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5 14:3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她啜泣着朝父母挥了挥手,虽然有些眷(juàn quàn)恋,但她还是下定决心去偏远地区工作,以锻(duàn duàn)炼自己的意志。
2.王爷爷把自己的积蓄和筹(chóu shòu)集的钱都捐给了失学儿童,自己只保存着妻子留下的镯子和亲手缝给他的褂(guá guà)子。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tǔ fěi bēng dài shěn shì chóu chú
( ) ( ) ( ) ( )
shān yuè yóu zhōng cǎo nǐ tè shū
( ) ( ) ( ) (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10分)
一( )见( ) 汗如( )( ) 肃( )起( )
( )有( )思 马( )裹( ) 舍( )为( )
1.三伏天,工地上的工人们 。
2.我们要学习雷锋 的精神。
3.他对问题的分析真是 。
4.刘伯承坚强的意志让人 。
四、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A.天亮。 B.明白。
2.五千仞岳上摩天。( )
A.形容山很高。 B.指华山。
3.南望王师又一年。( )
A.对长者的尊称。 B.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4分)
1.战士的血肉之躯是父母所生。(改为反问句)
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改为陈述句)
3.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缩句)
4.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改为转述句)
六、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4分)
A.“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B.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C.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D.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
七、课内阅读。(13分)
(一)
东入海, 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补充古诗内容,填在诗中的横线上。(2分)
2.解释下列词语。(2分)
(1)摩天: 。 (2)遗民: 。
3.前两句诗中的“东入海”表现出 的生气,“上摩天”突出山的 。从第三句可以看出百姓 ,从第四句可以看出百姓 。(4分)
(二)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1)传世宝: 。
(2)齿冷: 。
2.说说你对选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清贫”“洁白朴素”的理解。(3分)
八、课外阅读。(21分)
(一)一掬慈容何处寻
1919年,毛泽东正领导湖南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韶山老家派人扫码看讲课到长沙找毛泽东,给他送来一封紧急家书。毛泽东看了几行后,眼里立即涌出了泪花。家乡来送信的人是毛泽东的一位堂兄。他告诉毛泽东:“婶婶在昨天晚上就有出气没进气了,所以,叔叔要我来长沙,要你和泽覃立即赶回去,晚了恐怕见不到你母亲了。”
毛泽东一听,如五雷轰顶。两个月前,母亲患淋巴腺炎,自己还回去接母亲到长沙治过病。他匆匆忙忙出去安排了一下有关事情后,就带着小弟泽覃随来送信的堂兄,跌跌撞撞地往韶山狂奔。
当时,由于韶山不通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走。一百来里的崎岖山路,毛泽东他们走了一天一夜。即便如此,当毛泽东赶回韶山时,由于送信的堂哥走了一天多的路,前后就过去了三天,这时母亲已过世两天了,按照韶山的习惯,母亲早就入棺。
毛泽东紧跑急赶地走了一天一夜的路,但还是没有见上母亲最后一面。面对母亲的死,毛泽东百感交集,悲痛万分。
毛泽东久久地伏在母亲的灵柩上,泣不成声。当晚,毛泽东不顾旅途的劳累,拒绝一切人的劝阻,坚持守在母亲的灵柩边。
母亲对自己思想的影响,不断地在毛泽东眼前出现。这时的他完全沉浸在对母亲那伟大的人格和善良的心肠的追思之中。少顷,他用笔在一张白纸上,专心致志地写了起来。第二天早晨,来祭奠的人们,看到了毛泽东那发自肺腑的《祭母文》和两副挽联。
两副挽联,一副贴在大门口:
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另一副则挂在母亲的灵前:
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第二天,母亲出殡。毛泽东长跪在母亲灵前,声泪俱下地诵读了自己用泪写成的四言长诗《祭母文》。
毛泽东的这篇《祭母文》,全篇记述了母亲的养育深恩和盛德高风,字里行间凝结着母慈子孝的真诚情谊,也深深地追忆了母亲生平对他的养育之恩,由衷地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更表现出了毛泽东面对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的死亡的悲痛心情。
1.为什么母亲已经过世两天了,毛泽东才赶到家里?(3分)
2.用“ ”画出体现标题“一掬慈容何处寻”的一副挽联。(2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毛泽东面对逝世的母亲悲痛万分的两处描写,这两处通过详细描写毛泽东的 来表现他的心情。(4分)
4.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毛泽东是怎样的人 (4分)
.
每逢国庆节,伟的父亲总是穿上褪了色的旧军装把庭院打扫干净,在门前挂一面鲜红的国旗,然后默立,肃穆庄严。
一天,伟的父亲又要爬上木梯,亲手挂红旗。父亲有些气喘,动作迟钝,臂膀抬不高,手发抖。突然,伟看见父亲像根没立稳的木桩似的从梯子上掉下来。
伟的父亲住进了医院,吸氧输液仍昏迷不醒,伟整日守在病床边。
清晨,伟打开父亲床头的窗户时听见了国歌,原来是医院在举行升旗仪式。清爽的空气携着激昂的乐曲从窗口涌进,狭窄的病房里就有庄严的回响震颤胸口。这时,伟看见一直昏迷的父亲正渐渐苏醒,先是双腿立正似的合拢,接着手慢慢向头部挪,样子像在敬礼,最后双眼缓缓睁开。
国歌浑厚雄壮,国旗冉冉升起。
伟发现父亲的眼里有了硝烟,耳里有了冲锋号角,那是一场难忘的反击战:在暴风骤雨般的枪声中,伟的父亲终于高高挂起血染的五星红旗,庄严敬礼。
国歌戛然而止,伟的父亲望着窗外的国旗,面带笑容永远闭合了双眼。
此后,每年国庆节,伟像父亲一样把庭院扫干净,在门前挂一面鲜红的国旗。
1.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分)
2.从文章第1自然段中父亲升旗的一系列举动,你体会到他怎样的感情?(3分)
3.父亲去世后,伟为什么每年都要在门前挂一面国旗?(3分)
九、习作。(30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描写人物的方法。下面请以“他(她)____了”为题,来写一篇文章吧。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1.juàn duàn 2.chóu guà
二、土匪 踌躇 山岳 由衷 草拟 特殊
三、针 血 雨 下 然 敬 若 所 革 尸 己 公 1.汗如雨下 2.舍己为公3.一针见血 4.肃然起敬
四、1.A 2.B 3.B
五、1.示例: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 3.焰火构成了图案。 4.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他割了多少刀。
六、B
七、(一)1.三万里河 五千仞岳 2.(1)碰到天,形容极高 (2)在金统治区的原宋朝百姓 3.黄河 高峻 饱受战乱之苦 渴望和平
(二)1.(1)原指祖上传下来的宝物,在选文中指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2)耻笑,讥笑。在选文中指不光彩的行为让人鄙视耻笑。 2.“清贫”是指不追求物质享受;“洁白朴素”是指心地纯洁,一心为公。这两个词语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揭示了共产党员美德的内涵。
八、(一)1.韶山不通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走,从堂哥送信到毛泽东回到家已经过去了三天。 2.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3.动作4.毛泽东是一个孝敬母亲的人。
(二)1.示例:一面国旗 2.我体会到他对国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伟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父亲,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理解了父亲对国旗的感情,决定把这份感情传承下去,所以他每年国庆节都要在门前挂一面国旗。
九、例文
她生气了
她是我的邻居,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今年的夏天,天气热,蚊子多,家里都挂了蚊帐。我当时在奶奶家写作业,写完了作业,我就找来我的好朋友在奶奶家一起玩。
我们在一间小卧室里玩娃娃。我们拿着娃娃过家家,玩得很开心,两个女孩有说有笑的。突然,我的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把娃娃放在蚊帐上玩会怎样?
说干就干,但太高了怎么办?有了,我们站在床边,把娃娃放在上面。床边太窄,需要前倾,我就往前踩,“悲剧”发生了……只听“咔嚓”一声,架子倒了,蚊帐歪了。奶奶闻声进来了,看着歪倒的蚊帐,和倒在床边的我们,说道:“这是谁干的?”“她!”我不知怎么的,就指向她。她立刻否认,可我一味怪罪她。奶奶当然相信她的亲孙女,狠狠地批评了她。
她生气了,她皱着眉,脸色非常难看,一句话也没说,气冲冲地走了。我知道是我干的,却不承认。她不理我了,她真生气了!虽然后来她原谅了我,但我还是对她感到很抱歉。
这件事也让我深深地明白人要诚实,否则你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信赖,即使是你最好的朋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