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4.12《展示与改进》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4.12《展示与改进》整体设计+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6 22:19:32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展示与改进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展示与改进》是人教鄂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本节课是在学生经历了收纳物品的认识、收纳用具的设计与制作等前期学习后,进行的总结与提升。 教材通过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收纳用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收获,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成果;同时,在交流评价环节,鼓励学生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提出改进措施,将其付诸实践。 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巩固之前所学的收纳知识与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渴望展示自我的心理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习者分析 经过上一节课的设计制作,学生已经完成自己作品制作和自评。互评作品,学生乐于参与,但能否评价出实质性东西,关键在于教师引导,要给予一定标准,让学生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乐于听取他人意见,虚心采纳,合理改进自己作品,达到制作要求。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制作笔筒一般流程:明确任务—观察原型—画设计图—准备材料和工具—根据设计图制作—展示评价—改进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的方法,改进笔筒功能,增强实用性。 探究实践:能根据他人意见改进自己的作品,更加符合“稳定、实用、美观”的要求。 态度责任:愿意倾听他人意见,分享自己成果。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评价他人作品的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难点:根据他人意见改进自己作品。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展示自制笔筒能愿分享自己成果能基本能不能互评笔筒作品能指出优缺点能基本能不能改进自制笔筒能听取他人意见能基本能不能自制更多收纳用具能持续制作热情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1.把笔装进笔筒发现问题后,我们对笔筒做了哪些改进? 2. 展示一下我们自制的笔筒吧。 学生活动1 结合自己的做法回答 把作品放在科学教室相应的组别位置上,并贴上标签。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展示,一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制作任务,二可以给学生一种成就感,为互评、改进等环节做铺垫。环节二:互评笔筒教师活动2 1.参观后,你认为_______的作品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参观后,你认为_______的作品需要改进的地方有__________。 3.选择一份作品,你能给它几颗星? 学生活动2 多个笔筒组成,功能多 利用旧纸筒制作,环保 比较稳定,美观 太高 (太矮 太粗 太细) 变形,不好看,不美观 不稳定,容易倒 功能少,不方便使用 选择作品,按照标准给星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互评找出作品的长处和短处,培养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品质。环节三:改进笔筒教师活动3 1.请根据同学的建议改进我们的笔筒。 2. 请根据同学的建议改进我们的笔筒。 3.笔筒的功能很多,包括备忘录、课程表、小抽屉、储物箱、笔筒等。集多功能于一体,方便快捷。 备忘录,可提醒我们完成要做的事情。 课程表,可让我们为上课做充分的准备。 小抽屉,可放一些零碎的小东西,方便寻找。 储物箱,可放置记忆本。 我们还能怎样拓展自制笔筒的功能?学生活动3 改进自己笔筒 学生交流: 调整高度 增加筒数 装饰美化 增加底座,增强稳定性 拓展功能,存放小东西 回答交流活动意图说明:此活动旨在告诉学生一项工程需要不断改进才能完成。环节四:拓展活动教师活动4 我们还想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哪些多功能收纳用具,收纳家中物品学生活动4 交流: 用雪糕棍制作袜筒 用饮料瓶制作筷筒 用硬纸板制作书架 用废纸制作垃圾盒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拓展设计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7.板书设计 展示与改进 展示笔筒——改进笔筒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我们在展示自己的科学作品时,可以采用的方式有( ) A.口头介绍作品功能 B. 画出作品设计图 C. 展示实物模型 D. 以上都是 2.对科学作品进行 “改进” 的主要目的是( ) A.让作品更美观 B. 让作品更好用 C.让作品更复杂 D. 以上都不对 3.当同学对我们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时,我们应该( ) A.马上反驳 B. 认真倾听 C. 不予理睬 D. 只听表扬的话 4.下列哪种材料适合用来改进 “纸船” 的防水性?( ) A. 透明胶带 B. 棉花 C. 沙子 D. 树枝 5.在展示小组合作完成的作品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只有组长可以发言 B. 小组成员轮流介绍 C. 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 D. 只展示不介绍 6.小明觉得自己制作的 “分类垃圾桶” 标识不够清楚,他应该( ) A.直接放弃改进 B. 用更鲜艳的彩笔重新绘制 C. 保持原样不变 D. 随便画几笔应付 7.下列关于 “展示与改进”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展示能让别人了解我们的想法 B. 改进只能在展示之后进行 C. 改进时要考虑实际使用需求 D. 展示时要认真听取他人意见 【参考答案】 DBBA BBB 作业布置: 生活中有很多废旧物品,不光可以做笔筒,还可以做其他的东西。动动小手和小脑,你还能作出什么收纳用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单元基本信息
单元主题 制作收纳用具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十二)技术、工程与社会 (十三)工程设计与物化 二、学习内容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②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应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③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 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三、学业要求 1.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物体和材料的外部特征,能依据一些外部特征对常见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2.学会使用锤子、安全剪刀、放大镜等简单工具,能应用身边常见材 料和简单工具制作简单的作品。 3.能使用常见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简单实物模型,能发现实物模型的不足。
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制作收纳用具
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人类在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改善生存条件而产生了技术;人类对已有的物质材料和生活环境加以系统的开发、生产、加工、建造,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产生了工程。工程活动的本质是创造人工实体,设计与物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和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通过体验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在理解学科概念的同时,更好地领会和理解跨学科概念的内涵。 制作笔筒是单元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相框、花盆、收纳盒等其他物品。利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比、创造等思维方法进行论证和评估,不断修改、完善设计方案,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和制作笔筒活动,将学习到的材料知识、工具使用技能运用于工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科学原理,以发散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科学观念:知道简单的制作问题需要定义和界定。 科学思维: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能突破对常见物品功能的思维定势,利用发散思维、重组思维等方法,提出不同想法。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能突破对常见物品功能的思维定势,利用发散思维、重组思维等方法,提出不同想法。 探究实践: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能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态度责任: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以态度责任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树立珍爱生命、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和作用。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共有3课,分别是《收纳物品》《设计制作笔筒》《展示与改进》。第1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收纳用具的结构特点和用途,第2课是在第1课观察的基础上动手设计和制作收纳用具——笔筒,第3课是改进自己的作品,让它具有更多功能。三课之间构成层层递进的关系。
主题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乐于动脑,喜欢探究具体的科学问题,喜欢在具体的科学情境中学习。他们喜欢动手制作,也喜欢使用工具。通过上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纸、塑料等生活中常见材料有了基本的认识,这对学生在本单元能恰当选择材料制作物品提供帮助。
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能举例说出收纳用具的特点和运用的方法。 科学思维:能利用具体形象思维进行设计,并用简单草图说出设计思路。 探究实践:利用废旧材料能设计、制作、改进自己的作品。 态度责任:乐于参与制作过程,倾听他人意见,分享自己成果。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多种多样的文具用品摆放整整齐齐。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怎么做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引入收纳用具概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
任务2 名称:书包怎样收纳物品 首先观察比较书包与普通袋子的优越性;然后动手操作,将各种各样的物品放进书包,便于取用。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实践,体验收纳用具的特点和用途。
任务3 名称:其他收纳用具 列举生活中其他收纳用具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认识更多收纳用具及其用途,了解收纳物品方法。
任务4 名称:用收纳用具收纳物品 准备很多物品,一些收纳用具,学生利用收纳用具往箱子里装物品,要求又多又整齐。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收纳用具的特点和功能。
第2课时 任务5 名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乱七八糟的文具 思考回答:怎样使文具收纳整齐,方便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检测学生是否能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收纳工具收纳物品,同时激发学生制作收纳用具的兴趣。
任务6 名称:观察笔筒 观察各种笔筒样子的材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帮助学生了解笔筒的形状、结构功能和材料的多样性。
任务7 名称:设计笔筒 观察各种笔筒的形状和使用的材料,然后设计一个笔筒,画出设计图并交流。设计时需要考虑笔筒的材料、高度、稳定性、美观以及分类功能等因素。 设计意图:工程设计是制作的前提,引导学生的设计要具有个性和创意性,为后面的制作做铺垫。
任务8 名称:制作笔筒 准备材料和工具,按照设计图制作,把笔等文具分类装进笔筒。 设计意图: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设计图制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第3课时 任务9 名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自己笔筒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一可以检查学生是否完成制作任务,二可以给学生一种成就感,为互评、改进等环节做铺垫。
任务10 名称:评价笔筒 制定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互评,找出作品的长处和短处,培养学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品质。
任务11 名称:改进笔筒 根据同学的建议改进自己的作品。 设计意图:此活动旨在告诉学生一项工程需要不断改进才能完成。
任务12 名称:拓展活动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其他多功能收纳用具收纳家中各种物品。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设计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兴趣,开阔学生视野。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
评价内容 第1课时:收纳物品 1.书包怎样收纳物品 2.其他收纳用具 3.用收纳用具收纳物品 第2课时:设计制作笔筒 1.观察笔筒 2.设计笔筒 3.制作笔筒 第3课时:展示与改进 1.展示笔筒 2.评价笔筒 3.改进笔筒 4.制作多功能笔筒
评价指标 第1课时:收纳物品 1.知道收纳用具可以分类收纳物品,能让物品摆放整齐,使用方便。(科学观念)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收纳用具收纳物品。(科学思维) 3.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的过程,探究收纳物品的方法。(探究实践) 4.意识到收纳方法在生活中广泛应用。(责任态度) 第2课时:设计制作笔筒 1.知道把我们的想法用图和文字表示出来就是设计。(科学观念)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选择设计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笔筒。(科学思维) 3.能利用废旧材料和工具设计制作一个稳定、实用、美观的笔筒。(探究实践) 4.体会创意设计和制作的乐趣。(责任态度) 第3课时:展示与改进 1.知道一项工程需要不断改进才能完成。(科学观念) 2.运用比较的方法,改进笔筒功能,增强实用性。(科学思维) 3.能根据他人意见改进自己的作品,更加符合“稳定、使用、美观”的要求。(探究实践) 4.愿意倾听他人意见,分享自己成果。(责任态度)
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 1.在其他同学展示作品时,以下做法或观点不可取的是( ) A.认真倾听,并针对别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有依据地提出建议 B.别人展示作品与自己无关,不必观看、倾听 C.分析并发现别人作品的亮点,改进自己作品的不足 2.收纳用具收纳物品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分类 B.不分类 C.随便 3.下列用具能收纳文具用品的是( ) A.多功能笔袋 B.冰箱 C.工具箱 4.普通袋子与书包相比( ) A.收纳物品多 B.收纳的物品能分类摆放 C.收纳物品使用不方便 5.在收纳物品,( )可以放在一起。 A.铅笔和彩笔 B.橡皮和作业本 C.尺子和科学书 6.不能用来制作笔筒的材料是( ) A.纸盒 B.塑料瓶 C.方便袋 7.把我们的想法用图和文字表示出来就是( ) A.画画 B.设计 C.制作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 1.制作的笔筒只要美观就行。( ) 2.充分利用空间也是一种常用的收纳方法。( ) 3.自制的笔筒越高越实用。( ) 4.书包的隔越多,越便于物品分类摆放。( ) 三、将下列制作物品的步骤合理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准备材料和工具 ②改进 ③根据设计图制作 ④测试与评价 ⑤明确任务 ⑥进行设计 四、利用废旧的长方形纸箱,设计制作一个多功能收纳盒,写出或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AAC ABB 二、判断题 √ √ 三、排序 ⑤⑥①③④② 四、略
六、单元教学结构图
观察收纳用具结构特点和用途→设计和制作收纳用具→展示与改进收纳用具 稳定 实用 美观
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实施后填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