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5 11:19:26

文档简介

二、阅读(40分)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诊断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4分)》
语文
[甲】
卖油翁
%
欧阳修
(考试时间:上午10:00一12:00)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
去。见其发失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念然曰:“尔安敢
题目
语言积累与运用
阅读
作文
书写(4分)
总分
总评
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一葫芦()于地,以线()其口,徐以杓()油()
得分
之,自钱孔(),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归田录》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6分)
【z】
三上
1.默写填空。(8分)
欧阳修
常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木兰诗》中的“愿驰千里足,▲■
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②时,尝语僚属③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
直接表达了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愿望,《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
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和《逢人京使》中的“故园东望路漫漫,▲”,都直接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
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⑤闻于远近,其笃学如
情;《竹里馆》中的“▲一,明月来相照”寓情于景,间接传递了诗人隐逸、淡泊的心态,
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⑤尔。
《晚春》中的“▲,
▲”用拟人化的手法,看似对杨花榆荚的揶揄,实则传递
选自《归田录》
出诗人对自由洒脱境界的向往,《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注释】①钱思公:即钱惟演,北宋作家,吴越王钱椒的儿子。下文的谢希深(谢绛)、宋公垂(宋绶)也以文
▲”借物喻理,间接表达了木兰的▲之情。
知名、②西洛:洛阳。③僚属:指贵族或大官的随员或职员。当时,欧阳修、谢绛是钱椎演的僚属。④讽:
某小组开展对联专题学习,请你参加并完成2~4题。(8分)》
背书。⑤琅然:声音清脆。⑥属思:集中思想。
2.请运用对联知识,为下面这幅写花木兰的上联选一个恰当的句子,用楷体工整规范地写到
5.请将能体现卖油翁“手熟”技艺的备选动词填人下面句中的括号里。(3分)
乃()一葫芦()于地,以钱(
)其口,徐以杓()油(
)之,自钱孔
田字格里。(2分)
),而钱不湿。
上联:策马边关弓满月,口
备选动词:酌
置人沥
覆取
下联:挥戈疆场剑凌云,巾帼擎天志凛凛
6.请按要求积累下列文言字词。(4分)
A.长城立马舞长鞭
B.战胜归来理云鬟
C.红颜淬火骨铮铮
(1)“但微额之”中的“颔”读▲,意思是▲
3.研读下面对联的内容,请将相应的人物填到括号里。(填序号即可)(3分)
(2)“尔”字一词多义,在“尔安敢轻吾射”中的意思是▲
,在“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1)稼穑艰辛研核武;先忧后乐铸国魂。()
中的意思是▲
(2)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7.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3)红烛丹心昭日月;青衫碧血荐轩辕。(
《卖油翁》中的陈康肃有善于射箭和▲的特点,当他听到卖油翁“无他,但手熟
A鲁迅
B.闻一多
C.邓稼先
尔”的话后,气愤地出了说■

4.《阿长与山海经)》讲述了鲁迅与儿时保姆阿长之间的故事。请你给下面这幅写长妈妈的
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性格急躁易怒的的人,这与卖油翁从容淡定的心态形成了鲜明的对
对联拟写一个下联。(3分)
比;《三上》中的钱思公、宋公垂和欧阳修,都有“厕上”读书写文章的习惯,欧阳修为之解释
上联:一卷山海传永忆
下联:
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等级评价建议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6分)
1.送儿还故乡
何人不起故园情
双袖龙钟泪不干
深林人不知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安能辨我是雄雌
自豪
(评分说明:多字、错字、漏字均不得分,最后一空大意对即可,每空1分,共8分)
2.红颜淬火骨铮铮
(共2分)
3.(1)C
(2)A
(3)B
(评分说明:每空各1分,共3分)
4.示例:千般仁厚润心田
(评分说明:符合对联拟写要求,内容2分,语言1分,共3分)
二、阅读(40分)
(一)
5.取置


沥入
(评分说明:对两空得1分,共3分)
6.(1)han
点头
(2)你
同“耳”,罢了
(后三空大意对即可,各1分,共4分)
7.自夸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
只有这些地方才可以集中思想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各1分,共3分)
8.甲文讲述了卖油翁以纯熟的酌油技术折服陈尧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上》用钱思公、宋公垂和欧阳修利用零碎时间读书的事例,告诉我们集中精力勤奋学习,
方能学有所成。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各2分,共4分)
【参考译文】
线思公虽然出身在富贵之家,但是没有什么不良爱好。在洛阳时曾经告诉随员说:“我这一生只喜欢读
书,坐着的时候就读经书和史书,躺在床上就读各种杂记的书籍,上厕所的时候就读短小的诗词、小令,
大概从来没有片刻放下书的时候。”
谢希深也说:“同在史院的宋公垂,每当去厕所都夹着书,诵读的声音清脆,远近都能听到,也是如此
的好学。”我于是告诉希深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是在‘三上’,就是马背上、枕头上、厕座上。”大
概只是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可以集中思想吧。
(二)
9.并不啰嗦。这三段都是作者面对鸭绿江生发的情思,第1段描写现在的和平景象,孩子们
钓鱼、红枫、白鸥,还有对岸的新义州和丹东市的和谐,是故地重游的欣喜;第2段回忆五
十年前的战争场景,大火、哭喊声,志愿军过江,是历史沉思的凝重;第3段勾连历史与当
下,引出下文与志愿军老战士相会后的英雄故事。这三段从自然景观到历史记忆,再到对英
雄事迹的追怀,三次呼唤层层递进,重复的句式形成强烈对比,如同情感的阶梯,蕴含了“今
日安宁源于昔日血战”的深刻主题。
(评分说明:大意对即可。各1分,共3分》
10.(1)示例: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再次描写鸭绿江的美好景象?
(评分说明:任选角度作质疑式批注,共2分)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怎么会带来眼前的这一切呢”,既是感叹语句,又兼有反问
语气,强调突出了鸭绿江畔的和平景象是无数英烈的鲜血换来的直接稼发了对英烈的崇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