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苏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
分层作业15 乙醇
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
1.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以下
B.钠块熔成小球
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
D.钠块剧烈燃烧
2.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的H+,所以乙醇是电解质
B.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分子中只有—C2H5上的氢原子可被钠置换出来
D.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人们用白酒浸泡中药制成药酒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3.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2024河南焦作高一期中)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故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故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于水中,故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故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5.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他氢原子不同的是( )
A.1 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 mol水
B.乙醇可以制饮料
C.1 mol乙醇跟足量的Na充分反应得0.5 mol H2
D.1 mol乙醇可生成1 mol乙醛
6.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①C2H5OH ②H2CO3溶液 ③H2O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7.(2024江苏扬州高一期中)下列转化能通过加成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
A.CH4CH3Cl
B.CH2CH2BrCH2CH2Br
C.CH3CH2OHCO2
D.CH3CH2OHCH3CHO
8.将等质量的四块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A.硫酸 B.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9.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空间填充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与溴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D.丁能使溴水褪色
10.现有等物质的量的物质:①甲醇(CH3OH) ②乙醇(CH3CH2OH) ③乙二醇(HO—CH2CH2—OH) ④丙三醇()。
用物质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反应中生成CO2的体积(相同状况)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上述物质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H2的体积(相同状况)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3)写出乙二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
11.(2024河北邢台高一期末)下列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向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的混合物中加水,过滤 分离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
B 将含SO2的乙烯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干燥 提纯乙烯
C 向酒精中加一小块钠 确认酒精中含水
D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丙烯醇(CH2CHCH2OH) 检验丙烯醇中含有碳碳双键
12.类比乙烯和乙醇的化学性质,推测丙烯醇
(CH2CHCH2OH)可发生的反应是( )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燃烧 ④置换反应 ⑤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3.将一定量的饱和一元醇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完全燃烧可消耗28.8 g氧气,在另一份中加入过量金属钠,可产生2.24 L(标准状况)H2,则该醇是( )
A.甲醇(CH3OH)
B.乙醇(CH3CH2OH)
C.丙醇(CH3CH2CH2OH)
D.丁醇(CH3CH2CH2CH2OH)
1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15.(2024辽宁锦州高一期末改编)一种合成重要有机原料Q的新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
B.M和P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N与P互为同系物
D.Q的分子式是C8H12
16.为定性探究乙醇的性质,某化学课外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已除去表面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尖嘴导管的单孔塞,点燃放出的气体,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在烧杯内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1)请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以上实验设计因缺少必要的步骤而存在安全隐患,请你指出所缺少的必要的步骤: 。
(3)若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后发现有浑浊,则燃烧产生CO2的物质最可能是 (写名称)。
方案Ⅱ:(4)取一根铜丝,把其中一端绕成螺旋状(增大接触面积),点燃一只酒精灯,把绕成螺旋状一端的铜丝移到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如下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5)把螺旋状铜丝往酒精灯内焰移动,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理: ,从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17.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由于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因此推测乙醇的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结构之一:
为确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实验。现给出乙醇、钠、水及必要的仪器,请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直接利用下图给定的装置进行实验确定乙醇的结构。
(1)学生甲得到一组实验数据:
乙醇的物质的量 氢气体积(标准状况)
0.10 mol 1.12 L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应为 。理由是 。
(2)学生乙分别准确称量9.20 g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排到量筒内所有水的体积作为生成氢气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2.24 L。如果忽略量筒本身读数造成的误差,那么学生乙认为是由于样品乙醇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认为正确吗 答: (填“正确”或“不正确”)。如果你认为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正确,那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是什么 。
(3)学生丙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内必须充满水;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读数准确。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4)学生丁不想通过称量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量,那么他需要知道的数据是 。
(5)实验后四名同学从乙醇的可能结构入手分析,对乙醇和钠的量的关系进行讨论,如果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 mol,那么钠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必须是 。
C级学科素养拔高练
18.下图是实验室乙醇氧化实验的改进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已略去)[提示: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悬浊液加热煮沸,可发生反应: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78 ℃)
B为极细铜丝并绕成螺旋状
C为无水CuSO4粉末
D为碱石灰
E为KMnO4颗粒
F为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或部位有 (填该仪器或部位对应的字母)。E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常使用的加热方法是 ,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 。
(3)B处所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撤走B处的酒精灯,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能证明乙醇已被氧化的实验现象是 。
(4)如本实验中只通乙醇蒸气,而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不变蓝,而F处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请解释图中长玻璃管(BCD段)为什么左端略向下倾斜: 。
分层作业15 乙醇
1.A 2.D 3.C
4.A 解析 乙醇与水能按任意比例互溶,故它们混合在一起不能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A错误。
5.C
6.D 解析 Na与H2O反应比与C2H5OH反应剧烈,故反应速率③>①,可排除A、B两项。H2CO3溶液中不仅含有H2O,而且含有H2CO3,H2CO3电离出H+使溶液呈酸性,Na与H2CO3反应比与H2O反应剧烈,故可知反应速率大小为②>③>①。
7.B 解析 CH4通过取代反应生成CH3Cl,故A不选;CH2CH2和单质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BrCH2Br,故B选;CH3CH2OHCO2通过燃烧实现,发生氧化反应,故C不选;CH3CH2OHCH3CHO通过催化氧化实现,发生氧化反应,故D不选。
8.C 解析 铜在加热条件下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CuO,生成的CuO可溶于盐酸、硫酸,因此A、D质量减小。CuO不能与石灰水反应,则铜片比加热前质量增加。加热后的铜片趁热插入乙醇中,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因此在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片质量不变,起催化作用。
9.B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甲烷性质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B正确;苯与溴水不反应,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乙醇不能使溴水褪色,D错误。
10.答案 (1)④>②>③>① 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3)HO—CH2CH2—OH+2Na
NaO—CH2CH2—ONa+H2↑
解析 (1)等物质的量的醇(CxHyOz)燃烧消耗O2的量取决于(x+),则1 mol醇的耗氧量分别为①1.5 mol O2 ②3 mol O2 ③2.5 mol O2 ④3.5 mol O2,则顺序为④>②>③>①;生成CO2的体积取决于醇分子中的含碳原子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②=③<④。
(2)由2—OHH2,则1 mol题述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n(H2)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①0.5 mol ②0.5 mol
③1 mol ④1.5 mol。
11.B 解析 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互溶,且均不溶于水,故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将含SO2的乙烯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再干燥可提纯乙烯,故B正确;乙醇、水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C错误;羟基、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错误。
12.B 解析 丙烯醇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和醇羟基,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羟基可与Na反应置换出H2,碳碳双键和羟基均可发生氧化反应,该物质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可以燃烧,且燃烧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题述反应中只有⑤不能发生。
13.C 解析 n(H2)==0.1 mol,根据一元醇与氢气的关系,则n(醇)=0.2 mol。
n(O2)==0.9 mol,则1 mol醇燃烧消耗O2 4.5 mol。经验证该醇为丙醇。
14.C 解析 该有机物含有—OH,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A正确;含有碳碳双键,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能使其褪色,C错误;含有—CH2OH,可以发生催化氧化反应,D正确。
15.B 解析 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A项错误;M和P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项正确;N的分子式为C3H4O,P的分子式为C8H12O,N、P结构不相似,分子式也没有相差若干个CH2,C项错误;Q的分子式是C8,D项错误。
16.答案 (1)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点燃放出的气体之前检验纯度 (3)乙醇(蒸气)
(4)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
(5)铜丝由黑色变成红色 CH3CH2OH+CuOCH3CHO+Cu+H2O 酒精灯内焰含有乙醇蒸气
17.答案 (1)
乙醇与钠的反应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氢气。根据乙醇与氢气的量的关系得出乙醇中有一个氢原子不同于其他氢原子,从而确定乙醇的结构
(2)不正确 广口瓶与量筒之间玻璃管中的水柱体积没有计算在内 (3)①②③⑤
(4)乙醇的体积和所给乙醇样品的密度 (5)大于n mol
解析 (1)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确定1 mol乙醇反应生成0.5 mol H2,说明乙醇中有一个氢原子不同于其他氢原子,据此可以确定乙醇的结构。
(4)乙醇常温下为液态,若不称取其质量,则可以量取其体积,则还需要知道乙醇的密度,即可确定乙醇的量。
(5)钠与乙醇反应时,1 mol Na消耗1 mol CH3CH2OH,则要使n mol CH3CH2OH完全反应,则需加入Na的物质的量大于n mol。
18.答案 (1)A、B、E、F 2KMnO4K2MnO4+MnO2+O2↑ (2)水浴加热 避免F处的水蒸气进入C处
(3)白色粉末变蓝 F处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4)CH3CH2OHCH3CHO+H2 (5)使未反应的乙醇蒸气冷凝回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