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第四单元第9讲人体的营养课件(共99张ppt)+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复习第四单元第9讲人体的营养课件(共99张ppt)+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16:01:00

文档简介

(共99张PPT)
第9讲 人体的营养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课标导航 明标定向
内容要求
1.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2.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3.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
4.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
5.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学业要求
1.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3.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1.识图
任务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图中位于宝塔A层的食物富含____,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2)位于宝塔E层食物富含____,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过量摄取易在人体内储存导致肥胖。
(3)位于宝塔C、D层的食物富含______,是建造和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
(4)中学生处于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骨骼的发育,青少年还应多补充含__的无机盐,并且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__合成。
(5)芹菜、柑橘、玉米等食物中富含________,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D
膳食纤维
2.连线(将下列的疾病与病因用线连起来)
A.贫血      a.维生素A缺乏
B.佝偻病     b.饮食中缺碘
C.夜盲症     c.维生素C缺乏
D.糖尿病     d.含铁的无机盐缺乏
E.坏血病     e.维生素D缺乏
F.地方性甲状腺肿 f.胰岛素分泌不足
[答案] A-d B-e C-a D-f E-c F-b
考向1 营养物质的作用
1.(2024·东平一模)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
B.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C.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D.利于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2
4
3
题号
1
5

C [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而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生命活动70%以上能量来自于糖类,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故A、B、D正确,C错误。]
2
4
3
题号
1
5
2.(2024·泰安期中)某人近段时间经常感觉乏力,嘴唇发白,经医生诊断为贫血。此人在饮食中应当(  )
A.多吃含磷较多的食物,如蛋类、谷类、坚果类等
B.多吃含铁较多的食物,如羊血、瘦肉、黑木耳等
C.多吃含钙较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
D.多吃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藻类食物
2
4
3
题号
1
5

B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因此缺铁或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引起贫血,所以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如羊血、瘦肉、黑木耳等。]
2
4
3
题号
1
5
3.(2024·泰安期中)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物质和食品安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无机盐在消化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
B.一般情况下,脂肪只作为备用能源储存在体内
C.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
D.维生素是有机物,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
4
3
题号
1
5

A [无机盐属于小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可以不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A错误。脂肪也是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是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B正确。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C正确。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D正确。]
2
4
3
题号
1
5
考向2 营养物质缺乏症
4.(2024·泰安期中)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
B.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有关
C.坏血病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
D.佝偻病与缺乏维生素D或含钙的无机盐有关
2
4
3
题号
1
5

B [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患夜盲症、干眼症等,A不符合题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中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B符合题意。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牙龈出血等,C不符合题意。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缺少含钙的无机盐,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儿童易患佝偻病。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D不符合题意。]
2
4
3
题号
1
5
5.(2024·泰安中考)饮食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研究人员抽样调查人们的饮食偏好,确定了四种饮食类型,并进行了一系列身心指标评估,分析饮食偏好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
4
3
题号
1
5
分类 饮食偏好 健康风险(与类型4对照)
类型1 喜欢水果、蔬菜和肉类,不喜欢淀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13%
焦虑风险升高9%
类型2 喜欢蔬菜、水果,不喜欢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25%
焦虑风险升高26%
A.用蛋白质类和脂肪类替代淀粉类提供能量不影响身心健康
B.类型2缺乏蛋白质,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及细胞修复更新
C.类型3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坏血病
D.良好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
2
4
3
题号
1
5
分类 饮食偏好 健康风险(与类型4对照)
类型3 喜欢零食和肉类,不喜欢水果、蔬菜 卒中风险升高21%
焦虑风险升高23%
类型4 不挑食,合理膳食 身心健康状况良好

A [用蛋白质类和脂肪类替代淀粉类提供能量,卒中风险和焦虑风险都会升高,影响身心健康,A错误;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B正确;维生素C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会患坏血病(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C正确;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D正确。]
2
4
3
题号
1
5
[感悟提升]
(1)人类食用的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其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2)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所以在补钙时最好一起补充维生素D。
1.填图
任务二 消化和吸收
口腔

肝脏

小肠
2.连线(将下列消化器官与其具有的相应功能用线连起来)
A.胃   a.分泌唾液,初步分解淀粉
B.肝脏  b.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
C.大肠  c.分泌胃液,对蛋白质初步消化
D.小肠  d.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E.唾液腺 e.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答案] A—c B—b C—e D—d E—a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胆汁只含有一种消化酶,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 )
(2)石榴中的无机盐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 )
(3)小肠壁有肠腺,能分泌消化液,这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 )
(4)小肠是食物最主要的消化场所,大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场所。 ( )
(5)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面积。 ( )
(6)经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 )
×
×
×
×


考向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2024·泰安模拟)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胆汁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在②开始消化淀粉
C.③能分泌消化液,可将脂肪进一步消化
D.④是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
2
4
3
题号
1
5

C [①是肝脏,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②是胃,胃内开始消化蛋白质,口腔内开始消化淀粉,B错误。③是胰,胰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则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C正确。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但是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要被消化成小分子氨基酸才能被小肠吸收,D错误。]
2
4
3
题号
1
5
2.(2024·宁阳期末)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2
4
3
题号
1
5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C.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B [①是唾液,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不是葡萄糖),A不符合题意;④胰液和⑤肠液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B符合题意;X表示小肠,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如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等)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C不符合题意;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D不符合题意。]
2
4
3
题号
1
5
3.(2024·泰安期中)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
4
3
题号
1
5

A.曲线②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C.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在乙处,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C [曲线②在乙胃中开始被消化,故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A错误;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B错误;丙小肠内含有胰液和肠液,里面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C正确;脂肪的消化过程在丙小肠内进行,脂肪先在胆汁的乳化下变为脂肪粒,脂肪粒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D错误。]
2
4
3
题号
1
5
考向2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4.(2024·东平一模)下图为人体小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内含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消化液
B.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都是从小肠开始的
C.①为小肠皱襞,可增大小肠的内表面积
D.②为小肠绒毛,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2
4
3
题号
1
5

B [肝脏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胰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小肠内部的肠腺能分泌肠液,因此小肠内含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消化液,A正确。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故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B错误。①为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皱襞的表面还有小肠绒毛,可增大小肠的内表面积,C正确。②为小肠绒毛、绒毛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正确。]
2
4
3
题号
1
5
5.(2024·泰山期中)下列关于小肠适于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B.小肠绒毛壁非常薄,有利于物质透过
C.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可将蛋白质初步消化
D.小肠长度一般5~6米,扩大了吸收面积
2
4
3
题号
1
5

C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不仅增大了消化面积也增大了吸收面积,A正确;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壁薄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B正确;肠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直接相关,与吸收无关,C错误;小肠很长,长度一般有5~6米,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D正确。]
2
4
3
题号
1
5
[感悟提升]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腺分泌的胰液也通过导管进入小肠。
(2)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胆汁,只含一种消化酶的是唾液和胃液,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是胰液和肠液。
(3)对三大营养物质均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胰液和肠液。
(4)小肠中含有胆汁、胰液和肠液三种消化液。
1.识图
任务三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每天人摄取最多的食物应是第__层含____较多的食物。
(2)每天人摄取最少的食物应是第__层含__较多的食物。
(3)青少年每天应比成年人多摄取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即平衡膳食宝塔第__、__层的食物。
(4)小华的妈妈为了减肥,每天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饮食方面则把每餐的饭量减到极少,鱼、肉、蛋、奶等都不吃,只吃青菜。你觉得这样对吗?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谷类




不对
每天只吃水果和蔬菜的不良饮食
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造成营养失调,营养失调会影响生长发育,使体质下降,甚至会发生营养缺乏症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如果早餐吃得比较少,可以通过多吃午餐来弥补。 ( )
(2)一天中,早、中、晚餐的热能供给约为30%、40%、30%,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 ( )
(3)发霉变质的食物不能吃,但是可以喂家禽家畜。 ( )
(4)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荤食比素食来得重要。 ( )
(5)青少年正是一生身体最棒的时期,可以长期用奶茶、可乐等饮料代替饮水来解渴。 ( )
(6)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食物多样,肉类为主。 ( )
×

×
×
×
×
考向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2024·泰安一模)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请判断以下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饮食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献血后的人适量补充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B.肝炎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食肥肉
C.青少年要适当多摄入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D.骨质疏松症患者要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D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肝脏、鸡蛋、鱼肝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患者要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D符合题意。]
2.(2024·新泰二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通过平衡膳食餐盘(如图)宣传平衡膳食的理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肉、蛋、奶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水果、蔬菜可提供维生素
C.摄入食物的类别要多样
D.摄入食物的量要适当

A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葡萄糖、蔗糖、淀粉等都属于糖类。奶、蛋、鱼、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A错误。]
重点实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2.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实验现象
1号试管______;2号试管____;3号试管________。
5.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蓝
变蓝
部分变蓝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6.思维进阶
(1)实验操作的目的及原因
①实验中,把馒头块切碎模拟的是__________作用。充分搅拌模拟的是________作用。
②选择37 ℃的原因是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水浴5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人体温度,为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提供适
宜的温度
使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充分分解
(2)科学对照原则
①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2号和3号试管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____。
唾液和清水的体积相同,水
浴温度、时间相同,滴加碘液的量相同等条件保持一致
唾液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系吗
变量不唯一
(3)实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若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以致用:根据本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为什么发高烧时会没有食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馒头碎屑太多,导致淀粉未完全分解
体温过高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
1.(2024·新泰期末)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图中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变量有3个,分别是唾液、清水、馒头块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②与③对照,可得出结论:牙齿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D.滴加碘液后,①③号试管不变蓝色,②号试管变蓝色
B [本实验变量有2个,分别是唾液和牙齿咀嚼,A错误;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正确;①与③对照,唯一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可以探究牙齿的咀嚼有助于淀粉的消化作用,C错误;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为馒头块,唾液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变蓝色,②③号试管变蓝色,D错误。]
2.(2024·新泰一模)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能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
B.实验现象:①变蓝,②不变蓝
C.实验结论:37 ℃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
D.该实验可以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C [①和②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A正确。①号试管中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②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B正确。37 ℃是模拟人口腔的正常体温,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但是实验变量为唾液,并不是温度,此实验并不能证明:37 ℃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C错误。实验结果①号试管内变蓝,②号试管内不变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新泰二模)图甲为“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5分钟练 当堂达标
A.试管Ⅰ加入2 mL唾液,模拟口腔消化过程
B.37 ℃模拟口腔内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C.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试管Ⅱ变蓝
D.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图乙过程①只能发生在口腔,a是淀粉酶,b是氨基酸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D [试管Ⅰ在实验过程中与试管Ⅱ作为对照实验,则变量是有无唾液,加入的液体量应该相同。因此试管Ⅰ应注入2 mL唾液,试管内的淀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不变蓝,试管Ⅱ注入的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变蓝,A、C正确;消化酶的催化能力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酶的催化能力最强,因此水浴加热的水温是37 ℃,37 ℃模拟口腔内的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使唾液淀粉酶与淀粉充分反应,B正确;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a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b葡萄糖,淀粉的分解不只发生在口腔,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2.(2024·泰安期中)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质量(克) 10 10 ①
水(毫升) 30 30 30
温度上升(℃) 2.0 1.5 3.1
A.实验中,①应该为10克
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且下端不能接触瓶底
C.实验结果表明三者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D.测定的能量值与该食物所含能量完全相符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D [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D错误。]

3.(2024·潍坊中考)某同学设计的“消化和吸收”流程图如图(a、b、c代表器官),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A.a代表口腔,此处消化淀粉的关键是含有唾液淀粉酶
B.b代表胃,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呈酸性,可消化蛋白质
C.c代表小肠,此处发生的物理消化是指小肠的蠕动
D.大部分营养物质在c处被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
C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发生的物理消化不仅仅是指小肠的蠕动。小肠的蠕动确实有助于食物的混合和推进,但物理消化在小肠中还包括了食物的进一步破碎和混合,以及通过小肠黏膜的皱襞和绒毛结构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消化效率,C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4.(2024·聊城中考)如图为人体的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胰岛素
B.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中的4、5、7、9
C.4中含有多种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酶
D.能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图中的4、7、8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D [胰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内分泌部是胰岛,胰岛的分泌物(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胰的外分泌部能够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故8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有胰岛素,A错误;5口腔有消化功能无吸收功能,B错误;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胆汁没有消化酶,C错误;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7胃以后,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8胰分泌的)胰液和(4小肠分泌的)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5.(2024·聊城中考)学生餐饮应该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的原则合理搭配,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吃海带、紫菜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B.婴幼儿缺乏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C.每天摄取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为生命活动补充能量
D.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C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食物中缺碘,导致的甲状腺代偿性的增生肿大,常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A正确;儿童缺钙和维生素D容易得佝偻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多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B正确;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6.(2024·临沂中考)挑食和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相对应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
B.佝偻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碘的无机盐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D [夜盲症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而不是维生素C,A错误;佝偻病主要是由于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异常,骨骼钙化不良而引起的,与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无关,B错误;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而不是维生素B1,C错误;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含碘的无机盐,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引起的,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7.(2024·长春中考)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A.①和②试管中馒头碎屑的量不同
B.图中“?”应该为37 ℃
C.滴加碘液后,①试管不变蓝
D.实验结果说明唾液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 [图中①②是一组对照实验,唯一的区别是①号没有唾液,②号有唾液。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除变量外,其余条件相同,①和②试管中馒头碎屑的量应该相同,A错误;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适宜的温度,37 ℃是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所以水温为37 ℃,B正确;①号试管清水不能分解淀粉,所以①号试管变蓝,②试管内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所以②号试管不变蓝,C错误;实验结果说明唾液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8.(2024·牡丹江中考)从平衡膳食的角度看,下列午餐食谱中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  )
A.馒头、锅包肉、牛奶、碳酸饮料
B.油饼、酱牛肉、红烧鲈鱼、香肠
C.米饭、凉拌菠菜、鱼香肉丝、西红柿鸡蛋汤
D.玉米、炒干豆腐、炝拌土豆丝、炸花生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C [馒头主要提供淀粉、锅包肉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牛奶主要提供蛋白质、碳酸饮料主要提供水和糖类,缺少维生素类食物,A不符合题意;油饼主要提供淀粉和脂肪、酱牛肉主要提供蛋白质、红烧鲈鱼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香肠主要提供脂肪,食谱中食物过于油腻,且缺少维生素类食物,B不符合题意;米饭主要提供淀粉、凉拌菠菜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鱼香肉丝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西红柿鸡蛋汤主要提供蛋白质和维生素,食谱中食物搭配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是最合理的,C符合题意;玉米主要提供淀粉、炒干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质、炝拌土豆丝主要提供淀粉和少量维生素、炸花生主要提供脂肪,缺少维生素类食物,D不符合题意。]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二、非选择题
9.(2023·泰安中考)饮食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我国科研人员综合研究了心血管病与饮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2002-2018年我国全谷物、坚果、蔬菜、水果、红肉(主要指家畜的肉)的平均消费量呈上升趋势,然而除红肉摄入量高于中国国家膳食指南中规定的推荐水平外,其他食物平均摄入量仍低于推荐水平,这些因素成为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饮食风险因素。下图显示2002年、2010年、2015年、2018年饮食风险因素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据图可知,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较高的前三位饮食风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高于其他年份的饮食风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红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______的重要物质。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该物质通过小肠皱襞上的________进入循环系统。红肉还含有较多的______,摄入量过多可能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闭塞形成血栓,引起心血管病等。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全谷物、坚果、水果摄入量不足
红肉摄入量过多
细胞
氨基酸
小肠绒毛
脂肪
(3)预防缺血性心脏病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在合理膳食的同时,还要做到经常______________,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参加体育锻炼
[解析] (1)结合题图可知,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较高的前三位饮食风险因素是:全谷物、坚果、水果摄入量不足。2018年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高于其他年份的饮食风险因素是红肉摄入量过多,其余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在2018年均低于其他年份。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可通过小肠皱襞上的小肠绒毛进入循环系统。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遗传因素。可见,红肉还含有较多的脂肪,摄入量过多可能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闭塞形成血栓,引起心血管病等。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3)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收缩能力强,心脏输送血液的能力强,即心输出量大,而缺乏体育锻炼的人心肌收缩力弱,心输出量小。可见,预防缺血性心脏病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在合理膳食的同时,还要做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24·绥化中考)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以下属于人体消化腺的一组是(  )
A.唾液腺、肝脏、胰
B.唾液腺、垂体、甲状腺
C.肝脏、汗腺、甲状腺
D.胰、垂体、性腺
课时规范训练(9) 人体的营养
A [人体消化腺有:①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②胃腺:分泌胃液,其中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③肝脏:分泌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④胰: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⑤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2.(2024·山西模拟)生物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康同学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如图),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  )
A.长度很长
B.内有多种消化液
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D [小康同学制作的小肠壁结构模型,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这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3.(2024·常州中考)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胆汁具有消化酶,能消化脂肪
B.蛋白质在胃内被彻底消化
C.胃和大肠没有吸收功能
D.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D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其中的胆盐可以乳化脂肪,将大的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B错误;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C错误;糖类、蛋白质、脂肪被消化后的终产物在小肠内被吸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毛细血管吸收的是氨基酸和葡萄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毛细淋巴管吸收的是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D正确。]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4.(2024·眉山中考)科学合理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戊5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含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甲 0.4 90 6 4 7 40
乙 48.2 7 38 40 12 0
丙 8.8 9.5 65 7 10 14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A.儿童、青少年的膳食中应适量增加丙的比例
B.膳食中适量补充戊有助于我们预防坏血病
C.膳食中适量补充乙有助于我们预防夜盲症
D.为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膳食中应以甲为主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丁 52 0.1 2.5 0 1 0
戊 18 2 6 3 220 0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D [甲食物中脂肪的含量非常高,达到90克/100克,而糖类的含量只有0.4克/100克。虽然脂肪也是能量的来源之一,但糖类是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且脂肪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因此,为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膳食中应以富含糖类的食物为主,而不是富含脂肪的食物,D错误。]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5.(2024·眉山中考)如图中的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
B.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
C.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D.三条曲线的变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C [淀粉在口腔内开始消化,X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A正确;蛋白质在胃开始消化,Y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在C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分解,B正确;脂肪从小肠开始消化,Z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脂肪在D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三种物质都是在小肠被彻底分解,D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D正确。]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6.(2024·江西模拟)江西米粉火热出圈,米粉与下列食物搭配,营养更合理的是(  )
①青菜 ②牛肉 ③豆浆 ④碳酸饮料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C [米粉富含糖类(淀粉),青菜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牛肉和豆浆富含蛋白质和水。因此,从合理营养的角度考虑,米粉与①青菜、②牛肉、③豆浆搭配,营养更合理。C符合题意。]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3
1

7.(2024·兰州中考)维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青少年每天都应食用一定量的(  )
A.蛋糕、油条  B.海带、带鱼
C.酿皮、手擀粉  D.新鲜蔬菜、水果
D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A和一些B族维生素,因此青少年每天应食用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D正确。]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3
1

8.(2024·陕西模拟)小秦今天的早餐是牛奶和面包。有关小秦所食早餐的消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早餐中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B.早餐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C.食物流经胃时,面包开始被消化
D.肝脏分泌的蛋白酶,可以消化牛奶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3
1
A [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因此早餐中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A正确;早餐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B错误;食物流经胃时,胃腺分泌的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因此牛奶开始被消化,面包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开始消化于口腔,C错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9.(2024·四川模拟)2024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下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A.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每日需要量最多
B.有牙龈出血现象的人可适当增加Ⅱ层食物摄入量
C.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根据今年的主题要求应增加Ⅳ层,减少Ⅴ层食物的摄入
C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C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0.(2024·遂宁中考)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导致局部胃腺萎缩,让人患萎缩性胃炎,影响消化功能。据此可推测萎缩性胃炎患者(  )
A.胃液分泌量明显增多  B.不能消化脂肪类食物
C.不能消化淀粉类食物  D.蛋白质消化功能减弱
D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原在酸性环境下会被激活,用于初步分解蛋白质。萎缩性胃炎导致胃腺萎缩,从而减少胃液的分泌,这会直接影响胃蛋白酶的数量和活性,进而使蛋白质的消化功能减弱,D符合题意。]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1.(2024·成都中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燃烧食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食物中的能量通过燃烧可释放出来
B.谷类、豆类等食物中储存有能量
C.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有差异
D.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D [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通过该装置,燃烧测量出来,A正确;谷物的主要成分是糖类,豆类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可通过该装置测出,谷类、豆类等食物中储存有能量,B正确;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有差异,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可通过该装置测出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有差异,C正确;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2.(2024·泰安期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买肉时一定要看是不是检验合格的
B.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C.发了芽的马铃薯,掰掉芽就可以放心食用
D.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7分)
13.(7分)现代人们面临的许多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与生活方式相关。如果人体摄入的热量物质过多而消耗的过少,可能引起超重或肥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增进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请分析回答:
(1)食物中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________才能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和主要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摄入的物质含有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人体对热量的需要,剩余的部分主要以______的形式在皮下等部位储存,可能造成超重或肥胖。
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线粒体
脂肪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2)目前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多数药物是作用于大脑抑制食欲,有一定的副作用。某科研团队研究出一种Y制剂,在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下减少体重增加,这可能是一种治疗肥胖症的新方法。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只生长状况相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然后进行实验(如表所示),连续进行7周后,根据每周称重得到的数据,绘制曲线如图所示。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组别 处理方式(饲喂等量不同食物)
1 常规饮食
2 高脂饮食
3 高脂饮食+Y制剂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①实验中,科研人员保证每组小鼠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等完全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曲线图,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七周内常规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的小鼠______________;第2、3组实验结果说明:七周内高脂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并服用Y制剂的小鼠_______________。
变量唯一,减小误差
体重增加较少
体重增加较多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③根据上述实验可以推断:如果较长时间高脂饮食,即使服用具有减肥效果的Y制剂也可能造成肥胖。作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保持健康体重,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使热量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
合理营养,坚持锻炼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解析] (1)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都要经过消化转化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人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和主要场所分别是呼吸作用和线粒体。如果摄入的物质含有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人体对热量的需要,剩余的部分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在皮下等部位储存,可能造成超重或肥胖。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2)①科学探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表格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种类的食物,因此实验中,科研人员保证每组小鼠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等完全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照实验变量唯一,减小误差。②通过曲线图可看出,七周内常规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的小鼠体重增加较少,高脂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并服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用Y制剂的小鼠体重增加较多。③从实验中可推断:肥胖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关系。可能导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膳食结构不合理、喜食高脂肪食物、静坐时间长、运动锻炼不足等。因此,青少年为了预防肥胖,饮食要做到合理营养,坚持锻炼等。第9讲 人体的营养
任务一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识图
(1)图中位于宝塔A层的食物富含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2)位于宝塔E层食物富含脂肪,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过量摄取易在人体内储存导致肥胖。
(3)位于宝塔C、D层的食物富含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
(4)中学生处于发育和成长的重要时期,为了促进骨骼的发育,青少年还应多补充含钙的无机盐,并且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
(5)芹菜、柑橘、玉米等食物中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
2.连线(将下列的疾病与病因用线连起来)
A.贫血      a维生素A缺乏
B.佝偻病     b.饮食中缺碘
C.夜盲症     c.维生素C缺乏
D.糖尿病     d.含铁的无机盐缺乏
E.坏血病     e.维生素D缺乏
F.地方性甲状腺肿 f.胰岛素分泌不足
[答案] A-d B-e C-a D-f E-c F-b
营养物质的作用
1.(2024·东平一模)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
B.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C.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D.利于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
C [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而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生命活动70%以上能量来自于糖类,脂肪是备用能源物质,故A、B、D正确,C错误。]
2.(2024·泰安期中)某人近段时间经常感觉乏力,嘴唇发白,经医生诊断为贫血。此人在饮食中应当(  )
A.多吃含磷较多的食物,如蛋类、谷类、坚果类等
B.多吃含铁较多的食物,如羊血、瘦肉、黑木耳等
C.多吃含钙较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
D.多吃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藻类食物
B [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因此缺铁或缺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都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引起贫血,所以贫血患者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如羊血、瘦肉、黑木耳等。]
3.(2024·泰安期中)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物质和食品安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无机盐在消化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
B.一般情况下,脂肪只作为备用能源储存在体内
C.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
D.维生素是有机物,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 [无机盐属于小分子物质,在消化道内可以不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A错误。脂肪也是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是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B正确。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C正确。维生素属于有机物,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D正确。]
营养物质缺乏症
4.(2024·泰安期中)下列叙述中,疾病与病因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夜盲症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
B.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有关
C.坏血病与缺乏维生素C有关
D.佝偻病与缺乏维生素D或含钙的无机盐有关
B [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患夜盲症、干眼症等,A不符合题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饮食中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B符合题意。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牙龈出血等,C不符合题意。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缺少含钙的无机盐,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儿童易患佝偻病。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会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D不符合题意。]
5.(2024·泰安中考)饮食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研究人员抽样调查人们的饮食偏好,确定了四种饮食类型,并进行了一系列身心指标评估,分析饮食偏好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分类 饮食偏好 健康风险 (与类型4对照)
类型1 喜欢水果、蔬菜和肉类,不喜欢淀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13% 焦虑风险升高9%
类型2 喜欢蔬菜、水果,不喜欢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25% 焦虑风险升高26%
类型3 喜欢零食和肉类,不喜欢水果、蔬菜 卒中风险升高21% 焦虑风险升高23%
类型4 不挑食,合理膳食 身心健康状况良好
A.用蛋白质类和脂肪类替代淀粉类提供能量不影响身心健康
B.类型2缺乏蛋白质,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及细胞修复更新
C.类型3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坏血病
D.良好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
A [用蛋白质类和脂肪类替代淀粉类提供能量,卒中风险和焦虑风险都会升高,影响身心健康,A错误;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B正确;维生素C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会患坏血病(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C正确;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D正确。]
[感悟提升]
(1)人类食用的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其含有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2)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所以在补钙时最好一起补充维生素D。
任务二 消化和吸收
1.填图
2.连线(将下列消化器官与其具有的相应功能用线连起来)
A.胃   a.分泌唾液,初步分解淀粉
B.肝脏  b.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
C.大肠  c.分泌胃液,对蛋白质初步消化
D.小肠  d.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E.唾液腺 e.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答案] A—c B—b C—e D—d E—a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胆汁只含有一种消化酶,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
(2)石榴中的无机盐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
(3)小肠壁有肠腺,能分泌消化液,这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
(4)小肠是食物最主要的消化场所,大肠是最主要的吸收场所。 (×)
(5)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面积。 (√)
(6)经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2024·泰安模拟)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胆汁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在②开始消化淀粉
C.③能分泌消化液,可将脂肪进一步消化
D.④是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
C [①是肝脏,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②是胃,胃内开始消化蛋白质,口腔内开始消化淀粉,B错误。③是胰,胰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则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C正确。④是小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但是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要被消化成小分子氨基酸才能被小肠吸收,D错误。]
2.(2024·宁阳期末)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C.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D.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B [①是唾液,能够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不是葡萄糖),A不符合题意;④胰液和⑤肠液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B符合题意;X表示小肠,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如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等)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C不符合题意;②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D不符合题意。]
3.(2024·泰安期中)如图曲线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消化道部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②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葡萄糖
C.丙内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在乙处,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C [曲线②在乙胃中开始被消化,故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A错误;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B错误;丙小肠内含有胰液和肠液,里面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C正确;脂肪的消化过程在丙小肠内进行,脂肪先在胆汁的乳化下变为脂肪粒,脂肪粒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D错误。]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4.(2024·东平一模)下图为人体小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内含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消化液
B.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都是从小肠开始的
C.①为小肠皱襞,可增大小肠的内表面积
D.②为小肠绒毛,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B [肝脏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胰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小肠内部的肠腺能分泌肠液,因此小肠内含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消化液,A正确。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故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B错误。①为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皱襞的表面还有小肠绒毛,可增大小肠的内表面积,C正确。②为小肠绒毛、绒毛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正确。]
5.(2024·泰山期中)下列关于小肠适于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B.小肠绒毛壁非常薄,有利于物质透过
C.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可将蛋白质初步消化
D.小肠长度一般5~6米,扩大了吸收面积
C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不仅增大了消化面积也增大了吸收面积,A正确;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壁薄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B正确;肠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直接相关,与吸收无关,C错误;小肠很长,长度一般有5~6米,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D正确。]
[感悟提升]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腺分泌的胰液也通过导管进入小肠。
(2)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胆汁,只含一种消化酶的是唾液和胃液,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是胰液和肠液。
(3)对三大营养物质均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胰液和肠液。
(4)小肠中含有胆汁、胰液和肠液三种消化液。
任务三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识图
(1)每天人摄取最多的食物应是第一层含谷类较多的食物。
(2)每天人摄取最少的食物应是第五层含油较多的食物。
(3)青少年每天应比成年人多摄取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即平衡膳食宝塔第三、四层的食物。
(4)小华的妈妈为了减肥,每天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饮食方面则把每餐的饭量减到极少,鱼、肉、蛋、奶等都不吃,只吃青菜。你觉得这样对吗?不对,为什么?每天只吃水果和蔬菜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造成营养失调,营养失调会影响生长发育,使体质下降,甚至会发生营养缺乏症。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如果早餐吃得比较少,可以通过多吃午餐来弥补。 (×)
(2)一天中,早、中、晚餐的热能供给约为30%、40%、30%,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 (√)
(3)发霉变质的食物不能吃,但是可以喂家禽家畜。 (×)
(4)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荤食比素食来得重要。 (×)
(5)青少年正是一生身体最棒的时期,可以长期用奶茶、可乐等饮料代替饮水来解渴。 (×)
(6)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食物多样,肉类为主。 (×)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2024·泰安一模)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请判断以下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饮食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A.献血后的人适量补充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B.肝炎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食肥肉
C.青少年要适当多摄入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D.骨质疏松症患者要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D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肝脏、鸡蛋、鱼肝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患者要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D符合题意。]
2.(2024·新泰二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通过平衡膳食餐盘(如图)宣传平衡膳食的理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肉、蛋、奶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B.水果、蔬菜可提供维生素
C.摄入食物的类别要多样
D.摄入食物的量要适当
A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提供的。葡萄糖、蔗糖、淀粉等都属于糖类。奶、蛋、鱼、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A错误。]
重点实验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提出问题
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2.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3.制订并实施计划
4.实验现象
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3号试管部分变蓝。
5.得出结论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6.思维进阶
(1)实验操作的目的及原因
①实验中,把馒头块切碎模拟的是牙齿的咀嚼作用。充分搅拌模拟的是舌的搅拌作用。
②选择37 ℃的原因是模拟人体温度,为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温度。
③水浴5分钟的目的是使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充分分解。
(2)科学对照原则
①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中的措施有唾液和清水的体积相同,水浴温度、时间相同,滴加碘液的量相同等条件保持一致。
②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唾液,探究的问题是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系吗?
③2号和3号试管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变量不唯一。
(3)实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若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则可能的原因是馒头碎屑太多,导致淀粉未完全分解。
(4)学以致用:根据本实验得出的结论,解释为什么发高烧时会没有食欲?体温过高会影响消化酶的活性,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 。
1.(2024·新泰期末)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图中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变量有3个,分别是唾液、清水、馒头块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②与③对照,可得出结论:牙齿对馒头有消化作用
D.滴加碘液后,①③号试管不变蓝色,②号试管变蓝色
B [本实验变量有2个,分别是唾液和牙齿咀嚼,A错误;①与②对照,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因此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正确;①与③对照,唯一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可以探究牙齿的咀嚼有助于淀粉的消化作用,C错误;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为馒头块,唾液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变蓝色,②③号试管变蓝色,D错误。]
2.(2024·新泰一模)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A.①、②能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
B.实验现象:①变蓝,②不变蓝
C.实验结论:37 ℃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
D.该实验可以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C [①和②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A正确。①号试管中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②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B正确。37 ℃是模拟人口腔的正常体温,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但是实验变量为唾液,并不是温度,此实验并不能证明:37 ℃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C错误。实验结果①号试管内变蓝,②号试管内不变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正确。]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新泰二模)图甲为“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Ⅰ加入2 mL唾液,模拟口腔消化过程
B.37 ℃模拟口腔内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C.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试管Ⅱ变蓝
D.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图乙过程①只能发生在口腔,a是淀粉酶,b是氨基酸
D [试管Ⅰ在实验过程中与试管Ⅱ作为对照实验,则变量是有无唾液,加入的液体量应该相同。因此试管Ⅰ应注入2 mL唾液,试管内的淀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不变蓝,试管Ⅱ注入的是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分解,所以滴入几滴碘液变蓝,A、C正确;消化酶的催化能力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下酶的催化能力最强,因此水浴加热的水温是37 ℃,37 ℃模拟口腔内的温度,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使唾液淀粉酶与淀粉充分反应,B正确;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a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b葡萄糖,淀粉的分解不只发生在口腔,D错误。]
2.(2024·泰安期中)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质量(克) 10 10 ①
水(毫升) 30 30 30
温度上升(℃) 2.0 1.5 3.1
A.实验中,①应该为10克
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且下端不能接触瓶底
C.实验结果表明三者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
D.测定的能量值与该食物所含能量完全相符
D [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D错误。]
3.(2024·潍坊中考)某同学设计的“消化和吸收”流程图如图(a、b、c代表器官),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代表口腔,此处消化淀粉的关键是含有唾液淀粉酶
B.b代表胃,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呈酸性,可消化蛋白质
C.c代表小肠,此处发生的物理消化是指小肠的蠕动
D.大部分营养物质在c处被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
C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发生的物理消化不仅仅是指小肠的蠕动。小肠的蠕动确实有助于食物的混合和推进,但物理消化在小肠中还包括了食物的进一步破碎和混合,以及通过小肠黏膜的皱襞和绒毛结构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消化效率,C错误。]
4.(2024·聊城中考)如图为人体的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胰岛素
B.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中的4、5、7、9
C.4中含有多种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酶
D.能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图中的4、7、8
D [胰具有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内分泌部是胰岛,胰岛的分泌物(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胰的外分泌部能够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故8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有胰岛素,A错误;5口腔有消化功能无吸收功能,B错误;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胆汁没有消化酶,C错误;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7胃以后,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8胰分泌的)胰液和(4小肠分泌的)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D正确。]
5.(2024·聊城中考)学生餐饮应该按照“五谷、粗细、荤素、多样”的原则合理搭配,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常吃海带、紫菜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
B.婴幼儿缺乏钙或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C.每天摄取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为生命活动补充能量
D.儿童、青少年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C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食物中缺碘,导致的甲状腺代偿性的增生肿大,常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A正确;儿童缺钙和维生素D容易得佝偻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多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以预防儿童佝偻病,B正确;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D正确。]
6.(2024·临沂中考)挑食和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相对应的是(  )
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
B.佝偻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碘的无机盐
D [夜盲症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而不是维生素C,A错误;佝偻病主要是由于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异常,骨骼钙化不良而引起的,与缺乏含铁的无机盐无关,B错误;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而不是维生素B1,C错误;地方性甲状腺肿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含碘的无机盐,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引起的,D正确。]
7.(2024·长春中考)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试管中馒头碎屑的量不同
B.图中“?”应该为37 ℃
C.滴加碘液后,①试管不变蓝
D.实验结果说明唾液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 [图中①②是一组对照实验,唯一的区别是①号没有唾液,②号有唾液。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除变量外,其余条件相同,①和②试管中馒头碎屑的量应该相同,A错误;淀粉酶消化淀粉需要适宜的温度,37 ℃是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所以水温为37 ℃,B正确;①号试管清水不能分解淀粉,所以①号试管变蓝,②试管内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所以②号试管不变蓝,C错误;实验结果说明唾液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D错误。]
8.(2024·牡丹江中考)从平衡膳食的角度看,下列午餐食谱中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  )
A.馒头、锅包肉、牛奶、碳酸饮料
B.油饼、酱牛肉、红烧鲈鱼、香肠
C.米饭、凉拌菠菜、鱼香肉丝、西红柿鸡蛋汤
D.玉米、炒干豆腐、炝拌土豆丝、炸花生
C [馒头主要提供淀粉、锅包肉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牛奶主要提供蛋白质、碳酸饮料主要提供水和糖类,缺少维生素类食物,A不符合题意;油饼主要提供淀粉和脂肪、酱牛肉主要提供蛋白质、红烧鲈鱼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香肠主要提供脂肪,食谱中食物过于油腻,且缺少维生素类食物,B不符合题意;米饭主要提供淀粉、凉拌菠菜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鱼香肉丝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西红柿鸡蛋汤主要提供蛋白质和维生素,食谱中食物搭配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是最合理的,C符合题意;玉米主要提供淀粉、炒干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质、炝拌土豆丝主要提供淀粉和少量维生素、炸花生主要提供脂肪,缺少维生素类食物,D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9.(2023·泰安中考)饮食直接影响我们的健康。我国科研人员综合研究了心血管病与饮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2002-2018年我国全谷物、坚果、蔬菜、水果、红肉(主要指家畜的肉)的平均消费量呈上升趋势,然而除红肉摄入量高于中国国家膳食指南中规定的推荐水平外,其他食物平均摄入量仍低于推荐水平,这些因素成为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饮食风险因素。下图显示2002年、2010年、2015年、2018年饮食风险因素与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据图可知,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较高的前三位饮食风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高于其他年份的饮食风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红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________的重要物质。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最终被消化为________,该物质通过小肠皱襞上的________进入循环系统。红肉还含有较多的________,摄入量过多可能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闭塞形成血栓,引起心血管病等。
(3)预防缺血性心脏病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在合理膳食的同时,还要做到经常________________,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解析] (1)结合题图可知,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较高的前三位饮食风险因素是:全谷物、坚果、水果摄入量不足。2018年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相对比例高于其他年份的饮食风险因素是红肉摄入量过多,其余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病在2018年均低于其他年份。(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可通过小肠皱襞上的小肠绒毛进入循环系统。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遗传因素。可见,红肉还含有较多的脂肪,摄入量过多可能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闭塞形成血栓,引起心血管病等。(3)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收缩能力强,心脏输送血液的能力强,即心输出量大,而缺乏体育锻炼的人心肌收缩力弱,心输出量小。可见,预防缺血性心脏病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全谷物、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在合理膳食的同时,还要做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
[答案] (1)全谷物、坚果、水果摄入量不足 红肉摄入量过多 (2)细胞 氨基酸 小肠绒毛 脂肪 (3)参加体育锻炼
课时规范训练(9) 人体的营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24·绥化中考)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以下属于人体消化腺的一组是(  )
A.唾液腺、肝脏、胰
B.唾液腺、垂体、甲状腺
C.肝脏、汗腺、甲状腺
D.胰、垂体、性腺
A [人体消化腺有:①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②胃腺:分泌胃液,其中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③肝脏:分泌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④胰: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⑤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2.(2024·山西模拟)生物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康同学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如图),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  )
A.长度很长
B.内有多种消化液
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D [小康同学制作的小肠壁结构模型,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这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
3.(2024·常州中考)下列关于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胆汁具有消化酶,能消化脂肪
B.蛋白质在胃内被彻底消化
C.胃和大肠没有吸收功能
D.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
D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其中的胆盐可以乳化脂肪,将大的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促进脂肪的消化,A错误;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B错误;胃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C错误;糖类、蛋白质、脂肪被消化后的终产物在小肠内被吸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毛细血管吸收的是氨基酸和葡萄糖,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毛细淋巴管吸收的是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大部分甘油和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D正确。]
4.(2024·眉山中考)科学合理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下表列出了甲、乙、丙、丁、戊5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含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食物 糖类(克) 脂肪(克) 蛋白质(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D (毫克)
甲 0.4 90 6 4 7 40
乙 48.2 7 38 40 12 0
丙 8.8 9.5 65 7 10 14
丁 52 0.1 2.5 0 1 0
戊 18 2 6 3 220 0
A.儿童、青少年的膳食中应适量增加丙的比例
B.膳食中适量补充戊有助于我们预防坏血病
C.膳食中适量补充乙有助于我们预防夜盲症
D.为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膳食中应以甲为主
D [甲食物中脂肪的含量非常高,达到90克/100克,而糖类的含量只有0.4克/100克。虽然脂肪也是能量的来源之一,但糖类是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且脂肪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因此,为满足机体能量的需求,膳食中应以富含糖类的食物为主,而不是富含脂肪的食物,D错误。]
5.(2024·眉山中考)如图中的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
B.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
C.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
D.三条曲线的变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C [淀粉在口腔内开始消化,X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A正确;蛋白质在胃开始消化,Y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在C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分解,B正确;脂肪从小肠开始消化,Z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脂肪在D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三种物质都是在小肠被彻底分解,D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D正确。]
6.(2024·江西模拟)江西米粉火热出圈,米粉与下列食物搭配,营养更合理的是(  )
①青菜 ②牛肉 ③豆浆 ④碳酸饮料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C [米粉富含糖类(淀粉),青菜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牛肉和豆浆富含蛋白质和水。因此,从合理营养的角度考虑,米粉与①青菜、②牛肉、③豆浆搭配,营养更合理。C符合题意。]
7.(2024·兰州中考)维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青少年每天都应食用一定量的(  )
A.蛋糕、油条  B.海带、带鱼
C.酿皮、手擀粉  D.新鲜蔬菜、水果
D [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A和一些B族维生素,因此青少年每天应食用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D正确。]
8.(2024·陕西模拟)小秦今天的早餐是牛奶和面包。有关小秦所食早餐的消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早餐中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B.早餐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C.食物流经胃时,面包开始被消化
D.肝脏分泌的蛋白酶,可以消化牛奶
A [小肠中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因此早餐中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A正确;早餐中的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B错误;食物流经胃时,胃腺分泌的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因此牛奶开始被消化,面包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开始消化于口腔,C错误;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D错误。]
9.(2024·四川模拟)2024年5月20日是第35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下图为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以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Ⅰ层食物富含糖类,每日需要量最多
B.有牙龈出血现象的人可适当增加Ⅱ层食物摄入量
C.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D.根据今年的主题要求应增加Ⅳ层,减少Ⅴ层食物的摄入
C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Ⅲ层食物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C错误。]
10.(2024·遂宁中考)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导致局部胃腺萎缩,让人患萎缩性胃炎,影响消化功能。据此可推测萎缩性胃炎患者(  )
A.胃液分泌量明显增多
B.不能消化脂肪类食物
C.不能消化淀粉类食物
D.蛋白质消化功能减弱
D [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原在酸性环境下会被激活,用于初步分解蛋白质。萎缩性胃炎导致胃腺萎缩,从而减少胃液的分泌,这会直接影响胃蛋白酶的数量和活性,进而使蛋白质的消化功能减弱,D符合题意。]
11.(2024·成都中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燃烧食物并观察水温的变化。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  )
A.食物中的能量通过燃烧可释放出来
B.谷类、豆类等食物中储存有能量
C.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有差异
D.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 [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通过该装置,燃烧测量出来,A正确;谷物的主要成分是糖类,豆类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可通过该装置测出,谷类、豆类等食物中储存有能量,B正确;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有差异,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可通过该装置测出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有差异,C正确;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错误。]
12.(2024·泰安期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买肉时一定要看是不是检验合格的
B.不吃街头贩卖的、没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品
C.发了芽的马铃薯,掰掉芽就可以放心食用
D.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7分)
13.(7分)现代人们面临的许多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与生活方式相关。如果人体摄入的热量物质过多而消耗的过少,可能引起超重或肥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增进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请分析回答:
(1)食物中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________才能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参与各项生命活动。人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和主要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摄入的物质含有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人体对热量的需要,剩余的部分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皮下等部位储存,可能造成超重或肥胖。
(2)目前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多数药物是作用于大脑抑制食欲,有一定的副作用。某科研团队研究出一种Y制剂,在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下减少体重增加,这可能是一种治疗肥胖症的新方法。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只生长状况相同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然后进行实验(如表所示),连续进行7周后,根据每周称重得到的数据,绘制曲线如图所示。
组别 处理方式(饲喂等量不同食物)
1 常规饮食
2 高脂饮食
3 高脂饮食+Y制剂
①实验中,科研人员保证每组小鼠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等完全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照实验____________。
②分析曲线图,第1、2组实验结果说明:七周内常规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的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3组实验结果说明:七周内高脂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并服用Y制剂的小鼠____________。
③根据上述实验可以推断:如果较长时间高脂饮食,即使服用具有减肥效果的Y制剂也可能造成肥胖。作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要保持健康体重,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______________,使热量输入和输出保持平衡。
[解析] (1)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都要经过消化转化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运输到组织细胞。人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理过程和主要场所分别是呼吸作用和线粒体。如果摄入的物质含有的热量大大超过了人体对热量的需要,剩余的部分主要以脂肪的形式在皮下等部位储存,可能造成超重或肥胖。(2)①科学探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控制其他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表格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不同种类的食物,因此实验中,科研人员保证每组小鼠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等完全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对照实验变量唯一,减小误差。②通过曲线图可看出,七周内常规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的小鼠体重增加较少,高脂饮食的小鼠比高脂饮食并服用Y制剂的小鼠体重增加较多。③从实验中可推断:肥胖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较大的关系。可能导致肥胖的生活方式有膳食结构不合理、喜食高脂肪食物、静坐时间长、运动锻炼不足等。因此,青少年为了预防肥胖,饮食要做到合理营养,坚持锻炼等。
[答案] (1)消化吸收 呼吸作用、线粒体 脂肪 (2)①变量唯一,减小误差 ②体重增加较少 体重增加较多 ③合理营养,坚持锻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