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能力提升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语段,请按要求完成下题。
眨眼间,我们就要毕业了。曾经美好的过往,时常在眼前pái huái( ):六年前,我们yī wēi( )着爸爸妈妈,带着一脸的zhì( )气走进校园。清晨,温和的阳光下,我们认真学习;下课了,我们畅liáo( )书jí( )中的事;“六 一”节,我们在舞台上zhàn( )放风采……六年的生活中藏着童年最纯真的记忆,愿未来你我无惧风雨,砥砺前行。
1.根据拼音写字词。
2.“砥砺”二字是形声字,可推断这个词的读音是:[shí shì dǐ lì]。(在正确答案上面画“√”)
3.与文段中“温和”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老师用温和的目光看着大家。
B.这只小兔子的性情特别温和!
C.昆明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是有名的“春城”。
二、选择题
4.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词不能替代加点词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破烂)——风筝、空竹、口琴和年画。
B.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安慰)的东西。
C.现在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憎恶(憎恨)它。
D.我现在还能感觉到孤独而惆怅(伤感)的黄昏的到来。
5.下列格言俗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每当看到与母亲年龄相仿的人,她就想起离世多年的母亲,也真正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
B.厂长十分支持车间主任推行新的规章制度,他说:“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C.梦迪从小刻苦练习钢琴,终于在省级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可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D.老师批评佳丽骄傲自大,佳丽十分难受,妈妈告诉地,老师是为她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堂课通过还原人物的思维过程,更加深入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风气在校园里迅速蔓延开来。
C.向日葵小队的队员们立即开始改编剧本、确定剧目、选定角色……
D.即使老师教的内容都掌握了,我们也要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他人。
7.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夕、春节、元宵节”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B.“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老师接着说:“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C.我实在想不起这个人在哪儿见过?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8.下列语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说理文,全文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很有代表性。
B.《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对中心起到了强化作用。
C.写文章时,我们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
D.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最拿手的是行书,点画圆润多姿,《三门记》是其代表作。
三、填空题
9.遇见诗文,感受经典之美。
(1)我发现同一事物,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最是一年春好处, ”中的“柳”,象征着美好的春光;“渭城朝雨浥轻尘, ”和“昔我往矣, ”中,诗人借“柳”表达惜别、留恋之情。
(2)我发现不同的事物,蕴含着诗人共有的高尚。“ ,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于谦以石灰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千磨万击还坚劲, ”是郑燮借竹子表达自己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高尚品质。这种高尚品质让我想到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 ,或 。”
(3)诗美,师也美。我想对小学老师说,感谢您多年来的教导:当我们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后,您会用“ ,忠言逆耳利于行”来规劝我们;当我们因取得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时,您常常提醒我们“莫道君行早, ”。老师,您的教导像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 。”谢谢您,敬爱的老师!
四、综合性学习
10.综合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六年级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活动。
(1)【家】幸福的家: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根据示例,为活动再设计两个内容。
①听成长故事 ②看新旧照片 ③ ④
(2)【国】强盛的国: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
(3)【梦】复兴的民族: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少年的你,请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③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1.波义耳是怎样得出结论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完成图示。
溅上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了,提出疑问→ →
12.“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 ,“!”指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
13.选文的观点是什么?是用什么方法来论证此观点的?
14.读完选文,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蚕豆肉丸汤
①今年的春天好像特别冷,春节一过就是连续几周阴雨连绵。好不容易等到天放晴了,终于得见太阳的脸,北风又来凑热闹。这波倒春寒,好像是为了让我体验什么才是春寒料峭一般。
②觉得冷的时候,人就惦记着吃口热乎的,来碗热汤刚刚好。
③我记忆里,蚕豆好像有春天的味道。小时候每个周末一大早,我爸就把我送到奶奶家。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因为可以打牙祭。爸妈厨艺实在是不好,家里的菜只能吃出点咸味儿来。吃饭对我来说就是完成任务。奶奶家的厨房却有魔力,什么食材钻进去都能变成美味安抚我的肚皮。每到春季,奶奶就会给我做一碗蚕豆肉丸汤,汤鲜肉嫩,喝完一碗还觉得意犹未尽。
④蚕豆虽好吃但剥壳却费劲儿,要剥开蚕豆荚再去掉蚕豆壳,每次剥完蚕豆,奶奶的手指就变黑了,好几天都洗不干净。剥好的蚕豆粒冲洗干净沥水。锅里放油,待油滚下蚕豆翻炒断生以后加入沸水炖煮。接着剁肉糜,加入葱姜水去腥,再加入淀粉和马蹄丁后调味搅拌上劲以后就可以攥丸子了。那时候没有什么丸子神器,奶奶都是左手握拳挤肉馅,一团肉糜从虎口露出,右手马上用汤勺一刮,一个胖嘟嘟的肉丸就跳进了炉子上炖着的蚕豆汤里。奶奶左右手合作默契,不一会儿,蚕豆汤里就浮起一群白白胖胖的肉丸子,厨房里飘散着蚕豆和肉汤的香味儿,感觉暖暖的。
⑤奶奶在厨房烧饭的时候,我总喜欢凑到旁边,或者倚着门槛,或者靠着灶台。后来慢慢长大了,我也可以帮忙打打下手。我总喜欢边看奶奶炒菜边和她聊天。就在厨房那一方小天地中,中考以后,我和奶奶聊高中填报的志愿;上大学以后,我们聊女孩子要学几样拿手菜,日后无论到哪生活都能照顾好自己;离开家到上海以后,奶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我见她聊的都是小时候的事了。只可惜奶奶终究没能在春天尝到我给她烧一碗蚕豆肉丸汤。
⑥朋友们都说我厨艺了得,大头儿子也很买账。刚到上海那几年,和朋友合租,蚕豆肉丸汤那时候就是家里餐桌上的“常驻嘉宾”。后来我也像奶奶当年那样,教大头儿子烧一碗蚕豆肉丸汤。我一直记得奶奶说过,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春天就得尝尝鲜。
(选自《新民晚报》2024﹣03﹣15,有删改)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兴味索然
春风和煦
(2)短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主要写了小时候,每到春季,奶奶 慢慢长大后,我在帮奶奶打下手中学到了 。
(3)揣摩第①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 。
(4)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是对奶奶的 描写,突出“奶奶 的娴熟,表现了 。
(5)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画线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
(6)联系全文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奶奶说过,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春天就得尝尝鲜。”,这句话既 ,也 。
六、书面表达
16.请在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习作。
题目一:同学们,我们即将毕业,在六年的时光里,我们度过了美好的时光,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
题目二:亲爱的同学们,转眼间我们即将告别小学生活,踏入新的学习阶段。在这特殊的时刻,让我们围绕“梦想”这一主题写下我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要求:(1)内容具体,主题鲜明,语言通顺,题目自拟。
(2)恰当地运用各种表达方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数要求400以上。
《小升初能力提升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4 5 6 7 8
答案 A D D A D
1.徘徊 依偎 稚 聊 籍 绽 2.dǐ lì 3.C
【详解】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稚”“聊”“籍”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字音。
“砥”字左边的“石”是形旁,表示与石头有关;右边的“氐”是声旁,提示读音。“砺”字左边的“石”是形旁,表示与石头有关;右边的“厉”是声旁,提示读音。由此可知“砥砺”的读音为“dǐ lì”,常用来表示磨炼、锻炼。
3.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每天清晨,在温和的阳光下”的意思是:每天清晨,在不冷不热的阳光下。“温和”指气候不冷不热。
A.“老师用温和的目光看着大家。”的意思是:老师用温柔的目光看着大家,令我们倍感亲切。温和:温柔。
B.“这只小兔子的性情特别温和!”的意思是:这只小兔子的性情让人感到很亲切,真是乖巧可爱!温和:不暴躁,使人感到亲切。
C.“昆明的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是有名的‘春城’。”的意思是:昆明的气候不冷不热,四季如春,是有名的“春城”。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故选C。
4.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A.“玩意儿”指的是有趣的小物品、小玩具等,“破烂”通常指破旧、损坏、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原句中“玩意儿”是带有一定喜爱和轻松语气的表述,而“破烂”更多地带有贬义、嫌弃的意味,两者的情感色彩和语义不同,不能替代。
故选A。
5.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格言俗语。
D.这句话中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用来形容听到别人的有益教诲,比读很多年的书还要有用。但在这里,妈妈是在安慰佳丽,告诉她老师的批评是为了她好,这与“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含义并不相符。
故选D。
6.D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本句成分残缺,可在“更加”前加上“使同学们”。
B.本句用词不当,“蔓延开来”改为“形成”。
C.本句语序不当,应将“确定剧目”与“改编剧本”调换位置。
故选D。
7.A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B.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要用逗号;
C.陈述句后面用句号;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与“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为三个并列分句,故用分号。
故选A。
8.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D.关于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特点及代表作的表述有误。实际上,赵孟頫最拿手的并非行书,而是楷书,其楷书圆润秀丽,结构严谨端庄,笔法圆转遒丽,世称“赵体”。《三门记》虽为其作品,但并非其行书代表作,且文中明确指出其为楷书作品,故该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9. 绝胜烟柳满皇都 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依依 粉骨碎身浑不怕 任尔东西南北风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良药苦口利于病 更有早行人 润物细无声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名言警句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绝、满、柳、新”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骨、浑、尔、重、鸿”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药、病、更、润”的正确写法。
10.(1) 忆点滴关爱 写亲情作文
(2)看今朝,黄大年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
(3)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详解】(1)本题考查活动方案的设计。
题干已给出设计活动方案的大主题:开展“家国梦”的主题活动,并且给出示例;设计的活动有对应的主题,并且要达到宣传的效果;引领同学们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设计的活动有可行性,如:演讲、作文、讲故事等。
示例:送温馨祝福;集孝亲名言。
(2)本题考查对联的相关知识。
对对联,要注意其常识,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协,宽对即可。通过分析上联,可知,下联应由“三字动宾短语,人+四字成语+二字词语(人物主要贡献)+三字动宾短语(颂成就)”构成。然后根据提供的材料,按上述结构拟写即可。
示例: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深探”树楷模。
(3)本题考查拟写座右铭的能力。
题目要求拟写一句座右铭,激励自己不断前进。注意,座右铭应该精练,具有激励、警醒作用;另注意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示例:世间的人有千千万万,我是其中最坚韧的一个。
11. 抓住问号不放,反复研究和实验 找到真理,得出结论。 12. 发现问题,不断追问 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选文的观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者用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的事例来证明观点。 14.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也要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
【解析】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中第③段内容可知,描述了波义耳在实验中偶然发现溅上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了,这一现象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并促使他提出了疑问。概括为:溅上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了,提出疑问。
随后,波义耳并没有忽视这个疑问,而是紧紧抓住它不放,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概括为:深入探究,反复实验。
通过这些努力,波义耳最终找到了真理,即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并据此制成了酸碱试纸,得出了结论,可概括为:发现真理,得出结论。
图示为:溅上盐酸的紫罗兰花瓣变红了,提出疑问→深入探究,反复实验→发现真理,得出结论。
12.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第②段“把‘?’拉直变成‘!’”中,“?”指的是发现的问题或疑问,并不断发问,即波义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这一奇怪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未知问题。“!”则指的是通过探索、实验后找到的答案或真理,即波义耳发现的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作用会改变颜色的现象,特别是石蕊地衣提取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特性,并据此制成了酸碱试纸。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科学探索的过程。从疑问(?)到答案(!),仿佛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跨越,既形象又易于理解。
13.本题考查论点观点。
结合文中第②段“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可知,这句话直接点明了选文的观点,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此观点是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证的。文中以波义耳发现酸碱试纸为例,具体展示了他是如何从紫罗兰遇盐酸变红这一细微现象出发,通过不断发问、实验,最终找到真理的过程。这个例子生动具体地支持了选文的中心论点。
14.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短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短文简述了波义耳从紫罗兰遇酸变红的现象中,通过不断发问与实验,最终发现酸碱试纸原理的故事,强调了观察与探索在发现真理中的重要性。
如:读完选文,我深受启发。它让我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勇于提问,不断探索。就像波义耳那样,从紫罗兰遇酸变红的小事中发现大问题,最终创造了酸碱试纸。在学习上,我也要细心观察,积极思考,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努力追寻知识的真理。这样,我才能不断进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15.(1) 意犹未尽 春寒料峭
(2) 做蚕豆肉丸汤 做拿手菜
(3) 拟人 早春天气虽然开始回暖,但仍略有寒意的特点
(4) 动作 做蚕豆肉丸汤 奶奶的勤劳、能干
(5)引出下文
(6)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和怀念
【详解】(1)本题考查反义词。
“兴味索然”:一点儿兴致、意趣都没有。
文中“意犹未尽”指没有尽兴或意思没表达完,因此“意犹未尽”与“兴味索然”互为反义词。
“春风和煦”:温暖的,形容阳光温暖而舒适。
文中“春寒料峭”意思是:早春的天气虽然开始回暖,但仍略有寒意,因此“春寒料峭”和“春风和煦”互为反义词。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③自然段“每到春季,奶奶就会给我做一碗蚕豆肉丸汤,汤鲜肉嫩,喝完一碗还觉得意犹未尽”可以概括为:奶奶做蚕豆肉丸汤。
结合第⑤自然段“后来慢慢长大了,我也可以帮忙打打下手。我总喜欢边看奶奶炒菜边和她聊天。就在厨房那一方小天地中,中考以后,我和奶奶聊高中填报的志愿;上大学以后,我们聊女孩子要学几样拿手菜,日后无论到哪生活都能照顾好自己”“朋友们都说我厨艺了得,大头儿子也很买账。”可以概括为:我在帮奶奶打下手中学到了做拿手菜。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
“好不容易等到天放晴了,终于得见太阳的脸,北风又来凑热闹”中“太阳的脸”“凑热闹”将“太阳”“北风”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早春天气虽然开始回暖,但仍略有寒意的特点。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赏析。
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那时候没有什么丸子神器,奶奶都是左手握拳挤肉馅,一团肉糜从虎口露出,右手马上用汤勺一刮,一个胖嘟嘟的肉丸就跳进了炉子上炖着的蚕豆汤里”中“挤”“露”“刮”这些动词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奶奶”做蚕豆肉丸汤的娴熟,表现了奶奶的勤劳、能干。
(5)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
“奶奶在厨房烧饭的时候,我总喜欢凑到旁边,或者倚着门槛,或者靠着灶台”为下文“后来慢慢长大了,我也可以帮忙打打下手”“就在厨房那一方小天地中,中考以后,我和奶奶聊高中填报的志愿;上大学以后,我们聊女孩子要学几样拿手菜,日后无论到哪生活都能照顾好自己”做的铺垫,因此这句话的作用是:引出下文。
(6)本题考查结尾段落的作用。
文章最后一句话:“我一直记得奶奶说过,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春天就得尝尝鲜”既照应了开头“好不容易等到天放晴了,终于得见太阳的脸,北风又来凑热闹。这波倒春寒,好像是为了让我体验什么才是春寒料峭一般”,在结构上做到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在内容上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感激和怀念。
16.例文一:
难忘的那一刻
在我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瞬间,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那次运动会。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学校组织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作为班级的长跑选手,我报名参加了800米的比赛。比赛前,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班主任李老师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加油,我们全班都相信你!”
比赛开始了,我拼尽全力奔跑,耳边是同学们的加油声和欢呼声。前几圈我一直保持在前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逐渐不支,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突然听到班级啦啦队的呐喊声:“坚持住,你是我们的骄傲!”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咬紧牙关,继续向前冲刺。
最后一百米,我已经筋疲力尽,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最终,我以第二名的成绩冲过了终点线。同学们蜂拥而至,把我团团围住,有的递水,有的帮我按摩双腿,大家都为我感到骄傲。
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感动和自豪。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同学们的鼓励和关心让我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也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意义。
这次运动会不仅让我在体育上取得了突破,更让我明白了团结和坚持的重要性。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无论今后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想起那一刻,用那份勇气和决心去面对一切挑战。例文二:
梦想的翅膀
“梦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特的这句话至今仍是我的座右铭。在即将告别小学生活,迈进新征程的时刻,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因为我怀着一个熠熠生辉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个梦想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源自一个令我刻骨铭心的经历。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我亲爱的爷爷突发重病,看着他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的面容,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疼痛难忍。在医院的走廊里,我看见医生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争分夺秒的与死神搏斗,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专注,那一刻我深深的被他们的职业精神所打动,我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痛苦,给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家庭带来希望的曙光。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努力学习每一门功课,尤其是科学。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医学书籍,观看医学纪录片,了解人体的奥秘和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每当遇到难题我都会告诉自己:“坚持下去,这是通往梦想的阶梯。”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会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我会努力面对挑战不断。超越自我,我会保持一颗善良、关爱他人的心,因为每一个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更,更要有高尚的医德。
让我们一起张开梦想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我们都要勇往直前,因为梦想的彼岸是一片绚烂的花海等待着我们去采摘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花!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例文一:
一、审题。
本题要求以“美好的回忆”为话题,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
二、立意。
围绕“回忆中的美好”展开,表达出你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珍视。你可以通过对特定的人、事或活动的描述,来体现这些回忆对你的积极影响,比如增强了你的勇气、丰富了你的人生体验等。
三、写作思路。
写文章时使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在描述中穿插自己的感受和变化,让读者理解这些回忆对你的意义和价值。运用自己学到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
开头:开门见山式或抒情式开头,简单阐述印象深刻的事是什么。
中间:选择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人、事或活动进行详细描述。描述时,注意细节和情感的融入。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对话和心理活动,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你当时的感受。
结尾:总结式或感悟式结尾扣题,表达对那件事的感受。
例文二:
一、审题。
本题是自命题作文。要求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立意。
文章紧扣“梦想”这一主题。,你即将告别小学生活为背景,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立意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符合这一情境下的学生的思考和展望。
三、写作思路。
文章以感慨时光飞逝,即将告别小学作为引入迅速抓住读者注意力,引发共鸣。
开头:开门见山或修辞是开篇,阐述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以及梦想产生的原因。
中间:重点描述梦想的具体内容,并描述实现梦想所做的规划和努力,对未来学习阶段的想象和期待,比如新的学校环境,老师和同学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梦想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信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