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复习第四单元第11讲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课件(共101张PPT)+学案(教师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复习第四单元第11讲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课件(共101张PPT)+学案(教师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16:23:08

文档简介

第11讲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任务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填图
2.连线(请将血液成分与其对应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A.血浆   a.运输氧气
B.红细胞  b.运输养料和废物
C.白细胞  c.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
D.血小板  d.防御疾病
[答案] A—b B—a C—d D—c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没有细胞核。 (×)
(2)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后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以适应缺氧环境。 (×)
(3)某男孩白细胞数量偏低,所以身体一旦出血则不易止血。 (×)
(4)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时发现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多。 (×)
(5)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1.(2024·东平一模)把5毫升新鲜血液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振荡后静置一段时间,出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①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
B.②是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C.③是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D.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B [①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A正确。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B错误。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③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C正确。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够吞噬细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所以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D正确。]
2.(2024·东平月考)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图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
C.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B [①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A错误;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若人体内有炎症,②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B正确;图乙中,A是血浆,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C错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接受A型血,B型血接受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血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会凝集成团,D错误。]
3.(2024·泰安期末)小刚最近常表现出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他妈妈便带他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如下表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的一部分。初步判断小刚可能患(  )
检查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RBC(红细胞计数) 3.00×1012/L 3.50~5.50×1012/L
WBC(白细胞计数) 4.80×109/L 4.00~10.00×109/L
PLT(血小板计数) 140.00×109/L 100.00~300.00×109/L
A.急性炎症  B.贫血
C.白血病  D.高血压
B [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通过与正常值对比,患者的红细胞比正常值少,可知小刚得了贫血病。]
[感悟提升]
(1)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会引起贫血,贫血应该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2)血液中完成运输作用的是血浆和红细胞,完成防御、保护作用的是白细胞。
任务二 输血与血型
1.填空
(1)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2)在情况紧急时,A型血的病人可输入A型血和少量的O型血。
(3)一个AB型血的人义务献血,他的血液将来可输给AB型血的病人。
2.连线(用直线将下列患者与应该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血浆        a.严重贫血患者
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b.血小板减少症
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c.大面积烧伤者
[答案] A—c B—a C—b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
(2)一个健康成年人无偿献血的量为每次200~300毫升。 (×)
(3)AB 型血的人只能献血给 AB 型血的人。 (√)
(4)根据安全输血的原则,A型血的患者在大量失血时只能输入A型血的血浆。 (×)
,安全输血
1.(2024·宁阳质检)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由于血库缺乏AB型血,为即时救治AB型血的烧伤患者,可快速地输入大量的A型或B型血
C.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于烧伤患者可以只输入血浆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B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采用时要缓慢地输入,B错误。]
2.小红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红和妈妈输血,小红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也不能给小红输血。则爸爸、妈妈、小红的血型依次可能是(  )
A.爸爸O型、妈妈AB型、小红B型
B.爸爸O型、妈妈A型、小红B型
C.爸爸AB型、妈妈O型、小红B型
D.爸爸AB型、妈妈O型、小红A型
A [如果爸爸O型、妈妈AB型、小红B型,则爸爸可以给小红和妈妈输血,小红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红输血,A符合题意。]
任务三 血管
1.识图
(1)图甲中A(填序号)血管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
(2)图甲中B相当于图乙中的③(填序号),在四肢处该血管内常具有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3)图乙中②相当于图甲中的C(填序号),是血液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该血管的特点有:数量大、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内径很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等等。
(4)图甲的三种血管中,中医在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脉时感受搏动的血管是A(填序号)。
(5)请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图甲的血液流动方向:A→C→B。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是根据其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来划分的。 (×)
(2)病人在医院输液时,护士一般将针刺入身体的动脉。 (×)
(3)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变化是依靠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
(4)静脉的内表面都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
(5)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 (×)
(6)动脉里的瓣膜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
,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1.(2024·宁阳质检)下图为人体内两种血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表示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
B.①管壁最薄,分布最广
C.②内血液流速比①快
D.②比①管壁厚,管腔小
A [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与心室相连,A正确;①是动脉,管壁最厚,一般分布较深,B错误;②是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①是动脉,②内血液流速比①慢,②比①管壁薄,管腔大,C、D错误。]
2.(2024·泰山二模)根据下列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A血管表示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
B.乙图中若为肾小球,则c血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C.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氧气的变化,则线段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线段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A [甲图A血管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A血管是动脉,而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不是A血管,A错误;乙图中b若表示肾小球,则a入球小动脉和c出球小动脉里都流动脉血,B正确;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氧气的变化,丙图中显示血液流经线段B时氧气减少,因此线段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正确;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丙图中显示血液流经线段B时二氧化碳减少,因此线段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D正确。]
3.(2024·泰安模拟)A、B表示人体某处的两种血管,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状态时A中血液对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B.血管B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含量不一定高于A中血液
C.肌肉药物注射时,药物会被A血管直接吸收并输送回心脏
D.若A、B是胃壁的两根血管,则A内的葡萄糖含量比B高
B [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状态时B动脉中血液对管壁产生的侧压力,A错误。A是静脉,B是动脉,血管B动脉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含量不一定高于A静脉中血液,比如肺动脉内流的是含氧量少的静脉血,肺静脉内流的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正确。A血管是静脉,肌肉药物注射时,经过肌肉内毛细血管吸收再汇入静脉,或者直接进入小静脉再汇入大静脉。然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再次流出通过肺循环进入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体循环,随血液到达全身,C错误。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不能吸收葡萄糖,血液要给胃组织细胞提供糖类物质,因此胃静脉里的葡萄糖会减少,所以若A静脉、B动脉是胃壁的两根血管,则A静脉内血液比B动脉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D错误。]
[感悟提升]
(1)血管的划分依据:血液的流动方向。
(2)血液种类的划分依据:血液中含氧量的高低。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血液为动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红的血液为静脉血。
(3)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内无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4)手上的一根根“青筋”指的是静脉血管;静脉注射或抽血的血管也是静脉血管;“切脉”位置是桡动脉。
任务四 心脏
1.填图
2.识图
(1)图丙表示心房、心室舒张,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2)图甲表示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3)图乙表示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心脏的四个腔左右相通而上下不相通。 (×)
(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是从来不休息的。 (×)
(3)左心室的壁最厚是因为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
(4)健康的人的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右心室和左心室。 (×)
(5)心脏中的房室瓣和动脉瓣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
(6)若口服消炎药治疗阑尾炎,则药物流经心脏的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2024·泰安三模)如图甲是心脏工作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A、B、C、D为心脏四腔),乙为心脏跳动一次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心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C的壁最厚,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B.甲图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B内的动脉血流向D
C.甲图表示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1 s~0.4 s
D.甲图表示心房和心室都舒张,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4 s~0.8 s
D [D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A错误;甲图表示的是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4 s~0.8 s,B、C错误,D正确。]
2.(2023·泰安中考)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解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Ⅰ]动脉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b]左心室
②[Ⅱ]房室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
③[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
④扎紧[2]下腔静脉,向[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B [①图中Ⅰ位于主动脉和左心室之间,为动脉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b]左心室,说法错误;②Ⅱ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为房室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说法错误;③心脏有四个腔,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故[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说法正确;④心脏注水过程中,扎紧下腔静脉,从上腔静脉灌水入心脏,水在心脏内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流出,故扎紧[2]下腔静脉,向[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说法正确;因此A、C、D错误,B正确。]
[感悟提升]
(1)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
(2)心脏的左侧以及与左侧相连的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心脏的右侧以及与右侧相连的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3)动脉瓣在心脏内,不在动脉内。
任务五 血液循环的途径
1.识图
(1)肺循环的途径是:④→C→肺部毛细血管→D →②,在②中,流淌的是动脉(填名称)血。在A、B、C、D四条血管中,与左心房流动同样血液的是A、D(填图中数字或字母)。
(2)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填名称),通过该循环途径,血液将变成静脉血。
(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填“同时”或“不同时”)进行的。
(4)患者口服高血压药物后,药物成分先经体循环(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填名称),再经过一系列过程送至相关部位发挥降压作用。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人体先进行体循环,后进行肺循环。 (×)
(2)氧气由肺泡到达全身各组织细胞最少需要经过心脏2次。 (×)
(3)肺循环中,动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
(4)经过体循环后,血液中的含氧量下降。 (√)
(5)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
,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1.(2024·泰安一模)如图为自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其中A、B、C、D是四个塑料瓶,共同组成了心脏,D代表左心室;E和F是两支试管,代表某些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手动挤压该模型中的塑料瓶,产生的压力能使瓶中的液体在密闭管道中循环流动。下列关于此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管道H、J内流动着静脉血
B.试管F可代表肺部毛细血管网
C.A代表左心房,B代表右心房
D.单向阀门①、②模拟了心脏内的瓣膜
D [图中A模拟右心房,B模拟左心房,C模拟右心室,D模拟左心室,E模拟肺泡内毛细血管、F模拟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I模拟肺动脉,J模拟肺静脉,G模拟主动脉,H模拟上、下腔静脉。管道H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J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A错误;图中E是肺泡内毛细血管,F是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B错误;A代表右心房,B代表左心房,C错误;图中单向阀门①、②模拟了心脏内的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D正确。]
2.(2024·泰安一模)下图为小明绘制的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________。
A.肺静脉和上、下腔静脉
B.肺动脉和肺静脉
C.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
(2)a过程表示人体呼吸的第一个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此过程的动力是____________的收缩,血液经过b过程后,血液成分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_进行呼吸作用被利用。
(4)小明感冒了,扁桃体发炎。医生给他左手静脉滴注青霉素。请补全药物到达扁桃体的途径:左手静脉→上腔静脉→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示)→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示)→主动脉→扁桃体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网→扁桃体细胞。
[解析] (1)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有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故选C。(2)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来完成的,此过程的动力来自呼吸肌(包括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b过程表示肺泡与毛细血管里的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的变化为: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3)在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②所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和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后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4)药物到达扁桃体的途径:左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网→扁桃体细胞。
[答案] (1)C (2)呼吸肌 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3)氧气和营养物质 线粒体 (4)右心房→右心室 左心房→左心室
[感悟提升]
(1)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且血液输出量相同。
(2)空气中的PM2.5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3)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最先出现在右心房,共经过心脏2次,依次经过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才能到达患处。
重点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实验步骤
2.三种血管的识别(如图)
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3.在观察过程中使用低倍镜观察。
1.(2024·东平检测)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时,应时常用滴管往甲中的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③为毛细血管
D.观察可知,小鱼尾鳍内最小的动脉与最小的静脉通过丙中的③连通
B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吸收的是水中的溶解氧,所以观察时,应时常用滴管往甲中的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保证小鱼正常呼吸,A正确;在显微镜的物镜中,相对长的是[②]高倍物镜,相对短的是[①]低倍物镜,B错误;题图丙中的③为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静脉和最小动脉之间的血管,C、D正确。]
2.(2024·泰山二模)根据你完成的“观察人血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起来,目的是________。血管①是__________,血管③是__________。
(2)如图3是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当人体某处被细菌感染时,其数目会增加的是[①]__________。
②如果身体某处轻微受伤流血时,起到止血、凝血作用的是[②]__________。
③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水等物质的是[④]__________。
(3)观察人血涂片时,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地观察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
[答案] (1)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动脉 静脉 (2)①白细胞 ②血小板 ③血浆 (3)C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在腕部内侧摸到搏动的血管是静脉
C.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
D.右心室里的静脉血从肺动脉流向肺部
B [动脉虽然大多数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但是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手腕部的桡动脉,B错误。]
2.(2024·东平一模)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D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D正确。]
3.(2024·泰安二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田间的禾苗需要河水的浇灌,人体内的细胞也需要得到血液的“滋润”。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室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C.由平原进入高原后,红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
D.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A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A错误。]
4.(2024·泰安一模)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运输葡萄糖能力降低是贫血病患者患病的原因
B.将新鲜离体羊心的下腔静脉扎紧,向上腔静脉注水,水从主动脉流出
C.血液由肾动脉流向肾静脉的过程中,血液中的氧减少,尿素等废物增多
D.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是手臂被胶皮管捆扎位置下方鼓起的静脉
D [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所以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A错误;将新鲜离体羊心的下腔静脉扎紧,从上腔静脉注水,水经过右心房、右心室,从肺动脉流出,B错误;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由肾动脉流向肾静脉的过程中,血液中的氧减少,尿素等废物减少,C错误;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胶皮管扎紧上臂后,在捆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在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是手臂被胶皮管捆扎位置下方鼓起的静脉,D正确。]
5.(2024·潍坊中考)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生命观念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利于透过毛细血管壁
C.心脏的四个腔中充满血液,利于心肌细胞与血液物质交换
D.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朝心室方向打开,防止血液倒流
A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与其进行气体交换相适应,故A正确;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透过毛细血管壁无关,B错误;心脏的四个腔充满血液与血液循环有关,与物质交换无关,C错误;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朝动脉方向打开,防止血液倒流,D错误。]
6.(2024·肥城三模)如图,图中 X 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血管①为肺动脉  B.血管②为体静脉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X 表示肺
B [根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血管①是动脉血管,血管②是静脉血管;从图乙可知:血管①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因此血管①内流静脉血;血管②中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血管②内流动脉血。由此可以推断:血管①为肺动脉,血管②为肺静脉,血管②内流动脉血,X表示肺,所以判断错误的是血管②为体静脉,B错误,A、C、D正确。]
7.(2024·泰安三模)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 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A 为大脑,则甲中氧含量低于乙
B.若 A 为肾脏,则甲中尿素含量高于乙
C.心脏中的瓣膜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心房
D.药物经肌肉注射最早出现在心脏的左心房中
B [大脑需要消耗氧气,若 A 为大脑,则甲中氧含量高于乙,A错误。肾脏能以产生尿液的形式排出尿素,若 A 为肾脏,则甲中尿素含量高于乙,B正确。心脏中有两个房室瓣,作用是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有两个动脉瓣,作用是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C错误。药物经肌肉注射后,由周围的毛细血管吸收,到达心脏的途径是: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最早出现在心脏的右心房中,D错误。]
8.(2024·菏泽中考)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A~D表示心脏四腔,1~5表示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静脉血的结构有A、B、4、5
B.若扎紧2处,从1处注入水,则水会从4处流出
C.在A和B之间、C和D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
D.当B、D同时收缩时,B和4之间、D和3之间的动脉瓣都打开
A [A右心房、B右心室,流的是静脉血,4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5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
二、非选择题
9.(2024·烟台中考)人体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并与其他器官和系统紧密联系、分工合作,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将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1)。上层是血浆,中层是______________,下层细胞呈现红色是因为富含______________。这些血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____________而来。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组织形成器官。动脉和静脉(图2)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输送功能的器官。在结构上,动脉与静脉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心脏也是器官,心肌能够______________,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
(3)器官构成系统。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流动,共同构成循环系统,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____________,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药物也要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冠心病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经舌下的________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病灶依次经过心脏的哪些腔?______________(用图3中代表结构的数字作答)。
[解析] (1)将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1)。上层是血浆,中层为白色,成分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细胞是红细胞,呈现红色是因为富含血红蛋白。这些血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2)动脉和静脉都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输送功能的器官。在结构上,动脉与静脉不同的是动脉管壁厚,弹性大,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心脏也是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肌能够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3)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流动,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冠心病患者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经上腔静脉、[1]右心房、[3]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2]左心房、[4]左心室、主动脉、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答案] (1)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红蛋白 分化 (2)上皮组织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静脉管壁薄,弹性小 收缩和舒张 (3)营养物质和氧气 毛细血管 1、3、2、4
课时规范训练(1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2024·临沂中考)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是白细胞,当数量超过正常值,身体可能有炎症
B.①的数量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病
C.成熟的①没有细胞核,能够运输氧气
D.数量最多的是③,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
D [②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A正确。①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人体内红细胞少或者是血红蛋白含量低,都使人患贫血,B、C正确。③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D错误。]
2.(2024·临沂中考)解剖、观察羊的心脏后,兴趣小组绘制了心脏解剖示意图,字母和数字分别表示腔室和血管。你对他们的解读不认同的是(  )
A.b是右心室,壁最厚,收缩力最强
B.c和a之间有房室瓣,血液从c→a
C.体循环路线是:a→①→……→④⑤→d
D.若扎紧⑤,从④灌水,水将从②流出
A [a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A错误;c左心房和a左心室之间有朝向左心室的房室瓣,房室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c左心房流向a左心室,B正确;体循环:a左心室→①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④⑤上、下腔静脉→d右心房,C正确;若扎紧⑤下腔静脉,从④上腔静脉灌水,水依次经过上腔静脉→d右心房→b右心室→②肺动脉,水从②肺动脉流出,D正确。]
3.(2024·聊城中考)如图为人体某结构(器官)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甲代表某结构或器官,①②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②都流动脉血,则甲可能代表肺
B.若甲为组织细胞,则②比①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
C.若①为上腔静脉,②为肺动脉,则甲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血管①中营养物质含量高,血管②中营养物质含量低,则甲可能代表小肠
C [若甲代表肺,则①为肺动脉,内流静脉血,②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错误;若甲为组织细胞,则血管②比血管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气含量低,B错误;若①为上腔静脉,②为肺动脉,则甲是右心房和右心室,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和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即房室瓣和动脉瓣,C正确;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通过小肠壁进入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若甲代表小肠,则血管①中营养物质含量低,血管②中营养物质含量高,D错误。]
4.(2024·眉山中考)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下列不能体现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
A.白细胞能吞噬伤口感染的细菌
B.红细胞能运输氧气
C.血浆中含有能抵御病原体的抗体
D.身体有了炎症白细胞会增多
B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A不符合题意;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B符合题意;血浆中含有能抵御病原体的抗体,抗体对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C不符合题意;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身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D不符合题意。]
5.(2024·河北模拟)下图为肺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①②③④表示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防止血液倒流
B.②表示右心室
C.③表示肺泡
D.④内的血液为静脉血
D [①房室瓣存在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A正确;在心脏的结构中,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由图可知,②是右心室,B正确;由图可知,③与支气管相连,因此③表示肺泡,C正确;④肺静脉是从肺部流向左心房的血管,其中流动的血液是富含氧气的动脉血,D错误。]
6.(2024·宜宾中考)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下图为某志愿者的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姓名:****** 证件类型:身份证 证件号:43****************37 血型(初筛):O型 献血量:300 mL 献血类型:全血 献血编码:0201*******2621
A.18~55周岁的所有公民均可献血
B.献血时采血针扎入的是静脉血管
C.一次献血300 mL能较快恢复血量
D.该血样可少量缓慢输给B型血患者
A [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有传染病的居民不能献血,A错误。]
7.(2024·四川模拟)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简图,其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④表示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最发达的是C
B.手背静脉输液,药物最先到达B
C.④中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D.①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D [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最厚。因此肌肉最发达的是D左心室,A错误;手背静脉输液,药液随血液循环进入上腔静脉,然后流入心脏的A右心房,B错误;④是主动脉,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C错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①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D正确。]
8.(2024·济南一模)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甲、乙分别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装置及该实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丙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做图甲的实验时,要选用尾鳍颜色较深的小鱼,在高倍镜下进行观察
B.观察时发现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图乙中的3
C.通过观察发现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1→2→3
D.成熟的血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只有图丙中的b
C [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的,并在低倍镜下进行观察,A错误;图乙中的1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B错误;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1动脉→2毛细血管→3静脉,C正确;没有细胞核的有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D错误。]
9.(2023·泰安中考)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图中曲线①和②可以表示的是(  )
A.流经大脑的血液中,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
B.流经肺泡的血液中,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C.流经小肠的血液中,①表示氧气,②表示营养物质
D.流经肾脏的血液中,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尿素
D [流经大脑组织细胞的血液中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增多,氧气减少,A错误;流经肺泡的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图示不符合物质变化情况,B错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会增多,C错误;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营养物质、尿素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D正确。]
10.(2024·青岛二模)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循环的起点是④左心室,经此循环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血管c内血液与血管a内血液相比,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C.我们手臂上的“青筋”与图中血管d属于同一类血管
D.e 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依次经过心脏①④②③后排出体外
B [体循环的起点是③左心室,经体循环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错误;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管c肺静脉内血液与血管a肺动脉内血液相比,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正确;我们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与图中血管d主动脉不属于同一类血管,C错误;e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由f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④右心室→a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网→支气管→气管→喉→咽→鼻后排出体外,D错误。]
11.(2024·泸州中考)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字母表示血管,甲表示物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分别表示肺动脉和肺静脉
B.③④分别表示左心室和右心室
C.c中血液的含氧量高于d中血液的含氧量
D.参与甲形成的消化腺有胃腺、肠腺和胰
A [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结合题图可知,a、b分别表示肺动脉和肺静脉,A正确。结合题图可知,③④分别表示右心室和左心室,B错误。人体的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结合题图可知,c上、下腔静脉中血液是经过组织细胞后的,因此其含氧量低于d主动脉中血液的含氧量,C错误。图中甲代表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而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唾液由唾液腺分泌,胰液由胰分泌,肠液由小肠内的肠腺分泌,而胃腺分泌的胃液不能消化淀粉,D错误。]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8分)
12.(8分)(2021·聊城中考)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1)人体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形成的闭合管道内流动,其中________为其提供动力。
(2)血液从[ ]________出发,经过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最终流回[ ]________的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血。
(3)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当心室和心房均舒张时,心房与心室间瓣膜______,动脉瓣________。
(4)人生病后口服药物,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解析] (1)心脏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的一种)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2)肺循环是血液由[4]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1]左心房的循环。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当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4)人生病后口服药物被胃肠内的毛细血管吸收,然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3右心房、4右心室,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回心脏的1左心房、2左心室,再经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病灶。故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3→4→1→2。
[答案] (1)心脏 (2)[4]右心室 [1]左心房 静脉 动脉 (3)张开 关闭 (4)3→4→1→2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01张PPT)
第11讲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课标导航 明标定向
内容要求
1.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体内的物质运输。
2.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3.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等物质。
学业要求
1.描述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说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互联系。
3.学会根据血常规、尿常规等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1.填图
任务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血细胞
2.连线(请将血液成分与其对应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
A.血浆   a.运输氧气
B.红细胞  b.运输养料和废物
C.白细胞  c.促进止血并加速凝血
D.血小板  d.防御疾病
[答案] A—b B—a C—d D—c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没有细胞核。 ( )
(2)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后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以适应缺氧环境。 ( )
(3)某男孩白细胞数量偏低,所以身体一旦出血则不易止血。 ( )
(4)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时发现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多。 ( )
(5)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 )
×
×
×
×

考向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1.(2024·东平一模)把5毫升新鲜血液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中,振荡后静置一段时间,出现如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①是血浆,主要成分是水
B.②是白细胞,具有细胞核
C.③是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
D.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B [①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A正确。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B错误。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③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C正确。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够吞噬细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所以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D正确。]
2.(2024·东平月考)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图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①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增多的是甲中的②
C.乙中A为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不会凝集成团

B [①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A错误;白细胞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若人体内有炎症,②白细胞的数量会增多,B正确;图乙中,A是血浆,淡黄色液体,主要成分是水,C错误;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血接受A型血,B型血接受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型血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所以A型血少量输给O型血患者,乙中C会凝集成团,D错误。]
3.(2024·泰安期末)小刚最近常表现出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他妈妈便带他到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如下表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的一部分。初步判断小刚可能患(  )

检查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RBC(红细胞计数) 3.00×1012/L 3.50~5.50×1012/L
WBC(白细胞计数) 4.80×109/L 4.00~10.00×109/L
PLT(血小板计数) 140.00×109/L 100.00~300.00×109/L
A.急性炎症 B.贫血 C.白血病 D.高血压
B [贫血是指一定体积的血液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通过与正常值对比,患者的红细胞比正常值少,可知小刚得了贫血病。]
[感悟提升]
(1)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都会引起贫血,贫血应该多吃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
(2)血液中完成运输作用的是血浆和红细胞,完成防御、保护作用的是白细胞。
1.填空
(1)一个人因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为原则。
(2)在情况紧急时,A型血的病人可输入__型血和少量的__型血。
(3)一个AB型血的人义务献血,他的血液将来可输给___型血的病人。
任务二 输血与血型
同型血
A
O
AB
2.连线(用直线将下列患者与应该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A.血浆        a.严重贫血患者
B.浓缩的红细胞悬液  b.血小板减少症
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  c.大面积烧伤者
[答案] A—c B—a C—b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 )
(2)一个健康成年人无偿献血的量为每次200~300毫升。 ( )
(3)AB 型血的人只能献血给 AB 型血的人。 ( )
(4)根据安全输血的原则,A型血的患者在大量失血时只能输入A型血的血浆。 ( )

×

×
考向 安全输血
1.(2024·宁阳质检)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由于血库缺乏AB型血,为即时救治AB型血的烧伤患者,可快速地输入大量的A型或B型血
C.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于烧伤患者可以只输入血浆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
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B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采用时要缓慢地输入,B错误。]
2.小红一家三口的血型各不相同。爸爸可以给小红和妈妈输血,小红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也不能给小红输血。则爸爸、妈妈、小红的血型依次可能是(  )
A.爸爸O型、妈妈AB型、小红B型
B.爸爸O型、妈妈A型、小红B型
C.爸爸AB型、妈妈O型、小红B型
D.爸爸AB型、妈妈O型、小红A型

A [如果爸爸O型、妈妈AB型、小红B型,则爸爸可以给小红和妈妈输血,小红也可以给妈妈输血,但妈妈既不能给爸爸输血又不能给小红输血,A符合题意。]
1.识图
任务三 血管
(1)图甲中__(填序号)血管的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
A
(2)图甲中B相当于图乙中的___(填序号),在四肢处该血管内常具有______,能防止血液倒流。
(3)图乙中②相当于图甲中的__(填序号),是血液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该血管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甲的三种血管中,中医在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中切脉时感受搏动的血管是__(填序号)。
(5)请用序号和箭头表示图甲的血液流动方向:_________。

静脉瓣
C
数量大、分布广,遍布
全身各处组织中;内径很窄,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等等
A
A→C→B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是根据其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来划分的。 ( )
(2)病人在医院输液时,护士一般将针刺入身体的动脉。 ( )
(3)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变化是依靠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 )
(4)静脉的内表面都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 )
(5)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 ( )
(6)动脉里的瓣膜只能朝着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 )
×
×

×
×
×
考向 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1.(2024·宁阳质检)下图为人体内两种血管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表示与右心室相连的血管
B.①管壁最薄,分布最广
C.②内血液流速比①快
D.②比①管壁厚,管腔小

A [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与心室相连,A正确;①是动脉,管壁最厚,一般分布较深,B错误;②是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①是动脉,②内血液流速比①慢,②比①管壁薄,管腔大,C、D错误。]
2.(2024·泰山二模)根据下列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A血管表示医生给病
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
B.乙图中若为肾小球,则c血
管里流的是动脉血
C.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氧气的变化,则线段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线段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A [甲图A血管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A血管是动脉,而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不是A血管,A错误;乙图中b若表示肾小球,则a入球小动脉和c出球小动脉里都流动脉血,B正确;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氧气的变化,丙图中显示血液流经线段B时氧气减少,因此线段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C正确;丙图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丙图中显示血液流经线段B时二氧化碳减少,因此线段B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D正确。]
3.(2024·泰安模拟)A、B表示人体某处的两种血管,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合理的是(  )

A.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状态时A中血液对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B.血管B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含量不一定高于A中血液
C.肌肉药物注射时,药物会被A血管直接吸收并输送回心脏
D.若A、B是胃壁的两根血管,则A内的葡萄糖含量比B高
B [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状态时B动脉中血液对管壁产生的侧压力,A错误。A是静脉,B是动脉,血管B动脉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含量不一定高于A静脉中血液,比如肺动脉内流的是含氧量少的静脉血,肺静脉内流的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正确。A血管是静脉,肌肉药物注射时,经过肌肉内毛细血管吸收再汇入静脉,或者直接进入小静脉再汇入大静脉。然后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再次流出通过肺循环进入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体循环,随血液到达全身,C错误。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不能吸收葡萄糖,血液要给胃组织细胞提供糖类物质,因此胃静脉里的葡萄糖会减少,所以若A静脉、B动脉是胃壁的两根血管,则A静脉内血液比B动脉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D错误。]
[感悟提升]
(1)血管的划分依据:血液的流动方向。
(2)血液种类的划分依据:血液中含氧量的高低。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血液为动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红的血液为静脉血。
(3)四肢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动脉内无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4)手上的一根根“青筋”指的是静脉血管;静脉注射或抽血的血管也是静脉血管;“切脉”位置是桡动脉。
1.填图
任务四 心脏
主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房室瓣
2.识图
(1)图__表示心房、心室舒张,血液经____流回心房。
(2)图甲表示心房____、心室____,房室瓣____,动脉瓣____,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
(3)图乙表示心房____、心室____,房室瓣____,动脉瓣____,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

静脉
收缩
舒张
打开
关闭
舒张
收缩
关闭
打开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心脏的四个腔左右相通而上下不相通。 ( )
(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是从来不休息的。 ( )
(3)左心室的壁最厚是因为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 )
(4)健康的人的心脏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右心室和左心室。 ( )
(5)心脏中的房室瓣和动脉瓣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 ( )
(6)若口服消炎药治疗阑尾炎,则药物流经心脏的顺序是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 )
×
×

×


考向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2024·泰安三模)如图甲是心脏工作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A、B、C、D为心脏四腔),乙为心脏跳动一次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心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C的壁最厚,因为它是体循环的起点
B.甲图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B内的动脉血流向D
C.甲图表示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1 s~0.4 s
D.甲图表示心房和心室都舒张,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4 s~0.8 s

D [D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A错误;甲图表示的是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4 s~0.8 s,B、C错误,D正确。]
2.(2023·泰安中考)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解剖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Ⅰ]动脉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b]左心室
②[Ⅱ]房室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
③[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
④扎紧[2]下腔静脉,向[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B [①图中Ⅰ位于主动脉和左心室之间,为动脉瓣,可防止动脉血逆流回[b]左心室,说法错误;②Ⅱ位于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为房室瓣,可防止静脉血逆流回[a]右心房,说法错误;③心脏有四个腔,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故[b]左心室壁最厚与将血液泵入[3]主动脉并运送至全身相适应,说法正确;④心脏注水过程中,扎紧下腔静脉,从上腔静脉灌水入心脏,水在心脏内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流出,故扎紧[2]下腔静脉,向[1]上腔静脉注水,水从[4]肺动脉流出,说法正确;因此A、C、D错误,B正确。]
[感悟提升]
(1)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左心室壁最厚。
(2)心脏的左侧以及与左侧相连的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心脏的右侧以及与右侧相连的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3)动脉瓣在心脏内,不在动脉内。
任务五 血液循环的途径
1.识图
(1)肺循环的途径是:___→C→肺部毛细血管→__ →②,在②中,流淌的是____(填名称)血。在A、B、C、D四条血管中,与左心房流动同样血液的是______(填图中数字或字母)。
(2)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___(填名称),通过该循环途径,血液将变成____血。
(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进行的。
(4)患者口服高血压药物后,药物成分先经______(填“肺循环”或“体循环”),到达心脏的______(填名称),再经过一系列过程送至相关部位发挥降压作用。

D
动脉
A、D
左心室
静脉
同时
体循环
右心房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人体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人体先进行体循环,后进行肺循环。 ( )
(2)氧气由肺泡到达全身各组织细胞最少需要经过心脏2次。 ( )
(3)肺循环中,动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 )
(4)经过体循环后,血液中的含氧量下降。 ( )
(5)在肺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 )
×
×



考向 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1.(2024·泰安一模)如图为自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其中A、B、C、D是四个塑料瓶,共同组成了心脏,D代表左心室;E和F是两支试管,代表某些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手动挤压该模型中的塑料瓶,产生的压力能使瓶中的液体在密闭管道中循环流动。下列关于此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管道H、J内流动着静脉血
B.试管F可代表肺部毛细血管网
C.A代表左心房,B代表右心房
D.单向阀门①、②模拟了心脏内的瓣膜

D [图中A模拟右心房,B模拟左心房,C模拟右心室,D模拟左心室,E模拟肺泡内毛细血管、F模拟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I模拟肺动脉,J模拟肺静脉,G模拟主动脉,H模拟上、下腔静脉。管道H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着静脉血,J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A错误;图中E是肺泡内毛细血管,F是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B错误;A代表右心房,B代表左心房,C错误;图中单向阀门①、②模拟了心脏内的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D正确。]
2.(2024·泰安一模)下图为小明绘制的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四条血管中含静脉血的有________。
A.肺静脉和上、下腔静脉
B.肺动脉和肺静脉
C.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
C 
(2)a过程表示人体呼吸的第一个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此过程的动力是_________的收缩,血液经过b过程后,血液成分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内的________进行呼吸作用被利用。
呼吸肌 
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氧气和营养物质
线粒体
(4)小明感冒了,扁桃体发炎。医生给他左手静脉滴注青霉素。请补全药物到达扁桃体的途径:左手静脉→上腔静脉→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示)→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名称和箭头表示)→主动脉→扁桃体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网→扁桃体细胞。
右心房→右心室
左心房→左心室
[解析] (1)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与心脏相连的四条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有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故选C。
(2)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来完成的,此过程的动力来自呼吸肌(包括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b过程表示肺泡与毛细血管里的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的变化为: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
(3)在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②所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和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进入细胞后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
(4)药物到达扁桃体的途径:左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扁桃体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网→扁桃体细胞。
[感悟提升]
(1)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且血液输出量相同。
(2)空气中的PM2.5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3)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最先出现在右心房,共经过心脏2次,依次经过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才能到达患处。
重点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实验步骤
浸湿的棉絮
鳃盖
口和尾部
平放
尾鳍
载玻片
最小
单行
分支
汇集
2.三种血管的识别(如图)
①____,②________,③____。
3.在观察过程中使用__倍镜观察。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1.(2024·东平检测)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观察时,应时常用滴管往甲中的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图丙中的③为毛细血管
D.观察可知,小鱼尾鳍内最小的动脉与最小的静脉通过丙中的③连通

B [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吸收的是水中的溶解氧,所以观察时,应时常用滴管往甲中的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保证小鱼正常呼吸,A正确;在显微镜的物镜中,相对长的是[②]高倍物镜,相对短的是[①]低倍物镜,B错误;题图丙中的③为毛细血管,是连接最小静脉和最小动脉之间的血管,C、D正确。]
2.(2024·泰山二模)根据你完成的“观察人血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过程中,我们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起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血管①是__________,血管③是__________。
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动脉
静脉
(2)如图3是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①当人体某处被细菌感染时,其数目会增加的是[①]__________。
②如果身体某处轻微受伤流血时,起到止血、凝血作用的是[②]__________。
③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水等物质的是[④]__________。
(3)观察人血涂片时,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地观察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光圈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浆
C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B.在腕部内侧摸到搏动的血管是静脉
C.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
D.右心室里的静脉血从肺动脉流向肺部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5分钟练 当堂达标
B [动脉虽然大多数分布在身体的较深部位,但是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手腕部的桡动脉,B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2.(2024·东平一模)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D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D正确。]
3.(2024·泰安二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田间的禾苗需要河水的浇灌,人体内的细胞也需要得到血液的“滋润”。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右心室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
C.由平原进入高原后,红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
D.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A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A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4.(2024·泰安一模)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运输葡萄糖能力降低是贫血病患者患病的原因
B.将新鲜离体羊心的下腔静脉扎紧,向上腔静脉注水,水从主动脉流出
C.血液由肾动脉流向肾静脉的过程中,血液中的氧减少,尿素等废物增多
D.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是手臂被胶皮管捆扎位置下方鼓起的静脉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D [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时,人就会出现贫血。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所以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A错误;将新鲜离体羊心的下腔静脉扎紧,从上腔静脉注水,水经过右心房、右心室,从肺动脉流出,B错误;肾脏作为一个排泄器官,要将流经肾脏的血液中的一些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血液由肾动脉流向肾静脉的过程中,血液中的氧减少,尿素等废物减少,C错误;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胶皮管扎紧上臂后,在捆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在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是手臂被胶皮管捆扎位置下方鼓起的静脉,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5.(2024·潍坊中考)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生命观念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B.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利于透过毛细血管壁
C.心脏的四个腔中充满血液,利于心肌细胞与血液物质交换
D.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朝心室方向打开,防止血液倒流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A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与其进行气体交换相适应,故A正确;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透过毛细血管壁无关,B错误;心脏的四个腔充满血液与血液循环有关,与物质交换无关,C错误;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朝动脉方向打开,防止血液倒流,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6.(2024·肥城三模)如图,图中 X 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A.血管①为肺动脉  B.血管②为体静脉
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  D.X 表示肺
B [根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血管①是动脉血管,血管②是静脉血管;从图乙可知:血管①中氧气含量少,二氧化碳含量多,因此血管①内流静脉血;血管②中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因此血管②内流动脉血。由此可以推断:血管①为肺动脉,血管②为肺静脉,血管②内流动脉血,X表示肺,所以判断错误的是血管②为体静脉,B错误,A、C、D正确。]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7.(2024·泰安三模)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甲、乙表示血管,A 表示某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 A 为大脑,则甲中氧含量低于乙
B.若 A 为肾脏,则甲中尿素含量高于乙
C.心脏中的瓣膜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心房
D.药物经肌肉注射最早出现在心脏的左心房中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B [大脑需要消耗氧气,若 A 为大脑,则甲中氧含量高于乙,A错误。肾脏能以产生尿液的形式排出尿素,若 A 为肾脏,则甲中尿素含量高于乙,B正确。心脏中有两个房室瓣,作用是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有两个动脉瓣,作用是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C错误。药物经肌肉注射后,由周围的毛细血管吸收,到达心脏的途径是: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最早出现在心脏的右心房中,D错误。]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8.(2024·菏泽中考)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A~D表
示心脏四腔,1~5表示血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静脉血的结构有A、B、4、5
B.若扎紧2处,从1处注入水,则水会从4处流出
C.在A和B之间、C和D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
D.当B、D同时收缩时,B和4之间、D和3之间的动脉瓣都打开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A [A右心房、B右心室,流的是静脉血,4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5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
二、非选择题
9.(2024·烟台中考)人体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并与其他器官和系统紧密联系、分工合作,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将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1)。上层是血浆,中层是_______________,下层细胞呈现红色是因为富含_________。这些血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_____而来。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红蛋白
分化
(2)组织形成器官。动脉和静脉(图2)都是由__________、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输送功能的器官。在结构上,动脉与静脉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心脏也是器官,心肌能够______________,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上皮组织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静脉管壁薄,
弹性小
收缩和舒张
(3)器官构成系统。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流动,共同构成循环系统,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________________,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药物也要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冠心病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经舌下的__________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病灶依次经过心脏的哪些腔?____________(用图3中代表结构的数字作答)。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营养物质和氧气
毛细血管
1、3、2、4
[解析] (1)将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1)。上层是血浆,中层为白色,成分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细胞是红细胞,呈现红色是因为富含血红蛋白。这些血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2)动脉和静脉都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输送功能的器官。在结构上,动脉与静脉不同的是动脉管壁厚,弹性大,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心脏也是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心肌能够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3)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流动,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冠心病患者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经上腔静脉、[1]右心房、[3]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2]左心房、[4]左心室、主动脉、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1
题号
2
3
4
5
6
7
8
9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
1.(2024·临沂中考)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是白细胞,当数量超过正常值,身体可能有炎症
B.①的数量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可能患贫血病
C.成熟的①没有细胞核,能够运输氧气
D.数量最多的是③,具有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
课时规范训练(11)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D [②白细胞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A正确。①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能运输氧气。人体内红细胞少或者是血红蛋白含量低,都使人患贫血,B、C正确。③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D错误。]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2.(2024·临沂中考)解剖、观察羊的心脏后,兴趣小组绘制了心脏解剖示意图,字母和数字分别表示腔室和血管。你对他们的解读不认同的是(  )
A.b是右心室,壁最厚,收缩力最强
B.c和a之间有房室瓣,血液从c→a
C.体循环路线是:a→①→……→④⑤→d
D.若扎紧⑤,从④灌水,水将从②流出

题号
2
1
3
4
5
6
8
7
9
10
11
12
A [a左心室的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A错误;c左心房和a左心室之间有朝向左心室的房室瓣,房室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使血液只能由c左心房流向a左心室,B正确;体循环:a左心室→①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④⑤上、下腔静脉→d右心房,C正确;若扎紧⑤下腔静脉,从④上腔静脉灌水,水依次经过上腔静脉→d右心房→b右心室→②肺动脉,水从②肺动脉流出,D正确。]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

3.(2024·聊城中考)如图为人体某结构(器官)的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甲代表某结构或器官,①②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①②都流动脉血,则甲可能代表肺
B.若甲为组织细胞,则②比①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
C.若①为上腔静脉,②为肺动脉,则甲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血管①中营养物质含量高,血管②中营养物质含量低,则甲可能代表小肠

题号
3
2
4
5
6
8
7
9
10
11
12
1
C [若甲代表肺,则①为肺动脉,内流静脉血,②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错误;若甲为组织细胞,则血管②比血管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而氧气含量低,B错误;若①为上腔静脉,②为肺动脉,则甲是右心房和右心室,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和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即房室瓣和动脉瓣,C正确;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营养物质通过小肠壁进入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若甲代表小肠,则血管①中营养物质含量低,血管②中营养物质含量高,D错误。]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

4.(2024·眉山中考)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下列不能体现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的是(  )
A.白细胞能吞噬伤口感染的细菌
B.红细胞能运输氧气
C.血浆中含有能抵御病原体的抗体
D.身体有了炎症白细胞会增多
题号
4
2
3
5
6
8
7
9
10
11
12
1
B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A不符合题意;红细胞无细胞核,数量最多,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B符合题意;血浆中含有能抵御病原体的抗体,抗体对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C不符合题意;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防御疾病,身体内有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D不符合题意。]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5.(2024·河北模拟)下图为肺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①②③④表示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可防止血液倒流
B.②表示右心室
C.③表示肺泡
D.④内的血液为静脉血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D [①房室瓣存在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A正确;在心脏的结构中,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由图可知,②是右心室,B正确;由图可知,③与支气管相连,因此③表示肺泡,C正确;④肺静脉是从肺部流向左心房的血管,其中流动的血液是富含氧气的动脉血,D错误。]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6.(2024·宜宾中考)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下图为某志愿者的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姓名:******
证件类型:身份证
证件号:43****************37
血型(初筛):O型
献血量:300 mL
献血类型:全血
献血编码:0201*******2621
题号
2
4
5
3
6
8
7
9
10
11
12
1
A.18~55周岁的所有公民均可献血
B.献血时采血针扎入的是静脉血管
C.一次献血300 mL能较快恢复血量
D.该血样可少量缓慢输给B型血患者
A [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有传染病的居民不能献血,A错误。]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

7.(2024·四川模拟)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简图,其中A~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④表示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最发达的是C
B.手背静脉输液,药物最先到达B
C.④中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D.①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题号
2
4
5
3
7
6
8
9
10
11
12
1
D [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收缩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最厚。因此肌肉最发达的是D左心室,A错误;手背静脉输液,药液随血液循环进入上腔静脉,然后流入心脏的A右心房,B错误;④是主动脉,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C错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①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D正确。]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
8.(2024·济南一模)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甲、乙分别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装置及该实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丙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题号
2
4
5
3
8
6
7
9
10
11
12
1
A.在做图甲的实验时,要选用尾鳍颜色较深的小鱼,在高倍镜下进行观察
B.观察时发现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图乙中的3
C.通过观察发现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1→2→3
D.成熟的血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只有图丙中的b
C [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的,并在低倍镜下进行观察,A错误;图乙中的1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B错误;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1动脉→2毛细血管→3静脉,C正确;没有细胞核的有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9.(2023·泰安中考)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图中曲线①和②可以表示的是(  )
A.流经大脑的血液中,①表示氧气,②表示二氧化碳
B.流经肺泡的血液中,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氧气
C.流经小肠的血液中,①表示氧气,②表示营养物质
D.流经肾脏的血液中,①表示二氧化碳,②表示尿素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D [流经大脑组织细胞的血液中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增多,氧气减少,A错误;流经肺泡的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图示不符合物质变化情况,B错误;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流经小肠的血液循环部分是体循环的一部分,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会增多,C错误;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成分发生的变化是氧气、营养物质、尿素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D正确。]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10.(2024·青岛二模)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过程示
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循环的起点是④左心室,经此循环后血液由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B.血管c内血液与血管a内血液相比,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C.我们手臂上的“青筋”与图中血管d属于同一类血管
D.e 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依次经过心脏①④②③后排出体外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B [体循环的起点是③左心室,经体循环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A错误;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管c肺静脉内血液与血管a肺动脉内血液相比,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正确;我们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与图中血管d主动脉不属于同一类血管,C错误;e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由f上、下腔静脉→①右心房→④右心室→a肺动脉→b肺部毛细血管网→支气管→气管→喉→咽→鼻后排出体外,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11.(2024·泸州中考)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字母表示血管,甲表示物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a、b分别表示肺动脉和肺静脉
B.③④分别表示左心室和右心室
C.c中血液的含氧量高于d中血液的含氧量
D.参与甲形成的消化腺有胃腺、肠腺和胰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A [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结合题图可知,a、b分别表示肺动脉和肺静脉,A正确。结合题图可知,③④分别表示右心室和左心室,B错误。人体的组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细胞里,结合题图可知,c上、下腔静脉中血液是经过组织细胞后的,因此其含氧量低于d主动脉中血液的含氧量,C错误。图中甲代表淀粉被消化成葡萄糖,而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唾液、肠液和胰液,唾液由唾液腺分泌,胰液由胰分泌,肠液由小肠内的肠腺分泌,而胃腺分泌的胃液不能消化淀粉,D错误。]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8分)
12.(8分)(2021·聊城中考)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据图回答: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1)人体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形成的闭合管道内流动,其中________为其提供动力。
(2)血液从[ ]________出发,经过肺动脉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最终流回[ ]________的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血。
(3)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当心室和心房均舒张时,心房与心室间瓣膜______,动脉瓣________。
(4)人生病后口服药物,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心脏
4
右心室
1
左心房 
静脉
动脉
张开
关闭
3→4→1→2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解析] (1)心脏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的一种)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肺循环是血液由[4]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1]左心房的循环。血液经过肺循环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当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
题号
9
2
4
5
3
8
6
7
10
11
12
1
(4)人生病后口服药物被胃肠内的毛细血管吸收,然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3右心房、4右心室,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流回心脏的1左心房、2左心室,再经主动脉、各级动脉到达病灶。故药物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先后出现的顺序是3→4→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