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跨学科实践 制作简易杆秤
八年级物理上册 ?人教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
一
02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
01
知道什么是浮力及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物理观念
03
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科学探究
04
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
科学态度与责任
教学引入
二
在菜市场买菜时,你是否有注意到,摊贩们常使用什么工具称量菜品的......
6斤2两
电子秤
杆秤
3斤3两
二
制作简易杆秤
在实验室通常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若要使用天平称量质量较大的物体,会不会很不方便?
杆秤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
制作简易杆秤
杆秤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称量工具,“秤砣虽小压千斤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用杆秤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映射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征。
学习了杠杆平衡条件的知识,你也能制作一个简易杆秤。
【项目提出】
二
制作简易杆秤
1.杆秤的结构及使用
杆秤由带有秤星的秤杆、秤砣(砝码)、秤盘、提纽等组成。
称量时将被称物体放在秤盘中,将秤砣拨至合
适的位置使杆秤水平静止后,对应的刻度值即
为被称物体的质量。
提纽
秤杆
秤盘
秤砣
二
制作简易杆秤
2.杆秤的原理
杆秤的制作基于杠杆原理,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杆秤中,阻力为秤盘和被测物的重力,动力为秤砣的重力,通过调整秤砣的位置使秤杆保持水平平衡,从而测量出物体的质量。
F2
O
F1
l1
l2
F1l1=F2l2
G物l2=G砣l1
m物gl2=m砣gl1
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杆秤平衡时,有
m物l2=m砣l1
若l1=l2 则m物=m砣。
若l2 >l1,则m物若l2 m砣。
将杆秤抽象为杠杆。这种将具体事物抽象为物理模型的方法称之为模型法。
二
制作简易杆秤
【项目分析】
要制作杆秤,我们需要考虑几个关键问题。
1.应该选择什么材料?
2.提纽和秤盘的位置如何确定?
3.如何确定杆秤的零刻度线位置及各刻度线?
较硬、质轻的直杆,如硬木杆或竹竿。
根据设计的量程、秤砣的质量以及杠杆平衡条件。
挂上秤盘、秤砣后,能使秤杆平衡的位置即零刻度可称量已知质量的物品标注各刻度线。
二
制作简易杆秤
【项目实施】
根据前面学习的杠杆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并利用身边常见的材料,制订具体的制作方案。
1.材料准备:
木制筷子(或细木杆40cm)
一个小纸杯(或塑料盘)
一个20g钩码,一个100g砝码
其他辅助工具选用细绳、记号笔和刻度尺等
秤杆
秤盘
秤砣和被称物
二
制作简易杆秤
2.制作步骤:
杆秤上必须要标明定盘星(零刻度线),杆科的刻度便于读取物体质量的大小。这是杆秤必要的操作。
①找秤星(零刻度线):
在筷子的一端刻一个槽A,在距离槽A稍近处再刻一个槽B。把小盆挂在槽A处作为秤盘,在槽B处系一根细线作为提纽。
B
A
O
②用细线系一个20g的钩码,作为秤陀。调节秤砣的位置使秤杆平衡,这时细线在秤杆上的位置为秤的定盘星。
二
制作简易杆秤
③ 标刻度在秤盘中放100g砝码,手提提纽,并调节秤砣的位置使秤杆平衡。此时,标记秤砣细线在秤杆上的位置,并记为100g。
物体质量×物到提扭距离=科砣质量×秤砣到定盘星距离
B
A
O
C
在定盘星O到C之间均匀地画上49条刻度线,每一格就表示2g。
二
制作简易杆秤
【展示交流】
1. 利用自制的微型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并和液体密度的真实值比较。
用制作好的杆秤称量一些物体的质量,再与用天平结果进行比较。比一比谁制作的杆秤称量最准确。
2. 交流与思考
图甲是我国古老的测量工具;
图乙为制作测量范围为0~20g的简易杆秤。
甲
乙
为什么图甲杆秤由两个提纽呢?
二
制作简易杆秤
①图甲中,杆种有两个提纽,你认为使用哪个提纽时的测量范围更大,其理由是什么?
提纽1
提纽2
使用提纽2时杆秤的测量范围更大
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由图甲可知,使用提纽2,将秤砣置于最远处时,l2最小而l1最大,m砣一定,此时对应的m物最大,故其测量范围更大。
二
制作简易杆秤
秤杆自身的重心不是位于B点,所以秤杆上需要标“0”刻度线,即秤砣在“0”点时与杆秤自重平衡;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悬挂的秤盘质量不同时,会影响“0”刻度线的位置。
②同学自制的秤杆上标“0”刻度线的目的是什么?
悬挂的秤盘质量不同时,会不会影响“0”刻度线的位置 ?
B
A
O
C
同学们由于在制作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因此对于本部分的问题分析,会停留在分析阻力时仅考虑秤砣挂绳对秤杆的力,而未考虑秤杆自重对秤杆水平平衡的影响。
二
制作简易杆秤
3.定刻度线时,同学甲先在秤盘上放1g的物体,移动秤砣,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1;然后在秤盘上放2g的物体......按上述方法直至标出所有刻度线;
同学乙采用不同的方法:在秤盘上放20g砝码,移动秤砣,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在秤砣所挂的位置标上20,将0和20 之间均分为20等份,依次标上相应刻度线对应的示数。
你认为按照谁的方法去做更合理,原因是什么?
同学乙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所称物体的质量与秤砣挂线处到提纽处的距离成正比,故杆秤的刻度线是均匀分布的,定刻度线时,小科的方法比较麻烦,而小思的方法比较简单,更合理。
二
制作简易杆秤
4.在制作过程中,秤砣上不小心粘了一块泥,测量结果将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
秤砣上粘上了一块橡皮泥,秤砣的质量增大,即动力F1增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F2阻力臂l2不变时,若动力F1增大,则动力臂l1变小,即测量值偏小。
偏小
随堂练习
三
1.如图是我国古代《墨经》记述的有关杆秤的杠杆原理,此时杆秤处于平衡状态,以下关于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本”表示力臂,“权”“重”表示力
B. 增大“重”时,应把“权”远离0点
C.若“权”有磨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D.为提高测量精度,可换轻一点的“权”
C
2. 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90g的秤砣,用于测量物体D的质量.用手提起提纽2,称得物体D的质量为0.5kg(秤砣挂在0.5kg刻度处),则杆秤上0.5 kg刻度处D(图中未画出)到提纽2的距离BD=______m物体D的实际质量m实=______ kg。
0.45
0.25
随堂练习
三
3.杆秤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5kg,杆秤的自重忽略不计.若杆秤在水平位置静止,此时杆秤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已知OB=5cm,OA=20cm,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2kg.若秤砣生锈了!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偏小
2
平衡
随堂练习
三
课堂小结
四
制作简易杆秤
项目提出
项目分析
项目实施
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