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2-31 22: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刘春风有理数的加法说课稿说课内容: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2、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1、知识目标:⑴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⑵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
法运算.2、数学思考: 1. 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

数加法法则.

2. 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情感态度: 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

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
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

运算。
二、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忆、行、省、信” 教育模式的教学。
忆:回忆和本节课有联系的旧知识。
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
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
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
真实的环境里面体验数学的生活性。三、说学法:
本节课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 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
第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成功基本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
第三、范例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范例讲解与随堂练习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范例讲解时应引导学生步步说理,随堂练习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小组评价、来克服解题时的错误,有必要教师给与规范矫正。四、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回忆旧知---忆
2、 探究新知---行
3、 得出新知---省
4、 运用新知---信
5、 应用举例,巩固练习;
6、 教学小结、知识回顾:
7、 课外作业1、回忆旧知---忆 复习提问
1、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数的绝对值大?
(1) 5和3;(2) -5和3;(3) 5和-3;(4) -5和-3。
2、说明下列用负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
(1)小兰第一次前进了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
又前进了-2米;
(2)北京的气温第一天上升了3℃,第二天又
上升了-1℃。


3、根据上述问题,列算式回答
(1)小兰两次一共前进了几米?
(2)北京的气温两天一共上升了几度?
2、 探究新知---行 联系前面数轴,运用数轴可以形象得出上述五个问题的结果。在教学时要强调加法的“叠加性”,此处学生易出错。如在讲(-5)+(-3)时学生虽然明白-5表示从原点出发往西移动5个单位,但在加上-3时易犯“又从原点出发”的错误,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先讲点的移动再移动然后用数学式子表示,在此基础上出示其它几个算式,让学生运用点的移动说明运算结果;二是联系孩提时学数数(数手指)的方法进行类比。在此处的教学师应加强引导,在讲完一个式子的表示过程后其他三个让学生依照刚才教师的方法和思路独立完成,在学生发表见解时师可以让其他学生给出矫正和评价。3、 得出新知---省 在前面形象得出结果的基础上教师诱导学
生从几个例子中发现一般的结论。教师引导学生
观察: 有理数加法的分类
5 + 3 = 8
(-5)+(-3) = -8
5 + (-3) = 2
3 + (-5) = -2
5 + (-5) = 0
(-5) + 5 = 0
5 + 0 = 5
(-5) + 0 = -5同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零相加归纳 在引导学生观察前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当中的讨论中,在讨论中师可诱导学生先看式子的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的关系,再诱导学生看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关系。如果学生有困难,师可引导学生分类:同号类、异号类、同零相加类,观察符号与绝对值特征,再请学生发表自己或小组成员的见解。此处应肯定学生朴素的语言特别应表彰有独特见解和说得完备的学生。最后师生一起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 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 运用新知---信 此处的“信”主要是指在运用法则解决问题时对照法则“步步说理”,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法则用好法则的信心。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时更要着重强调、矫正、理清思路和步骤。然后师生一起“解后思”:在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此处又是“省”),在随堂练习时教师关键是反馈矫正、积极评价, 例题讲解 总结步骤(-4) + (- 8) =同号两数相加(-9) + (+2) =异号两数相加-( 4 + 8 )= - 12取相同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9 – 2 )= - 7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用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5、 应用举例,巩固练习;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理由
(+3)+(+5); (-3)+(-5); (+3)+(-5);(-3)+(+5) ;
(+4)+(-4); (+9)+(-2); (-9)+(+2); (-9)+0练习2: 1)计算:
15+(-22); (-0.9)+1.5; 2.7+(-3.5)
2)用“>”或“<”填空:
(1) 如果a>0,b>0,那么a+b____0;
(2) 如果a<0,b<0,那么a+b____0;
(3) 如果a>0,b<0,|a|>|b|,那么a+b____0;
(4) 如果a<0,b>0, |a|<|b|,那么a+b____0;6、 教学小结、知识回顾:
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谈在这节课的得与失、感到困惑和疑难的地方、运用法则的关键和步骤等等。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再提炼。运算时的基本思路:
①确定类型、②确定符号、③确定绝对值。7、 课外作业 为进一步巩固知识,布置适当作业。作业(1)第18页练习1、2题;第24页习题1.3的1题和12题.
(2)思考题:1)a+|a|=0,a是什么数?
2)若|a+1|=2,那么a=?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