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小升初科学真题重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绍兴市小升初科学真题重组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6 22: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江省绍兴市小升初科学真题重组卷2025
一、填空题
1.(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家的住房都有一些必需的系统。虞小科家住房里的电表、电线、开关、插座等构成了房屋的( )系统。
2.(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在厨房里,早上被虞小科咬过的苹果变色了,这时,被咬过的苹果已经产生了( )物质,这种物质的变化叫作( )变化。虞小科把变色的苹果扔进厨余垃圾桶的声音,引来了狗妈妈和狗宝宝的注意,它和父母长得太像了,唯一的区别就是狗宝宝的头上多了一小块黑色的毛,这属于生物进化的( )现象。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十分常见,但在我们生活的以太阳为中心的( )系之外是否也存在生物以及这种现象呢?虞小科陷入了沉思……
3.(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我们把产生了 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4.(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 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 现象
5.(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 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6.(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我家住房有排水系统 系统等
二、选择题
7.(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下列行为中不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是( )
A.野花随便采 B.随意丢弃垃圾 C.合理修剪花木 D.增加碳排放
8.(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一段时间后,袋子中留下的( )
A.都是白醋 B.是含有新物质的混合物 C.都是水 D.都是小苏打
9.(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诗句“春风吹又生”属于物质变化中的( )变化
A.化学 B.物理 C.没有 D.生命
10.(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人体3种不同的相貌特征能组合成( )种不同的相貌
A.2 B.4 C.6 D.8
11.(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小科在博物馆中看到了一具大型动物骨骼,他推测这是种肉食动物,下列证据能支持小科观点的是( )。
A.尖牙发达 B.腿骨很粗 C.尾骨很长 D.头骨很大
12.(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制作塔台承重部分的是( )。
A.钢管 B.铝管 C.塑料管
13.(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下列变化都伴随着颜色改变,其中与另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虾被煮熟后变红 B.把红墨水加入水中
C.铁钉生锈 D.咬过后放置的苹果发黄
14.(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测试塔台模型的顶端承重时,在顶端放书可以采用( )的方法。
A.先少后多 B.每次放一本 C.随便放 D.先多后少
15.(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嘉绍大桥是跨越杭州湾,连接绍兴和嘉兴地区的桥梁,建设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的是( )的影响。
A.沙尘暴 B.潮汐 C.风浪 D.台风
16.(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与“紫甘蓝叶片浸泡在白醋里”属同类物质变化的是( )。
A.冰块放入水中 B.贝壳浸泡在白醋里
C.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 D.巧克力融化
17.(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下列谚语或古诗词中,与“春风吹又生”不同变化的是( )。
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8.(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作为学生,我们能做的是( )。
A.将动物移入动物园内 B.将植物移栽在公园内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19.(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当米饭进入身体,与其他三项变化不同的是( )。
A.米饭被咬碎 B.米饭和唾液混合
C.米饭和胃液混合 D.米饭消化吸收后变成残渣
20.(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将自封袋密封后混合白醋和小苏打,自封袋鼓起来了只能说明( )。
A.空气跑进去了 B.产生了二氧化碳 C.产生了气体 D.空气漏出了
21.(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子女和父母在相貌、气质和音色等方面( )。
A.关系不大 B.具有相似性 C.毫无关系 D.完全相同
22.(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小明的爸爸将要在城区买一套房子,以下哪些方面是他爸爸需要考虑的?( )
①房屋造价 ②房屋楼层 ③采光通风 ④房屋布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下列天体中,属于太阳系家族的是( )。
①冥王星 ②地球 ③火星 ④北极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下列俗语中的哪一项描述的不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虎父无犬子
C.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D.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
25.(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当发生日食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
B.世界上只有部分人可以看到
C.在北京看到日食,那么在洛杉矶也能看到
D.此时太阳挡在了地球和月球中间
26.(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下列情景不是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是( )。
A.小明的爸爸给家里的铁器涂上了一层漆
B.美国将一些退役飞机封存在沙漠
C.清洗铁锅后及时将它擦干
D.工人用盐酸给生锈的铁质器械除锈
27.(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近年来,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迅速,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 )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A.天宫一号 B.卫星十五号 C.神舟十六号 D.东方红十号
28.(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实验室中要称量5g的食盐,一般会选用( )。
A.天平 B.杆秤 C.弹簧测力计 D.量筒
29.(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我们在测试塔台模型时,一般需要测试的项目有( )。
A.抗风能力 B.抗震能力 C.顶端承重 D.以上都是
30.(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下列选项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中的各天体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
B.在宇宙中,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太阳转
C.银河系由2000亿﹣4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约10万光年
D.人出生时属于不同的星座就会有不同的命运
31.(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根据二歧分类法,下列分类方法不合理的是( )。
A.根据叶片形状的不同,分为卵形叶和非卵形叶
B.根据植物叶片边缘形状的不同,分为有锯齿和无锯齿
C.根据植物叶脉的不同,分为平行脉和网状脉
D.根据植物茎的不同,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
32.(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嘉绍大桥是连接绍兴和嘉兴的快速通道,在建设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的是( )的影响
A.台风 B.潮汐 C.风浪 D.沙尘暴
33.(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同样多的米饭,一份在口腔中不咀嚼,另一份咀嚼20次后取出,分别滴加碘酒,观察到的现象是( )
A.不咀嚼出现的蓝紫色和咀嚼20次的蓝紫色一样
B.不咀嚼出现的蓝紫色比咀嚼20次的蓝紫色深
C.不咀嚼出现的蓝紫色比咀嚼20次的蓝紫色浅
D.观察不到变化
34.(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完成全球组网,下列有关北斗导航系统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太空环境复杂,科技工作者没必要制作并测试北斗导航系统的模型
B.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与科技进步关系密切
C.北斗导航系统是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的
D.北斗导航系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35.(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在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时,手电筒从( )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如下图四个不同的影子
A.四个不同高度 B.四个不同距离
C.四个不同角度 D.两个不同角度
36.(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在完成书架制作后,同学们总结梳理了工程建设的一般步骤。下列对这些步骤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
①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②制作一个模型 ③实施实体建设
④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⑤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
A.①④③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②③⑤
三、判断题
37.(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塔台结构简单,离地面较低,可以直接建造 ( )
38.(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鸡不会飞,鸵鸟身上羽毛稀少,因此都不是鸟类。( )
39.(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的身体残疾不会遗传给后代。 ( )
40.(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我们身体的生长是一种化学变化,会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 )
41.(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想要使塔台模型更加稳定,可以在塔台顶端增加重量。( )
42.(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是它有一个中心——太阳。( )
43.(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是桥、隧、岛一体。( )
44.(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我们可以面朝南方,借助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
45.(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框架结构的塔台模型,抗风能力更强。( )
46.(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我们可以用3种不同的相貌特征组合成6种不同的相貌。( )
47.(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校园生物的数量,与校园生态环境没有密切关系。( )
48.(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确定一个标准,将校园动物们分成两类,在每类下再确定标准分成两类,以此类推,这种分类方法称为二歧分类法。( )
49.(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时,不同小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评价。( )
50.(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建立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长纸带的长度要根据处理后的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来确定。( )
51.(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白糖加热的实验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白糖溶解在水中属于物理变化。( )
52.(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大熊猫都改吃竹子了( )
53.(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我们可以借助小熊座比较容易找到北极星 ( )
54.(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为了增加塔台抗风能力,可以将塔台模型底部粘在桌面上 ( )
55.(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在校园生物搜索时,虞小科观察到树上的蜘蛛网,他认为可以推测并记录校园里有蜘蛛 ( )
56.(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确定一个标准,将校园植物分成两类,在每类下再确定标准分成两类,以此类推,这种分类方法称为二歧分类法 ( )
57.(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制作塔台模型应该从底座开始 ( )
58.(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在行星位置关系模型的长纸带起始端“0”的位置标记“水星” ( )
59.(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塔台模型测试完成后代表整个活动结束 ( )
60.(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地球绕轴自转,同时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
四、连线题
61.(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对应连一连(请将相似的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用线连起来)。
62.(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对应连一连。(请你来辨一辨下面这些古生物化石并连线)
三叶虫化石 菊石化石 猛犸象化石
五、实验题
(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
63.在上图下方的小方框中写出三个支架上的纸片模拟的对象。
64.发生日食时,B位于A和C( ),且A、B和C处于同一条( )上。
65.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前后。
A.十五 B.初一 C.三十 D.初七
66.下图模拟的是( )现象,这时说明B离A比较( )。
A.日全食;近 B.日环食;远 C.日环食;近 D.日全食;远
67.(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虞小科同学不小心将白砂糖与沙子混合了,他尝试用下面的步骤将它们分离。
第一步:分离白砂糖和沙子。
根据白砂糖( )的特点,以及沙子( )的特点,将足量的水加入混合物中,充分搅拌并静置一段时间后,沙子( )在杯底,白砂糖( )在水中。此时,通过( )的方法将“糖水”和沙子进行分离。
A.不能在水中溶解 B.能在水中溶解 C.沉淀
D.溶解 E.自然蒸发 F.过滤
第二步:加热分离。
虞小科取一勺“糖水”在蜡烛上加热,观察到与“加热白砂糖”相似的实验现象。请你根据实验现象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标序号)。

( )出现黑色物质 ( )“糖水”开始沸腾 ( )出现黄色物质
第三步:现象辨别。(上述实验中同时出现了其它现象,请你判断是否正确。)
(1)“糖水”开始沸腾时,上方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
(2)加热过程中,固态的蜡烛熔化成液态的蜡烛油,液态的水受热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两种变化都不是化学变化。( )
(3)勺子里出现黄色物质时会闻到焦味,出现黑色物质时会闻到香味。( )
(4)如下图,勺子底部出现了一层薄薄的炭黑,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
(5)加热白砂糖伴随的主要现象是发光发热。( )
(6)糖水加热过程中会沸腾冒泡,勺子中出现黄色和黑色物质时气泡会“炸裂”,为确保安全,实验时尽量远离一些,并戴上护目镜。( )
(7)白砂糖变成黑色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
(8)这种黑色物质是白砂糖加热形成的,还是可以食用的。( )
(9)这种黑色物质会燃烧的。( )
第四步:分析应用。
(1)虞小科没能获得原来状态的白砂糖,你觉得主要原因是 。
(2)想要获得原来状态的白砂糖,我们可以尝试用 。
(3)生活中,类似于白砂糖变成黑色物质的变化还有 。
(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加热白砂糖实验
68.白砂糖是厨房里常见的一种物质,请在对应的括号里打“√”
固态( ) 颗粒状( ) 不能溶解于水( )
液态( ) 条状( ) 能溶解于水( )
69.请根据实验中的现象为下方图片和文字描述的现象标上序号
( )白砂糖变黑并冒烟 ( )白砂糖开始熔化 ( )白砂糖熔化变黄
70.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相应括号里
A.固态 B.液态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E.发光发热 F.改变颜色
(1)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 )的蜡烛会熔化成( )的蜡烛油,( )白砂糖会熔化成( )的糖水,这两个变化都是( )
(2)勺子底部会出现黑色的物质,这一变化是( )
(3)蜡烛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加热白砂糖的主要现象是( )
71.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加热白砂糖实验现象 妈妈在烧糖醋排骨时会加入白砂糖;有些旅游景点的糖画艺人熔糖制作糖画
(1)上面两种情况中,如果白砂糖加热时间过长,会看到锅内出现黑色物质并闻到焦味,这样的“糖醋排骨”或“糖人” 食用 (选填“能”或“不能”)
(2)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物质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选填“会燃烧”或“不会燃烧”)
(3)白砂糖和黑色物质是两种 的物质,(选填“相同”或“不同”)白砂糖变成黑色物质的过程属于物质变化中的 变化 (选填“物理”或“化学”)
72.(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小明在自己的自行车上发现有些部位生锈了。铁为什么会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针对这一问题,小明提出了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空试管A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有点生锈
水试管B 无变化 生锈 锈多了 锈更多了
菜油试管C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无变化
(1)实验结果分析:比较A试管里的铁钉和B试管里的铁钉,证明在有( )时,铁钉容易生锈。比较在( )试管里的铁钉和在( )试管里的铁钉,证明在有空气时,铁钉容易生锈。(请填字母)
(2)实验结论,铁生锈是 (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73.(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某同学在研究日食实验时,绘制了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球、小球以及眼睛分别代表了什么?
大球代表( ),小球代表 ( ),眼睛代表( )。
(2)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 )(填“日全食”或“日偏食”)。
(3)当小球沿1或3方向移动时可以观测到( )(填“日全食”或“日偏食”)。
(4)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填“初一”或“十五”)。
(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小明准备制作一个简易灭火器,制作方法如下。
制作材料:空饮料瓶(开口要大一些)、试管、小苏打、白醋、洗涤剂。
制作步骤:①首先拧下饮料瓶的瓶盖,用铁钉在瓶盖中央钻一个小孔,然后往饮料瓶里加大约
②往瓶里加入小苏打,一边加入一边搅拌,直到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③往试管里倒入白醋,将装满白醋的试管轻轻放入饮料瓶中,注意白醋不能与小苏打溶液混合。将扎了小孔的瓶盖在饮料瓶上拧紧
使用方法:将瓶子倾倒并摇晃,自制灭火器就会喷出大量气体和泡沫。
74.加入小苏打时,搅拌的目的是( )。
A.减慢小苏打的溶解
B.加快小苏打的溶解
C.溶解更多的小苏打
7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不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瓶子比原来变鼓了
B.温度比原来更低了
C.产生白色烟雾
76.自制灭火器喷出的大量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77.自制灭火器时,利用的是物质的(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78.小其也想自制灭火器,但是没有找到小苏打,想用食盐来代替( )。
六、综合题
79.(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观察下图,思考日食现象中遮挡太阳的天体具有哪些特征,用“√”表示。
透明□ 圆形□ 接近地球□ 会发光□ 会移动□
不透明□ 方形□ 远离地球□ 不发光□ 不移动□
(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醒等待核酸检测人员保持一米间距,某核酸检测点需要建造一个塔台
80.在制定塔台竞标书时需要考虑哪些问题?请打“√”
使用的材料( ) 设计( ) 成本预算( ) 安全性( )
81.在设计 建造塔台时,我们认为最不容易变形的结构是( )
A. B. C. D.
82.测试塔台模型时需要测试的是( )
A.顶端承重 B.抗风能力 C.抗震能力 D.以上都是
(23-24·浙江绍兴·小升初)日食模拟实验
83.请将下图三个支架上的纸片与对应的模拟对象用线连接
太阳 月球 地球
84.发生日食时,太阳 月球和地球处于同一 上
85.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前后
A.十五 B.初一 C.三十 D.初七
86.当“月球”离“地球”近时,容易发生( );当“月球”离“地球”远时,容易发生( )
A.日全食;日环食 B.日偏食;月全食
C.日环食;月全食 D.月全食;日偏食
(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小小工程师
如图分别是埃菲尔铁塔、广州塔和高压电线塔。请根据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87.在设计中增强了铁塔稳固性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
A.上大下小、上轻下重
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C.上大下小、上重下轻
88.下列框架中使用的材料都一样,在顶部放重物时,最不易倾斜的是( )。
A. B. C.
89.图中的高压线铁塔的主体结构属于框架结构,尽量多的使用了( )结构,使得它的承重和稳定能力更强。(填“四边形”或“三角形”)
90.上述铁塔的框架结构与实心结构相比,抗风能力更( )(填“强”或“弱”)。
91.下列属于框架结构特点的是( )。
A.质量轻,方便运输和组装 B.镂空结构,空气阻力小
C.节省材料,抗震能力强 D.以上都是
(22-23·浙江绍兴·小升初)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云南某小学生物兴趣小组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对当地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整理出了相关数据,偷猎使鸟类数量减少了30%,栖息地被破坏使鸟类数量减少了50%。
材料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经有一半被挖尽。
材料三:一种原产于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入侵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92.分析材料一可知,鸟类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来自( )。
A.外来物种 B.偷猎 C.栖息地被破坏
93.偷猎造成当地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大量减少,从而影响到了( )多样性。
A.生态系统 B.生物种类 C.生物遗传
94.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不包括( )。
A.建立更多的动物园与植物园,以供人观赏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和法律上对生物做出保护
参考答案
1.供电
【解析】在建筑设计之初,需要考虑房屋结构,一般会安装供水、供电、供暖、结构和采光等多个系统,还要注意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虞小科家住房里的电表、电线、开关、插座等构成了房屋的供电系统。
2.新 化学 变异 太阳
【解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咬过的苹果变色了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由于变异,狗宝宝的头上比狗的父母头上多了一小块黑色的毛。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太阳、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3.新物质
【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我们把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4.遗传 变异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5.太阳
【解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6.供电或采光或供水或通风
【解析】系统是由多个不同部分而形成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集合。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
7.C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分析选项可知,野花随便采、随意丢弃垃圾、增加碳排放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合理修剪花木不会影响生物多样性。
8.B
【解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物质既不是小苏打也不是白醋,所以,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一段时间后,袋子中留下的是含有新物质的混合物。
9.A
【解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春风吹又生”属于化学变化。
10.D
【解析】每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两种性状,两个相貌特征的性状两两组合,可以产生四种不同的相貌,2×2=4.三种相貌特征组合,会产生8种不同的相貌,2×2×2=8。
11.A
【解析】小科推断这个动物是一种食肉动物,他的证据是这具动物骨骼的尖牙发达,方便撕咬猎物。
12.A
【解析】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塔台的承重部分是塔台建造的关键部分,应该采用抗弯曲能力强的材料制成,钢管比铝管、塑料管的硬度高,抗弯曲能力强,最适合制作塔台承重部分。
13.B
【解析】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在变化中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会伴有一些现场产生,比如颜色的改变。选项中虾被煮熟后变红、铁钉生锈、咬过后放置的苹果发黄都属于化学变化,而把红墨水加入水中是物质的溶解,属于物理现象。
14.B
【解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在测试塔台模型之前,我们要先明确测试标准,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公平且方便对比。测试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时,我们应该每次放一本来进行检测。
15.A
【解析】按形状可以分为平板桥、拱桥、吊桥这三种基本类型,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相适应。嘉绍大桥是连接绍兴和嘉兴的快速通道,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台风、潮汐、风浪,不需要考虑沙尘暴,因为它和桥的建设没有直接关系。
16.B
【解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冰块放入水中、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巧克力融化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紫甘蓝叶片浸泡在白醋里、贝壳浸泡在白醋里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7.A
【解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18.D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动物移入动物园内、将植物移栽在公园内、建立自然保护区都不是为我们小学生可以做的事情;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我们小学生是可以做到的。
19.A
【解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米饭被咬碎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米饭和唾液混合、米饭和胃液混合、米饭消化吸收后变成残渣都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0.C
【解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将自封袋密封后混合白醋和小苏打,自封袋鼓起来了说明产生了新物质,但是只能说明产生了气体,因为不知道具体是哪一种气体。
21.B
【解析】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由于遗传,子女和父母在相貌、气质和音色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22.D
【解析】住房由供水、排水、供暖、采光、通风、电路、煤气、承重、网络等多个系统组成。在买房时,要综合考虑各个系统,比如房屋楼层、采光通风、房屋布局等,当然房屋造价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3.A
【解析】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地球、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冥王星是太阳系的矮行星。北极星不属于太阳系,属于小熊星座。故A选项正确。
24.D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子代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叫做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虎父无犬子,桂实生桂,桐实生桐,都属于生物的遗传现象;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
25.B
【解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每次日食都是在日出时从某一点开始,然后沿着日食带在日没时结束。从开始点到结束点大约绕地球半圈,所以当发生日食时,世界上只有部分人可以看到;在北京看到日食,那么在洛杉矶不能看到;发生日食时是月球挡在了地球和太阳中间。
26.D
【解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A、小明的爸爸给家里的铁器涂上了一层漆,可以隔绝铁器与空气和水的接触,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故A不符合题意;
B、美国将一些退役飞机封存在沙漠,沙漠中气候干旱,少雨,空气干燥,缺水水分,飞机不容易生锈,故B不符合题意;
C、清洗铁锅后及时将它擦干,保持铁锅干燥,可以防止铁锅生锈,故C不符合题意;
D、工人用盐酸给生锈的铁质器械除锈,主要是为了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而不是为了防止生锈,故D符合题意。
27.C
【解析】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改进而深化和拓展,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了艰辛。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航天工程实现的又一个历史性突破。
28.A
【解析】杆秤、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实验室中要称量5g的食盐,一般会选用天平,精确度高,杆秤的精确度不高。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29.D
【解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在测试塔台模型时,一般需要测试的项目有塔台的高度、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美观等,不同项目的测试方法不同。故D选项正确。
30.D
【解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要掌握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
A、宇宙中的各天体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A的说法正确。
B、在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系,太阳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并不是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太阳转。B的说法正确。
C、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2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银河系的直径有10万光年。C的说法正确。
D、星座,只是某一类人性格各方面的归纳,只是具有一些普遍性,可以参考娱乐,但是不能决定命运。D的说法错误。
31.B
【解析】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特征都可以。同一区域的植物可以用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每一类下,确定新的标准再将其分为两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是常见的植物分类的方法。
A、根据叶片形状的不同,分为卵形叶和非卵形叶,属于二歧分类法,分类方法合理,选项观点正确;
B、根据植物叶片边缘形状的不同,分为全缘、锯齿缘、凹波缘等,不属于二歧分类法,分类方法合理,选项观点错误;
C、根据植物叶脉的不同,分为平行脉和网状脉,属于二歧分类法,分类方法合理,选项观点正确;
D、根据植物茎的不同,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属于二歧分类法,分类方法合理,选项观点正确。
32.D
【解析】按形状可以分为平板桥、拱桥、吊桥这三种基本类型,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相适应。嘉绍大桥是连接绍兴和嘉兴的快速通道,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台风、潮汐、风浪,不需要考虑沙尘暴,因为它和桥的建设没有直接关系。
33.B
【解析】根据淀粉遇碘会变蓝的特性,在食物上滴碘酒,是为了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该物质。不咀嚼情况下,淀粉完全不被分解,滴加碘酒,会变蓝;咀嚼20次,淀粉绝大部分被转化为麦芽糖,滴加碘酒,会不变蓝。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咀嚼次数增多,蓝色逐渐变浅。不咀嚼出现的蓝紫色比咀嚼20次的蓝紫色深,所以B符合题意。
34.A
【解析】A.导航系统在工作环境是太空,基本处于真空环境,稳定是稳定,但是一旦发生意外,就会致命的。科技工作者有必要制作并测试北斗导航系统的模型,错误;B.北斗导航系统的开发与科技进步关系密切,正确;C.北斗导航系统是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的,正确;D.北斗导航系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正确;所以A符合题意。
35.C
【解析】在“星座”模型实验中,7个橡皮泥小球代表星星,屏幕代表宇宙,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是星星形状。橡皮泥小球挂在纸板上的位置不同,距离我们的远近不同,从不同的方位能看到不同的图像。在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时,手电筒从四个不同角度照射星座模型,橡皮泥小球会在屏幕上投下如图四个不同的影子。
36.C
【解析】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 ;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故选C
37.×
【解析】建造一座塔台,应该经历的步骤包括:明确建造塔台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定条件下设计塔台模型,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实施建设塔台模型,测试塔台模型,评估并改进。题目观点错误。
38.×
【解析】像鸡、鸽子、麻雀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鸡和鸵鸟都是鸟类。
39.√
【解析】生物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因交通事故而造成的身体残疾。
40.√
【解析】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我们身体的生长是一种化学变化,会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换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41.×
【解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因为在基本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想要使塔台模型更加稳定,可以在塔台顶端底端增加重量,上轻下重比较稳定。
42.×
【解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宇宙正处于加速膨胀之中,宇宙一直在扩张,此扩张速度远超光速。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已,对于宇宙来说,它就是一颗在普通不过的恒星。
43.√
【解析】港珠澳大桥飞跨伶行洋,连接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桥全长55千米,是集桥、岛、隧为一体的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座城市连接在了一起,大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劲的动力。
44.×
【解析】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北极星的位置几乎是不变的,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借助它辨认方向。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北斗七星勺口的两星向勺口方向延长线的5倍距离位置就是北极星的所在。但是北极星在北方,所以应该面朝北方去观察。
45.√
【解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由于这些特点,所以框架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能力都很好。制作塔台模型时,框架结构的塔台模型,抗风能力更强。 
46.×
【解析】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果每个性状表现出两种特征,3个性状可以呈现2x2x2=8类相貌。
47.×
【解析】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栖息地。校园其实就是一个生物的栖息地。校园生物的数量,与校园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校园生物越多,生态环境会越好。
48.√
【解析】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
49.×
【解析】在一项工程中,测试是重要环节。它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为塔台模型制作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测试塔台模型的这几项能力。在测试塔台模型之前,我们要先明确测试标准,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这样才能保证测试公平且方便对比。
50.×
【解析】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每颗行星都位于差不多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运行,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确保八颗行星都能排列在长纸带上,我们要先处理距离太阳最远的海王星的数据。
51.×
【解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白糖熔化属于物理变化,白糖继续加热,颜色变黄,有气泡产生,最后颜色变黑,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题目说法错误。
52.√
【解析】自然选择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环境通过优胜劣汰,对生物种群组合进行的改变,使剩下的群体更能适应环境。人工选择是杂交育种过程中不断去掉不需要的性状(或者选择需要的性状),最终培育出新品种的过程。大自然的选择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所以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共同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所以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经过进化,99%的大熊猫都改吃竹子了,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3.×
【解析】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借助它辨认方向。北极星是颗不太亮的恒星,但我们可以借助别的星座比较容易的找到北极星,如大熊座中的北斗七星或仙后座比较容易地找到北极星。题干错误。
54.×
【解析】建造的塔台底部能够移动、具有抗风抗震能力、坚固耐用是重点考虑的要求。要符合上轻下重、上窄下宽、重心下移的原则,不能将塔台模型底部粘在桌面上来增加塔台抗风能力。
55.√
【解析】根据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的注意事项,不仅要记录看得见的动植物,还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等。在校园生物搜索时,虞小科观察到树上的蜘蛛网,他认为可以推测并记录校园里有蜘蛛。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56.√
【解析】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特征都可以。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每一类下,确定新的标准再将其分为两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
57.√
【解析】制作塔台模型,一般按照一定顺序建造。塔台搭建的顺序是:底座搭建—侧面搭建—整体搭建。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58.×
【解析】在行星位置关系模型实验中,取三条长度相同的纸带,每条纸带对折四次,然后将纸带粘连成一条长纸带,长纸带被平均分为48份。在长纸带的折痕处标记数字。标记行星时两条折痕间的距离表示10000万千米。水星距离太阳5800万千米,是最近的,但不是“0”,因此在长纸带起始端“0”的位置标记“水星”是错误的。纸带起始端“0”的位置是太阳。
59.×
【解析】建造一座塔台,应该经历的步骤包括:明确建造塔台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定条件下设计塔台模型,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实施建设塔台模型,测试塔台模型,评估并改进。即:要建立一个高塔模型,通常要经历明确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的过程,让模型趋于完美。所以塔台模型测试完成后并不代表整个活动结束。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60.√
【解析】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日心说观点认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61.
【解析】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生物进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物进化经历了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的漫长历程,其主要原因是环境的变化。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现在地球上众多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比如第一行中的鱼和现在的鱼相似,第一行中古代的猛犸象和现在的大象也相似,以前的鸟蛋和现在的鸡蛋相似,第一行最后的鸟类和现在的鸟类相似。
62.
【解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了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化石有三叶虫化石、菊石化石、猛犸象化石。三叶虫化石板上嵌着几十余只“三叶虫”,虫的身躯、翅膀清晰可见。菊石化石具有壳饰丰富,壳壁较厚,外观优美等特点。猛犸象化石保存了完整的头骨,其骨骸化石装架后高达4.7米,长9米,门齿长达3.1米。
63. 64. 中间
直线 65.B 66.B
【分析】天体是运动着的,日食、月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阳、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
63.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题干图中,最右边的是太阳,处于中间的是月球,左边代表的是地球。
64.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或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65.日食必发生在朔日,即农历的初一(朔)。这是因为只有在那一天,月亮才会出现在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连线上,这样才有可能使月球挡住太阳而形成日食。
66.日食分为日环食、日全食、日偏食三种类型。月球处于远处时,无法挡住全部太阳的表面,可以看到环形太阳,形成日环食。
67. B A C D F ③ ① ② × √ × √ × √ × × √ 温度太高 蒸发法 饭烧焦
【解析】第一步:分离白砂糖和沙子。
白砂糖和沙混合后,可以先用水进行分离,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白糖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把沙分离出来;要将白砂糖从白砂糖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白砂糖慢慢结晶出来。
第二步:加热分离。
将白砂糖从白砂糖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合适的方法是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白砂糖慢慢结晶出来。第二幅图是“糖水”开始沸腾,第三幅图是出现黄色物质,第一幅图是出现黑色物质。
第三步:现象辨别。
(1)“糖水”开始沸腾时,上方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2)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加热过程中,固态的蜡烛熔化成液态的蜡烛油,液态的水受热变成气态的水蒸气都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3)勺子里出现黄色物质时会闻到焦味,出现黑色物质时会闻到焦味,还有一丝丝的臭味;
(4)勺子底部会出现黑色的物质,这是不同于白砂糖的新物质,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
(5)蜡烛燃烧的主要现象是发光发热,加热白砂糖的主要现象是改变颜色;
(6)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安全。糖水加热过程中会沸腾冒泡,勺子中出现黄色和黑色物质时气泡会“炸裂”,为确保安全,实验时尽量远离一些,并戴上护目镜;
(7)白砂糖和黑色物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白砂糖变成黑色物质的过程属于物质变化中的化学变化;
(8)这种黑色物质是白砂糖加热形成的,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9)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物质会燃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第四步:分析应用。
(1)虞小科没能获得原来状态的白砂糖,主要原因是温度太高,导致勺子底部会出现黑色的物质,这是不同于白砂糖的新物质;
(2)想要获得原来状态的白砂糖,我们可以尝试用蒸发法。在快要析出之前,将酒精灯熄灭,这样可以靠蒸发皿的余温将白砂糖析出来;
(3)勺子底部会出现黑色的物质,这是不同于白砂糖的新物质,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生活中,类似于白砂糖变成黑色物质的变化还有饭烧焦。
68.固态(√)颗粒状(√)能溶解(√) 69. 3 1 2 70. A B A B C D E F 71. 不能 会燃烧 不同 化学
【解析】68.白砂糖是厨房里常见的一种物质,白砂糖是颗粒状、均匀、颜色洁白、固态、能溶解于水的物质。
69.固体的白糖先熔化成液体的白糖;不断加热后,熔化变黄,白糖先变成褐色糊状,接着变成了黑色的物质,并散发出焦味和冒烟;继续加热,黑色的炭会燃烧。因此顺序为3、1、2。
70.(1)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固态 的蜡烛会熔化成液态的蜡烛油,固态白砂糖会熔化成液态 的糖水,这两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
(2)勺子底部会出现黑色的物质,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蜡烛燃烧的主要现象是发光发热。加热白砂糖的主要现象是改变颜色。不断加热后,熔化变黄,白糖先变成褐色糊状,接着变成了黑色的物质。
71.(1)白糖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产生了不同与原来的新物质。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这样的“糖醋排骨”或“糖人”不能食用,会对身体不好。
(2)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3)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加热白砂糖的主要现象是改变颜色。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白砂糖和黑色物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白砂糖变成黑色物质的过程属于物质变化中的化学变化。
72. 水 A C 水 空气
【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解析】(1)铁生锈的三个必要条件:铁本身的活泼的化学性质;外界条件空气中所含的氧气;水分是使铁容易生锈的物质之一。比较A试管里的铁钉和B试管里的铁钉,证明在有水时,铁钉容易生锈。比较在A试管里的铁钉和在C试管里的铁钉,证明在有空气时,铁钉容易生锈。
(2)实验结论,铁生锈的主要因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73. 太阳 月球 地球 日全食 日偏食 初一
【分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根据产生日食时,月亮、地球、太阳三者位置的不同,人们所能看到的日食也不相同,当月亮的影子将太阳完全挡住时,就叫日全食;当月亮的影子仅仅挡住太阳一边的部分时,就叫日偏食;当月亮的影子挡住了太阳的中间一部分时,就叫日环食。
【解析】(1)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图中大球代表太阳,小球代表月球,眼睛代表地球。
(2)当月亮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就会产生日食现象。根据产生日食时,月亮、地球、太阳三者位置的不同,人们所能看到的日食也不相同,当月亮的影子将太阳完全挡住时,就叫日全食;当月亮的影子仅仅挡住太阳一边的部分时,就叫日偏食。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日食类型是日全食。
(3)当小球沿1或3方向移动时可以观测到日偏食。
(4)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
74.B 75.C 76.C 77.化学变化 78.不可以,因为食盐不能与白醋反应产生气泡。
【分析】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74.搅拌能够加快物质溶解,但不能增加溶解能力。加入小苏打时,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小苏打的溶解。
7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会看到瓶子比原来变鼓了,气体散失带走热量,感觉温度比原来更低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无法透明的,所以不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烟雾。
76.自制灭火器喷出的大量气体是二氧化碳,具有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特性。
77.自制灭火器时,利用的是物质的化学变化,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新物质。
78.小其也想自制灭火器,但是没有找到小苏打,想用食盐来代替,这是不可以,因为食盐不能与白醋反应产生气泡。
79.不透明√;圆形√;接近地球√;不发光√;会移动
【解析】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根据图中可知,日食现象中遮挡太阳的天体是不透明的,所以出现了阴影;同时还是接近地球的不发光的移动的圆形天体。
80.使用的材料(√)设计(√)成本预算(√)安全性(√) 81.D 82.D
【解析】80.制定塔台竞标书,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建塔位置、使用材料、塔的设计(塔高、塔型、实用性、安全性等)、成本预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
81.框架结构中,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更加稳固,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在设计 建造塔台时,我们认为最不容易变形的结构是D,所以D符合题意。
82.测试塔台模型时需要测试的是顶端承重、高度、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所以D符合题意。
83. 84.直线 85.B 86.A
【解析】83.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的相互位置不断地变化,会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我们做模拟日食实验,太阳、月亮、地球的大小依次是太阳最大、地球第二大、最小的是月球 。
84.日食形成的原理: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就形成日食。发生日食时,太阳 月球和地球处于同一直线上。
85.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前后,所以B符合题意。
86.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形式。当月球距离地球近时,月球能够挡住整个太阳,容易发生日全食。当月球距离地球远时,月球不能挡住整个太阳,容易发生日环食,所以A符合题意。
87.B 88.A 89.三角形 90.强 91.D
【分析】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87.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铁塔会受到自身重力、物体压力和风力的影响。框架结构的铁塔结构稳定不容易倒,主要因为它上轻下重、上小下大,抗风力强等特点。
88.在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框架结构中加斜杆形成了三角形,可以加固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框架,框架结构中加斜杆起到了推和拉的作用,A符合题意;BC不属于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加斜杆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性小于长方形或者正方形框架结构加斜杆形成的三角形。
89.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利用三角形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所以三角形的结构不容易倒。图中的高压线铁塔的主体结构属于框架结构,尽量多的使用了三角形形结构,使得它的承重和稳定能力更强。
90.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能支撑起物体,起到柱子和横梁的作用,而且花费的材料又少又坚固。所以使用框架结构可以增强塔台模型的抗风能力。
9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能支撑起物体,起到柱子和横梁的作用,而且花费的材料又少又坚固。质量轻,方便运输和组装,镂空结构,空气阻力小,节省材料,抗震能力强,都属于框架结构特点。
92.C 93.B 94.A
【分析】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
92.分析材料一,外来物种使鸟类数量减少了10%,偷猎使鸟类数量减少了30%,栖息地被破坏使鸟类数量减少了50%,所以栖息地被破坏是鸟类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
93.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次。偷猎造成当地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大量减少,从而影响到了生物种类多样性。
94.人类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设休渔期、不乱捕滥杀、拒食野生动物、修建动物通道等。建立更多的动物园与植物园,以供人观赏,做法错误,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