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分层作业1 走进化学科学--2025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分层作业1 走进化学科学--2025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18:4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分层作业1 走进化学科学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题组1.化学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1.(2024河南郑州联考)我国科学家为世界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是(  )
①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合成
②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基础
③首次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2024山东莱阳一中模拟)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B.近代化学诞生的标志是道尔顿提出了电子学说
C.尽量购买本地、当季的食物,可减少运输中的能耗,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D.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题组2.化学科学及其特征
3.(2024安徽定远中学模拟)下列诗文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2024山东泰安模拟)2020年10月7日,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开发出一种基因组编辑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
B.化学科学的特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表征物质、在不同层面上创造物质
C.化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D.现代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不需要做化学实验
5.(2024辽宁实验中学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
B.化学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中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基础科学
C.化学变化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所有形式
D.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题组3.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与应用
6.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关于其研究领域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索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从而控制原子、分子之间的反应
B.分析自然界物质构成,以便在工厂中实现规模生产
C.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新材料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
D.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元素,解决环境、能源、资源问题
7.下列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分子组装技术操控球形C60分子构成“纳米算盘”
B.两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核,释放巨大能量,用于发电
C.大量电器释放电磁辐射,造成电磁污染
D.许多金属在低温下具有超导性
8.(2024河南部分学校模拟)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现代化学还将在能源与资源、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与健康等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B.研究氯气的性质用到观察、实验等方法
C.中国3 200兆帕超级钢问世,说明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D.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2024十堰高一检测)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沼气燃烧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废弃的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D.纤维素可直接成为人的营养物质
10.(2024江苏扬州五校高一联合调研改编)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杭州亚运会采用“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
B.杭州亚运会田径比赛使用锂电池供电驱动的机器狗
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
D.用蚕丝做蚕丝被
11.化学在古代与现代的科技发展中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2.(2024四川成都高一测评)化学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化学资源的认识 B.对化学元素的认识
①人类拥有的淡水资源极度匮乏,必须爱护 ②稀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应合理利用 ③氢气是理想的能源,极具开发前景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②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是铝 ③青少年与老年人需要补充较多的钙元素
C.化学中常见的“三” D.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CO、NO2、SO2——三种污染性气体 ③原子、中子、电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①香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不利于人体健康 ②油脂导致人体发胖,因此不能摄入 ③添加小苏打的面食有害健康不能食用
13.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糖等都属于化学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碘食盐所含的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2)白糖与红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此变化为    变化。
(3)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台面上,会使其表面变得粗糙而失去光泽。这是因为食醋中的    与大理石发生了化学反应。
(4)东部城市部分家庭厨房中的“柴”已被“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所替代,请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分子式:    ,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据报道,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大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做法中,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填字母)。
A.泼上汽油焚烧 B.倾倒入江河中
C.深埋于土壤中 D.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
(2)近年来,国际上提出的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工业生产中     。
A.对废水、废气、废渣进行严格的处理
B.不排放任何有害的物质
C.在化工厂周围种草、种花,将其变成花园式工厂
D.以绿色植物为原料,以生物催化剂实现化工过程
(3)化学家已经发现和创造了上亿种物质。从这一角度来看,化学是一门具有    的科学。同时,化学也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C级 学科素养拔高练
15.(2024江苏连云港高级中学模拟)青蒿素是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为35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可简化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操作Ⅱ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操作Ⅲ的主要过程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答案:
1.C 解析 ①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的合成,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②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基础,不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③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实现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④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不属于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
2.B 解析 我国科学家团队,首次在世界上成功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A正确;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B不正确;尽量购买本地、当季的食物,既可以发展当地经济,满足人们身体健康的物质需求,又可减少运输中的能耗,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C正确;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D正确。
3.A 解析 渔火为燃烧发出的光,燃烧属于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花香是分子的运动,不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水流的运动是物理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光的传播是物理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研究、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现代化学已经成为实验与理论并重的科学,D项错误。
5.C 解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已成为自然科学领域中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基础科学。将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特点和魅力所在。化学变化不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的所有形式,还有物理变化等。
6.D 解析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合成与开发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元素涉及原子核的变化,故D错误。
7.A 解析 分子组装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分子,属于化学科学的研究范畴,故A符合题意;核聚变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故B不符合题意;电磁辐射是物理研究内容,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故C不符合题意;研究金属在低温下具有超导性,属于物理研究内容,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
8.D 解析 现代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医药与健康息息相关,A正确;化学研究上,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B正确;化学研究的目的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科学家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制造出新的物质、新的材料,所以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C正确;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D错误。
9.D 解析 食盐具有咸味,可做调味剂,食盐能够使细菌脱水死亡,达到抑制细菌繁殖的目的,可做防腐剂,故A正确;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是化学变化,反应过程中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废弃的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适宜回收循环使用的资源,都属于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故C正确;人体内无纤维素酶,纤维素不能在人体内水解,所以纤维素不能直接成为人的营养物质,故D错误。
10.D 解析 “零碳”甲醇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涉及化学变化,A错误;锂电池供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B错误;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用蚕丝做蚕丝被不涉及化学变化,D正确。
11.AC 解析 金属的冶炼是将金属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古代和现代的冶金技术不同,但原理相同,故A项正确;古代的火箭所用燃料是火药,现代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体燃料,故B项错误;无论是古代捣碎中药还是现代中药纳米粉碎,均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均是物理变化,故C项正确;现代热气球飞行是利用燃料燃烧提供热量,使热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故D项错误。
12.A 解析 B项中,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②目前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是铁,说法不完全正确,B不合题意;C项中,③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说法不完全正确,C不合题意;D项中,②油脂导致人体发胖,但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应合理摄入;③小苏打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添加小苏打的面食对人体健康无害可以食用,说法不完全正确,D不合题意。
13.答案 (1)+5 (2)吸附性 物理 (3)CH3COOH(或醋酸) (4)CH4 CH4+2O2CO2+2H2O
解析 (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钾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2价,故碘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
(2)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能吸收色素使红糖脱色,此变化为物理变化。
(3)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分子式为CH3COOH。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14.答案 (1)D (2)B (3)创造性
解析 (1)泼上汽油焚烧,浪费能源,并产生污染性气体;倾倒入江河中,会造成水污染;深埋于土壤中,会造成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减少污染。
(2)绿色化学是指用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从源头上消除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因此也称环境友好化学或洁净化学。
(3)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题干中的描述体现了化学的创造性。
15.D 解析 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故A正确;将固、液分离的操作Ⅰ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故B正确;操作Ⅱ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故C正确;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热稳定性差,操作Ⅲ是重结晶,但不能用水溶解,故D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