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教学思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念是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人格。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等。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活动时尽量体现如下几点: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版)第14课第88——91页。本课的主题是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中地位很重要,它不仅使社会主义生产力获得巨大飞跃,而且使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可以说影响到一个时代。此后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如果追溯历史根源,都要归根到工业革命,如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等,均与工业革命有一定的因果联系。只有正确理解了工业革命的影响,才能准确把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教材虽然对此表述高度浓缩,但教学中决不可忽视,可用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分析:
1、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变革。一是教师由传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者。二是从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三是从传统的教书者成为适应新课程发展的研究者。
2、学习本课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强大的交互性,促进师生互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讲述发明珍妮机的故事,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过程与方法:
1、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2、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一系列工作机发明的史实,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重点:
瓦特与蒸汽机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极其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与理论依据
导入新课 歌曲《我想去桂林》 课前,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桂林》。组织教学后,教师并以此歌曲导入新课“刚才我们欣赏的是青年歌手韩晓的《我想去桂林》,桂林有多美呢?现在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亲临其境去体验一下,请看大屏幕。”播放《桂林风光》录象,“同学们,桂林的山水美不美啊?”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美”,“假如有一天你有了钱也有了时间,你想不想到桂林去看一看,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桂林?”学生会回答“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等”。“现在,有这么多交通工具可供我们选择。但是,如果你是生活在19世纪,可供你选择的交通工具只能是火车、轮船。当时的火车和轮船是用蒸汽做动力的,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利用多媒体播放《我想去桂林》歌曲,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悬念,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及参与意识,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学 习 新 课 学 习 新 课 再现历史 话说发明 一、珍妮机的故事 教师简介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纺纱工人,一组为织布工人,模拟纺织业的机器发明过程,再现这段历史。让学生在模拟现实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参与意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再现历史,让学生走近历史,进而更好地了解历史。
讲述故事鼓励发明 二、瓦特与蒸汽机 让学生探讨“用水力做动力,要受到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限制?”教师说明“由于用水力做动力受到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人们开始寻找更加方便、更加有效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就是瓦特,谁能给大家讲一讲瓦特的故事。”在学生讲完故事后,教师说“听了同学讲的瓦特的故事,老师想到了一句话,这句话送给同学们:不要放弃你的任何一个奇思妙想,因为这其中就有可能蕴涵着伟大的发明。” 在学习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语言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
说火车 话交通 三、火车的诞生 展示火车、轮船图片,让学生说出其发明者,谈一谈火车与轮船的发展。并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束新课 史海泛舟题(略)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生活经验去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一、前提 二、进程 三、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四、影响资本 飞梭 火车劳动力 珍妮纺纱机 轮船资源 水力纺纱机市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教学后记:
1、充分利用媒体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图与静态的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
2、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运用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