29.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 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即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的电阻为20Ω。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 (填“L1”或“L2”) 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质量大于或等于 20t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 (g取10N/Kg)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30.为了验证骨头汤能否有效补钙,某科研小组将猪排骨500g、蒸馏水1500mL、食用醋70mL,加热煮沸后维持70分钟,得到骨头汤1243mL,用仪器检测结果:每1000mL骨头汤含有2mg钙(而每100mL牛奶约含有105mg钙)。
查阅资料:人体骨骼中的钙存在形式是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该物质难溶于水。人体平均每天需要补钙800mg。
(1)假设某人只能从骨头汤中获取钙,则此人每天需要喝 L骨头汤。
(2)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列式计算)
(3)某品牌钙片每片的规格是维生素D2100IU(相当于2.5μg),碳酸钙1000mg,若某人只从钙片中获取钙,则每天需要服用此品牌钙片多少片?(列式计算)
31.冬天坐在马桶上感觉非常冰凉,某学习小组展开“自制智能电热马桶圈”的项目化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一为部分评价指标。
表一:评价量规
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升温维度 人坐在马桶圈上面后5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上升至30℃以上 坐在马桶圈上面后10秒内温度无法上升至30℃
节能性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不大于5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范围在50—100mA 在保温挡时工作电路电流大于100mA
图甲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V,Ra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变化随如图乙所示。Rb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如表二所示。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40mA时,衔铁被吸合,工作电路处于加热状态;在电流小于20mA时,衔铁被释放,工作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220V,R2=100欧。(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表二: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温度/℃ 20 25 29 32 34 35 36 37 38 40 42 44
阻值/Ω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5 300
(1)对照评价量规,为使该小组设计的智能电热马桶圈在“节能性”这一维度达到优秀,R1的阻值至少为多少,请计算说明。
(2)请计算体重为50kg的小明坐在马桶上时,马桶圈的温度调控范围 。
(3)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发Ra坏了,于是找了另一个压敏点电阻Rc,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如图乙所示。小明经过分析认为不合适,这样会比较费电。请你通过分析说明理由。(提示:加热状态下比保温状态更费电)
32.棚内一天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很大,蔬菜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0.12%——0.18%,某小组设计一款二氧化碳自动补充装置,并制定了如下评价表。
评价指标 合格 不合格
指标一: CO2浓度仪刻度 刻度均匀 刻度不均匀
指标二: 大棚内 CO2浓度调节 浓度可多档调节 浓度不可调节
【设计产品】如图是项目组设计的二氧化碳自动补充装置原理模型图,右侧工作电路为二氧化碳供给装置,左侧为控制电路。其中电源电压U 为12V,定值电阻 阻值为30Ω,Rx是气敏电阻,其阻值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如下表。二氧化碳浓度仪是由电流表改装成,并在电流表的表盘上标注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盘上标注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
大棚中 CO2浓度/% 0 0.05 0.1 0.15 0.2 0.25 0.3
气敏电阻 Rx 的阻值/Ω 40 35 30 25 20 15 10
【工作原理】当电流大于等于0.3A时,衔铁被吸下,密封塞堵住B口;当电流表示数小于等于0.24A时,衔铁被释放。
(1)气敏电阻阻值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是 。
(2)调试产品:结合工作原理,请通过计算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3)评价产品:根据指标二,该自动补充装置被评为不合格,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使指标达到合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