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片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西片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八年级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5 11:56:14

文档简介

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武题卷共7页,有7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
为12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2、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到答题卷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选择题用2B铅笔涂黑、涂满,其余文字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
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
上或超出答题区战书写的答紫无效。
一、书写(3分)
二、积累(15分)
小语和小文同学拟写了一则东钱湖介绍词,请你帮他们完善。
宁波东钱湖,草长yg飞处,碧波轻漾。潺潺溪水自福泉山跌落,穿林
过涧,于幽悄处汇入湖心。
千年光阴在此沉淀:南宋石刻群默守山麓,韩岭老街的石板路上,人情
s故在商贾往来的吆喝中流转。众多文人墨客来此赏景、耕读、栖居,成
为一方“世外桃源”。
1.小语有些汉字不会写,请你在横线处帮他补写完整。(2分)
①草长ying_飞
②人情shl故
2.小文有些汉字读不准,请你为加点汉字选出正确读音。(3分)
①潺潺一(A.yunB,chn)②幽悄一(A.gioB.gio)
③栖居一(A.X灯B.q)
3.小文发现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修改,并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2分)
4.诗文寄情;让我们穿行经典诗文,体味百味人生。请结合文段完成默写任
务。(8分)
周鸟南鸣,“①
在河之洲”掀开了《诗经》中谦谦君子的思恋
篇章;送友宦游,王勃以“②
,③
”来劝慰友人要豁达乐观;
无人引荐,孟浩然就用“④
,⑤
”化用典故,含蓄地表达渴
望出仕的想法;向往安宁,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⑥
-,⑦
借老幼来展现理想社会的和乐图景;泥地劳作,《诗经》用“微君之故,⑧
”咏叹一曲劳役者的悲歌。
第1页共8页
三、经典阅读(13分)
班级开展“阅读经典分享会”,小语同学制作了一张阅读分享卡,他想邀请
你一起完善这张分享卡。
内容
交流记录
小文:这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在这首
诗中“桃”的不同生长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人
生阶段。诗中用《桃天》中“桃花”“桃实”
桃天0
“桃叶”三个意象有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小语:我知道,5.
桃之天天,有黄其实。
(3分)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小语:朱自清认为诗的源头是6.
桃之天天,其叶蓁蓁。
(2分)它的节奏最主要靠重叠,重叠可以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说是它的生命,节奏便建立在上头。
【注释】①出自《诗经·国风·周
小文:没错,我发现这首诗三章结构几乎
南》。②之子:这位姑娘。于归:
样,只是换了几个字,比如“华”“实”“叶”。
指姑娘出嫁。③宜:和顺、亲善。
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在诗歌中大有妙处。
④黄(fén):苹木结实很多的样
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
⑤蒸蒸(zhēn):草木繁密的样
小语:是的,在这首诗中,它妙在7.
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4分)(提示:可以从结构节奏、情感表达、
诗欧主题等角度进行回答)
《经典常谈》成为统编版教材推荐阅读书目,为了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
小语草拟了以下三句话作为书籍腰封内容。你建议选择哪句,请说明推荐理由。
(提示:可以从修辞、内容、主题、读者等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A,一艘畅游中国文化源流的可靠“航船”。
B朱自清写给大众的十三堂国学常识课。
C.一部用散文笔法写就的中国文化学术史。
8.我选▲,理由是:
(4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第2页共8页一、书写3分
二、积累
1.(2分)①莺 ②世 (每空1分)
2.(3分)①B ②A ③B ( 每空1分)
3.(2分)众多文人墨客来此赏景、耕读、栖居,使东钱湖成为一方“世外桃源”。
4.(8分)
①关关雎鸠;②海内存知己;③天涯若比邻;④坐观垂钓者;⑤徒有羡鱼情
⑥黄发垂髫;⑦并怡然自乐;⑧胡为乎中露;
三、经典阅读
5.(3分)桃花:象征新娘年轻娇艳的容貌;桃实: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桃叶:象征家族繁荣昌盛或家庭和睦兴旺
6.(2分)歌谣(或:歌)
7.(4分)结构: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增强音乐性,符合民歌传唱特点;
情感:通过意象递进(华→实→叶),深化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
主题:重复中递进,强调婚姻不仅是个人结合,更是家族联结。
(每个角度2分,写出两点即得满分)
8.(4分)示例一:A。这句话将《经典常谈》比作一艘“航船”,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本书在经典阅读方面的导航作用,同时呼应了朱自清在该书序中所说的读者能把本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的希望。用这句话作腰封内容,可以引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B。这句话点明了本书的作者、内容、性质等信息,将十三篇文章定位为朱自清写给读者的“十三堂国学常识课”,让读者产生亲近感。这句话作为腰封内容,既表明了本书的定位,同时也能更好地引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示例三:C。这句话写出了本书通俗流畅的语言特点和按历史发展脉络编排内容的写作方法,也表明了这本书的内容:中国文化学术史。选这句话做腰封内容能突出作者的意思: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理由一个角度2分,言之有理即可)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9.(3分)①请老人算日子(请人算黄道吉日)②准备过火物品③舅舅把火接进屋(举行接火仪式)
10.(4分)示例一:A“懂味”写出了路人明白父亲的意思,尊重“过火”的规矩,“笑”写出了路人和善友好、善解人意。
示例二:B环境描写,火光亮堂、人影浮动、脸庞暖红,烘托了红火喜庆的气氛,表现出家人内心的喜悦与幸福感。
11.(3分)示例一:不多余。这番话从搬家的“过火”说到人生的“过火”,丰富了文章内容;与文章结尾我长大后不忘初心相照应;深化了文章主题,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传统习俗需要一直传承和坚守。
示例二:多余。舅舅的话不是“过火”仪式的部分;舅舅告诉的是生活的道理,人生要经得起磨炼,这与文章要表现的“过火”的风情民俗没有关系,淡化了主题。
(只有选择不给分,一点理由1分)
12.(4分)传统民俗要按照祖辈传承下来的方式进行,不忘初心,不忘过去;要深入理解、不断挖掘民俗中的文化内涵,并加以传承和坚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民俗,要吸收民俗精华。(每点2分,写出具体措施也可)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3.(4分)版权化、产业化、主流化、国际化
14.(3分)D
15.(4分)应当自觉发挥文明教化功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应当充分发挥网络文学受众广(读者超5亿)、传播力强的优势,利用跨媒介、跨地域的便捷传播特性,向海外展示传播中华文化。应当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筑牢中华魂魄。注意从传统现实主义创作经验中汲取营养,在时代书写中挖掘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为作品注入中华本色。(一点两分,写出两点的满分)
六、文言文阅读
16.(4分)(1)像狗牙一样(2)穿透(3)好像,像(4)①
17.(3分)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
18.(5分)
①(2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3分)东南地区的山水,余杭郡的最好:在郡里,灵隐寺的景致最优;寺庙中,冷泉亭第一。
19.(4分)柳宗元借小石潭的冷寂表达被贬永州后的孤寂悲凉。白居易则借冷泉亭的清净表达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宁静闲适。(对仕宦生活的超脱、净化心灵等言之有理亦可)
七、写作
20.(8分)参考答案:宁波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丰富。展品超6万件,时间跨度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类型涵盖青铜器、瓷器等诸多品类。其中,竹刻、唐越窑荷花盏托、万工轿等都是馆内重要馆藏,尽显历史文化魅力。
21.(40分)作文按中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好:在郡里,灵隐寺的景致最为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我爱它花草的芬芳,树林的茂盛。在这里可以吸入纯净新鲜之气,使人心平气顺,使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脱酒醒后的疲惫,激发游人的兴致。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从亭子的栋梁上生出,水与亭的台阶相齐平。你坐着玩赏,可用亭椅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出家的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一见冷泉就能除去尘垢。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说不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