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5 09: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总 分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六年级六年级语文
题 号 材料一 (20分) 材料二 (24分) 材料三 (21分) 习作 (30分) 卷面分 (5分)
得 分
材料一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
,不知秋思落谁家。
1.回忆古诗,在横线上补全诗句。(4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3分)
3.品读古诗,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建。( )
(2)前两句虽无“月”字出现,却处处可见月夜之清幽冷寂。( )
(3)后两句诗,诗人直接写出自己思念亲人的情感,情感直白强烈。( )
(4)“秋思”二字点明了全诗的情感主旨。( )
(5)全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中秋团圆的喜悦心情。( )
4.按照提示填写诗句。(8分)
诗传情:在诗人眼中“月”象征着思乡和离别。李贺笔下的“月”是“大漠沙如雪, ”的寂寥边疆。王维眼中的“月”是“ ,时鸣春涧中”的寂静清幽。诗言志:于谦用“ ,要留清白在人间。”表明自己坚贞不屈的心性;郑燮用“千磨万击还坚劲, 。”表达铁骨铮铮的傲骨。
材料二
汤姆和哈克举着火把钻进麦克杜格尔山洞时,kù rè的空气裹着岩壁渗出的水珠扑面而来。哈克攥着衣角的手微微发抖:“我听见有奇怪的声音……”话音未落,汤姆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前方石缝里闪过一道幽蓝的光!
“是印第安·乔!”汤姆的yān hóu像被棉花堵住,后背瞬间爬满冷汗。他想起印第安·乔腰间叮当作响的匕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但看到哈克惨白的脸,他猛地挺直脊背:“别怕!我有办法。 ”
当 diǎn rán的火把照亮qī xī在岩壁上密密麻麻的蝙蝠群时,两个男孩的瞳孔剧烈收缩,kǒng jù感快速xílái,蝙蝠受到惊扰疯狂扑棱,汤姆护着哈克躲到侧面的石缝里,碎石划破膝盖也浑然不觉。黑暗中,汤姆摸到哈克口袋里的风筝线,突然露出笑容:“跟着线走,我们能找到出口! ”
他们手脚并用在蜿蜒的洞穴中爬行,huáng huáng bù ān 的哈克突然指着岩缝惊呼:“快看!”只见石壁上凝结着晶莹的钟乳石,在火光中折射出七彩光芒。汤姆却无暇欣赏,他正全神贯注地研究墙上的神秘符号——那是印第安·乔留下的标记。
“这里可能有陷阱!”汤姆用火把烘烤潮湿的石壁,突然“咔嚓”一声,碎石簌簌掉落。哈克吓得脸色发青:“会不会触发机关 ”汤姆强作镇定:“别慌!我们按风筝线倒退。”当两人慢慢nuó dào安全区域时,身后传来巨石坠落的轰鸣。
历经三小时惊险跋涉,汤姆终于摸到 yǐn cáng在石笋后的铜纽扣——正是印第安·乔遗落的线索。他兴奋地快要发疯了,快速扯下风筝线系在纽扣上:“这下能追踪到宝藏位置了!”哈克 chǒu jiàn汤姆发光的眼睛,突然觉得这个总爱恶作剧的伙伴,此刻像个真正的英雄。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改编)
5.读短文,根据拼音写词语。(10分)
kù rè diǎn rán qī xī kǒng jù xí lái
nuó dào yǐn cáng chǒu jiàn yān hóu
见 喉
háng huáng bù ān
6.根据短文内容,写出汤姆·索亚的心理变化。(4分)
7.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试着从给出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4分)
例:他兴奋地快要发疯了,快速扯下风筝线系在纽扣上:“这下能追踪到宝藏位置了! ”
安静 盼望 生气 饥饿
8.文中的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你结合相关语句,总结两点写在下面。(4分)
9.用上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2分)
人生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正是这些才让我们成长。跌倒时不要哭泣,我们要立刻马上爬起来继续前行。要明白,坚强的品格需要磨砺,就像梅花经霜才能绽放芬芳一样,只要永不言弃,就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材料三
端午千年韵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先民的龙图腾祭祀,后与战国诗人屈原投江的传说相融合,逐渐形成包粽子、赛龙舟等独特习俗。据《史记》记载,屈原投江后,楚国百姓划船施救未果,为避免鱼虾啃食他的身体,人们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演变为用粽叶包裹糯米,形成了今天的粽子。这一传说不仅赋予节日悲壮的色彩,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忠义精神的世代传颂。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因天气湿热,蛇虫滋生,易发疫病。艾草因其特殊气味成为驱邪首选,《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民间还有佩戴艾草香囊、饮雄黄酒的习俗。艾草不仅被用于驱邪避毒,其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古人用其煮水沐浴以祛除湿气。这些做法暗含古人通过自然草药抵御疾病的智慧,也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
粽子最初用菰叶包裹黍米,后逐渐演变为竹叶或芦苇叶包裹糯米。北方粽子多以红枣、豆沙为馅,呈四角锥形,寓意“四季平安”;南方则以咸肉、蛋黄为主料,包裹成三角粽,象征“三角稳定”。这一差异既反映地域饮食文化,也印证了“百里不同风”的传统智慧。在江南地区,人们还会在粽子中放入咸蛋黄和火腿,称为“八宝粽”,寄托对富足生活的向往。而在岭南,竹筒粽则保留着古法烹饪的痕迹,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活力的活动,相传百姓划船拯救投江的屈原,后发展为竞技运动。龙舟造型狭长,船头饰龙头,船尾翘龙尾,鼓手居中掌控节奏,桡手奋力划桨。这一活动不仅强身健体,更凝聚了“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在广东地区,龙舟赛前需举行隆重的“起龙”仪式,人们从河底挖出沉睡一年的龙舟,清洗后重新彩绘,寓意唤醒沉睡的祥瑞。而福建一带的“龙舟饭”更是将节庆推向高潮,村民共享丰盛菜肴,祈求风调雨顺。
2009年,端午节的“艾草习俗”成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项目,而2020年“太极拳”也被列入非遗名录。这些成就向世界传递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如今,端午节不仅是缅怀先贤的节日,更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在海外,许多华人通过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传承文化根脉,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蓬勃生机。
10.比一比组词。(5分)
端( ) 驱( ) 御( )
端( ) 躯( ) 域( )
稚( ) 载( )
锥( ) 裁( )
11.我会查字典。(6分)
“调”字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还有 画。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到这个字发现它是一个多音字,字典中有如下说明:
tiáo ①配合得适当 ②使和解,平息纠纷 ③改变原有情况,使适合要求④挑拨调
diào ①更换 ②分派;派遣 ③考察查访 ④情趣;风格 ⑤乐曲调子
⑥说话口音 ⑦观点
请根据前面提供的说明,写出下面词语中“调”的拼音和词语意思。
“南腔北调”中“调”的拼音是 ,意思是
“风调雨顺”中“调”的拼音是 ,意思是
1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4分)
(1)短文第②自然段引用《荆楚岁时记》和《本草纲目》的内容,运用了引用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艾草已有悠久的历史。( )
(2)“粽子最初用菰叶包裹黍米,后逐渐演变为竹叶或芦苇叶包裹糯米”中的“逐渐”一词,体现了粽子材质变化的漫长过程,体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
(3)古人认为艾草的特殊气味能驱邪避毒,因此仅在端午节当天悬挂艾草,南方粽子以甜食为主,北方粽子以咸食为主。( )
(4)要想了解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及其寓意,需要重点阅读第4自然段。( )
13.“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把下面诗句与对应的传统节日、习俗及寓意连在一起。(6分)
诗句 传统节日 习俗 寓意
路上行人欲断魂 重阳节 贴对联挂灯笼 避灾祈福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 登高、赏菊 寄托哀思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节 祭祖、插柳 日子红火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 团圆和睦
习作
14.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畅快、感动、激动、欣慰、盼望、欣喜如狂、归心似箭、愤怒、愧疚、惧怕、难过、忐忑不安、追悔莫及……”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历,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写下来。(30分)
要求:(1)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情感如果有变化,要把情感变化写清楚。
(2)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作文评分表
注:只是抄写卷中短文、默写课文、歌词的,按0分处理。
评价项目 内容 (26分) 格式 (2分) 篇幅 (2分) 合计
评价要求 符合习作要求,文题对应。陈述清楚,语句通顺,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题目写在指定位置 段落格式正确 字数 符合 要求
评价等级 A 23-26分 1 分 1 分 400字以上2分
B 19-22分 0分 0分 300-400字1分
C 15-18分 0分 0分 300字以下0分
D 0-14分 0分 0分 0分
评分 甲

教师甲签名: 教师乙签名: 最终得分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
期中质量监测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材料一(20分)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共4分,每空2分。错一个字扣0.5分,一句诗错超过2个字,此句不得分)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 上的鸦雀 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秋露点点无声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
(共3分:意思对即可,错字酌情扣0.5-1分)
答案:(1)(×)(2)(√)(3)(×)(4)(√)(5)(×)
(共5分,每个1分)
燕山月似钩 月出惊山鸟 粉骨碎身浑不怕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共8分,每空2分。错一个字扣0.5分,一句诗错超过2个字,此句不得分)
材料二(24分)
酷热 点燃 栖息 恐惧 袭来 挪到 隐藏 瞅 咽 惶惶不安
(共10分,每个字0.5分)
6.恐惧→担忧→紧张→兴奋 (共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7.如:这件事被她知道后,她生气得快要爆炸了。
(共4分:此题能选出一个词语,写出夸张的状态,句子通顺合理即可)
8.勇敢无畏、聪明机智(答案不唯一)
(此题共4分,写出两点得4分,写出一点得2分)
9.语义重复:“马上”和“立刻”意思相近,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共2分,找到错误得1分,能用修改符号改正确再得1分)
材料三(21分)
10.
端(端详) 驱(驱赶) 御(防御) 稚(幼稚) 载(记载)
瑞(瑞雪) 躯(身躯) 域(地域) 锥(四角锥) 裁(裁剪)
(共5分,每个0.5分,组对即可,答案不固定)
11. 讠 8 diào 指说话口音不纯正,夹杂各地方言
tiáo 指气候条件都好或收成好。
(共6分,每空1分。后面词语意思对即可)
12.(1)√(2)√(3)×(4)√(共4分,每个1分)
13.
路上行人欲断魂 重阳节 贴对联挂灯笼 避灾祈福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 登高、赏菊 寄托哀思
不知秋思落谁家 春节 祭祖、插柳 日子红火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 团圆和睦
(共6分,每条线0.5分)
习作(30分)
作文评分表
注:只是抄写卷中短文、默写课文、歌词的,按0分处理。
评价项目 内容 (26分) 格式 (2 分) 篇幅 ( 2 分) 合计
评价 要求 符合习作要求,文题对应。内容具体、情感自然真实。语句通顺,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题目写在指定位置 题目新颖 段落格式 正确 字数符合 要求
评价 等级 A 20-26 分 1 分 1 分 500 字以上 2 分
B 16—19 分 0 分 0 分 400- 500 字 1 分
C 12- 15 分 0 分 0 分 400 字以下 0 分
D 0- 11 分 0 分 0 分 0 分
评分 甲

教师甲签名: 教师乙签名: 最终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