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市第二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 第4节 《力的合成》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东营市第二中学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 第4节 《力的合成》课件(23张ppt)+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6-01 09:23:19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力的合成曹冲称象 为什么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呢? 因为大象作用于船的压力与石头作用于船的压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是一样,也即是说它们是等效的。因此只要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F等效替代 效果相同 如果一个物体受两个或多个力作用,这些力都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共点力F3非共点力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共点力1.合力与分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 力的合成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说明:在实际问题中,就可以用这个力来代替那几个力,这就是力的等效代替。而不是物体又多受了一个合力。F合=F1+F2=7N最简单的力合成问题两个分力同向相加两个分力反向相减F合=F1-F2=1N最简单的力合成问题力的合成规律3、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几个力的合成运算使用直接加减的方法同向相加反向相减?如果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
上如何求合力?问题:1、怎样保证合力与分力等效?
2、力的大小怎样知道?
3、力的方向如何让确定?4、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方法: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平行四边形定则作法:F大小:长度方向:角度θ5、多力合成的方法:F12F123F1234 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逐次合成法思考:合力是否一定比分力大?6、合力与分力间夹角θ关系:①θ=0°时,即F1、F2共线同方向:
F合=F1+F2 合力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②θ=180°时,即F1、F2共线反方向:
F合=|F1-F2| 合力方向与分力F1、F2中较大的方向相同。④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 ≤ F合≤ F1+F2③ F1和F2大小不变时,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
F合随F1和F2的夹角增大而减小⑤ F合可能大于、等于、小于 F1、F21.关于合力的分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分力的大小
B.合力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一分力
C.合力的方向可以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D.两分力的夹角在0°到180°之间时,夹角越大,则合力越小。CD【课堂练习】2.F1与F2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F1=10N,F2=8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19N B.18N C.10N D.2N?BCD【课堂练习】3.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F,则当它们间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 2F B.
C. F D. F/2B【课堂练习】4、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2N,3N,4N,它们的合力最大值为________;
最小值为________.9N5、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5N,F2=10N,F3=20N,则它们的合力( ) ABD0【课堂练习】7、在研究两个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合力F与两个分力的夹角θ的关系图。
求:(1)两个分力的大小各是多少?
(2)此合力的变化范围是多少?【课堂练习】8.三角形定则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和两个分力必构成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叫做力的三角形定则,如下图所示.8.F1、F2、F3、F4、F5五个共点力的始端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顶点,求这五个力的合力。已知F3=10N.【课堂练习】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课堂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力的合成
一、教材分析
在力学中,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 的基本方法,是我们以后学习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也是联系实际生活最密切的内容,能够充分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一理念。教材通过分析生活和 生产中的大量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力的矢量和解决矢量问题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以后学习力的分解及速度、位移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 下作用。
?
二、学生分析
力的运算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初学者很难跨越的一个 台阶,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来分析问题。让学生在自己原有“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猜测、实验、归纳、总结”的探究过 程,自己得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让学生在建立“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过程中,体会到“实验归纳法”的一般原则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合成的运算法则。
3、知道共点力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得出结论——应用迁移等一系列探索过程,使学生掌握如何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学会学习。
2、通过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PPT图片使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觉,能够在课堂上体验自然生活中的现象,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2.微视频录制。视频的可暂停和可重放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通过采用Flash技术制作力的合成、互成角度二力合成与夹角关系的演示课件。使学生在力的合成上有直观感受。
4.利用投影扫描学生的作业,并及时统计出学生的作答情况。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投放问题和照片
猜想、观察、思考
?
PPT投放图片
研讨
合力和分力的关系
小组讨论
提问小组成员
讲授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学生讨论整理
PPT投放图片
实验
实验器材、原理、注意事项
观看视频,画平行四边形
通过展台展示学生研究过程
建构
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目标进行自我检测并进行课堂总结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
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或存在的疑惑
总结
调查学生本节课的疑惑
填写问卷调查
利用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
布置作业
根据问卷、评价检测的结果布置在针对性作业
学生选择作业
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可以自由选择性作业
?
?
?
?
?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二力合成的规律,随后用实验进行验证,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思考,各小组完成整个实验的设计、操作、数据处理。然后用Flash课件形象演示实验过程,并补充当二力夹角不同时合力的变化规律。
另外根据问卷的结果分析,为学生人提供有针对性、可选择的作业,便于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