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任务一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1)目的要求:检验绿叶在光下制作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方法步骤
暗处理:把生长旺盛的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
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形成对照
↓
照光: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
↓
脱色:利用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
漂洗: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
↓
染色:用碘液染色
↓
显色: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
(3)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1)装置
A B
(2)实验步骤:将植物暗处理→设置对照实验(A装置中放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中放清水)→照光→脱色→漂洗→滴碘→显色。
(3)现象:A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B装置中的叶片变蓝。
(4)原因:A装置中无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无法制造淀粉;B 装置中有二氧化碳,能够继续光合作用,能构制造淀粉。
(5)注意事项:装置必须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3.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图示
(2)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复燃。
(3)结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4)注意:要将该装置放在光下。
4.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3)主要器官:叶片。
(4)场所:叶绿体。
(5)条件:光照。
(6)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7)意义
①绿色植物制造了大量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②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③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
5.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地利用光照。
(2)大棚蔬菜提高产量的措施: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如施用“气肥”“有机肥”等。
任务二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瓶温度升高,乙瓶温度不变 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甲瓶蜡烛熄灭,乙瓶蜡烛正常燃烧 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2.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2)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场所:线粒体。
(4)条件:有光和无光均可。
(5)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都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2)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粮食、水果、蔬菜时,要设法抑制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保持干燥、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2张PPT)
第7讲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任务一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
(1)目的要求:检验绿叶在光下制作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方法步骤
暗处理:把生长旺盛的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
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形成对照
↓
照光: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
↓
脱色:利用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目的是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
漂洗: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中
↓
染色:用碘液染色
↓
显色: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
(3)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1)装置
A B
(2)实验步骤:将植物暗处理→设置对照实验(A装置中放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中放清水)→照光→脱色→漂洗→滴碘→显色。
(3)现象:A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B装置中的叶片变蓝。
(4)原因:A装置中无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无法制造淀粉;B 装置中有二氧化碳,能够继续光合作用,能构制造淀粉。
(5)注意事项:装置必须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3.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图示
(2)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复燃。
(3)结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
(4)注意:要将该装置放在光下。
(7)意义
①绿色植物制造了大量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②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③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
5.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地利用光照。
(2)大棚蔬菜提高产量的措施: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如施用“气肥”“有机肥”等。
任务二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演示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瓶温度升高,乙瓶温度不变 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甲瓶蜡烛熄灭,乙瓶蜡烛正常燃烧 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2.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2)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场所:线粒体。
(4)条件:有光和无光均可。
(5)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都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2)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粮食、水果、蔬菜时,要设法抑制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保持干燥、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