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一年级期中适应性检测地理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
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科幻电影讲述了人类首次登陆火星的冒险故事。火星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5°,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同,质量约为地球的1/9,体积约为地球的3/20,有稀薄的大气,大气密度约为地球的1%。影片里人类探险火星过程中( )
A.飞行期间穿越密集的小行星区 B.飞行期间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逐渐增大
C.火星上昼夜交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时长为24小时D.与地球控制中心的通信信号受太阳活动影响
2.石油是由史前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油藏距今已达5亿年之久。我国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被地质学家称为21世纪中国石油战略接替地区。该盆地中西部的“深地一号”—顺北深层油气田项目是全球陆上最深的商业开发油气田之一。目前,该项目定向井井深最深已达9300米,刷新了亚洲最深纪录,堪称“地下珠峰”。结合所学知识,“深地一号”项目勘探最深处( )
A.为地球岩浆发源地 B.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 C.物质多为坚硬岩石 D.物质大多呈熔融状态
3.如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流水堆积作用最明显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图为沿20°E经线非洲地形剖面图及大气环流形势图。峡湾地貌属于冰川侵蚀地貌的一种,多见于高纬度沿海地区。下图为阿拉斯加崔西峡湾照片,峡湾是被海水侵入的( )
A.刃脊 B.V形谷 C.冰斗 D.U形谷
5.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嫦娥六号探测器穿越的大气层中( )
A.①层集中大气主要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B.②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C.③层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④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长波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如图示意热力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6.甲处形成低气压的直接原因是( )
A.甲处空气膨胀上升 B.乙处空气向外流出
C.丙处空气向外流出 D.丁处空气收缩下沉
7.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乙甲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丁乙甲 D.丙乙丁甲
8.海陆风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图中乙处对应( )
①白天的海洋②白天的陆地③夜晚的海洋④夜晚的陆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宇航员海(如图)夏季表层水结构由上到下为夏季表层水(平均水温-1.5-2℃)、冬季残留水(平均水温低于-1.5℃,保持着冬季水团的温度、盐度性质),其中心海域的无冰区是夏季表层水温度和盐度最高的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9.宇航员海中心海域的无冰区成为夏季表层水温度和盐度最高的区域,原因是该区域( )
A.封闭度较大 B.下垫面反射率较低 C.降水量较大 D.海冰的融化量较大
10.夏季,宇航员海冬季残留水的分布上限深度最大的时段是是( )
A.阴天午后 B.阴天夜间 C.晴天午后 D.晴天夜间
野外实践考查时,可以运用手机相关软件识别植物。下面是某同学在野外拍摄的三幅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一个植物群落往往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
A.丙乙甲 B.丙甲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12.浙江省东北部沿海、长江入海口南侧的舟山市道路旁的行道树很多选种樟树,是因为樟树( )
①常绿阔叶 ②病虫害少 ③抗风能力强 ④喜酸性土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分布重心、老龄人口分布重心和农村老龄人口分布重心位置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表示的重心分别是( )
A.老龄人口分布重心、农村老龄人口分布重心、农村人口分布重心
B.农村人口分布重心、老龄人口分布重心、农村老龄人口分布重心
C.老龄人口分布重心、农村人口分布重心、农村老龄人口分布重心
D.农村人口分布重心、农村老龄人口分布重心、老龄人口分布重心
14.2000年至2010年人口重心移动表明( )
A.北方农村人口数量超过南方 B.西部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较东部快
C.城市老龄人口分布重心向北迁移 D.老龄人口向南迁移的主因是气候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东部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该地盛行偏东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某市房地产企业计划将甲处开发为高档住宅区。甲处的优势条件为( )
A.环境优美 B.购物方便 C.地价比市中心便宜 D.交通便利
16.在一个区域中,高级别城市通常比低级别城市( )
A.面积小 B.服务面积大 C.数量多 D.提供服务种类多
读世界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对图示中特色民居与当地地理环境关系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肯尼亚茅草屋主要是当地盛产茅草,便于就地取材
B.英国乡土民居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主要考虑获取更多的光照
C.伊朗风塔主要是当地气候酷热,便于通风降温
D.湘西吊脚楼说明该地降水丰富,有利于防潮通风
18.四幅特色民居建筑体现的是( )
A.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B.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
C.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D.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扩散
19.吊脚楼正房实地、厢房悬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平坦②通风防潮③河网稀疏④虫蛇较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0.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种植农作物,这就是砂田。图1为砂田景观图,图2为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完成下题。
4月末,相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砂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反射率低,蒸发较弱 B.植被覆盖率高,降水较多
C.土壤质地黏重,下渗较大 D.砂土混合覆盖,抑制蒸发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据此( )
使船舶航行省时、省燃料 B.使沿岸地区气温年较差缩小
C.流动的方向为西南向东北 D.使沿岸地区森林带北界南移
22.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植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该地植物( )
有季相变化,以适应光照变化 B.多旱生结构,以适应干旱气候
多革质叶片,利于减少热量的散失 D.有发达根系,便于汲取深处地下水
下图为浙江某一地区的土壤剖面分层图,其中台地长有草甸植被,山地长有阔叶树种,沼泽处长有湿生草甸植被。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关于各个土层表述正确的是( )
①能影响土壤颜色 B.②的厚度与气温有关
C.③处颜色往往较浅 D.④能为土壤提供养分
24.土层①在甲处较厚,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地质 B.气温 C.水分 D.生物
25.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南极上空臭氧量下降严重,形成“臭氧空洞”,表明地球臭氧层被破坏。臭氧层破坏给地球表面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
A.南极冰川面积迅速增加 B.农作物产量、质量提高
C.水体生物生长受到威胁 D.增加人类皮肤癌发病率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45分)
26.下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三种辐射中,属于长波辐射的是 (不定项选择:A.①;B.②;C.③),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不定项选择:A.①;B.②;C.③)。
(2)图中字母b代表大气的 (选择:A.反射;B.散射;C.吸收)作用,大气中的 和 起到的该作用较强。
(3)倡导低碳生活,可以使(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③减弱
(4)臭氧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图中数码或字母所示的各环节中,与臭氧层的保护作用密切相关的是 (选择:A.①;B.②;C.③;D.a)。
(5)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判断以下图中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6)运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解释: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周围燃烧秸秆制造烟雾的原因。
27.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如图所示)。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填写每个人类大陆对应的序号。
东亚和东南亚 、南亚 、欧洲 、北美东部 (填写序号)
(2)图中①~④地区成为人口密集区的共同原因是( )
A.高原地形 B.发达国家 C.气候适宜 D.历史悠久
(3)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B.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越明显
C.现代社会,自然因素已不再影响人口分布
D.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不产生影响
(4)描述人类大陆的纬度分布特点,并简述原因。
纬度分布特点:
原因: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I(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D A C A B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D C A D B A B D
二、选择题II(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中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1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22 23 24 25
BC BD AD CD C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45分)
26.(1) BC A
(2) A 云层 较大尘埃
(3)D
(4)D
(5)D
(6)深秋时节,农民有时会在农田里燃烧秸秆制造烟雾,就相当于增厚了大气/提高了大气浓度(产生大量水汽和二氧化碳),增强了大气大气对地逆辐射,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避免农作物受到冻害。
27.(1) ④ ③ ② ①
(2)C
(3)B
(4)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 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