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分层作业9 电解质的电离--2025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分层作业9 电解质的电离--2025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7 18:4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科版化学必修第一册
分层作业9 电解质的电离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题组1.电解质的判断
1.(2024陕西洛南中学模拟)下列物质能够导电又是电解质的是(  )
A.KNO3晶体 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NaCl D.盐酸
2.(2024河北石家庄二十七中模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非电解质
B.NH3、SO3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SO3均是电解质
C.铜丝、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
题组2.电解质的电离
3.(2024陕西西安中学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Al2(SO4)32Al3++3S
B.AlCl3Al3++C
C.Mg(NO3)2Mg+2+2N
D.KMnO4K++Mn7++4O2-
4.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的是(  )
A.Na+、OH-、S B.H+、Cl-、S
C.Na+、K+、OH- D.Na+、K+、N
题组3.电解质电离与导电性
5.(2024广东广州检测)把少量Ba(OH)2固体分别加入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盐酸
C.硫酸 D.食盐水
6.(2024山东枣庄滕州模拟)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和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B.NH3、S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SO2均是电解质
C.水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D.物质的溶解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电离过程
7.利用分类法研究化学物质可系统、全面地认识物质的性质。
(1)下列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字母)。
A.固态氯化镁(MgCl2) B.液态氯化镁(MgCl2)
C.氯化钠溶液 D.铝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Na2CO3:                      ;
②H2SO4:                      ;
③KHSO4:                      。
(3)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4与NaHCO3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
                     ;
有人说可将无机化合物KHSO4与H2SO4归为同一类别,你认为他的理由主要是
                     。
B级 关键能力提升练
以下选择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8.(2024安徽马鞍山模拟)图a、b、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Cl-,“”代表Na+
B.X是电源的负极
C.NaCl在三种状态下都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D.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
9.(2024山东泰安模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可用来衡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导电能力的强弱,摩尔电导率越大,离子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越强。已知Ca2+、OH-、HC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0.60、1.98、0.45。据此可判断,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溶液导电能力随二氧化碳通入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10.(2023山东济宁模拟)实验室需配制一份H+、Na+、S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的溶液,现有以下四种溶液,下列配制方法不合理的是(  )
①0.1 mol·L-1 NaHSO4溶液 ②0.1 mol·L-1 Na2SO4溶液 ③0.1 mol·L-1 NaOH溶液 ④0.1 mol·L-1 H2SO4溶液
A.②和④按3∶1混合
B.①和③按2∶1混合
C.③和④按3∶2混合
D.①和④按1∶1混合
11.某学生利用如图装置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证明盐酸是电解质
B.闭合开关K,向烧杯中加入NaCl固体,由于HCl与NaCl不反应,故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变化
C.闭合开关K,向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电流表示数增大
D.选取同体积、同浓度的硫酸替换盐酸,电流表的示数不同
12.(2024浙江金华一中模拟)现有下列物质:①CuO固体、②Cl2O、③Ca(OH)2固体、④NaHSO4固体、⑤葡萄糖、⑥液氯、⑦FeCl3溶液、⑧液态H2SO4、⑨熔融硫酸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l2O能被水吸收制备次氯酸(HClO),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l2O属于     (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或“不成盐氧化物”)。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下同)。
(3)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有           。
(4)在水溶液中自身能电离出H+的是           。
(5)在下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可以是     。
C级 学科素养拔高练
13.(2024安徽淮南三中高一段考)科学研究中观察到的宏观现象能反映微观本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溶液导电能力来探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某小组向0.1 mol·L-1 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0.1 mol·L-1稀硫酸,测得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20 ℃时BaSO4溶解度为2.38×10-4 g。
资料2:下表为20 ℃蒸馏水和饱和BaSO4溶液的电导率。
液体 蒸馏水 饱和BaSO4溶液
电导率/(S·m-1) 1.52×10-3 5.8×10-3
注: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1)硫酸的电离方程式是            。
(2)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B.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D.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4)BaSO4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同学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A.只以BaSO4固体形式存在
B.只以自由移动的S和Ba2+形式存在
C.主要以BaSO4固体形式存在,同时存在极少量自由移动的S和Ba2+
你支持观点    (填字母),证据是  (用文字和数据说明);由此可知,物质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决定了其在离子方程式中能否写为离子形式。
答案:
1.C 解析 硝酸钾晶体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所以硝酸钾晶体不导电,故A不符合题意;液态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所以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故B不符合题意;氯化钠熔融状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能够导电,是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盐酸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2.D 解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A错误;NH3、SO3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们溶于水后生成的NH3·H2O、H2SO4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NH3·H2O、H2SO4是电解质,而NH3、SO3本身不含离子也不能电离出离子,所以NH3、SO3不是电解质,B错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们是非电解质,D正确。
3.A 解析 硫酸铝完全电离出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Al2(SO4)32Al3++3S,A正确;氯化铝完全电离出铝离子和氯离子:AlCl3Al3++3Cl-,B错误;硝酸镁完全电离出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Mg(NO3)2Mg2++2N,C错误;高锰酸钾完全电离出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KMnO4K++Mn,D错误。
4.B 解析 依据酸的概念——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B符合题意。
5.B 解析 投入少量Ba(OH)2固体后自来水离子浓度大幅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大,A错误;加入少量Ba(OH)2固体后,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离子浓度变化不大,B正确;投入Ba(OH)2后,Ba(OH)2与H2SO4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硫酸钡和弱电解质水,离子浓度变化大,即溶液导电能力变化大,C错误;食盐水中NaCl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加入Ba(OH)2固体后,溶液中含有两种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化大,故导电性变化较大,D错误。
6.A 解析 电解质溶液中,溶液不显电性,说明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和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故A正确;NH3、S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是与水生成的物质电离而导电,因此NH3、SO2不是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水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强弱无关,只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故C错误;某些物质在水中以分子形式存在,不一定电离,比如乙醇溶于水,故D错误。
7.答案 (1)B
(2)①Na2CO32Na++C ②H2SO42H++S ③KHSO4K++H++S
(3)KHSO4与NaHCO3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构成的无机化合物,都属于酸式盐 KHSO4与H2SO4都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水溶液都显酸性
解析 (1)A项,固态MgCl2中的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MgCl2溶于水和熔融时能导电,固态MgCl2属于电解质;B项,液态MgCl2中阴、阳离子自由移动,能导电,液态MgCl2属于电解质;C项,氯化钠溶液能导电,但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铝能导电,铝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在水溶液中,①Na2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②H2SO4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③K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
(3)把KHSO4与NaHCO3归为同一类别,理由主要是KHSO4与NaHCO3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式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酸式盐;把KHSO4与H2SO4归为同一类别,理由主要是KHSO4与H2SO4都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水溶液都显酸性。
8.AD 解析 根据图c中Na+吸引H2O中的氧原子,Cl-吸引H2O中的氢原子,可知a图中灰色球表示氯离子、白色球代表钠离子,A正确;根据图b装置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X是电源的正极、Y是电源的负极,B错误;图a中不含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则不导电,C错误;由图可知,图c中存在水合钠离子以及水合氯离子,故图c表示NaCl在水溶液中的导电情况,D正确。
9.D 解析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先生成碳酸钙沉淀,钙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在减少,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钙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在增大,钙离子的浓度与原来相等,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与原来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但OH-的摩尔电导率大于HC的摩尔电导率,所以最后溶液的导电性小于原溶液,最后不变。
10.D 解析 0.1 mol·L-1 Na2SO4溶液与0.1 mol·L-1 H2SO4溶液按3∶1混合,在同一溶液中,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则H+、Na+、S之比分别为(0.1×2)∶(0.1×3×2)∶(0.1×1+0.1×3)=1∶3∶2,故A不符合题意;NaHSO4与NaOH反应生成Na2SO4,按2∶1混合,混合后为等量的NaHSO4和Na2SO4,H+、Na+、S之比分别为0.1∶(0.1×1+0.1×2)∶(0.1×1+0.1×1)=1∶3∶2,故B不符合题意;2个NaOH消耗1个H2SO4生成1个Na2SO4,按3∶2混合,混合后为1.5个Na2SO4和0.5个H2SO4,H+、Na+、S之比分别为(2×0.5)∶(2×1.5)∶(1×1.5+1×0.5)=1∶3∶2,故C不符合题意;0.1 mol·L-1 NaHSO4溶液和0.1 mol·L-1 H2SO4溶液按1∶1混合,H+、Na+、S之比分别为(0.1×1+0.1×2)∶(0.1×1)∶(0.1×1+0.1×1)=3∶1∶2,故D符合题意。
11.D 解析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HCl发生了电离,HCl是电解质,但盐酸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项错误;向HCl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电流表示数增大,B项错误;向HCl溶液中加入CaCO3固体,由于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CO2↑+H2O,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但离子所带电荷数增大,导电性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C项错误;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同,导电能力不同,电流表示数不同,D项正确。
12.答案 (1)酸性氧化物 
(2)①③④⑧⑨
(3)⑥⑦ 
(4)④⑧ 
(5)⑦⑨
解析 ①CuO固体熔融状态导电,属于电解质;②Cl2O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③Ca(OH)2固体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④NaHSO4固体溶于水导电,属于电解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⑤葡萄糖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⑥液氯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⑦FeCl3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液态H2SO4溶于水导电,电离出氢离子,属于电解质;⑨熔融硫酸钡导电,属于电解质。
(1)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碱作用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Cl2O能被水吸收制备次氯酸(HClO),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Cl2O属于酸性氧化物。
(2)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题中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③④⑧⑨。
(3)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有⑥⑦。
(4)在水溶液中自身能电离出H+的是④⑧。
(5)在题图所示的装置里,若灯泡亮,广口瓶内的物质A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是⑦⑨。
13.答案 (1)H2SO42H++S
(2)Ba(OH)2+H2SO4BaSO4↓+2H2O
(3)BD (4)C
①20 ℃时BaSO4溶解度为2.38×10-4g,说明BaSO4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
②20 ℃蒸馏水和饱和BaSO4溶液的电导率分别为1.52×10-3 S·m-1和5.8×10-3 S·m-1,在同一个数量级上,BaSO4溶液的电导率略大于蒸馏水的电导率,说明BaSO4电离出了少量自由移动的S和Ba2+
解析 (1)硫酸是二元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
(2)AB段,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化学方程式为Ba(OH)2+H2SO4BaSO4↓+2H2O。
(3)AB段,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但是生成的BaSO4是电解质,故A错误;B处溶液是硫酸钡和水,此时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B正确;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硫酸电离出的离子导电,故C错误;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得到硫酸钡和水,故D正确。
(4)可从溶解度和电导率两方面进行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