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任务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组成
(1)血液分层
(2)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前者的主要成分是水,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能 异常症
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数目过少易患贫血症
白细胞 具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能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数目过多,身体可能有炎症
血小板 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是最小的血细胞 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数目过少血流不止,数目过多容易形成血栓
3.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4.观察血涂片
(1)C为血浆,A为白细胞,B为血小板,D为红细胞。其中可以进行亲子鉴定的是A(填字母序号)。
(2)用低倍镜观察,视野暗一点。
5.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并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任务二 输血与血型
1.ABO血型系统把人的血液分成A型、B型、AB型和O型(填血型)四种类型。
2.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少量输血时,O型血可以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而AB型血的人,也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液。
3.健康成年人每6个月献血不超过400毫升就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任务三 血管
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比较
项目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图示
概念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特点 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窄,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1)模式图
(2)交换过程: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代谢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被运走。
3.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任务四 心脏
1.心脏结构模式图
(1)心脏四腔及所连血管和血液成分
心脏四个腔
(2)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最厚的是左心室的壁,因为左心室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远。
(3)瓣膜:心房、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
2.心脏内血流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3.心脏工作示意图
甲: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乙:心房舒张,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丙:心房、心室同时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由心房流向心室。
任务五 血液循环的途径
1.动脉血和静脉血
(1)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2)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2.血液循环
体循环 肺循环
路线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意义 组织细胞与血液完成物质交换 肺泡与血液完成气体交换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共同规律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重点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1.观察步骤
2.观察结果
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3.在观察过程中使用低倍镜观察。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第11讲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任务一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组成
(1)血液分层
(2)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前者的主要成分是水,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能 异常症
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内含大量的血红蛋白,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 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数目过少易患贫血症
血细胞 形态结构 功能 异常症
白细胞 具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能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数目过多,身体可能有炎症
血小板 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是最小的血细胞 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数目过少血流不止,数目过多容易形成血栓
3.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4.观察血涂片
(1)C为血浆,A为白细胞,B为血小板,D为红细胞。其中可以进行亲子鉴定的是A(填字母序号)。
(2)用低倍镜观察,视野暗一点。
5.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并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任务二 输血与血型
1.ABO血型系统把人的血液分成A型、B型、AB型和O型(填血型)四种类型。
2.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少量输血时,O型血可以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而AB型血的人,也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液。
3.健康成年人每6个月献血不超过400毫升就能在短期内恢复正常。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任务三 血管
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比较
项目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图示
概念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项目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特点 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径很窄,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2.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1)模式图
(2)交换过程: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代谢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而被运走。
3.三种血管的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任务四 心脏
1.心脏结构模式图
(1)心脏四腔及所连血管和血液成分
(2)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最厚的是左心室的壁,因为左心室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远。
(3)瓣膜:心房、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
2.心脏内血流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3.心脏工作示意图
甲: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
乙:心房舒张,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
丙:心房、心室同时舒张,血液由静脉流向心房,由心房流向心室。
任务五 血液循环的途径
1.动脉血和静脉血
(1)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液。
(2)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2.血液循环
体循环 肺循环
路线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 肺循环
意义 组织细胞与血液完成物质交换 肺泡与血液完成气体交换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共同规律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重点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1.观察步骤
2.观察结果
①动脉,②毛细血管,③静脉。
3.在观察过程中使用低倍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