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01 06:0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州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
七 年 级 历 史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下列言论不属于他的治国智慧的是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C.“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A.开元盛世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
3.威尔 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写道: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的科举取士“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主要是赞扬了中国科举制度的
A.自由性 B.广泛性 C.民主性 D.公正性
4.我国历史上实行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科举制度创立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5.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 “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吴道子、李白 B.吴道子、杜甫
C.阎立本、李白 D.阎立本、杜甫
6.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7.“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唐朝和某一少数民族的关系,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8.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到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习近平在西安大慈恩寺内迎接莫迪,参观了大雄宝殿、大雁塔等。中印友好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为两国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玄奘 B.松赞干布 C.鉴真 D.崔致远
9.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0.有人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古代钱币发展史。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货币,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交子 ②开元通宝 ③半两钱 ④康熙通宝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11.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融合
12.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
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
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3.《百家姓》是一本关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文姓氏的儿童启蒙读物,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撰的。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其中为首的是赵姓。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当时赵姓人口最多 B.编者姓赵 C.赵姓起源很早 D.宋代皇帝姓赵
14.“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15.明朝时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和清朝时设立军机处,其主要目的都是
A.加强中外交往 B.促进经济重心南移
C.加强君主集权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6.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
A.卫温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17.如图,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列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18.“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一诗句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反侵略斗争?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19.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表反映了 相关史实,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序号 朝代 相关史实
A 元朝 成为正式行政区
B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
C 清朝 设置伊犁将军
D 清朝 设置驻藏大臣
20.我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二、判断题 (每题1分,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隋朝开挖了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元世祖时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2.为加强对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清朝政府先后在两地设立西域都护和伊犁将军两个重要官职。
23.“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里的岳家军指岳飞率领的部队。他是一位民族英雄。
24.明朝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被后世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25.欧洲航海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华,写了《马可·波罗行纪》,描绘了元大都的繁华景象。
26.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6分)
27.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 ,蜿蜒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28.唐朝时, 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耕田的效率;北宋时, 的引进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
29.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清朝则规定由政府特许的“ ”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四、材料与问答 (共18分)
30.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让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三 “……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马克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依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31.“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历史人物,走近他们的思想、生活、主要活动,是为了更深刻具体地把握他们所处时代人们的主要思想与活动,看到这些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励精图治,在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和文化教育方面努力进取,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局面。……唐太宗对科举制度的改革还表现在强化科举制度作为一种考试制度的地位。他运用科举制来选拔官吏,与隋代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考试科目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为了达到考试所必须的知识水准,必须有长期的学习作为基础。而国家设立各个层次的学校,在学校中教授科举考试的内容,使科举考核制度与学校教育完美的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教有所指,考有所向”的目的。
摘自胡祖信《唐太宗对科举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 公元13世纪,定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京的元世祖忽必烈将政治中心由中原转到华北。因此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联系显得更加重要。为了把作为经济中心的江南和作为政治中心的北方链接起来,从1283年到1292年大规模地开凿、改造了隋炀帝的V字形运河,形成以北京附近的通州为龙头南下直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92公里。
—摘自纪录片《京杭大运河》解说词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始设军需房于降宗门内,选内阁中书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摘自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对科举制度的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什么 简
评该措施的作用 他改革科举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世祖开凿运河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请写出一
例他开凿的新运河名称。江南最终成为“经济中心”完成于什么朝代
(3)据材料三,分析雍正设立军机处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军机处的人员构成有什么
特点 它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32.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明史.选举志》
材料二:清朝乾隆帝时,朝臣胡中藻的诗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竞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材料三:17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弊端。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材料一、二体现了统治者怎样的意图?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国选择了陆地”?这些选择对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
选择
1-10 CADBB CBACD
11-20 ACDBC BCBCC
二、判断
21-26 ABBAAA
三、填空
27.赵州桥 嘉峪关
28.曲辕犁 占城稻
29.市舶司 广州十三行
四、材料
30.(1)起点:长安;事件:张骞通西域。
(2)前提: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3)闭关锁国政策;对贸易进行严格限制。
(4)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闭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锁国导致国家落后;(从张骞和郑和来看)一个人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方可取得成功,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
31.(1)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吐蕃的和亲政策
(2)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国家的统一
(3)册封宗教领袖。设置驻藏大臣。康熙抗击沙俄
(4)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形成的,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做出贡献,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2.(1)考试内容在儒家的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格式要求八股文。弊端:束缚了思想,扼杀了人才。
(2)现象:清朝实行文字狱。意图: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工业化的浪潮,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