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章末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 人教版
第七章——力
体系架构
一
力
定义
单位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及其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弹力
重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示意图
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
弹力
定义
产生条件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弹簧测力计
构造
原理
使用
概念
大小
方向
重心
竖直向下
应用
概念
认识
确认重心的方法
基础知识
二
知识点一
力
知识点二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三
重力
基础知识
二
力
①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的认识
力
②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托起两个鸡蛋的所用的力大约为1N
基础知识
二
2.力的作用效果
力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形状改变
体积改变
速度发生变化
运动方向变化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基础知识
二
力
3.力的三要素及其示意图
①力的三要素
踢足球的力度的轻重
向内压(外拉)弹簧
推物体上方和下方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基础知识
二
力
②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标出力的符号
(大小和单位)
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基础知识
二
4.力的相互性
力
②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④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基础知识
二
弹力 弹簧测力计
弹力
1.弹性和塑性
弹性:物理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
塑性: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恢复原状
不能恢复原状
基础知识
二
弹力 弹簧测力计
2.弹力
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
②产生条件:
两物体直接接触
两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相互接触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一定不会产生弹力
基础知识
二
弹力 弹簧测力计
③弹力的三要素
a.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b.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压力方向:跟受力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拉力方向: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支持力方向:受力物体表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
基础知识
二
弹力 弹簧测力计
3.弹簧测力计力
①构造:由弹簧、刻度盘、指针、挂钩等组成。
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弹簧测力计
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
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基础知识
二
弹力 弹簧测力计
③使用方法:
使用前:
a. 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b. 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c. 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不仅可以在竖直方向上使用;
可在太空中使用。
基础知识
二
重力
重力
1.认识重力
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
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其周围物体的_____而产生的。
吸引
②产生原因:
①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字母G表示。
G
③重力的理解:
a.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物体。
基础知识
二
重力
④重力的特点: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
重力是非接触力,同一物体抛出后在空中运动时与静止时所受的重力。
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吸引地球。
基础知识
二
重力
重力的大小
①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②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
③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G = mg
G:物体所受的重力(单位:N)
m:物体的质量(单位:kg)
g:通常需取9.8N/kg(粗略计算时取10N/kg。)
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基础知识
二
重力
重力的方向
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水平面
②重力的方向的应用
重垂线(铅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基础知识
二
重力
③重力的方向的理解
a.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
指向地心
b. 重力的方向与运动状态无关,不管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重力方向始终不变。
基础知识
二
重力
重心
1.概念: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点上这个点叫物体的重心。
2.重心的位置:
①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②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基础知识
二
重力
3.确定重心的方法:
支撑法找重心
悬挂法找重心
4.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聚焦考点
三
考点一
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考点二
考点三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考点四
重力
【考点一】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考法简析 本部分主要考查对力的概念的掌握,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以及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同时对力的作用效果也属于重点考察部分。
1.力的概念
例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可能同时与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B.磁体间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所以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
C.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
D
聚焦考点
三
例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C.用磁铁靠近铁钉,磁铁对铁钉有吸引力,铁钉对磁铁没有吸引力
D.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向前的拉力,同时车对马有向后的拉力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点拨:(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发生力的作用一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相互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聚焦考点
三
C
3.力的作用效果
例3 如图所示体育运动项目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出去 B. 标枪运动员把标枪投掷出去
C. 撑杆跳运动员把杆压弯 D. 拉满的弓把箭射出去
点拨: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聚焦考点
三
C
【考点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考法简析 本部分考查涉及力的三要素的概念以及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同时根据力的三要素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例4 小明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制作泥塑作品,指导老师说:“使用泥塑刀时一要注意用劲的大小,二要注意用刀的位置。”其中“劲”和“位置”分别是指力的( )
A.大小、方向 B.大小、作用点
C.方向、作用点 D.作用点、方向
B
聚焦考点
三
1. 力的三要素
例5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感觉越靠近门轴越费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作用点有关
B.方向有关
C.大小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A
聚焦考点
三
2.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例6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作出木块对斜面的压力F以及木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聚焦考点
三
3. 力的示意图
【考点三】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考法简析 不部分主要考查对弹力概念的理解,弹力与形变的关系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是基础性题目,在综合性的题目中也常有出现。
1.弹力的概念
例7 当一个人站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时,水泥地面( )
A.发生了弹性形变,对人施加了弹力的作用
B.发生了弹性形变,对人施加了重力的作用
C.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因为地面太坚硬了
D.没有发生弹性形变,因为人太轻了
A
聚焦考点
三
例8 用力压橡皮泥,如图甲所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用力压或拉弹簧,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手对橡皮泥的压力是弹力
B.图乙中,用力压弹簧,弹簧对手没有产生弹力
C.图乙中,只有用力拉弹簧才能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图乙中用力拉弹簧,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感到越费力,是因为弹簧的伸长量变大
AD
聚焦考点
三
D
例9 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测量值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C.弹簧在壳内,测量时不必考虑弹簧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的问题
D.要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
C
聚焦考点
三
2.弹簧测力计
例10 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来测力的大小,使用前要检查指针、弹簧与外壳之间是否有______,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处;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所测物体的重力为______。
聚焦考点
三
摩擦
零刻度线
2N
点评: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要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不在则要将指针调到零刻度线;
②使用前,要看清其量程,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测力计;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读数;
③用手拉几下看看测力计的外壳与弹簧是否发生摩擦;
④注意测力计拉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伸长在一条直线上;
⑤读数时,让视线垂直于刻度面板.
【考点四】重力
考法简析 本部分主要考查对重力概念的理解,以及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同时根据重力的三要素做力的示意图,同时重力大小的计算常出现在综合性题目中。
1.重力的概念
例11 下列关于质量和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kg=9.8N
B.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C.把物体送到50000m高空,物体的重力变小,质量不变
D.太空中的物体的重力和质量都为零
C
聚焦考点
三
聚焦考点
三
例12 下列四个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C
点评: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例13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乙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聚焦考点
三
聚焦考点
三
(1)如甲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问题解决后,第二组数据如乙图所示,则表格①中应填___。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没有调零
2
聚焦考点
三
(3)由此得出实验结论: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______。
(4)如图丙所示是做“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 。
(5)题中表格在设计上存在不足的地方,你认为改进的方案为___。
A.增加一栏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B.增加一栏质量与重力的比值
正比
竖直向下
不变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