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张PPT)
第17讲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
课标导航 明标定向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 描述运动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1.填图
任务一 动物的运动
关节头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2.识图
(1)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它是由图丙所示的[②]____和[①]____组成的。
(2)甲图中,③表示________;屈肘时,③处于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乙图是关节模式图,它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是关节头、关节窝的表面都包围一层[⑩]________以及关节腔里面有____,减少了运动时的摩擦。关节又具有牢固性,与之相关的结构是[⑧]______及其周围的韧带。
肌腹
肌腱
肱二头肌
收缩
关节软骨
滑液
关节囊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 )
(2)当我们抬起手准备敲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 )
(3)人体在完成一个运动时只需一块肌肉参与即可。 ( )
(4)人在跑步锻炼时,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这项生命活动。 ( )
(5)当人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 )
(6)骨骼肌的肌腱一般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 )
×
√
×
×
×
×
考向 动物的运动
1.(2024·泰安中考)甲图表示投篮动作,乙图是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乙图中⑤模拟关节,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适于完成各种动作
C.乙图中④舒张,③收缩牵引①②绕着⑤运动,可模拟完成屈肘动作
D.甲图中投篮动作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其它多个系统的配合
√
A [甲图中,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是伸肘过程,此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A错误。乙图中,⑤模拟关节,关节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B正确。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乙图中④肱三头肌舒张,③肱二头肌收缩牵引①②骨绕着⑤关节运动,可模拟完成屈肘动作,C正确。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2.(2024·泰安二模)科学骑行有利于身体健康,受到大家的喜爱。下图1是骑行过程的四个连续的动作,图2是膝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膝关节很牢固,离不开关节腔中的滑液
B.骑行过程中往下蹬脚踏车时,图2中的股四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C.为保证骑行动作的顺利完成,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D.骨骼肌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为骑行运动提供能量
√
A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可见,膝关节很牢固,离不开关节囊的作用(不是关节腔中的滑液),A错误。]
3.(2024·泰安二模)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有许多动作。下列结合关节结构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表面覆盖光滑的[⑤]关节软骨
B.骨的两端连接着同一块骨骼肌,跳水时关节起支点作用
C.运动员仅需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即可完成跳水运动
D.参与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的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A [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结合题图可知,[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表面覆盖光滑的[⑤]关节软骨,A正确。骨的两端通常连接着的骨骼肌不是同一块,跳水时关节起支点作用,B错误。跳水等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参与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的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不是组织,D错误。]
[感悟提升]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任务二 动物的行为
[答案] ①②⑤—A ③④⑥—B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黑猩猩用木棒取食白蚁,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所决定。 ( )
(2)先天性行为所有动物都有,是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 )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各成员一般都有明确的分工,但没有信息交流。 ( )
×
√
×
(4)作为“首领”的雄狒狒既享有特权,也对整个社群负有责任。 ( )
(5)动物之间具有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 ( )
(6)蚯蚓走迷宫实验证明低等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 ( )
√
√
√
真题感悟 明确考向
2
4
3
题号
1
考向1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2024·泰安模拟)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真题感悟 明确考向
2
4
3
题号
1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夜蛾的逃生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夜晚一只狗狂吠,其他狗跟着狂吠不止,狗的叫声起了信息交流的作用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
D [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D错误。]
2
3
题号
1
4
2.(2024·东平二模)一只短尾猴在偶然情况下,把沙地里种植的红薯放到水里洗过后再吃,发现不会磕碜牙。不久,此地出现了一百多只猴子排着队在水里洗红薯的场景。下列对于这种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属于学习行为
B.猴子洗红薯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这种行为方式不能遗传给后代
D.可以使猴子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
2
3
题号
1
4
B [猴子洗红薯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这种学习行为可以使猴子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但不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
[感悟提升]
(1)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限制。
(2)一般情况下,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3)学习行为是可以改变或消退的。
(4)信息交流是在同一动物群体内进行的。
2
3
题号
4
1
考向2 社会行为
3.(2024·泰安二模)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行为越复杂
B.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等级且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
2
3
题号
4
1
C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行为越复杂,A错误;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有等级,有的没有等级,B错误;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错误。]
2
4
3
题号
1
4.(2024·泰山期中)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群体具有社会行为
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
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
2
4
3
题号
1
B [狒狒具有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A、C正确,B错误。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D正确。]
1.连线(将下列实际应用与其仿照的生物用线连接起来)
A.雷达 ①萤火虫
B.冷光 ②蝙蝠的回声定位
C.薄壳建筑 ③乌龟的蛋壳
D.电子蛙眼 ④人脑
E.“人工智能” ⑤蛙眼
任务三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答案] A—② B—① C—③ D—⑤ E—④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 )
(2)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
(3)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所以动物数量越多越好。 ( )
(4)小明通过学习知道了蝗灾可以使粮食减产,认为应该消灭所有蝗虫。 ( )
×
×
×
×
考向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024·泰安一模)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苍耳的果实有钩刺,能钩挂在动物皮毛上,被带到远方,扩大分布范围
C.在种植黄瓜的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可提高授粉率,从而增加黄瓜产量
D.老鼠、蚊子等动物能传播疾病,可以将它们灭绝,也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
D [人为的大量捕杀某种有害动物(老鼠、蚊子)或者随意引进某种有益动物,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虽然老鼠、蚊子等动物能传播疾病,但不可以将它们灭绝,否则会影响生态平衡,D错误。]
2.(2024·岱岳区期末)为提高大棚内果树的坐果率,许多农民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粉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A [在大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黏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能提高坐果率,大幅度的增加产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表是小鼠走迷宫的实验数据。在迷宫中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右转也可左转。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每天进行相同次数的实验。A组小鼠走完迷宫会得到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走完迷宫不会得到食物奖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5分钟练 当堂达标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①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
②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作用下,A组小鼠形成了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
③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不会改变
④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复杂反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C [①A组小鼠10天的平均转错次数为5.1,B组小鼠10天的平均转错次数为9.3,实验的变量是走完迷宫后有无食物奖励,所以造成这一结果差异的原因是A组小鼠有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没有,不是学习能力强弱导致的,①错误;②A组小鼠形成的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②正确;③A组小鼠形成的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在后期不经复习强化,有可能会遗忘、消失,③错误;④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后天形成的,不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复杂反射,④正确。综上,②④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2.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B.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的是年长的狒狒
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和骨组成
D.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A [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前者由遗传因素决定,后者通过后天学习或生活经验获得,A正确;在营群居生物的动物中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所以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的并不是年长的狒狒,B错误;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C错误;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3.(2024·新泰三模)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蹬技项目中,表演者仰卧在小台上双足向上,靠脚的推动改变各种轻重器皿的角度完成动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A.完成表演动作的动力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
B.图中,膝关节中[1]关节头与[2]关节窝相互
嵌合,确保关节牢固
C.长期的运动训练,使表演者的韧带伸展性增强
D.完成任何一个动作均需要多个系统的相互配合
B [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A正确。图2中结构1为关节窝,结构2是关节头,两者相互嵌合,确保关节牢固,B错误。杂技演员能做超出一般人运动范围的动作,是因为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其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囊和周围韧带的伸展性增强,C正确。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所以,杂技演员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不仅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4.(2024·泰安三模)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运动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和骨骼肌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从获得途径上看,“老马识途”是学习行为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B [运动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A正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B错误;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C正确;从获得途径上看,“老马识途”是后天经过学习和锻炼获得的学习行为,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5.(2024·泰安二模)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连接在同一块骨上
C.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协调配合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B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A不符合题意。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B符合题意。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故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C不符合题意。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协调配合,D不符合题意。]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6.(2024·枣庄中考)关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蕴含的生物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鸟类筑巢属于先天性行为
B.植物的根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C.敲门动作不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
D.肘关节在敲门动作中起支点作用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C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敲门时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敲门的动作,C错误。]
7.(2024·临沂中考)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如图是人的上臂处的骨、关节和骨骼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A.①收缩,③舒张,完成伸肘
B.③通过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②的表面有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B [伸肘动作是由①(肱三头肌)收缩、③(肱二头肌)舒张来完成的,A正确;骨骼肌通过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而不是同一块骨上,这是骨骼肌能够产生拉力,牵动骨围绕关节运动的基础,B错误;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这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C正确;骨骼肌具有接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它会收缩,并牵动骨围绕关节进行运动,这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8.(2024·东平二模)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B.一般来说,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蜜蜂、大象、狒狒等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以便动物更适应环境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D [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D错误。]
二、非选择题
9.(2024·泰安期中)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图甲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_________和[3]中的滑液。
(2)图乙是屈肘动作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____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活动。
(3)图丙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是学生小张学习了动物的运动后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③、⑤]、两条松紧带[②、④]和一颗螺丝[①]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中[③、⑤]、[①]、[②、④]分别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4
关节软骨
6
肱二头肌
A
骨骼肌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
在不同的骨上
骨、关节、骨骼肌
[解析] (1)图甲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4]关节软骨和[3]关节腔中的滑液。
(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乙是屈肘动作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6]肱二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关节活动。
(3)骨骼肌一般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所以A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4)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与骨骼肌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髋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图丁中的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③、⑤相当于骨,两条松紧带②、④相当于骨骼肌,一颗螺丝①相当于关节。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划桨动作包括以下过程,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活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课时规范训练(17)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C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骨骼肌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所以划龙舟时,动作发生的正确顺序: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
2.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投铅球比赛。关于投铅球动作的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完成投掷铅球动作时,[6]收缩,[7]舒张
B.投铅球动作的完成需要多组肌肉的配合
C.[3]内的滑液和[4]可以使关节更牢固
D.投铅球动作的完成只有运动系统参与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B [完成投掷铅球动作时,属于伸肘,此时[6](肱二头肌)舒张,[7](肱三头肌)收缩,A错误;[3](关节腔)内的滑液和[4](关节软骨)可以使关节更灵活,C错误;投铅球动作的完成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
3.(2024·聊城中考)跳绳是一项有氧运动,青春期经常跳绳有助于生长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摇绳时,骨骼肌收缩需要的能量来自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
B.与跳绳有关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神经、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C.跳绳时需要手脚协调,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
D.跳绳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
B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所以,与跳绳有关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B错误。]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
4.(2024·聊城中考)动物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一起构成了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蜜蜂在汲取花蜜的同时,能够帮助植物传粉
A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A错误。]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
5.(2024·河北中考)如图为某人左脚的踝关节射线透视图像,①②表示踝关节内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窝
B.①②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C.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灵活
D.踝关节在运动中起枢纽(支点)作用
A [图中①关节窝,②关节头,A错误。]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
6.(2024·烟台中考)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完成如图动作时( )
A.①舒张,②收缩
B.②两端附着在肱骨上
C.需要骨骼肌和骨骼的协调配合
D.只需要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参与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C [完成图中屈肘动作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A错误;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②(肱三头肌)的肌腱一端附着在肱骨上,另一端绕过肘关节附着在桡骨上,B错误;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时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提供的能量,D错误。]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3
1
√
7.(2024·河南中考)一群非洲狮遇到猎物时,最有战斗力的雄狮负责指挥,其他个体负责驱赶和捕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狮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非洲狮群体捕猎的行为与其遗传物质无关
C.非洲狮捕捉猎物的过程有分工合作的特点
D.胎生、哺乳能够提高非洲狮后代的成活率
B [非洲狮群体捕猎属于社会行为,与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有关,B错误。]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3
1
√
8.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
“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
D.做实验只要一只蚂蚁就可以了
D [探究实验所用的生物实验材料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如果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其结果带有偶然性,得出的结论就带有偶然性误差,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9.(2024·泰安开学)爆发蝗灾时,大量的蝗虫几乎把作物的叶片啃得精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蝗虫只会破坏生态平衡,无法维持生态平衡
B.蝗虫只在成虫期对作物造成危害
C.灭蝗的最佳时期是成虫期,此时蝗虫活动范围广
D.蝗虫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D [蝗虫作为消费者,以植物为食,同时又可以被其他动物捕食,因此,蝗虫的存在也能维持生态平衡,A错误;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都以作物的茎秆和叶片为食,但是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B错误;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没有长出翅之前的幼虫期,此时蝗虫的活动范围小,C错误;蝗虫啃食玉米叶片,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因此,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10.(2024·长春中考)2024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机器人(图甲),图乙是机器人下肢部分结构的简易模型。下列关于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骨骼肌
B.②在④牵动下绕⑤活动
C.③④都处于舒张状态
D.机器人的运动由模拟“神经系统”控制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C [在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向后的力来驱动小腿的运动。在图乙的模型中,这个力应该由模拟骨骼肌的④来提供,因此④应该处于收缩状态,而不是舒张状态。而模拟骨骼肌的③可能处于舒张状态,以辅助或平衡④的收缩力,C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11.(2024·牡丹江中考)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蜘蛛结网 ②蚯蚓走迷宫 ③孔雀开屏 ④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⑤黑猩猩钓取白蚁 ⑥大山雀偷喝牛奶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B [①蜘蛛结网属于捕食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①符合题意;②蚯蚓走迷宫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②不符合题意;③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③符合题意;④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属于捕食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④符合题意;⑤黑猩猩钓取白蚁、⑥大山雀偷喝牛奶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⑤⑥不符合题意,B正确。]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2.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采集花粉时不利于植物传粉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人为捕杀某种动物以及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C [蜜蜂采集花粉时有利于植物传粉,而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A错误、C正确;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错误;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为捕杀某种动物以及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都会影响生态平衡,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9分)
13.(9分)游泳是一种全身性运动,水的浮力能帮助人在减少重力的情况下活动关节,可舒缓关节发炎及疼痛并加速关节损伤的修复,有助于关节和肌肉功能的改善。图1为游泳时的某一状态图;图2为关节示意图;图3为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据图回答: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当人们游泳作出图1的动作时,[①]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骨骼肌的________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2)图2为关节示意图。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其灵活性与结构[②]________以及结构[⑤]关节腔中的________有关,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其牢固性与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的[④]________和韧带有关。
收缩
肌腱
关节软骨
滑液
关节囊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3)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图3是李宁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物理模型。木板、松紧带分别代表运动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游泳动作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主要是在________系统的调节作用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完成的,完成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骨
骨骼肌
神经
反射弧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解析] (1)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骨骼肌相互配合完成。图1代表的是屈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2)图中②是关节软骨,其主要功能是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和缓冲震动。图中⑤是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起着润滑的作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④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关节囊的外面有横跨关节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骨骼肌相互配合完成的。故图3中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关节。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4)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骨起支持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游泳动作,完成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第17讲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任务一 动物的运动
1.填图
2.识图
(1)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它是由图丙所示的[②]肌腹和[①]肌腱组成的。
(2)甲图中,③表示肱二头肌;屈肘时,③处于收缩(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乙图是关节模式图,它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是关节头、关节窝的表面都包围一层[⑩]关节软骨以及关节腔里面有滑液,减少了运动时的摩擦。关节又具有牢固性,与之相关的结构是[⑧]关节囊及其周围的韧带。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
(2)当我们抬起手准备敲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
(3)人体在完成一个运动时只需一块肌肉参与即可。 (×)
(4)人在跑步锻炼时,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这项生命活动。 (×)
(5)当人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
(6)骨骼肌的肌腱一般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
,动物的运动
1.(2024·泰安中考)甲图表示投篮动作,乙图是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乙图中⑤模拟关节,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适于完成各种动作
C.乙图中④舒张,③收缩牵引①②绕着⑤运动,可模拟完成屈肘动作
D.甲图中投篮动作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其它多个系统的配合
A [甲图中,动作①到动作②的过程是伸肘过程,此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A错误。乙图中,⑤模拟关节,关节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B正确。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乙图中④肱三头肌舒张,③肱二头肌收缩牵引①②骨绕着⑤关节运动,可模拟完成屈肘动作,C正确。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2.(2024·泰安二模)科学骑行有利于身体健康,受到大家的喜爱。下图1是骑行过程的四个连续的动作,图2是膝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膝关节很牢固,离不开关节腔中的滑液
B.骑行过程中往下蹬脚踏车时,图2中的股四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C.为保证骑行动作的顺利完成,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D.骨骼肌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为骑行运动提供能量
A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可见,膝关节很牢固,离不开关节囊的作用(不是关节腔中的滑液),A错误。]
3.(2024·泰安二模)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有许多动作。下列结合关节结构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表面覆盖光滑的[⑤]关节软骨
B.骨的两端连接着同一块骨骼肌,跳水时关节起支点作用
C.运动员仅需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即可完成跳水运动
D.参与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的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
A [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结合题图可知,[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表面覆盖光滑的[⑤]关节软骨,A正确。骨的两端通常连接着的骨骼肌不是同一块,跳水时关节起支点作用,B错误。跳水等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参与运动员完成跳水动作的骨骼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不是组织,D错误。]
[感悟提升]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任务二 动物的行为
1.连线(请将下列动物的行为与所属类别连接起来)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⑥老马识途
[答案] ①②⑤—A ③④⑥—B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黑猩猩用木棒取食白蚁,这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所决定。 (×)
(2)先天性行为所有动物都有,是生来就有的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各成员一般都有明确的分工,但没有信息交流。 (×)
(4)作为“首领”的雄狒狒既享有特权,也对整个社群负有责任。 (√)
(5)动物之间具有传递信息作用的动作、声音、气味等信号。 (√)
(6)蚯蚓走迷宫实验证明低等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 (√)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2024·泰安模拟)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夜蛾的逃生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夜晚一只狗狂吠,其他狗跟着狂吠不止,狗的叫声起了信息交流的作用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D [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D错误。]
2.(2024·东平二模)一只短尾猴在偶然情况下,把沙地里种植的红薯放到水里洗过后再吃,发现不会磕碜牙。不久,此地出现了一百多只猴子排着队在水里洗红薯的场景。下列对于这种行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属于学习行为
B.猴子洗红薯的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C.这种行为方式不能遗传给后代
D.可以使猴子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B [猴子洗红薯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这种学习行为可以使猴子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但不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
[感悟提升]
(1)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限制。
(2)一般情况下,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3)学习行为是可以改变或消退的。
(4)信息交流是在同一动物群体内进行的。
社会行为
3.(2024·泰安二模)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学习行为越复杂
B.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等级且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C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行为越复杂,A错误;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内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有等级,有的没有等级,B错误;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用性外激素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动物个体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错误。]
4.(2024·泰山期中)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群体具有社会行为
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
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
B [狒狒具有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A、C正确,B错误。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D正确。]
任务三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连线(将下列实际应用与其仿照的生物用线连接起来)
A.雷达 ①萤火虫
B.冷光 ②蝙蝠的回声定位
C.薄壳建筑 ③乌龟的蛋壳
D.电子蛙眼 ④人脑
E.“人工智能” ⑤蛙眼
[答案] A—② B—① C—③ D—⑤ E—④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
(2)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3)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所以动物数量越多越好。 (×)
(4)小明通过学习知道了蝗灾可以使粮食减产,认为应该消灭所有蝗虫。 (×)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2024·泰安一模)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苍耳的果实有钩刺,能钩挂在动物皮毛上,被带到远方,扩大分布范围
C.在种植黄瓜的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可提高授粉率,从而增加黄瓜产量
D.老鼠、蚊子等动物能传播疾病,可以将它们灭绝,也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D [人为的大量捕杀某种有害动物(老鼠、蚊子)或者随意引进某种有益动物,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虽然老鼠、蚊子等动物能传播疾病,但不可以将它们灭绝,否则会影响生态平衡,D错误。]
2.(2024·岱岳区期末)为提高大棚内果树的坐果率,许多农民在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
A.帮助植物传粉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A [在大棚内放养了一些蜜蜂,蜜蜂不但可以采蜜,在采蜜的同时把身体黏附的花粉带到了另一朵花的柱头上,为花粉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蜜蜂的传粉,能提高坐果率,大幅度的增加产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表是小鼠走迷宫的实验数据。在迷宫中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右转也可左转。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每天进行相同次数的实验。A组小鼠走完迷宫会得到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走完迷宫不会得到食物奖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
②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作用下,A组小鼠形成了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
③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不会改变
④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复杂反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①A组小鼠10天的平均转错次数为5.1,B组小鼠10天的平均转错次数为9.3,实验的变量是走完迷宫后有无食物奖励,所以造成这一结果差异的原因是A组小鼠有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没有,不是学习能力强弱导致的,①错误;②A组小鼠形成的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②正确;③A组小鼠形成的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在后期不经复习强化,有可能会遗忘、消失,③错误;④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后天形成的,不是生来就有的,属于复杂反射,④正确。综上,②④正确。]
2.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
B.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的是年长的狒狒
C.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和骨组成
D.屈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A [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前者由遗传因素决定,后者通过后天学习或生活经验获得,A正确;在营群居生物的动物中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所以负责指挥狒狒社群行为的并不是年长的狒狒,B错误;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C错误;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
3.(2024·新泰三模)杂技艺术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蹬技项目中,表演者仰卧在小台上双足向上,靠脚的推动改变各种轻重器皿的角度完成动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完成表演动作的动力来源于骨骼肌的收缩
B.图中,膝关节中[1]关节头与[2]关节窝相互嵌合,确保关节牢固
C.长期的运动训练,使表演者的韧带伸展性增强
D.完成任何一个动作均需要多个系统的相互配合
B [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A正确。图2中结构1为关节窝,结构2是关节头,两者相互嵌合,确保关节牢固,B错误。杂技演员能做超出一般人运动范围的动作,是因为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其关节结构中的关节囊和周围韧带的伸展性增强,C正确。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所以,杂技演员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不仅需要运动系统的参与,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D正确。]
4.(2024·泰安三模)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
B.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和骨骼肌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从获得途径上看,“老马识途”是学习行为
B [运动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A正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B错误;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C正确;从获得途径上看,“老马识途”是后天经过学习和锻炼获得的学习行为,D正确。]
5.(2024·泰安二模)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连接在同一块骨上
C.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协调配合
B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A不符合题意。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B符合题意。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故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C不符合题意。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因此,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协调配合,D不符合题意。]
6.(2024·枣庄中考)关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蕴含的生物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鸟类筑巢属于先天性行为
B.植物的根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C.敲门动作不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
D.肘关节在敲门动作中起支点作用
C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敲门时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敲门的动作,C错误。]
7.(2024·临沂中考)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如图是人的上臂处的骨、关节和骨骼肌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收缩,③舒张,完成伸肘
B.③通过两端的肌腱,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C.②的表面有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D.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B [伸肘动作是由①(肱三头肌)收缩、③(肱二头肌)舒张来完成的,A正确;骨骼肌通过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而不是同一块骨上,这是骨骼肌能够产生拉力,牵动骨围绕关节运动的基础,B错误;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这层软骨能够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C正确;骨骼肌具有接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它会收缩,并牵动骨围绕关节进行运动,这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D正确。]
8.(2024·东平二模)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B.一般来说,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有:蚂蚁、蜜蜂、大象、狒狒等
D.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物质的控制,以便动物更适应环境
D [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等,D错误。]
二、非选择题
9.(2024·泰安期中)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下列是与动物运动有关的结构示意图。
(1)图甲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________和[3]中的滑液。
(2)图乙是屈肘动作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 ]__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活动。
(3)图丙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丁是学生小张学习了动物的运动后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③、⑤]、两条松紧带[②、④]和一颗螺丝[①]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中[③、⑤]、[①]、[②、④]分别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图甲是人的关节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4]关节软骨和[3]关节腔中的滑液。(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乙是屈肘动作模式图,屈肘动作的产生是当[6]肱二头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收缩,牵动骨绕着[9]关节活动。(3)骨骼肌一般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所以A正确。(4)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与骨骼肌组成。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肌腹是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受刺激而收缩;肌腱是骨骼肌两端较细的部分,髋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图丁中的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③、⑤相当于骨,两条松紧带②、④相当于骨骼肌,一颗螺丝①相当于关节。
[答案] (1)[4]关节软骨 (2)[6]肱二头肌 (3)A 骨骼肌要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4)骨、关节、骨骼肌
课时规范训练(17)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划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划桨动作包括以下过程,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 ②骨绕关节活动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 ④骨骼肌收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C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骨骼肌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所以划龙舟时,动作发生的正确顺序: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
2.体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投铅球比赛。关于投铅球动作的完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完成投掷铅球动作时,[6]收缩,[7]舒张
B.投铅球动作的完成需要多组肌肉的配合
C.[3]内的滑液和[4]可以使关节更牢固
D.投铅球动作的完成只有运动系统参与
B [完成投掷铅球动作时,属于伸肘,此时[6](肱二头肌)舒张,[7](肱三头肌)收缩,A错误;[3](关节腔)内的滑液和[4](关节软骨)可以使关节更灵活,C错误;投铅球动作的完成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错误。]
3.(2024·聊城中考)跳绳是一项有氧运动,青春期经常跳绳有助于生长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摇绳时,骨骼肌收缩需要的能量来自肌肉细胞的呼吸作用
B.与跳绳有关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神经、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C.跳绳时需要手脚协调,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
D.跳绳之前做一做热身活动,可以预防关节脱臼和肌肉拉伤
B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所以,与跳绳有关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B错误。]
4.(2024·聊城中考)动物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一起构成了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随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埋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蜜蜂在汲取花蜜的同时,能够帮助植物传粉
A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A错误。]
5.(2024·河北中考)如图为某人左脚的踝关节射线透视图像,①②表示踝关节内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窝
B.①②表面覆盖着关节软骨
C.关节腔内有滑液,使关节灵活
D.踝关节在运动中起枢纽(支点)作用
A [图中①关节窝,②关节头,A错误。]
6.(2024·烟台中考)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完成如图动作时( )
A.①舒张,②收缩
B.②两端附着在肱骨上
C.需要骨骼肌和骨骼的协调配合
D.只需要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参与
C [完成图中屈肘动作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A错误;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②(肱三头肌)的肌腱一端附着在肱骨上,另一端绕过肘关节附着在桡骨上,B错误;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时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提供的能量,D错误。]
7.(2024·河南中考)一群非洲狮遇到猎物时,最有战斗力的雄狮负责指挥,其他个体负责驱赶和捕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狮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B.非洲狮群体捕猎的行为与其遗传物质无关
C.非洲狮捕捉猎物的过程有分工合作的特点
D.胎生、哺乳能够提高非洲狮后代的成活率
B [非洲狮群体捕猎属于社会行为,与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有关,B错误。]
8.探究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以下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捕获的蚂蚁必需来自同一蚁穴
B.用饥饿的蚂蚁做实验
C.连接B、C岛间的“桥”和A、B岛间的“桥”的粗细和长短应一致
D.做实验只要一只蚂蚁就可以了
D [探究实验所用的生物实验材料既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如果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其结果带有偶然性,得出的结论就带有偶然性误差,D错误。]
9.(2024·泰安开学)爆发蝗灾时,大量的蝗虫几乎把作物的叶片啃得精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蝗虫只会破坏生态平衡,无法维持生态平衡
B.蝗虫只在成虫期对作物造成危害
C.灭蝗的最佳时期是成虫期,此时蝗虫活动范围广
D.蝗虫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蝗虫作为消费者,以植物为食,同时又可以被其他动物捕食,因此,蝗虫的存在也能维持生态平衡,A错误;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和成虫都以作物的茎秆和叶片为食,但是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B错误;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没有长出翅之前的幼虫期,此时蝗虫的活动范围小,C错误;蝗虫啃食玉米叶片,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因此,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10.(2024·长春中考)2024年4月,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名为“天工”的机器人(图甲),图乙是机器人下肢部分结构的简易模型。下列关于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模拟骨,③④模拟骨骼肌
B.②在④牵动下绕⑤活动
C.③④都处于舒张状态
D.机器人的运动由模拟“神经系统”控制
C [在机器人跑步小腿向后抬起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向后的力来驱动小腿的运动。在图乙的模型中,这个力应该由模拟骨骼肌的④来提供,因此④应该处于收缩状态,而不是舒张状态。而模拟骨骼肌的③可能处于舒张状态,以辅助或平衡④的收缩力,C错误。]
11.(2024·牡丹江中考)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蜘蛛结网 ②蚯蚓走迷宫 ③孔雀开屏 ④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⑤黑猩猩钓取白蚁 ⑥大山雀偷喝牛奶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B [①蜘蛛结网属于捕食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①符合题意;②蚯蚓走迷宫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②不符合题意;③孔雀开屏属于繁殖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③符合题意;④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属于捕食行为,是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④符合题意;⑤黑猩猩钓取白蚁、⑥大山雀偷喝牛奶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⑤⑥不符合题意,B正确。]
12.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采集花粉时不利于植物传粉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人为捕杀某种动物以及随意引进某种动物都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C [蜜蜂采集花粉时有利于植物传粉,而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A错误、C正确;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错误;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为捕杀某种动物以及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都会影响生态平衡,D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9分)
13.(9分)游泳是一种全身性运动,水的浮力能帮助人在减少重力的情况下活动关节,可舒缓关节发炎及疼痛并加速关节损伤的修复,有助于关节和肌肉功能的改善。图1为游泳时的某一状态图;图2为关节示意图;图3为骨骼肌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据图回答:
(1)当人们游泳作出图1的动作时,[①]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骨骼肌的________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2)图2为关节示意图。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其灵活性与结构[②]________以及结构[⑤]关节腔中的________有关,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其牢固性与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的[④]________和韧带有关。
(3)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图3是李宁同学利用木板、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物理模型。木板、松紧带分别代表运动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游泳动作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主要是在________系统的调节作用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完成的,完成调节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
[解析] (1)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骨骼肌相互配合完成。图1代表的是屈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2)图中②是关节软骨,其主要功能是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的摩擦和缓冲震动。图中⑤是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起着润滑的作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更加灵活。④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关节囊的外面有横跨关节的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3)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骨骼肌相互配合完成的。故图3中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关节。(4)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骨起支持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游泳动作,完成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答案] (1)收缩 肌腱 (2)关节软骨 滑液 关节囊 (3)骨 骨骼肌 (4)神经 反射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