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部分初中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部分初中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5 18:20:18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2025年河南省
名师押题卷(B)】
历史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题号
2
3
4
5
6
7
8
10
答案
A
C
A
B
A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0
B
9
A
B
A
C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1)有利于研究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有利于研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研究宋代商品
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研究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4分,任答两点即可)
(2)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分,符合题意即可)
22.(1)主张:派遣留学生;在地方开办新式学堂。(任答一点即可,1分)变革:戊戌变法(或百日维
新)。(1分)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1分)
(2)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任答两点即
可,2分)
(3)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传播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言之有理即
可,1分)
23.(1)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要求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要有敬业奉献精神:劳模涉及领域广。
(任答两点即可,2分)
(2)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任答两点即可,2分)》
(3)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可使中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发现问题;我们应向劳模学习,为祖国建设
做贡献。(任答一点即可,2分)
24.(1)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污染;犯罪率上升;规划杂乱。(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3分)》
(2)城市道路:城市建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
(3)合理规划;关注环境和绿化;等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1分)
25.范文: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矛盾不断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他们疯狂扩军备战,最终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历时4年多,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所以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等(56分)
①题目观点明确,短文紧扣图片和时代关系;②史实运用正确;③条理清晰,
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二等(24分)》
①题目观点较为明确,短文体现图片和时代关系;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③条
例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
三等(0一1分)》
①题目观点不明确,短文不能体现图片和时代关系:②史实运用不正确:③条
例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2025年河南省重点学校名师押题(B)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
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远项的英文
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据考古发现,距今约7000多年的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和磁山遗址(位于河北
省武安市)出土了大量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谷物加工工具),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
制也规整多样。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发展
B.手工技术发达
C.早期人类出现
D.商业贸易兴起
2.下表中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人物
主张
孟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墨子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A.以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关注民生
D.崇尚节俭
3.下表是汉字“鱼”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乌车
A.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
B.汉宇的内涵十分丰富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汉字有多种造字方法
4.“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驰道…始皇命
天下修道,以备游幸,即此也。”这一措施有利于
()
A.便利交通,巩固统一
B.改善财政,控制经济
C.控制思想,加强专制
D.中外交流,发展经济
5.魏潛南北朝时期,一些地方官员宣传佛教,促使多民族交流,形成佛教文化,而汉族的文
化习俗也广泛影响到各民族群体。这体现了
()
A.中华民族的凝聚力B.民族的交融
C.佛教的传人
D.科技的进步
1-1
6.古代“盛世”的一大特点是国家粮食储备充足。汉武帝时太仓中储存的多为北方种植的
粟:到唐代开元盛世,南方的稻米已经在粮食储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产生上述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农业得到发展
B.唐朝社会安定
C.经济中心南移完成
D.安史之乱的影响
7.“这时(明朝)的小说等通俗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许多作品直接反映了当时市
民生活和他们的情感,表达了时代的先进思想。”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语言简练,生动有趣
D.篇幅简短,题材广泛
8.有学者认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
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们的活动成功地挽救清潮统治
B.他们的活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他们的活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他们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9.“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后,英、美等国的棉纺织品大量涌向上海,使得原本的手工业
棉纺业纷纷破产,女工几停其半。”这反映出《南京条约》签订后
A.社会性质并未改变
B.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近代探索不断深化
10.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
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
()
A.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B.使民主共和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C.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
D.使封建礼教正统地位遭到动摇
11.“此次北伐军能迅速地荡平吴军(吴佩孚),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因参
战而牺牲的农民虽尚未得确实统计,然大致不在少数。”材料反映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的原因是
()
A.正确的战略部署
B.国共两党的合作
C.士兵的英勇善战
D.人民的大力支持
12.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等人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
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这里的“旅程”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促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
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