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小升初科学真题重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嘉兴市小升初科学真题重组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6 22: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嘉兴市小升初科学真题重组卷2025
一、填空题
1.(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图是海上钻井平台,有4根立柱伸向海底,与只设计中间一根立柱相比,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平台的 ;平台上的塔设计了很多 结构,降低了海风的影响。
2.(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一些现象,在学习“八颗行星”时,制作了一条纸带,它是同学建立的行星 模型;除八颗行星外, 也围绕太阳公转。
3.(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体现的则是 现象。
4.(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将石块敲击打磨制造出石斧发生的是 变化,在铁器时代,将铁矿石与木炭混合后熔炼成铁发生的是 变化。
5.(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图有两种广告指示牌,它们都能稳定“站立”工作,图①主要是利用了 的特点来保持稳定,图②主要是利用了 的特点来保持稳定。
6.(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桐乡的住房都有窗户,窗户的安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 和 的需求。
7.(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鹊桥相会,指的是横跨银河两边的 和 ,它们与“天津四”构成了著名的“夏季大三角”。
8.(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制作塔台模型是本学期的重要学习内容,你们在制作塔台或者塔台模型的时候使用的是主要材料是( );你们在课堂上对自己制作的塔台或者塔台模型进行了测试,请你写出两个你们在课堂上进行测试的项目( )、( )。
9.(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写出你在校园找到的两种动物或者植物( )、( )。写出一种秋天落叶的植物( ),再写出一种春天落叶的植物( )。
10.(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祝融号”火星车(见图),在火星已经“工作”3年时间了。为了解决其持续供电问题,设计师设计了 。
二、选择题
11.(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列与北极星为同一类型星球的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哈雷彗星
12.(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吃馒头时,我们慢慢咀嚼会感觉有甜味,是因为(  )。
A.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变成了糖 B.淀粉本身的甜味被嚼出来了
C.面粉在蒸煮之后产生了二氧化碳 D.牙齿的咀嚼,把淀粉挤出来了
13.(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图中的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的一个小行星密集区域。它位于(  )。
A.地球和火星之间 B.火星和木星之间
C.木星和土星之间 D.地球和太阳之间
14.(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如图,课上我们利用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材料建立银河系模型后,旋转模拟银河系的运动,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米粒模拟的是(  )。
A.行星 B.恒星 C.河外星系 D.卫星
15.(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列选项中,属于观星的“最佳条件”的是(  )。
①中秋夜 ②郊外山坡 ③四周空旷 ④PM2.5值10 ⑤除夕夜 ⑥PM2.5值300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
16.(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图是3种相貌的不同特征,把它们相互组合起来可以得到的相貌数量是(  )。
A.4种 B.6种 C.8种 D.9种
17.(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小明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下列分类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常绿和落叶 B.草质茎和木质茎
C.平行脉和非平行脉 D.卵形叶和针形叶
18.(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班级里的双胞胎同学观察了对方的相貌后进行了对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话环节属于获取证据 B.甲同学描述的是遗传现象
C.有些双胞胎长得完全一样 D.头发长短属于性状特征
19.(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小明想绘制所居住小区生物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季节绘制的生物分布图是有区别的
B.我们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法来绘制分布图
C.调查和记录小区生物种类和数量,然后可以用推测的方法来绘制分布图
D.同一天的不同时间去调查后绘制的分布图,会有不同的结果
20.(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面是不同恒星的视星等数据,m数值越小,表示肉眼可见亮度越大,结合数据分析,下列最亮的恒星是(  )。
恒星 天狼星 心宿二 织女星 牛郎星
视星等m值 -1.46 0.96 0.03 0.73
A.天狼星 B.心宿二 C.织女星 D.牛郎星
21.(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关于云、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云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
B.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
C.云离地球有时近,但有时会比太阳离地球更远
D.云离地球比月球离地球远,但比太阳离地球近
22.(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的目的是(  )。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和美观 D.美观和杀毒杀菌
23.(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人体能分泌一种令我们心情变得愉快的物质,它是(  )。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催产素 D.内啡肽
24.(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全球都在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保护濒危生物最有效方法是(  )。
A.把有害的动物消灭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把濒危动物圈养起来 D.大量植树造林
25.(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现在常见的住宅小区设计时对楼的高度和距离有相应标准,如果高楼之间的间距太小,对低层住户来说,主要会造成( )。
A.安全问题 B.空气浑浊 C.阳光不足 D.噪声太大
26.(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19世纪中期,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花了8年时间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它的研究是为了( )。
A.建成美丽的小花园 B.培育高产的品种
C.寻找植物的遗传规律 D.验证前人的观点
27.(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晴朗的夏季夜晚,天刚黑时抬头不能看到的星星是( )。
A.牛郎星 B.织女星 C.天狼星 D.天津四
28.(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制作模型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实物缩小或放大,也可等比例大小制作。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如下图)就是一个地球的模型。该模型属于( )。
A.放大实物的模型 B.缩小实物的模型
C.等比例模型 D.无法判断
29.(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收集气体后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可能会( )。
A.没有明显变化 B.火焰变小或者熄灭
C.火焰正常燃烧 D.火焰更加旺盛
30.(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课堂上,我们用玻璃片接触蜡烛火焰(如下图),下列现象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玻璃片上产生水雾 B.玻璃片上产生炭黑
C.玻璃片会裂开 D.玻璃片会变弯
31.(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我们常常能在煤块上看到植物的枝、叶等痕迹(如下图)有时候还能发现完整树干形状的煤。科学家们发现,煤田一般都位于远古时代( )的地带。
A.树木稀少 B.森林茂密 C.干旱少雨 D.沙漠戈壁
32.(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现在市场上有很多3D人脸识别智能门锁,主人只要事先让门锁扫描自己的面部特征,回家时对着门锁,锁就能自动识别,并且开门。这种智能锁能够识别主人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 B.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
C.每个人的身高都是唯一的 D.每个人的体重都是唯一的
33.(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过年燃放烟花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烟花绽放的绚丽多彩,还可以听到响亮的爆炸声,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对此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没有产生新物质 B.产生新物质
C.发光发热 D.产生气体
34.(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表中呈现的是港珠澳大桥在建造过程中面临的限制与挑战以及解决办法,两者不对应的一组是( )。
序号 限制与挑战 解决办法
① 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 修建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
② 桥梁和隧道缺少岛屿连接 修建大跨度桥面
③ 海底淤泥问题 用圆钢筒围岛
④ 海面上台风问题 安装减震栏杆等
A.① B.② C.③ D.④
35.(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计量恒星间距离的最常用单位是( )。
A.米 B.千米 C.光年 D.年
36.(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科学家在挖掘煤的过程中,常常在煤块上看到植物的枝、叶等痕迹,由此想到煤可能是由远古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这属于探究实践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验探究 D.得出结论
37.(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图是用点燃的花生来加热试管中的水,下列描述与事实相符的是( )。
A.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能量,以燃烧的形式释放出来
B.当水被加热到沸腾后,试管的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
C.花生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会全部转化成水的热量
D.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是一种化学变化
38.(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以下相貌特征中与遗传无关的是( )。
A.头发长短 B.身高 C.肤色 D.鼻梁高低
39.(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列不属于“夏季大三角”的是( )。
A.天津四 B.织女星 C.牛郎星 D.心宿二
40.(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用层级图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科学概念的层级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简答题
41.(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人们常常会给铁制品刷上油漆。写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刷了油漆的铁制品。
四、实验题
42.(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如图,我们在课堂上用蜡烛持续加热白砂糖时,会出现以下变化:
①变成黄色 ②变成黑色 ③熔化成糖水
以上变化发生的顺序是( ),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将不锈钢勺子移出火焰,发现勺子背后有黑色粉未,它是从( )(选填“白砂糖”或“蜡烛”)变化而来的。
43.(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根据生活经验,某科学小组同学提出了“铁生锈既需要空气,也需要水。”的猜想。他们用全新的铁钉进行了如图实验。其中,甲试管装满水,乙试管装一半水,丙试管不装水,连续一周观察铁钉的生锈情况。
(1)如果猜想正确,几天后他们观察到生锈最明显的铁钉是( );
(2)乙和丙对比能说明铁生锈需要( )。
(3)查阅资料后也确认了他们的猜测是正确的,但一个月后他们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也生锈了,你的解释是:( )。
44.(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虽然我们看不见米饭在身体内的消化情况,但我们可以用模拟实验展示出来。如下图所示,将等量米饭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甲试管加入足量唾液不搅拌,乙试管加入等量的唾液并充分搅拌,丙试管加入等量的清水并充分搅拌。
(1)该实验中,对试管中的物质进行搅拌,相当于口腔中的( )在发生作用。
A.唾液 B.舌头 C.牙齿 D.无法确定
(2)要探究“米饭在口腔中的消化是否与搅拌有关”,可选择( )试管展开对比实验。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 乙、丙
(3)我们要模拟人的口腔环境,将3支试管都放入一定温度的水中,并始终保持这一温度8分钟。这个水的温度应该始终保持在( )左右。
A.26℃ B.37℃ C.100℃ D.常温
(4)4分钟后用滴管分别吸取3支试管中的等量“米饭”到3个培养皿里,分别滴入碘酒后发现:甲试管里的“米饭”变浅蓝色,乙试管里的“米饭”没有变蓝色,丙试管里的“米饭”变深蓝色。请从化学变化角度来解释一下甲试管里的“米饭”变浅蓝色的原因: 。
(5)8分钟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再做一次实验。可推测甲试管里的“米饭”( )。
A.仍然呈现相同的浅蓝色 B.呈现更深的蓝色
C.呈现更浅的蓝色甚至不会变蓝色 D.无法预测
45.(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宇宙。
下图是学生在学习宇宙单元过程中所制作的作品,请仔细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制作的是 模型,③号位置模拟的是地球,如果要组成地月系,这个模型里还缺少了 。
(2)图乙是在模拟 形成的原因,其中c对应的是图甲中的 。
(3)下列图片与图乙的模拟实验相匹配的是( )。
A. B.
C. D.
(4)宇宙中的大多数天体都十分庞大,小科收集了一些恒星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表格中恒星直径接近太阳直径100倍的是(太阳直径为1400000km)( )。
恒星 大概直径 恒星 大概直径
A 室宿二 133000000km B 角 35000000km
C 马腹一 16800000km D 天狼星 2660000km
A.A B.B C.C D.D
(5)小科仔细观察了图甲的模型,认为模型存在一定的问题,请你在下面方框中写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 ) ( )
(6)回忆《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还制作过 模型。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贡献。
五、综合题
46.(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我们知道寻找星座一般有二种方法:一是先找亮星,根据亮星所构成的图形来找星座;二是根据已知星座来找未知星座。请你把下图中的北斗七星用一个○圈出来。根据你的观察经验,借助这个星座,你可以找到________星座。
47.(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北京时间2024年4月9日,日全食“大片”将在北美洲上映,此次日全食带将跨越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境内的大片陆地区域,当地人能观看日全食过程。这次日全食在中国的我们能看到吗?( )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我们的古人认为发生日食是“天狗食日”,需要人们敲锣打鼓才能赶走“天狗”重现太阳。发生日全食时,地面上的人敲锣打鼓后太阳会不会重现?( )。这能不能证明古人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
48.(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吃起来又酸又甜。冰糖葫芦制作包括串果、熬糖、蘸糖、冷却等步骤。
(1)图2是熬糖的过程,把冰糖放入有水的锅中加热,冰糖慢慢变小,是因为冰糖 在水中,如果想加速这种现象,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
(2)把冰糖直接放入锅中加热,冰糖从最初的 态会转变为 态。此时冰糖的变化我们称为 。
A.融化 B.熔化 C.溶解
(3)如果熬煮时间过长,会产生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有什么特点,请你写出2点 、 。
(4)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中出现两次冒泡现象,第一次是把冰糖放入水中时加热后,有大量密集的大气泡,第二次是出现很多黄色小气泡,关于两种气泡,请你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
(5)图4是糖葫芦冰糖冷却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了物质变化,由液态糖变成 ,此变化属于 变化。
49.(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为美化环境,学校决定在室内过道里建一个绿植墙(如图1)。
(1)科学小组打算参与建造绿植墙的活动,你认为他们首要任务是(  )。
A.组内成员头脑风暴,提出设计方案
B.了解建造绿植墙的限制条件
C.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绿植墙
(2)上图2是科学小组的侧视设计图,其中还需要标注 。
(3)如图3箭头所指,科学小组在花盆底部栓一根酒精灯中使用的棉绳,这根棉绳最有可能的作用是(  )。
A.把花盆固定在绿植墙上B.吸水,为土壤提供水分C.方便花盆拿出来
(4)水从顶部流下(上图2),每个种植盒底部可蓄少量的水,多余水从溢水口流到下层种植盒。溢水口设置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选项见下图)( )。
(5)科学小组在测试绿植墙的安全性能时,发现花盆很容易翻出种植盒,以下倾翻原因,不合理的是(  )。
A.植物扎根太深 B.种植盒倾斜角度过大 C.花盆与种植盒尺寸不匹配
(6)结合你的经验,你认为在设计绿植墙时,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
50.(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马门溪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一种,他有非常长的脖子,脖子几乎占身体总长度的一半,在中国西部多个省发现了它的化石。大多数的马门溪龙体长都能超过20米,少数个体可超过30米,对马门溪龙体重的估算,不同种的差距极大,较小的种被认为体重在10吨以下,而最大的种被认为可能超过60吨。
(1)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主要是依靠(  )。
A.对真实恐龙的观察 B.化石证据 C.古籍的记载
(2)下图是马门溪龙头骨化石复原图,根据它的牙齿,请你判断它是肉食性恐龙还是植食性恐龙? 。
(3)科学家们推测,马门溪龙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东西,它每天要吃300千克的食物。按照马门溪龙每天的食量,请你推测一下当时它生存的地方植物生长情况是怎么样的? 。
(4)从动物繁殖方式上看,马门溪龙的繁殖方式和下列哪种动物相似(  )。
A.老虎 B.长颈鹿 C.蜥蜴
(5)除恐龙外,你还知道哪种动物也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 。
51.(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下面是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根据数据,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 ),距离太阳最远的是( ),体积最小的是( ),体积最大的是( ),相邻两颗行星之间距离最大的是( )。在课堂上模拟处理行星和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时,小明将土星放在纸带的第14格,那么木星应该放在纸带的第( )格。
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
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 赤道直径(千米)
水星 5800 4878
金星 10800 12104
地球 15000 12756
火星 22800 6787
木星 77800 142800
土星 142700 120000
天王星 287000 51200
海王星 449600 48600
52.(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省内一座连接嘉兴市和宁波市的铁路桥梁,全长29.2公里,采用时速350公里的双线无砟轨道设计,是目前世界上在建长度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建成后将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据悉,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存在大潮差(最大潮差8.69米)、强冲刷、急流速(最大流速5.3米/秒)、深厚淤泥层及浅层气多发等特点,基础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为满足海域通航需求,桥梁主跨要做到近450米,而要通过时速350公里高铁,需要桥梁刚度大、变形小,保证列车高速通行时舒适、安全、平稳。”大桥项目组工作人员介绍,在风大、浪高的环境下修建全长近30公里的桥,还要保护钱塘江涌潮这一天下闻名的奇观,这对于高速铁路桥梁而言是一项巨大挑战。该项目工期5年,将于2027年建成使用,建成后将实现嘉兴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长三角核心城市“半小时高铁圈”,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节选自2024-03-04杭州日报)
工程建设一般要经过“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模型”、“测试模型,评估并进行改进”和“实施建设”等相似的步骤。
(1)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中,要解决的问题是 。
(2)写出两个在本项目中,工程师要克服的限制条件 和 。
(3)本项目正在进行的步骤是 。
(4)有同学说,这么大的工程项目,经过工程师前期的测试、评估和改进,在实施过程中就不能进行丝毫的改动了。你认为这位同学说的对吗?简单说说理由。
53.(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白鳍豚是鲸目淡水豚科白鳍豚属哺乳动物,体呈纺锤形;吻部狭长,喷气孔纵长,位于头顶左侧;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鼻孔单个,偏于头顶左侧;背鳍三角形,尾鳍凹陷,呈新月形。吻狭长,身体背面呈浅蓝灰色,腹面白色。因它的腹面纯白,而得名白鳍豚。
白鳍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干流,洞庭湖、鄱阳湖和钱塘江口一带。白鳍豚耐寒,喜欢生活在江河的深水区,很少靠近岸边和船只,喜群居,性情温和,冬季常三五成群,游荡寻食,食物以鱼为主。白鳍豚每年3-8月繁殖,每胎产1崽,初生的幼崽体重约5千克, 寿命一般为30年。
白鳍豚在 2017 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极度濒危(CR)。已被推定为功能性灭绝,为中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誉为“长江中的大熊猫”,具有“活化石”之称。[百度词条]
(1)白鳍豚用( )进行呼吸。
A.腮 B.肺 C.皮肤
(2)白鳍豚的身体是纺锤形的,这种体形的好处是( )。
A.好看 B.在水中运动时减少阻力 C.能承受水的压力
(3)白鳍豚繁殖后代的方式是( )。
(4)白鳍豚是我国重点保护动物,请你再写出一种重点保护动物或植物?( )。
(5)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正确的是( )。
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
C.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也应保护
D.地球上物种丰富,少几种没有关系
54.(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嫦娥六号是中国嫦娥探月计划第六个探测器,任务计划前往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等工作,去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为增进国际合作,嫦娥六号任务搭载了法国、欧空局、意大利、巴基斯坦等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
2024年5 月3 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5月8日10时12分,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 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6月6日14时4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并于15时24分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继嫦娥五号之后,第二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1)2004年,中国正式开启探月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我国的探月工程又称为“嫦娥工程”。我们把月球作为宇宙空间探测的第一站,主要原因是月球( )。
A.昼夜周期较长 B.体积小,容易探测
C.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 D.有高真空、强辐射、微重力的环境
(2)建造月球基地,在月球上搬运建筑材料比地球上省力许多,其主要原因是( )
A.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B.月球的自转速度比地球慢得多
C.月球上几乎没有空气,空气阻力小 D.月球的质量只有地球的八十分之一
(3)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3.9千米,探测器登陆月球要经过多次变轨和加减速。嫦娥六号探测器从发射到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一共用了( )天。
A.10 B.20 C.30 D.40
(4)运载火箭能够把各种宇宙探测器送入轨道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 )
A.推力 B.拉力 C.摩擦力 D.反冲力
(5)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嫦娥”系列是探月工程,“天问”系列是行星探测,“天宫”系列是空间站,我国的载入飞船是“( )”系列。
55.(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自然界中有多种多样的动物,下表所描述的一类动物是 。
动物特征
体表 毛发或皮毛
体温 恒温
幼崽喂养 母乳
56.(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小小工程师。
未来5年浙江省计划建设“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规划面积约67平方公里,包括航天发射场、产业配套区。目前宁波相关企业已中标此项目,将负责发射台、指挥中心及组装测试设施等系列工程的施工和监理。学校“发射塔项目组”同学打算设计一座火箭发射塔模型,来探索它的奥秘。
火箭发射塔设计图
(1)建造“国际航天发射中心”这项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请在下方□打“√”。
□选址问题 □安全性 □抗风抗震问题
□人员分工 □承重能力 □成本问题
(2)在制作模型前,项目组对上面问题的考虑,属于工程建设过程中( )。
A.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B.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C.制作模型 D.测试模型、评估并改进
(3)火箭发射时会喷射出高温热流,小科查阅资料发现当温度达到300~400℃时,钢材的强度和弹性均明显下降,因此设计火箭发射塔时要重视( )。
A.通风系统 B.排水系统 C.隔热系统 D.采光系统
(4)项目组针对火箭发射塔模型设计了评价表,请根据评价需要,提出一项评价指标,写在指标三的括号里,并补充具体的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模型结构 结构完整,运用框架结构 结构较完整,框架结构中缺少三角形 结构不完整,框架不稳定
指标二:抗冲击效果 能抵抗3级冲击力 能抵抗2级冲击力 能抵抗1级冲击力
指标三:( ) ( ) ( ) ( )
(5)火箭发射塔可用于载人飞船发射,航天员要从发射塔底到达上层发射平台,所以要在塔内设计 ,方便航天员通行。
57.(23-24五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为了顺利开展绿豆种植活动,学校科学研究小组对绿豆种子的发芽条件进行如下研究:
处理方法
结果 不萌发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1)选择②和③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选择③和④实验,发现 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2)如果想要研究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他们应该选 和 作为对比实验,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实验⑤的结果应该是 (填“萌发”或“不萌发”)。
(3)实验②水面上的油起到什么作用?
(4)实验③中有一颗种子没有发芽,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5)绿豆苗逐渐长大,同学们发现绿豆园中有落叶,绿豆苗上有蚜虫出没,还发现有瓢虫、蜘蛛、蜗牛、蚯蚓等动物,还能听到小鸟唱歌。请据此写出一条食链:
(6)该绿豆园中,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的数量会 ,间接危害到 ,可能导致这个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58.(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生物的多样性。
19世纪初,科学家开始对史前动物的骨骼化石进行分类。将蜥龙类恐龙分为主龙类和鳞龙类,其中主龙类包括龟、鳄鱼等,鳞龙类包括喙头蜥等(如下图所示)。在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恐龙与现代的蜥蜴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它们的骨骼中都包括脊柱;都有鳞片。有些恐龙具有与鸟类相似的特征,例如:有些恐龙长有羽毛和叉骨。
(1)在古代,恐龙和鳄鱼都生活在地球上,科学家发现恐龙和鳄鱼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根据这些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恐龙和鳄鱼都是卵生,所以属于鸟类
B.恐龙和鳄鱼有着相似的特征,可能是遗传自同一个祖先的原因
C.同一种恐龙的体型大小也可能是不同的
D.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恐龙的生存
(2)恐龙和蜥蜴的骨骼中都有脊柱,它们属于 动物。有意思的是虽然两者有很多相同点,但蜥蜴却并非由恐龙演化而来,下图中,跟蜥蜴关系最亲近的是 。
(3)鸟类的典型特征是身体上长有 。
(4)关于古代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恐龙这种古代生物已经灭绝了,但蜥蜴与它有一些相似处
B.科学家只能通过化石来研究古代生物
C.可以通过化石来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等
D.银杏这种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
(5)湿地是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小科将部分湿地动物分类如下表所示,他分类的依据是( )。
类别 动物名称
甲 燕子 田鼠 鲫鱼 青蛙 蛇
乙 蝴蝶 蚯蚓 虾
是否长有羽毛 B.是否直接生小动物
C.是否有脊柱 D.是否用鳃呼吸
(6)通过短文和图片中获取的信息,你对鸟类与恐龙的关系做怎样的推测?推测的依据是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9.(23-24·浙江嘉兴·小升初)物质的变化。
(1)下图是用蜡烛加热勺子中的白糖,白糖的形态发生变化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糊状 ②黑色固体 ③液态 ④白色固体
(2)小科观察勺子的底部,发现勺底被熏黑了,四位同学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小科: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小明:这个现象与蜡烛燃烧实验无关,不用理会
C.小红:可以查找蜡烛成分资料,进一步探究黑色的物质是什么
D.小刚: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下,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如何产生的
(3)下图是古代用的油灯,在油灯里放入植物油,点燃灯芯就可以照明,植物油和蜡烛油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
(4)小科、小明等同学经过讨论后,决定把蜡烛换成油灯,然后把勺子放到油灯火焰的上加热,此时他们研究的问题是: 。
(5)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多种动植物油脂、地沟油为原料,采用新技术生产出来的一种新型燃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效解决了地沟油流入餐桌的问题 B.地沟油可以进行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C.可以缓解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 D.航空煤油燃烧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稳定性 框架
【详解】设计成4根立柱,这些立柱可以共同分担外力,使得整个平台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这是因为多根立柱的设计可以分散外力的作用,减少了每根立柱所承受的压力。平台上的塔设计了很多框架结构,很好地减少了风的阻力,从而减少对塔的直接冲击。
2.位置关系 彗星
【详解】模型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在认识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时,我们会把八大行星标记在纸带上,这种属于建立位置模型;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彗星也围绕太阳公转。
3.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亲子代间的具有相同的性状,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4.物理 化学
【详解】打制或磨制石器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将铁矿石与木炭混合后熔炼成铁生成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变化。
5.上小下大 上轻下重
【详解】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风阻小等。图中的建筑都利用了框架结构,图①主要是利用了上小下大的特点来保持稳定,图②主要是利用了上轻下重的特点来保持稳定。
6.采光 通风
【详解】建筑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房屋的框架、承重、户型、采光等。窗户是采光系统中重要的一环,窗户的安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采光和通风的需求。窗户可以让室外的光线进入室内,具有提升室内采光的功能;窗户打开时,能够达到好的通风的效果,起到提升室内空气质量的作用。
7.织女星 牛郎星
【详解】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和天鹰座。其中,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鹊桥相会,指的是横跨银河两边的织女星和牛郎星。
8.吸管 抗风 抗震
【详解】在制作塔台或者塔台模型的时候使用的是主要材料是吸管。并且在设计塔台时,会考虑的因素有:材料的实用性,安全性,成本,人员分工,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抗风抗震能力等,这些因素都要考虑。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进行测试的项目有抗风和抗震。
9.柳树 梧桐树 梧桐树 梅花
【详解】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校园里生长的有:柳树,梧桐树等。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点。梧桐树是在秋天落叶,梅花是在春天落叶。
10.太阳能电板
【详解】火星车的电来自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驱动火星车的能量转化过程是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11.A
【详解】北极星是恒星,能够自己发光;太阳是太阳系唯一的一颗恒星,地球、月球和哈雷彗星都是太阳系内的星球。所以与北极星为同一类型星球的是太阳。
12.A
【详解】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吃米饭、馒头时,我们慢慢咀嚼会感觉有甜味。
13.B
【详解】小行星是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大多分布于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组成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目前已经被编号的小行星达到120437颗,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
14.B
【详解】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实际上一颗白色粉末就是一颗巨大的恒星,银河就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所以课上我们利用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材料建立银河系模型后,旋转模拟银河系的运动,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米粒模拟的是银河系内的恒星。
15.C
【详解】观测星空的最佳时间是在晴天的夜晚去郊外的山顶观察,受到的光污染影响较小,且应该选择月牙的夜晚,因为圆月的时候月亮太亮,会影响观察。中秋夜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月亮太亮,会影响观察;除夕夜是农历三十,月相是新月,月亮比较暗,适合观察。PM2.5值小,说明污染少,有利于观察。所以属于观星的“最佳条件”的是郊外山坡、四周空、PM2.5值10、除夕夜。
16.C
【详解】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3个性状可以呈现2x2x2=8类相貌。
17.D
【详解】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小明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常绿和落叶、草质茎和木质茎、平行脉和非平行脉都可以把植物分为两类;但是卵形叶和针形叶这个分类标准不行,因为还有其他形状的叶子无法归类。
18.A
【详解】A.对话环节属于获取证据,正确;
B.甲同学描述的是遗传现象,错误;甲同学和乙同学并不是亲代和后代的关系,所以不是遗传现象;
C.有些双胞胎长得完全一样,错误;由于变异,双胞胎也有不同的地方;
D.头发长短属于性状特征,错误;头发长短不属于性状特征。
19.C
【详解】A.不同季节绘制的生物分布图是有区别的,正确;
B.我们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法来绘制分布图,正确;
C.调查和记录小区生物种类和数量,然后可以用推测的方法来绘制分布图,错误;要根据调查记录来绘制分布图;
D.同一天的不同时间去调查后绘制的分布图,会有不同的结果,正确。
20.A
【详解】天文学上规定,星的明暗一律用星等来表示,星等值越小,星星就越亮;星等的数值越大,星星就越暗。天狼星的视星值最小,所以最亮。
21.A
【详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当它们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云。云就在大气层内,所以云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月球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比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近。
22.C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不仅美观。而且可以通过隔绝空气的方法来防止铁生锈。
23.B
【详解】瑞典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中的快乐物质——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使人感到快感,这些物质是通过化学变化产生作用的。
24.B
【详解】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濒危生物最有效方法。
25.C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如果高楼之间的间距太小,对低层住户来说,主要会造成阳光不足,相邻的高层住户会把阳光挡住。
26.C
【详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19世纪中期,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花了8年时间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它的研究是为了寻找植物的遗传规律。
27.C
【详解】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和天鹰座。所以晴朗的夏季夜晚,天刚黑时抬头不能看到的星星是天狼星。
28.B
【详解】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故选B。
29.B
【详解】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比同体积的空气重的一种气体。所以收集气体后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可能会火焰变小或者熄灭,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30.D
【详解】A.玻璃片上产生水雾,正确;蜡烛燃烧产生水,水蒸发遇冷凝结附着在玻璃片上;
B.玻璃片上产生炭黑,正确;这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
C.玻璃片会裂开,正确;玻璃片长时间在高温炙烤后会断裂;
D.玻璃片会变弯,错误;玻璃片会直接断裂,不会变弯。
31.B
【详解】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经成作用后转变成的固体可燃矿产;埋在深处的植物,在地底高温、高压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亿万年的化学变化,慢慢变成了煤。所以煤田一般都位于远古时代森林茂密的地带。
32.A
【详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由于变异,我们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所以很多3D人脸识别智能门锁能够识别主人。
33.A
【详解】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物质发生变化伴随的现象可以初步作为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但最终还要看变化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物质。过年燃放烟花的时候,发光发热,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产生的新物质。
34.B
【详解】A.水陆空立体交通线互不干扰,修建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故A不符合题意;
B.桥梁和隧道缺少岛屿连接,工程师选择修建人工岛,故B符合题意;
C.港珠澳大桥在建造时,建岛的海床上有15到20米深的淤泥,机械会滑出,移走淤泥又会对海洋造成毁灭性污染,工程师们解决的方法是用圆钢筒围岛,故C不符合题意;
D.海面有台风,安装减震防风栏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5.C
【详解】光年,长度单位,科学家用光年来计量恒星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故选C。
36.B
【详解】作假设是运用思维、想象,对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初步设想或推测,在煤块上看到植物的枝、叶等痕迹,由此想到煤可能是由远古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作出假设,故选B。
37.A
【详解】A.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能量,可以以燃烧的形式释放出来加热试管里的水,故A符合题意;
B.当水被加热到沸腾后,试管的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故B不符合题意;
C.花生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不是全部转化成水的热量,还有一部分的能量会散失,故C不符合题意;
D.水沸腾后变成水蒸气,是一种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8.A
【详解】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给出的人体特征中能够遗传的有身高、鼻梁的高低、皮肤的颜色等。头发的长短是生活习惯,与遗传无关。故选A。
39.D
【详解】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这三颗星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所以不属于“夏季大三角”的是心宿二。
40.C
【详解】A.工程设计包括明确问题、设计模型、制作模型和评估模型,不正确;
B.物质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包括形态变化和形状变化,题干不正确;
C.宇宙包括河外星系和银河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正确;
D.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的茎草质茎,木本植物的茎为木质茎,不正确。
故选C。
41.铁的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防止铁生锈就要使铁隔绝空气,如在铁栏杆表面涂一层油漆。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油、烤蓝、喷漆。生活中刷了油漆的铁制品很多,比如学校楼层的铁栏杆、操场的单双杠等。
42.③①② ③ 蜡烛
【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详解】在加热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熔化成糖水,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砂糖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有颜色的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是散发到空气中的新物质。所以其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③熔化成糖水。
将不锈钢勺子移出火焰,发现勺子背后有黑色粉未,它是从蜡烛变化而来的,这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
43.(1)乙 (2)水 (3)水里有空气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详解】(1)甲试管装满水,缺少空气;乙试管装一半水,与水和空气接触最密切;丙试管不装水,缺少水,所以几天后他们观察到生锈最明显的铁钉是乙。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乙和丙对比唯一的变量是水,所以能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3)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甲试管装满水,水里也有溶解的空气,所以一个月后他们发现甲试管中的铁钉也生锈了。
44.(1)B (2)A (3)B (4)米饭加入唾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变成了一部分新物质 (5)C
【分析】淀粉有遇碘酒变蓝的特性,生活中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根据判断淀粉的方法,在食物上滴加碘酒,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色,说明含有淀粉,否则不含淀粉。
【详解】(1)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的作用是湿润食物。所以该实验中,对试管中的物质进行搅拌,相当于口腔中的舌头在发生作用。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米饭在口腔中的消化是否与搅拌有关,唯一的变量是搅拌,所以应该选择进行甲和乙对比研究。
(3)因为人的正常温度是37℃,所以这个水的温度应该始终保持在37℃左右。
(4)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甲试管里的“米饭”变浅蓝色。
(5)8分钟后,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再做一次实验。由于唾液已经把试管内的淀粉消化得差不多了,所以甲试管里的“米饭”呈现更浅的蓝色甚至不会变蓝色。
45.(1) 太阳系 月球 (2) 日食 A (3)A (4)A (5) 星球的大小不对;星球之间的距离关系不对;少了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等;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少了星环 根据星球直径大小数据,按比例缩小制作;根据星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数据,按比例缩小制作;在模型中添加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的模型;给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型上添加星环
(6) 银河系 十八
【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详解】(1)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所以图甲制作的是太阳系模型,如果要组成地月系,这个模型里还缺少地球的卫星月球。
(2)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图乙是在模拟日食形成的原因,c对应的是图甲中的太阳即A。
(3)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故选A。
(4)太阳直径为1400000km,表格中恒星直径接近太阳直径100倍的是A 室宿二,其大概直径为133000000km。故选A。
(5)模型中存在的问题有:星球的大小不对;星球之间的距离关系不对;少了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等;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少了星环。改进方法是:根据星球直径大小数据,按比例缩小制作;根据星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数据,按比例缩小制作;在模型中添加月球、小行星带、彗星的模型;给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模型上添加星环。
(6)在《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还制作过银河系模型。2024年4月25日,我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为人类探索宇宙做出了贡献。
46.;北极星
【详解】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5倍距离位置就是北极星的所在。
47.不能 中国是晚上 会 不能
【详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此次日全食带将跨越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境内的大片陆地区域,我们东亚地区正处于黑夜,所以看不到此次的日全食。发生日全食时,地面上的人敲锣打鼓后太阳会重现,但是日全食是自然现象,不受人为影响,所以古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48.(1) 溶解 搅拌 (2) 固 液 B
(3) 固体 放入水中不能溶解 (4)这两种气泡是同一种物质吗?
(5) 固态糖 物理
【分析】白砂糖在加热过程中,白砂糖首先会熔化,这是物理变化。但很快白砂糖颜色会变黄,然后越来越深,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有颜色的新物质。最后白砂糖变成了黑色的固体物质,我们也会闻到特殊的气味。黑色的固体是新物质,气味是发散到空气中的新物质。
【详解】(1)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加热等。所以把冰糖放入有水的锅中加热,冰糖慢慢变小,这是冰糖溶解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搅拌的方法来加快溶解。
(2)将冰糖直接放入锅中加热,让固态的冰糖变成液态的糖浆,即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
(3)如果白砂糖加热时间过长,会看到锅内出现黑色物质并闻到焦味,这种黑色物质是产生的新物质,是固体,而且放入水中不能溶解。
(4)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中出现两次冒泡现象,第一次是把冰糖放入水中时加热后,有大量密集的大气泡,第二次是出现很多黄色小气泡。关于两种气泡,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两种气泡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气泡呢?这属于什么变化呢?
(5)待白糖熔化后,再把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此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49.(1)B (2)数据和材料 (3)B (4)C (5)A
(6)还要考虑光照、稳定性等问题
【详解】(1)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所以科学小组打算参与建造绿植墙的活动,他们首要任务是了解建造绿植墙的限制条件。
(2)设计图要合理地设计文字和图画说明,对设计结构的表述要条理清晰。所以科学小组的侧视设计图,其中还需要标注数据和材料。
(3)酒精灯中使用的棉绳吸水性比较好,所以在花盆底部栓一根酒精灯中使用的棉绳,是为了吸收水分,为土壤提供水分。
(4)根据图2可知,种植盒都是左边低,右边高的,所以溢水口设置在左侧最好,即C。
(5)科学小组在测试绿植墙的安全性能时,发现花盆很容易翻出种植盒,这是因为种植盒倾斜角度过大或者花盆与种植盒尺寸不匹配。植物扎根太深是根为了固定植物,与花盆翻出种植盒无关。
(6)设计绿植墙时,还需要考虑光照,比如如何能够让绿植接受到最大的光照度;或者还要考虑安全性,是否稳定,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稳定就可能会带来危险。
50.(1)B (2)植食性恐龙 (3)植物资源丰富,而且植物生长茂盛 (4)C
(5)猛犸象
【分析】恐龙主要出现在一亿三千万年前的中生代时期,是一种脊椎动物,它们大多数都具有矫健的四肢、庞大的身躯和长长的尾巴,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开阔地带或森林地带。
【详解】(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因为恐龙已经灭绝了,所以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主要是依靠化石证据。
(2)食草恐龙牙齿平整,食肉恐龙牙齿尖锐锋利。图中的恐龙牙齿平整,所以属于植食性恐龙。
(3)马门溪龙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东西,它每天要吃300千克的食物。所以当时它生存的地方植物资源丰富,而且植物生长茂盛,不然满足不了恐龙的食物。
(4)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恐龙和蜥蜴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老虎和长颈鹿的繁殖方式属于胎生。
(5)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当一个物种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后,该物种就灭绝了。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很多,比如猛犸象、袋狼、渡渡鸟等。
51.水星 海王星 水星 木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 7
【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由行星、矮行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小天体一起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相对恒定不动,八颗行星有规律地围绕太阳公转,卫星围绕行星有规律地公转,小行星、彗星也在各自的轨道不停地运转。
【详解】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太阳系大家族成员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所以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体积最小的是水星。相邻两颗行星之间距离最大的是天王星和海王星。在课堂上模拟处理行星和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时,小明将土星放在纸带的第14格,那大致是1格代表10000万千米,按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距离太阳77800万千米的木星应该放在第7格。
52.(1)火车(高铁)通过 (2)抗潮水、风大 浪高 (3)实施建设
(4)不对,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调整。
【分析】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
【详解】(1)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是省内一座连接嘉兴市和宁波市的铁路桥梁,所以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个项目中,要解决的问题是火车(高铁)通过。
(2)根据题干可知,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存在大潮差(最大潮差8.69米)、强冲刷、急流速(最大流速5.3米/秒)、深厚淤泥层及浅层气多发等特点,基础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所以在本项目中,工程师要克服的限制条件是抗潮水、风大、深厚淤泥层及浅层气多发等。
(3)根据题干可知,该项目工期5年,将于2027年建成使用,说明现在就正在实施建设中。
(4)实施建设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时,要按照设计图纸建设。但是生产过程中如有新的想法和发现,应先在设计图纸中进行标注和修改,经工程师们交流论证后再实施。
53.(1)B (2)B (3)胎生 (4)大熊猫 (5)C
【详解】(1)白鳍豚是鲸目淡水豚科白鳍豚属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一般用肺进行呼吸。
(2)白鳍豚是鲸目淡水豚科白鳍豚属哺乳动物,体呈纺锤形,这样在水中运动时减少阻力。
(3)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白鳍豚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都是胎生。
(4)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大熊猫、东北虎等都我国重点保护动物。
(5)A.物种灭绝后,还可以再生,错误;物种灭绝后不会再生了;
B.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不会产生威胁,错误;生物多样性的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对人类会产生巨大威胁;
C.与人类没有直接关系的生物也应保护,正确;
D.地球上物种丰富,少几种没有关系,错误;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54.(1)C (2)A (3)C (4)D (5)神舟
【分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
【详解】(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距地球约38.4万千米,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所以我们把月球作为宇宙空间探测的第一站。
(2)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地球存在巨大差异,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建造月球基地,在月球上搬运建筑材料比地球上省力许多。
(3)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所以嫦娥六号探测器从发射到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一共用了30天。
(4)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反冲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运载火箭能够把各种宇宙探测器送入轨道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
(5)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等都顺利实施。
55.哺乳类
【详解】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体温恒定等特征。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一个类群。
56.(1)选址问题;安全性;抗风抗震问题
人员分工;承重能力;成本问题
(2)A (3)C (4) 美观 外形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最高水平 外形较为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 外形粗糙,或在所有小组中最差(低等水平) (5)电梯
【分析】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设计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最后实施建设。
【小题1】为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发射塔,这项工程所面临的问题有抗风抗震、选址、安全性、人员分工、承重能力、成本、承重性、高度等。
【小题2】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设计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最后实施建设。在制作模型前,项目组对上面问题的考虑,属于工程建设的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故选A。
【小题3】箭发射时会喷射出高温热流,高温热流影响到钢材的强度和弹性,因此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如何避免这样的影响,做好隔热系统,故选C。
【小题4】明确测试标准,以火箭发射塔模型评价表为依据从设计图及文字说明、抗冲击效果、材料成本统计、模型结构、美观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指标三可以定为美观方面,则优秀的模型外形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最高水平,合格的模型外形较为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待改进的模型外形粗糙,或在所有小组中最差(低等水平)。
【小题5】载人飞船的高度相当可观,航天员要进入则必须要借助电梯或楼梯,所以要设计电梯通道方便通行。
57.(1)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2) ③ ⑤ 发芽
(3)隔绝空气 (4)种子的胚受损、种子被虫咬了等
(5)绿豆苗→蚜虫→瓢虫→小鸟 (6) 增加后减少 绿豆苗
【分析】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小题1】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②和③唯一的变量是空气,所以可以得出空气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③和④唯一的变量是温度,所以可以得出温度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小题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光照是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所以应该选择③和⑤进行研究,假如种子发芽需要阳光那么⑤号实验的种子应该是不萌发,因为⑤号没有阳光。
【小题3】实验②中的油可以隔绝空气,保持没有空气的环境。
【小题4】可能是种子被虫咬了、胚受损等原因,种子只有在胚完整的情况下才能萌发。
【小题5】一条食物链中必须要油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在题目中可以得出生产者是绿豆苗,其他动物是消费者。食物链是吃与被吃的关系:绿豆苗→蚜虫→瓢虫→小鸟。
【小题6】如果瓢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蚜虫的数量会增加,天敌减少蚜虫会持续繁殖,需要更多的食物,间接危害到绿豆苗,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
58.(1)A (2) 脊椎 蛇 (3)羽毛 (4)B (5)C
(6)鸟类可能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亲缘关系);因为鸟的身上有跟恐龙相似的特征,如羽毛、叉骨 ,在图片中,鸟类被包含在恐龙内,说明两者关系亲近
【分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建筑、家居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它们在维持气候,保护水源、土壤和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详解】(1)根据文字资料和图片我们得出:恐龙和鳄鱼有着相似的特征,可能是遗传自同一个祖先的原因,同一种恐龙的体型大小也可能是不同的,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恐龙的生存。这些都是确定的题干表述;恐龙和鳄鱼都是卵生,但卵生的不一定是鸟类,爬行动物也是卵生,故选A。
(2)恐龙和蜥蜴的骨骼中都有脊柱,它们属于脊椎动物。根据图片,跟蜥蜴关系最亲近的是蛇,它们在同一个小圆圈里。
(3)鸟类的典型特征是身体上长有羽毛,并且羽毛是中空的。
(4)恐龙这种古代生物已经灭绝了,但蜥蜴与它有一些相似处,题干正确;可以通过化石来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等,题干正确;银杏这种古代生物一直生存到现在,题干正确;科学家可以通过化石、录像、图片、文字记载等多种资料和途径来研究古代生物,题干不正确,故选B。
(5)脊椎动物是指有脊柱的动物,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脊椎动物是由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脊椎动物一般体形左右对称,全身分为 头、躯干、尾三个部分,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小科将部分湿地动物分类如下表所示,他分类的依据是是否有脊柱,故选C。
(6)根据短文和图片我猜测:鸟类可能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亲缘关系)。因为鸟的身上有跟恐龙相似的特征,如羽毛、叉骨 ,在图片中,鸟类被包含在恐龙内,说明两者关系亲近。
59.(1)④③①② (2)B (3)都是液体;都能燃烧等
(4)油灯与蜡烛谁放出的热量更多?油灯(植物油)燃烧时会产生黑色物质吗?
(5)D
【分析】物质的变化可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物理变化没有。
【小题1】用蜡烛加热勺子历的白糖,白糖会由白色固体融化成液态,持续加热会变成糊状最终成为黑色的固体,所以顺序为④③①②。
【小题2】A.勺底被熏黑了可能是偶然性的,需要反复实验观察现象,故A合理;
B.这个现象与蜡烛燃烧实验无关不用理会错误,实验中任意现象都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故B不合理;
C.可以查找蜡烛成分资料,进一步探究黑色的物质是什么,科学中需要探究精神,故C合理;
D.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下,这种黑色物质是什么,科学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求助,故D合理;
故选B。
【小题3】蜡烛油和植物灯油的共同点有:都是液体、都可以燃烧、燃烧都需要灯芯等。
【小题4】把蜡烛换成油灯,然后把勺子放到油灯火焰的上加热,变量是两种不同的燃烧物,他们可以研究油灯与蜡烛谁放出的热量更多?油灯(植物油)燃烧时会产生黑色物质吗?等问题。
【小题5】A.地沟油可以用作燃料可以解决了地沟油流入餐桌的问题,故A正确;
B.地沟油本身没有用处现在用作燃料可以变废为宝,故B正确;
C.地沟油作为燃料可以缓解化石能源短缺问题,故C正确;
D.航空煤油燃烧会发生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