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第十八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考点精练分层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第十八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考点精练分层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5 19:42:30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A层 基础必会】
  (2024·广安学业考)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乐乐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B)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
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
C.资源丰富—地热能—拉萨“日光城”
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
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C)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
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2024年10月12日,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名单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位列其中,成为青海省第一个国家公园。如图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三江源地区 (D)
A.位于我国青海省北部
B.长江、黄河和怒江的源头汇水区
C.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被誉为“中华水塔”
D.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B)
A.工农业消耗增大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增长,需求增加 D.土地荒漠化严重
5.调查显示,三江源地区有33种重点保护植物,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可能是 (C)
A.喜湿热 B.耐干旱 C.耐高寒 D.生长快
  读甲、乙两幅宣传图片,回答6、7题。
6.甲图反映的生态发展理念是 (C)
A创新发展 B.共享发展
C.绿色发展 D.开放发展
7.乙图表明我们是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A.选用一次性餐具
B.上学尽量坐私家车
C.使用塑料袋购物
D.提倡垃圾分类和处理
8.(2024 北京十八中期中)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地图上云游青藏”研学活动,三位同学做了汇报交流。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同学——“世界屋脊”:独特的地理环境。图1为该同学查询到的青藏地区图。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方位)边陲,大致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等高大山脉为界,地处地势第一级阶梯,主要的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乙同学——首批国家公园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该同学了解到青海省是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保护好青海省的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图2示意三江源位置。
(2)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河湖众多,对河流水量起着调蓄作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变化,三江源地区的冰川不断消退。河湖、沼泽面积逐渐缩小,野生动植物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丙同学——藏毯:从御寒到“个性化定制”。图3为该同学制作的资料卡片。
(3)藏毯编织历史悠久,充分反映出当地的生产方式以畜牧业(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编织的原料主要取自当地特有的畜种。藏毯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因为其具有保暖性好、方便携带等特点,可以适应当地海拔高、气温低的自然环境。
【B层 能力进阶】
9.雪豹(如图所示)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动物,活动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气压计”。下列关于雪豹在我国主要生活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B.三江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C.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雪山延绵
D.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
10.2024年3月,青海省发布《青海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力争打造清洁低碳的新型配电系统,探索零碳电力系统建设。读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关于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B)
A.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
B.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
C.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大,风力发电占一半左右
1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雪域高原连线天宫再燃航天梦——2024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并在北京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设分会场。在天地互动环节,雪域高原成功连线“天宫”。
材料二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当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为此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直播带货”成为西藏农牧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
材料三  青藏地区略图。
(1)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时,西藏拉萨分课堂与北京主课堂存在明显的时间上的差异,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
(2)在天地互动环节,拉萨的同学向航天员提问:太空中的水能烧开吗 在西藏,当地的水只能烧到90℃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3)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简称“碳达峰”,西藏在“碳达峰”方面的优势清洁能源是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4)写出两种“直播带货”销售的西藏特色产品:糌粑、牦牛肉、青稞酒、酥油茶、藏毯、风干牛羊肉等(两种即可);试分析制约西藏特色产品外销的原因:交通不便;缺乏品牌宣传;市场信息相对闭塞;营销经验不足等(言之有理即可)。
(5)西藏自治区的粮食作物品质优良,一经上线就被抢售一空,最具代表性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C层 思维拓展】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以发展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保健药材、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
材料二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开发。西北地区大多选择面积广大的沙漠、戈壁处进行光伏电站建设,南方有些地区则是在水上建起了光伏电站。
材料三 青藏地区示意图、我国太阳能分布图、西北光伏电站景观图和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景观图。
(1)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写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甲黄河;地形区:乙柴达木盆地;山脉:丙喜马拉雅山脉。
(2)分析西北沙漠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降水较少,云量稀薄,光照充足;与西北地区相比,南方太阳能光伏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要小(大/小)一些。
(3)分析“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发展“净土”健康产业有利于推动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拉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4)读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景观图,该地设置了遮阳板保护青藏公路。推测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B。
A.防止滑坡 B.防止冻土融化
C.防止水土流失 D.防止低温对路基的破坏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人们对太阳能的主要利用方式除了发电还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温室,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计算器;青藏地区除了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还有地热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列举一种即可)第十八章 青藏地区 中国在世界中
【A层 基础必会】
  (2024·广安学业考)为了更好地复习和巩固青藏地区所学知识,乐乐构建了青藏地区地理知识树。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知识树”中信息的解读能真实反映青藏地区特征的是 ( )
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纬度高
B.高寒农牧业—畜牧业—牦牛
C.资源丰富—地热能—拉萨“日光城”
D.少数民族—藏族—火把节
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 )
A.开垦高原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发展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旅游业
D.兴建草场,扩大放牧规模
  2024年10月12日,我国首批5个国家公园名单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位列其中,成为青海省第一个国家公园。如图为三江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三江源地区 ( )
A.位于我国青海省北部
B.长江、黄河和怒江的源头汇水区
C.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被誉为“中华水塔”
D.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4.近年来,三江源地区冰川逐年萎缩,其主要原因是 ( )
A.工农业消耗增大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增长,需求增加 D.土地荒漠化严重
5.调查显示,三江源地区有33种重点保护植物,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可能是 ( )
A.喜湿热 B.耐干旱 C.耐高寒 D.生长快
  读甲、乙两幅宣传图片,回答6、7题。
6.甲图反映的生态发展理念是 ( )
A创新发展 B.共享发展
C.绿色发展 D.开放发展
7.乙图表明我们是美丽中国的行动者。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选用一次性餐具
B.上学尽量坐私家车
C.使用塑料袋购物
D.提倡垃圾分类和处理
8.(2024 北京十八中期中)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地图上云游青藏”研学活动,三位同学做了汇报交流。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同学——“世界屋脊”:独特的地理环境。图1为该同学查询到的青藏地区图。
(1)青藏地区位于我国 (方位)边陲,大致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 山脉、 山脉和 山脉等高大山脉为界,地处地势第 级阶梯,主要的地形区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乙同学——首批国家公园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该同学了解到青海省是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保护好青海省的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图2示意三江源位置。
(2)三江源地区是长江、 和 三条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河湖众多,对河流水量起着 作用。由于全球 变化,三江源地区的冰川不断消退。河湖、沼泽面积逐渐缩小,野生动植物 、生态环境恶化。
  丙同学——藏毯:从御寒到“个性化定制”。图3为该同学制作的资料卡片。
(3)藏毯编织历史悠久,充分反映出当地的生产方式以 (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编织的原料主要取自当地特有的畜种。藏毯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因为其具有保暖性好、方便携带等特点,可以适应当地海拔 、气温 的自然环境。
【B层 能力进阶】
9.雪豹(如图所示)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动物,活动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气压计”。下列关于雪豹在我国主要生活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B.三江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C.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雪山延绵
D.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
10.2024年3月,青海省发布《青海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力争打造清洁低碳的新型配电系统,探索零碳电力系统建设。读青海省电力生产结构示意图,关于青海省电力生产条件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河下游,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蕴藏量大,水力发电比例最大
B.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发电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
C.交通条件差,煤炭运输困难,煤炭发电比例最小
D.地形平坦,地势高,风力大,风力发电占一半左右
1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雪域高原连线天宫再燃航天梦——2024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并在北京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西藏拉萨、新疆乌鲁木齐设分会场。在天地互动环节,雪域高原成功连线“天宫”。
材料二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当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为此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直播带货”成为西藏农牧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
材料三  青藏地区略图。
(1)观看“天宫课堂”直播时,西藏拉萨分课堂与北京主课堂存在明显的时间上的差异,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地球的 运动。
(2)在天地互动环节,拉萨的同学向航天员提问:太空中的水能烧开吗 在西藏,当地的水只能烧到90℃的原因是 ;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
(3)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简称“碳达峰”,西藏在“碳达峰”方面的优势清洁能源是 。
(4)写出两种“直播带货”销售的西藏特色产品: (两种即可);试分析制约西藏特色产品外销的原因: 。
(5)西藏自治区的粮食作物品质优良,一经上线就被抢售一空,最具代表性的粮食作物是 。
【C层 思维拓展】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西藏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等优势,以发展高原有机农牧业为基础,以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积极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保健药材、休闲旅游和清洁能源,推动“净土”健康产业发展。
材料二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开发。西北地区大多选择面积广大的沙漠、戈壁处进行光伏电站建设,南方有些地区则是在水上建起了光伏电站。
材料三 青藏地区示意图、我国太阳能分布图、西北光伏电站景观图和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景观图。
(1)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写出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甲 ;地形区:乙 ;山脉:丙 。
(2)分析西北沙漠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与西北地区相比,南方太阳能光伏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要 (大/小)一些。
(3)分析“净土”健康产业对西藏地区发展的有利影响。
(4)读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景观图,该地设置了遮阳板保护青藏公路。推测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滑坡 B.防止冻土融化
C.防止水土流失 D.防止低温对路基的破坏
(5)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人们对太阳能的主要利用方式除了发电还有 ;青藏地区除了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还有 等清洁能源。(列举一种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