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极地地区
【A层 基础必会】
(2024·柳州二模)“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其外观颜色是鲜艳的绿色。“苹果屋”除了用来防御危险,还可存放长期冰站作业科考设备、工具,作业人员也可就地短暂休息。读图1北极略图、图2“苹果屋”景观图,回答1、2题。
1.我国科考队员在北极地区考察时,可能看到的是( )
A.袋鼠 B.华南虎
C.北极熊 D.企鹅
2.“苹果屋”外观选择用绿色是为了( )
A.与周围森林协调 B.冰雪上容易识别
C.防御严寒与风雪 D.产生清凉的感觉
(2024·洛阳模拟)雪藻广泛分布在两极地区等极端冰雪环境中。当气候足够温暖时,藻类开始复苏。南极地区的雪藻从颜色上可以分为红藻和绿藻,在藻类未出现的区域,冰雪可以反射80%的太阳光,加剧了气候的严寒。红藻和绿藻分别可以使冰雪表面的反射率下降到60%和45%左右。如图为南极地区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南极地区红藻和绿藻开始复苏的时间最可能是( )
A.4月至6月 B.7月至8月
C.9月至10月 D.11月至次年3月
4.推测红藻和绿藻的繁殖加快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是( )
A.降水量增加
B.气候更加寒冷
C.加速冰川融化
D.减少生物种类
(2024·崇左二模)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也是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选址所在地。读图,完成5、6题。
5.2月份有利于到南极建科学考察站的主要原因是( )
A.有极昼现象,热量充足,冰雪解冻有淡水
B.此时是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
C.此时是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
D.有极夜现象,常见极光,建站施工有照明
6.在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时,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 )
A.焚烧废弃物品 B.捕捉喂养企鹅
C.运回生活垃圾 D.掩埋老旧设备
【B层 能力进阶】
7.(2024·郑州一模)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北极地区及其周边国家,感受这里的神秘与美丽。图1为冰岛简图,图2为北极及周边地区海冰范围变化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程贴士】
出发时间 2024年6月
交通工具 破冰船
衣物装备 羽绒服、冲锋衣、专业登陆靴(防水防滑)
(1)请你从出发时间、交通工具、衣物装备方面任选一条旅程贴士,依照范例,解释原因。
范例:准备防水防滑的专业登陆靴是因为北极地区多冰雪,防水防滑的登陆靴便于冰面行走。
【第一站 冰火之国】
冰岛号称是“冰火两重天”的国家。
(2)读图可知,冰岛的“冰”是由于纬度较高, 广布;冰岛的“火”是由于 数量多。
【第二站 诺亚方舟】
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人类建有一座全球种子库。图3是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统计图。
(3)斯瓦尔巴群岛全年 (填气候特征),有利于种子保存。
【第三站 世界尽头】
北极点,一个终年被浮冰覆盖的神秘之地,距离最近的陆地至少也有700千米。这里是真正的世界尽头。
(4)考察发现,近些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在不断 (缩小/扩大),其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 。
【行程感悟】
“在美丽神秘却也脆弱至极的净土中,邂逅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等待梦幻缥缈的极光,看着平静海面和蓝得醉人的冰山……”北极旅行令无数人向往。
(5)有人认为北极地区的旅游开发会让当地生态环境存在风险,请谈谈你的看法。第九章 极地地区
【A层 基础必会】
(2024·柳州二模)“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其外观颜色是鲜艳的绿色。“苹果屋”除了用来防御危险,还可存放长期冰站作业科考设备、工具,作业人员也可就地短暂休息。读图1北极略图、图2“苹果屋”景观图,回答1、2题。
1.我国科考队员在北极地区考察时,可能看到的是(C)
A.袋鼠 B.华南虎
C.北极熊 D.企鹅
2.“苹果屋”外观选择用绿色是为了(B)
A.与周围森林协调 B.冰雪上容易识别
C.防御严寒与风雪 D.产生清凉的感觉
(2024·洛阳模拟)雪藻广泛分布在两极地区等极端冰雪环境中。当气候足够温暖时,藻类开始复苏。南极地区的雪藻从颜色上可以分为红藻和绿藻,在藻类未出现的区域,冰雪可以反射80%的太阳光,加剧了气候的严寒。红藻和绿藻分别可以使冰雪表面的反射率下降到60%和45%左右。如图为南极地区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南极地区红藻和绿藻开始复苏的时间最可能是(D)
A.4月至6月 B.7月至8月
C.9月至10月 D.11月至次年3月
4.推测红藻和绿藻的繁殖加快对南极地区的影响是(C)
A.降水量增加
B.气候更加寒冷
C.加速冰川融化
D.减少生物种类
(2024·崇左二模)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也是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选址所在地。读图,完成5、6题。
5.2月份有利于到南极建科学考察站的主要原因是(C)
A.有极昼现象,热量充足,冰雪解冻有淡水
B.此时是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
C.此时是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
D.有极夜现象,常见极光,建站施工有照明
6.在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时,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C)
A.焚烧废弃物品 B.捕捉喂养企鹅
C.运回生活垃圾 D.掩埋老旧设备
【B层 能力进阶】
7.(2024·郑州一模)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北极地区及其周边国家,感受这里的神秘与美丽。图1为冰岛简图,图2为北极及周边地区海冰范围变化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旅程贴士】
出发时间 2024年6月
交通工具 破冰船
衣物装备 羽绒服、冲锋衣、专业登陆靴(防水防滑)
(1)请你从出发时间、交通工具、衣物装备方面任选一条旅程贴士,依照范例,解释原因。
范例:准备防水防滑的专业登陆靴是因为北极地区多冰雪,防水防滑的登陆靴便于冰面行走。
答:去北极地区需要携带羽绒服,其原因是该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
【第一站 冰火之国】
冰岛号称是“冰火两重天”的国家。
(2)读图可知,冰岛的“冰”是由于纬度较高,冰川广布;冰岛的“火”是由于火山数量多。
【第二站 诺亚方舟】
干燥、低温是保存种子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在零下20℃的恒温环境中,密封瓶中的种子可以保存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人类建有一座全球种子库。图3是斯瓦尔巴群岛气候统计图。
(3)斯瓦尔巴群岛全年寒冷干燥(填气候特征),有利于种子保存。
【第三站 世界尽头】
北极点,一个终年被浮冰覆盖的神秘之地,距离最近的陆地至少也有700千米。这里是真正的世界尽头。
(4)考察发现,近些年北极地区海冰范围在不断缩小(缩小/扩大),其主要人为原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
【行程感悟】
“在美丽神秘却也脆弱至极的净土中,邂逅北极熊等极地动物,等待梦幻缥缈的极光,看着平静海面和蓝得醉人的冰山……”北极旅行令无数人向往。
(5)有人认为北极地区的旅游开发会让当地生态环境存在风险,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同意。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