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2025年河南省
名师押题卷(B)】
历史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题号
2
3
4
5
6
7
8
10
答案
A
C
A
B
A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0
B
9
A
B
A
C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1)有利于研究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有利于研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研究宋代商品
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研究宋代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4分,任答两点即可)
(2)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2分,符合题意即可)
22.(1)主张:派遣留学生;在地方开办新式学堂。(任答一点即可,1分)变革:戊戌变法(或百日维
新)。(1分)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1分)
(2)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任答两点即
可,2分)
(3)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传播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言之有理即
可,1分)
23.(1)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要求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要有敬业奉献精神:劳模涉及领域广。
(任答两点即可,2分)
(2)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任答两点即可,2分)》
(3)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可使中学生在学习中勇于发现问题;我们应向劳模学习,为祖国建设
做贡献。(任答一点即可,2分)
24.(1)基础设施不足;环境污染;犯罪率上升;规划杂乱。(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3分)》
(2)城市道路:城市建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
(3)合理规划;关注环境和绿化;等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1分)
25.范文: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矛盾不断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他们疯狂扩军备战,最终
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战历时4年多,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
难。所以我们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等(56分)
①题目观点明确,短文紧扣图片和时代关系;②史实运用正确;③条理清晰,
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二等(24分)》
①题目观点较为明确,短文体现图片和时代关系;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③条
例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
三等(0一1分)》
①题目观点不明确,短文不能体现图片和时代关系:②史实运用不正确:③条
例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2025年河南省重点学校名师押题(B)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
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远项的英文
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据考古发现,距今约7000多年的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和磁山遗址(位于河北
省武安市)出土了大量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谷物加工工具),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
制也规整多样。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发展
B.手工技术发达
C.早期人类出现
D.商业贸易兴起
2.下表中人物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人物
主张
孟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墨子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A.以法治国
B.无为而治
C.关注民生
D.崇尚节俭
3.下表是汉字“鱼”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
周代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贷
厨
更
角
乌车
A.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
B.汉宇的内涵十分丰富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汉字有多种造字方法
4.“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秦驰道…始皇命
天下修道,以备游幸,即此也。”这一措施有利于
()
A.便利交通,巩固统一
B.改善财政,控制经济
C.控制思想,加强专制
D.中外交流,发展经济
5.魏潛南北朝时期,一些地方官员宣传佛教,促使多民族交流,形成佛教文化,而汉族的文
化习俗也广泛影响到各民族群体。这体现了
()
A.中华民族的凝聚力B.民族的交融
C.佛教的传人
D.科技的进步
1-1
6.古代“盛世”的一大特点是国家粮食储备充足。汉武帝时太仓中储存的多为北方种植的
粟:到唐代开元盛世,南方的稻米已经在粮食储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产生上述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农业得到发展
B.唐朝社会安定
C.经济中心南移完成
D.安史之乱的影响
7.“这时(明朝)的小说等通俗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许多作品直接反映了当时市
民生活和他们的情感,表达了时代的先进思想。”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语言简练,生动有趣
D.篇幅简短,题材广泛
8.有学者认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
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们的活动成功地挽救清潮统治
B.他们的活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他们的活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他们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9.“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后,英、美等国的棉纺织品大量涌向上海,使得原本的手工业
棉纺业纷纷破产,女工几停其半。”这反映出《南京条约》签订后
A.社会性质并未改变
B.民族意识开始萌发
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近代探索不断深化
10.民国时期一位老人说:“从前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要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当疯子。
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
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
()
A.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B.使民主共和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C.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
D.使封建礼教正统地位遭到动摇
11.“此次北伐军能迅速地荡平吴军(吴佩孚),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因参
战而牺牲的农民虽尚未得确实统计,然大致不在少数。”材料反映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的原因是
()
A.正确的战略部署
B.国共两党的合作
C.士兵的英勇善战
D.人民的大力支持
12.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等人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
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这里的“旅程”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D.促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