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8张PPT)
第10讲 人体的呼吸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课标导航 明标定向
内容要求
1.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3.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4.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学业要求
1.描述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
3.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析由于机体特定结构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1.填图
任务一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呼吸道
2.连线(请将下面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与相应的主要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A.鼻腔内壁有黏膜,能分泌黏液 a.使寒冷的空气变得温暖
B.鼻腔前部生有鼻毛 b.保证呼吸道通畅
C.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把黏附着尘粒和细菌的黏液一起送到咽部
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 d.黏附灰尘、细菌并湿润吸入的空气
E.气管、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 e.阻挡灰尘
[答案] A—d B—e C—a D—b E—c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呼吸道可以清除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 ( )
(2)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 )
(3)人进行呼吸时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的主要器官。 ( )
(4)鼻黏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 )
(5)痰是在肺处形成的。 ( )
×
√
×
×
×
考向1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2024·宁阳期中)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
C.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D.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
C [④气管和⑤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考向2 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
2.(2024·新泰一模)呼吸道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的主要原因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并能够分泌黏液
C.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支气管能够发出很多分支
√
B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黏液中含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3.(2024·泰山校级开学)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下列对用鼻吸气比用嘴吸气的优势,解释错误的是( )
A.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B.鼻黏膜可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和清洁
C.鼻腔内有鼻毛,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
D.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
√
D [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可见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尤其是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这样大大减少了吸入的冷空气气体对肺的不良刺激,可见D符合题意。]
[感悟提升]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温暖:鼻腔中的毛细血管。
(2)湿润:①鼻腔中鼻黏膜分泌的黏液。②气管和支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3)清洁:①鼻腔中的鼻毛。②气管和支气管处的纤毛。③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1.识图
任务二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甲图所处的状态代表____,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填“收缩”或“舒张”),肺内气压____外界气压。
(2)乙图所处的状态代表____,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____(填“收缩”或“舒张”),肺内气压____外界气压。
吸气
收缩
小于
呼气
舒张
大于
2.识图
(1)图中表示氧气进入肺泡的过程是[__],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
(2)图中,③为____,当其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时一共穿过____细胞,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血液由A端流到B端时,血液中含量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
①
呼吸运动
氧气
两层
气体扩散
二氧化碳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肺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 )
(2)在配合交警进行酒精测试吹气时,人的膈肌顶部是逐渐下降的。 ( )
(3)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 )
(4)人体吸入的氧气的最终目的地是到肺泡内。 ( )
(5)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都是由肺产生的。 ( )
×
×
√
×
×
真题感悟 明确考向
2
4
3
题号
1
5
考向1 呼吸运动
1.(2022·泰安中考)右图表示同一名受测者在奔跑、休息、慢跑三种活动中吸入气体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6
7
√
A.在CD段,受测者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18次
B.a点到b点表示吸气过程,受测者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C.AB段、CD段、EF段依次进行的是慢跑、休息、奔跑
D.在EF段,受测者吸入气体总量增加是呼吸频率增加导致的
真题感悟 明确考向
2
4
3
题号
1
5
B [在CD段,15秒时间内,完成4次呼吸运动,所以1分钟完成16次呼吸,A错误。a点到b点,肺内气体体积增大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B正确。AB段呼吸深度浅、呼吸频率小,为休息;CD段呼吸深度较大、呼吸频率较快,为慢跑;EF段呼吸深度大、频率快,为奔跑,C错误。在EF段,受测者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吸入气体总量增加是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导致的,D错误。]
6
7
2.(2024·东平一模)图甲、乙是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图丙是某人平静呼吸过程中胸廓容积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乙图对应丙图曲线AB段
C.丙图BC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丙图B点,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2
4
3
题号
1
5
6
7
√
C [甲图气球缩小,表示呼气,膈肌处于舒张状态,A正确;乙图气球扩大,表示吸气,吸气时胸廓增大,对应丙图曲线AB段,B正确;丙图BC段,胸廓缩小,表示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C错误;丙图B点,表示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D正确。]
2
4
3
题号
1
5
6
7
2
4
3
题号
1
5
6
7
3.(2023·新泰二模)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
2
4
3
题号
1
5
6
7
C [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此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同时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C错误。]
考向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2024·泰安模拟)ECMO为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如图所示,膜肺中血液和气体虽然不直接接触,却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半透膜模拟的是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作用
C.膜肺发生的过程相当于外界气体与肺泡
间的气体交换
D.在半透膜处进行气体交换时,还能过滤
血液中的部分尿素
2
4
3
题号
1
5
6
7
√
A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病人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说明半透膜模拟的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进行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B错误;膜肺发生的过程相当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错误;膜肺只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气体交换,不能过滤血液中的尿素,D错误。]
2
4
3
题号
1
5
6
7
5.(2024·岱岳模拟)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人体肺部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模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a、b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右图模拟左图中过程b,此时膈肌收缩
C.c、d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其交
换通过气体扩散完成
D.与血管甲对比,血管乙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
2
4
3
题号
1
5
7
6
√
D [流经肺部的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静脉运回心脏,而营养物质减少,D错误。]
考向3 综合考查人体的呼吸
6.(2024·泰安二模)腹式呼吸有利于身体健康,其机理:(1)可使身体得到足够的氧气,从而更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2)腹腔的压力会随之有规律的变化,进而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4
3
题号
1
5
6
7
A.吸气是膈肌收缩,肺随之缩小,吸入气体
B.由图乙可知,其呼吸频率为18次/分
C.人体呼吸得到的氧气通过血液中红细胞运输,最终进入线粒体
D.呼吸系统是由图甲的a、b、c共同组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2
4
3
题号
1
5
6
7
√
C [吸气时,膈肌收缩,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吸入气体,A错误;据图乙可知,每次呼吸大约用时2秒,其呼吸频率为30次/分,B错误;外界空气中的氧气经呼吸道进入肺,肺泡中氧气的浓度较高,气体扩散到血液中,通过血液中红细胞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图甲中的呼吸系统是由a呼吸道和b肺共同组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D错误。]
2
4
3
题号
1
5
6
7
7.(2024·泰安模拟)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过程,c、d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通过b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
咽→喉→气管→支气管
B.打喷嚏时,过程a加强,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
C.c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
D.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2
4
3
题号
1
5
6
7
√
D [外界气体通过b吸气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A正确。a表示呼气,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B正确。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可见c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C正确。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静脉血,D错误。]
2
4
3
题号
1
5
6
7
[感悟提升]
(1)氧气的扩散方向: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体内氧气浓度: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2)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组织细胞→血液→肺泡;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营养或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B.小肠中的肠液、胰液、胆汁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15分钟练 当堂达标
C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糖类、蛋白质、脂肪,A错误;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肠液、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不含消化酶,B错误;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C正确;吸气时,膈肌与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2.(2024·泰安三模)下列有关人体的营养和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维生素都是有机物,并且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一份合理的食谱,摄入最多的应是蔬菜水果类,摄入最少的应是油脂类
C.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含有外来尘粒、细菌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D.肺泡壁和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D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一份合理的食谱,摄入最多的应是谷物类,摄入最少的应是油脂类,B错误;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C错误;肺泡壁和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3.(2024·泰安二模)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呼气能排出肺内全部的二氧化碳
B.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C.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D.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A [通过呼气不能排出肺内全部的二氧化碳,A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4.(2024·泰安一模)请分析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①可表示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B.分析图②曲线中的B点可知,此时肺内的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
C.分析图③B点,此时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通过分析图④曲线,能计算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18次/分钟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D [分析图④曲线,一个波峰为一次呼吸,20秒内呼吸了9次,则此人呼吸频率为27次/分钟,D错误。]
√
5.(2024·聊城中考)“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功能,在吸气时,呼吸肌的状态是( )
A.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B.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C.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D.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B [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
6.(2024·肥城一模)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及肺的变化密切相关。图一表示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图二表示呼吸时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三表示肺泡与外界及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A→B→C段表示呼气,
对应图二中膈顶的位置由①→②
B.图一中D→E段表示肺内气压
逐渐增大,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
C.图三中气体Ⅰ和气体Ⅱ的进出,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后,④中流出的是静脉血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B [图一A→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呼气过程中,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图二膈顶部的位置由②→①,A错误;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逐渐增大,仍低于外界气压,所以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B正确;图三中气体Ⅰ和气体Ⅱ的进出,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C错误;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④中流出的是含氧高的动脉血,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7.(2024·滨州中考)图甲、图乙表示人体呼吸时的不同状态,图丙是肺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B.由甲到乙,对应曲线ab、cd段
C.c点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b→c→d表示完成了两次完整的
呼吸运动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B [图甲为吸气状态,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A错误。由甲到乙为呼气状态;图丙中,曲线ab段、cd段时,肺容量减小,肺内气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排出体外,进行呼气。因此,由甲到乙,对应曲线ab、cd段,B正确。c点时为吸气结束呼气还没开始的瞬间,此时即不吸气也不呼气,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C错误。bc段时,肺容量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进行吸气;cd段时,进行呼气。因此,b→c→d表示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呼吸运动,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8.(2024·宁夏模拟)某同学比较了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绘制了下图,图中Ⅰ所指的器官是( )
A.胃 B.咽
C.口腔 D.气管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
B [咽既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符合题目中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组成的共同部分的描述,B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9.(2024·泰安期末)科研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获得了具有相应功能的人体“3D器官”,有望为器官移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该研究也荣登2019年5月的《科学》杂志封面。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单位是________。它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图中展示的是一个由水凝胶3D打印而成的“肺部结构”,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网络通道,可模拟肺与血液的_________功能。
(2)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________,肺泡处于_____(填“扩张”或“收缩”)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________
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因此,打印出来的“血管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这种牵拉。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肺
肺泡
气体交换
收缩
扩张
毛细血管
(3)研究人员在测试中发现,当红细胞从打印出的“血管”中流过时,能够有效地从“肺部”获取氧气。这一过程如果是在人体内完成的,氧气最终参与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解析]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单位是肺泡,它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网络通道,可模拟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功能。
呼吸
(2)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肺泡处于扩张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
(3)人体有两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使得血液中含氧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气体交换完毕后,血液汇流到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再通过体循环把氧气输送到组织细胞,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以,经过肺部后,血液则会变成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再由左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氧气最终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题号
课时规范训练(10) 人体的呼吸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24·泰安期末)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B.如果边吃饭边说笑,食物会误入肺,引起剧烈咳嗽
C.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形成痰,通过纤毛摆动和咳嗽排出
D.呼吸道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14
B [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从而引起剧烈咳嗽,B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
2.(2024·泰安期末)如图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B.图甲模拟呼气过程
C.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D.该装置可以验证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14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A [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故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A正确;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故图甲模拟吸气过程,B错误;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C错误;该装置瓶身不能变化,因此不能验证胸廓扩大导致吸气,D错误。]
14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
3.(2024·天水中考)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 )
14
A.肺泡 B.血浆C.呼吸道 D.组织细胞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D [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组织细胞。]
14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
4.(2024·泰安期中)秋冬季节是感冒的高发季节,感冒后常常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
A.气管壁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多,堵塞呼吸道
B.鼻黏膜分泌过多黏液阻塞鼻腔
C.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呼吸道
D.气管收缩,空气进出受阻
14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3
1
C [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当人受凉患感冒时,鼻黏膜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
14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
5.(2024·泰安期中)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探究了“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设计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捏住乙瓶橡皮管,松开甲瓶橡皮管
B.依据的原理是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
C.实验现象是乙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比甲瓶中大
D.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
14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D [吸入气体含量:氧气21%,二氧化碳0.03%,氮气78%,水0.07%,其他气体0.9%;呼出气体含量:氧气16%,二氧化碳4%,氮气78%,水1.1%,其他气体0.9%,由此,可知呼出的气体中氮气含量最高,D错误。]
14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
6.(2024·乐山中考)有氧运动是一项时尚而又科学有效的健身方式,如散步、慢跑、做操等。有氧运动可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中不会缺氧,从而起到增进健康的作用。在氧气从外界吸入,再进入肌肉细胞供其利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时,吸入氧气
B.吸入的氧需透过两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C.进入血液中的氧由血液循环输送到细胞
D.氧进入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14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3
1
A [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A错误。]
14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3
1
√
7.(2024·广安中考)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b、c模拟呼吸系统的相应结构,橡皮膜模拟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模拟支气管、气管、肺
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液面A下降
C.向下拉橡皮膜,c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
D.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B下降
14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3
1
C [图中a、b、c分别模拟气管、支气管、肺,A错误。向上推橡皮膜时,模拟的是膈肌的舒张状态,这会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从肺部排出,即呼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气体排出,液面A(代表肺部内的气体压力)应该上升,而不是下降,B错误。向下拉橡皮膜时,模拟的是膈肌的收缩状态,这会导致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由于气压减小,外部气体进入肺部,导致液面B(代表外部气体压力)上升,C正确。D错误。]
14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3
1
√
8.(2024·黑龙江模拟)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不包括( )
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B.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位于支气管末端
14
D [肺泡位于支气管末端,气体通过呼吸道可以进入肺泡,但与适于气体交换无关,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9.(2024·遂宁中考)某患者肺泡内充满了大量积液,部分肺泡塌陷,表现出胸闷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据此可推测该患者( )
A.呼吸的频率比正常人低 B.肺通气和肺换气均受阻
C.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 D.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偏高
14
B [肺泡内充满了大量积液,这会导致肺泡无法有效扩张,从而影响肺通气(即空气进入和离开肺的过程)。同时,部分肺泡塌陷也会影响肺换气(即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10.(2023·泰安期中)如图是某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4
A.曲线AB段表示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B.曲线BC段过程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变小
C.B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同时也是吸气的开始
D.AC段膈肌和肋间肌始终处于收缩状态
B [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A错误。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肋间肌舒张,胸骨肋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容积缩小,B正确。AB段是吸气过程,BC段是呼气过程。因此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B点还是呼气开始的一瞬间,C错误。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因此在曲线AB段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因此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为肋间肌和膈肌舒张,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4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11.(2024·槐荫一模)如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4
A.图甲曲线ac段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图甲曲线cd段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C.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
D.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C [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A错误。图甲曲线cd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B错误。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C正确。图甲曲线de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D错误。]
14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
14
12.(2024·临沂中考)图1是模拟人体膈肌与呼吸关系示意图,图2是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过程膈肌舒张,呼气
B.甲过程对应图2曲线的bd段
C.乙过程膈肌收缩,吸气
D.乙过程结束的瞬间对应图2曲线的c点
B [甲过程表示呼气过程,呼气时,肺内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对应图2曲线的cde段,B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3.(7分)(2024·泰安期中)图一是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图二是某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结合所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图一A中,结构②模拟________,结构④模拟________。此模型的弊端是只能演示结构④的________径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的状态变化。
(2)图一B中,膈由a向b运动时,膈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导致肺内气压________。此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可用图二的________(填“ABC”“BCD”或“CDE”)曲线表示。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它是在_________(部位)中产生的。
14
支气管
胸廓
上下
收缩
减小
ABC
组织细胞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4
[解析] (1)图一A实验装置模拟的是人体的呼吸系统,故结构②模拟支气管,结构④模拟胸廓。由于结构④为玻璃罩,故此模型只能演示结构④的上下径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的状态变化。
(2)图一B中,膈由a向b运动时,表示隔向下运动,膈肌收缩,模拟了吸气的过程,故导致肺内气压减小。此时人处于吸气状态,故可用图二的ABC曲线表示。
(3)人体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它是在组织细胞中产生的。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4.(8分)(2024·济南模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1]________,[2]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肺
呼吸道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2)图三所示的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请写出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或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二氧化碳
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14
(4)图三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膈肌应处于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此时肺内压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图二所示曲线中的________段与此过程相对应。
收缩
小于
bc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解析] (1)如图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2)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
14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3)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的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14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3
1
(4)图三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表示吸气过程,肋间肌和[3]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图二所示曲线中的bc段与此过程相对应。
14第10讲 人体的呼吸
任务一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填图
2.连线(请将下面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与相应的主要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A.鼻腔内壁有黏膜,能分泌黏液 a.使寒冷的空气变得温暖
B.鼻腔前部生有鼻毛 b.保证呼吸道通畅
C.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把黏附着尘粒和细菌的黏液一起送到咽部
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 d.黏附灰尘、细菌并湿润吸入的空气
E.气管、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 e.阻挡灰尘
[答案] A—d B—e C—a D—b E—c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呼吸道可以清除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 (×)
(2)在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
(3)人进行呼吸时气管和支气管是呼吸的主要器官。 (×)
(4)鼻黏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
(5)痰是在肺处形成的。 (×)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2024·宁阳期中)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
C.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D.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C [④气管和⑤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
2.(2024·新泰一模)呼吸道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的主要原因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并能够分泌黏液
C.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支气管能够发出很多分支
B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黏液中含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3.(2024·泰山校级开学)长跑时,体育老师总是建议我们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
气,但不要张大嘴巴吸气和呼气。下列对用鼻吸气比用嘴吸气的优势,解释错误的是( )
A.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B.鼻黏膜可分泌黏液,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和清洁
C.鼻腔内有鼻毛,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
D.鼻黏膜内有嗅觉感受器,可感受空气刺激
D [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可见呼吸道能清洁、温暖和湿润气体。尤其是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这样大大减少了吸入的冷空气气体对肺的不良刺激,可见D符合题意。]
[感悟提升]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温暖:鼻腔中的毛细血管。
(2)湿润:①鼻腔中鼻黏膜分泌的黏液。②气管和支气管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3)清洁:①鼻腔中的鼻毛。②气管和支气管处的纤毛。③气管和支气管中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任务二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识图
(1)甲图所处的状态代表吸气,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填“收缩”或“舒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2)乙图所处的状态代表呼气,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填“收缩”或“舒张”),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2.识图
(1)图中表示氧气进入肺泡的过程是[①],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2)图中,③为氧气,当其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时一共穿过两层细胞,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血液由A端流到B端时,血液中含量减少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肺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
(2)在配合交警进行酒精测试吹气时,人的膈肌顶部是逐渐下降的。 (×)
(3)肺泡壁和其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
(4)人体吸入的氧气的最终目的地是到肺泡内。 (×)
(5)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都是由肺产生的。 (×)
呼吸运动
1.(2022·泰安中考)下图表示同一名受测者在奔跑、休息、慢跑三种活动中吸入气体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CD段,受测者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18次
B.a点到b点表示吸气过程,受测者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C.AB段、CD段、EF段依次进行的是慢跑、休息、奔跑
D.在EF段,受测者吸入气体总量增加是呼吸频率增加导致的
B [在CD段,15秒时间内,完成4次呼吸运动,所以1分钟完成16次呼吸,A错误。a点到b点,肺内气体体积增大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B正确。AB段呼吸深度浅、呼吸频率小,为休息;CD段呼吸深度较大、呼吸频率较快,为慢跑;EF段呼吸深度大、频率快,为奔跑,C错误。在EF段,受测者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吸入气体总量增加是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导致的,D错误。]
2.(2024·东平一模)图甲、乙是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图丙是某人平静呼吸过程中胸廓容积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乙图对应丙图曲线AB段
C.丙图BC段,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丙图B点,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 [甲图气球缩小,表示呼气,膈肌处于舒张状态,A正确;乙图气球扩大,表示吸气,吸气时胸廓增大,对应丙图曲线AB段,B正确;丙图BC段,胸廓缩小,表示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C错误;丙图B点,表示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D正确。]
3.(2023·新泰二模)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C [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此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同时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C错误。]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4.(2024·泰安模拟)ECMO为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是一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如图所示,膜肺中血液和气体虽然不直接接触,却能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半透膜模拟的是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血液和气体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是依靠呼吸作用
C.膜肺发生的过程相当于外界气体与肺泡间的气体交换
D.在半透膜处进行气体交换时,还能过滤血液中的部分尿素
A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病人通过半透膜进行气体交换,说明半透膜模拟的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A正确;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半透膜进行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B错误;膜肺发生的过程相当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错误;膜肺只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气体交换,不能过滤血液中的尿素,D错误。]
5.(2024·岱岳模拟)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人体肺部气体交换和呼吸运动模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a、b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右图模拟左图中过程b,此时膈肌收缩
C.c、d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其交换通过气体扩散完成
D.与血管甲对比,血管乙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和营养物质
D [流经肺部的血液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静脉运回心脏,而营养物质减少,D错误。]
综合考查人体的呼吸
6.(2024·泰安二模)腹式呼吸有利于身体健康,其机理:(1)可使身体得到足够的氧气,从而更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2)腹腔的压力会随之有规律的变化,进而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是膈肌收缩,肺随之缩小,吸入气体
B.由图乙可知,其呼吸频率为18次/分
C.人体呼吸得到的氧气通过血液中红细胞运输,最终进入线粒体
D.呼吸系统是由图甲的a、b、c共同组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C [吸气时,膈肌收缩,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吸
入气体,A错误;据图乙可知,每次呼吸大约用时2秒,其呼吸频率为30次/分,B错误;外界空气中的氧气经呼吸道进入肺,肺泡中氧气的浓度较高,气体扩散到血液中,通过血液中红细胞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图甲中的呼吸系统是由a呼吸道和b肺共同组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D错误。]
7.(2024·泰安模拟)下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过程,c、d代表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通过b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打喷嚏时,过程a加强,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
C.c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
D.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动脉血
D [外界气体通过b吸气过程到达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A正确。a表示呼气,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舒张状态,B正确。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可见c代表的是二氧化碳,d代表氧气,C正确。血管甲代表肺动脉,内流静脉血,D错误。]
[感悟提升]
(1)氧气的扩散方向: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体内氧气浓度:肺泡>血液>组织细胞。
(2)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组织细胞→血液→肺泡;体内二氧化碳浓度: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营养或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
B.小肠中的肠液、胰液、胆汁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D.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C [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是糖类、蛋白质、脂肪,A错误;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肠液、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不含消化酶,B错误;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C正确;吸气时,膈肌与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D错误。]
2.(2024·泰安三模)下列有关人体的营养和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维生素都是有机物,并且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一份合理的食谱,摄入最多的应是蔬菜水果类,摄入最少的应是油脂类
C.痰是在鼻腔和咽部形成的,含有外来尘粒、细菌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
D.肺泡壁和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D [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一份合理的食谱,摄入最多的应是谷物类,摄入最少的应是油脂类,B错误;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C错误;肺泡壁和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3.(2024·泰安二模)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呼气能排出肺内全部的二氧化碳
B.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C.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
D.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A [通过呼气不能排出肺内全部的二氧化碳,A错误。]
4.(2024·泰安一模)请分析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①可表示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B.分析图②曲线中的B点可知,此时肺内的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
C.分析图③B点,此时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通过分析图④曲线,能计算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18次/分钟
D [分析图④曲线,一个波峰为一次呼吸,20秒内呼吸了9次,则此人呼吸频率为27次/分钟,D错误。]
5.(2024·聊城中考)“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功能,在吸气时,呼吸肌的状态是( )
A.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B.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
C.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D.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
B [吸气时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
6.(2024·肥城一模)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与胸廓及肺的变化密切相关。图一表示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图二表示呼吸时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三表示肺泡与外界及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A→B→C段表示呼气,对应图二中膈顶的位置由①→②
B.图一中D→E段表示肺内气压逐渐增大,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
C.图三中气体Ⅰ和气体Ⅱ的进出,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D.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后,④中流出的是静脉血
B [图一A→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表示呼气;呼气过程中,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图二膈顶部的位置由②→①,A错误;图一D→E段表示肺内气压逐渐增大,仍低于外界气压,所以此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B正确;图三中气体Ⅰ和气体Ⅱ的进出,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C错误;图三中血液流经肺泡后,④中流出的是含氧高的动脉血,D错误。]
7.(2024·滨州中考)图甲、图乙表示人体呼吸时的不同状态,图丙是肺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肋间肌和膈肌都舒张
B.由甲到乙,对应曲线ab、cd段
C.c点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b→c→d表示完成了两次完整的呼吸运动
B [图甲为吸气状态,此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A错误。由甲到乙为呼气状态;图丙中,曲线ab段、cd段时,肺容量减小,肺内气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排出体外,进行呼气。因此,由甲到乙,对应曲线ab、cd段,B正确。c点时为吸气结束呼气还没开始的瞬间,此时即不吸气也不呼气,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C错误。bc段时,肺容量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进行吸气;cd段时,进行呼气。因此,b→c→d表示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呼吸运动,D错误。]
8.(2024·宁夏模拟)某同学比较了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绘制了下图,图中Ⅰ所指的器官是( )
A.胃 B.咽
C.口腔 D.气管
B [咽既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符合题目中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组成的共同部分的描述,B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9.(2024·泰安期末)科研人员利用3D打印技术,成功获得了具有相应功能的人体“3D器官”,有望为器官移植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该研究也荣登2019年5月的《科学》杂志封面。
(1)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单位是________。它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图中展示的是一个由水凝胶3D打印而成的“肺部结构”,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网络通道,可模拟肺与血液的________功能。
(2)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________,肺泡处于________(填“扩张”或“收缩”)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________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因此,打印出来的“血管结构”需要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承受这种牵拉。
(3)研究人员在测试中发现,当红细胞从打印出的“血管”中流过时,能够有效地从“肺部”获取氧气。这一过程如果是在人体内完成的,氧气最终参与_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解析]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单位是肺泡,它是由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当空气被泵入囊中的同时,血液流过囊周围网络通道,可模拟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功能。(2)当人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肺泡处于扩张状态,此时缠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拉。(3)人体有两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使得血液中含氧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气体交换完毕后,血液汇流到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再通过体循环把氧气输送到组织细胞,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以,经过肺部后,血液则会变成动脉血,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再由左心室将血液输送到全身,氧气最终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 (1)肺 肺泡 气体交换 (2)收缩 扩张 毛细血管 (3)呼吸
课时规范训练(10) 人体的呼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2024·泰安期末)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呼吸道和消化道共有的器官是咽
B.如果边吃饭边说笑,食物会误入肺,引起剧烈咳嗽
C.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形成痰,通过纤毛摆动和咳嗽排出
D.呼吸道可以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
B [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从而引起剧烈咳嗽,B错误。]
2.(2024·泰安期末)如图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过程,下列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B.图甲模拟呼气过程
C.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D.该装置可以验证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A [气管内表面的黏膜及其表面的纤毛,都对空气有清洁作用,故①模拟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A正确;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故图甲模拟吸气过程,B错误;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C错误;该装置瓶身不能变化,因此不能验证胸廓扩大导致吸气,D错误。]
3.(2024·天水中考)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 )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A.肺泡 B.血浆
C.呼吸道 D.组织细胞
D [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组织细胞。]
4.(2024·泰安期中)秋冬季节是感冒的高发季节,感冒后常常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
A.气管壁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多,堵塞呼吸道
B.鼻黏膜分泌过多黏液阻塞鼻腔
C.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呼吸道
D.气管收缩,空气进出受阻
C [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当人受凉患感冒时,鼻黏膜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
5.(2024·泰安期中)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探究了“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设计如图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瓶中都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气体时,捏住乙瓶橡皮管,松开甲瓶橡皮管
B.依据的原理是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
C.实验现象是乙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比甲瓶中大
D.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
D [吸入气体含量:氧气21%,二氧化碳0.03%,氮气78%,水0.07%,其他气体0.9%;呼出气体含量:氧气16%,二氧化碳4%,氮气78%,水1.1%,其他气体0.9%,由此,可知呼出的气体中氮气含量最高,D错误。]
6.(2024·乐山中考)有氧运动是一项时尚而又科学有效的健身方式,如散步、慢跑、做操等。有氧运动可使身体的肌肉细胞在运动中不会缺氧,从而起到增进健康的作用。在氧气从外界吸入,再进入肌肉细胞供其利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时,吸入氧气
B.吸入的氧需透过两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
C.进入血液中的氧由血液循环输送到细胞
D.氧进入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利用
A [当膈肌和肋间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A错误。]
7.(2024·广安中考)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来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a、b、c模拟呼吸系统的相应结构,橡皮膜模拟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分别模拟支气管、气管、肺
B.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液面A下降
C.向下拉橡皮膜,c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
D.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B下降
C [图中a、b、c分别模拟气管、支气管、肺,A错误。向上推橡皮膜时,模拟的是膈肌的舒张状态,这会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从肺部排出,即呼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气体排出,液面A(代表肺部内的气体压力)应该上升,而不是下降,B错误。向下拉橡皮膜时,模拟的是膈肌的收缩状态,这会导致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由于气压减小,外部气体进入肺部,导致液面B(代表外部气体压力)上升,C正确。D错误。]
8.(2024·黑龙江模拟)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不包括( )
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B.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位于支气管末端
D [肺泡位于支气管末端,气体通过呼吸道可以进入肺泡,但与适于气体交换无关,D错误。]
9.(2024·遂宁中考)某患者肺泡内充满了大量积液,部分肺泡塌陷,表现出胸闷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据此可推测该患者( )
A.呼吸的频率比正常人低
B.肺通气和肺换气均受阻
C.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
D.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偏高
B [肺泡内充满了大量积液,这会导致肺泡无法有效扩张,从而影响肺通气(即空气进入和离开肺的过程)。同时,部分肺泡塌陷也会影响肺换气(即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
10.(2023·泰安期中)如图是某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表示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B.曲线BC段过程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变小
C.B点是呼气结束的瞬间,同时也是吸气的开始
D.AC段膈肌和肋间肌始终处于收缩状态
B [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A错误。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肋间肌舒张,胸骨肋骨下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容积缩小,B正确。AB段是吸气过程,BC段是呼气过程。因此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B点还是呼气开始的一瞬间,C错误。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因此在曲线AB段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因此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为肋间肌和膈肌舒张,D错误。]
11.(2024·槐荫一模)如图甲是肺内压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ac段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图甲曲线cd段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C.图甲曲线ab段时,膈肌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
D.图甲曲线de段时,膈肌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A位置
C [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A错误。图甲曲线cd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呼气,呼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B错误。图甲曲线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C正确。图甲曲线de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最终处于图乙所示的B位置,D错误。]
12.(2024·临沂中考)图1是模拟人体膈肌与呼吸关系示意图,图2是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过程膈肌舒张,呼气
B.甲过程对应图2曲线的bd段
C.乙过程膈肌收缩,吸气
D.乙过程结束的瞬间对应图2曲线的c点
B [甲过程表示呼气过程,呼气时,肺内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对应图2曲线的cde段,B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3.(7分)(2024·泰安期中)图一是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图二是某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结合所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A中,结构②模拟________,结构④模拟________。此模型的弊端是只能演示结构④的________径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的状态变化。
(2)图一B中,膈由a向b运动时,膈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导致肺内气压________。此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可用图二的________(填“ABC”“BCD”或“CDE”)曲线表示。
(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它是在________(部位)中产生的。
[解析] (1)图一A实验装置模拟的是人体的呼吸系统,故结构②模拟支气管,结构④模拟胸廓。由于结构④为玻璃罩,故此模型只能演示结构④的上下径的变化,而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的状态变化。(2)图一B中,膈由a向b运动时,表示隔向下运动,膈肌收缩,模拟了吸气的过程,故导致肺内气压减小。此时人处于吸气状态,故可用图二的ABC曲线表示。(3)人体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它是在组织细胞中产生的。
[答案] (1)支气管 胸廓 上下 (2)收缩 减小 ABC (3)组织细胞
14.(8分)(2024·济南模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1]________,[2]________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2)图三所示的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请写出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三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膈肌应处于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此时肺内压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图二所示曲线中的________段与此过程相对应。
[解析] (1)如图一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2)肺泡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3)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的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4)图三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表示吸气过程,肋间肌和[3]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肺也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图二所示曲线中的bc段与此过程相对应。
[答案] (1)肺 呼吸道 (2)肺泡数量多,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或肺泡外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 (3)二氧化碳 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4)收缩 小于 bc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