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第十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考点精练分层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第十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考点精练分层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5 19:42:15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A层 基础必会】
  (2024·北京海淀区一模)山东海阳核电厂利用发电余热为城市供暖,惠及20万居民,海阳市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3题。
1.与使用煤炭供暖相比,利用核电余热供暖的优势是 ( )
A.减少大气污染 B.提高供暖成本
C.对技术要求高 D.可推广至全国
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政策措施是 ( )
A.扩大石油等能源进口渠道
B.开发利用新的低碳能源
C.北方冬季燃烧煤炭取暖
D.海边城市均建设核电站
3.为实现“碳中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 )
①乘坐私家车 ②参加植树活动
③践行“光盘行动” ④自备购物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饼状图(图1)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图2),完成4、5题。
4.该地农业用地结构最不合理的是 ( )
A.种植业比重过大
B.畜牧业比重过大
C.林业比重过大
D.渔业比重过大
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退耕还湖,扩大渔业生产
B.修建梯田,扩大种植业面积
C.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D.陡坡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下图为我国沿海省区的耕地与水资源比重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我国沿海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省区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B.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C.河北省水多地少
D.福建省水少地多
7.针对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我们应 ( )
A.加大力度建设“三北”防护林
B.在北方地区大力种植水稻
C.西气东输、北煤南运
D.积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8.新华社消息,截至2024年5月14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达531亿立方米。为京津等40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超过1.4亿人提供主力水源。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调水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因为我国水资源 。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 北上,把我国的 、淮河、 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从南向北)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向北经郑州、石家庄到达 。
(4)一滴长江水,历经一千多千米的跋涉,成就了北方的“一颗种子,一方田野”。“一颗种子”所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一方田野”所代表的土地类型是 。
(5)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结合气候资料分析,华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该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是 。
(6)为缓解北方地区供水紧张的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请举一例。
【B层 能力进阶】
  读我国限制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部分)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位于半湿润区
B.②地主要是林地
C.③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水土流失严重
10.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 ( )
A.①—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B.②—退耕还湿,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D.④—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11.为完成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相平衡)目标,我国大力开发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读我国2024-2024年能源消费结构表和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项目 2024 2024 2024
煤炭 57.7% 56.80% 56%
石油 18.9% 18.90% 18.5%
清洁能源 23.4% 24.30% 25.5%
(1)2024—2024年中,我国消费比重最大的能源矿产是 ,属于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近三年,我国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持续 (增大/减小)。
(2)我国获得太阳能辐射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 ,最少的是A (地形区)。
  西藏自治区农民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
(3)与地面相比,在屋顶和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节约 资源,试分析西藏自治区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4)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我国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生活中能为“碳中和”做的有 (列举一条)。第十二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A层 基础必会】
  (2024·北京海淀区一模)山东海阳核电厂利用发电余热为城市供暖,惠及20万居民,海阳市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1~3题。
1.与使用煤炭供暖相比,利用核电余热供暖的优势是 (A)
A.减少大气污染 B.提高供暖成本
C.对技术要求高 D.可推广至全国
2.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政策措施是 (B)
A.扩大石油等能源进口渠道
B.开发利用新的低碳能源
C.北方冬季燃烧煤炭取暖
D.海边城市均建设核电站
3.为实现“碳中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D)
①乘坐私家车 ②参加植树活动
③践行“光盘行动” ④自备购物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表结构饼状图(图1)和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图2),完成4、5题。
4.该地农业用地结构最不合理的是 (A)
A.种植业比重过大
B.畜牧业比重过大
C.林业比重过大
D.渔业比重过大
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C)
A.退耕还湖,扩大渔业生产
B.修建梯田,扩大种植业面积
C.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D.陡坡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下图为我国沿海省区的耕地与水资源比重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我国沿海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B)
A.各省区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B.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C.河北省水多地少
D.福建省水少地多
7.针对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我们应 (D)
A.加大力度建设“三北”防护林
B.在北方地区大力种植水稻
C.西气东输、北煤南运
D.积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8.新华社消息,截至2024年5月14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达531亿立方米。为京津等40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超过1.4亿人提供主力水源。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调水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是因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京杭运河北上,把我国的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从南向北)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向北经郑州、石家庄到达北京。
(4)一滴长江水,历经一千多千米的跋涉,成就了北方的“一颗种子,一方田野”。“一颗种子”所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一方田野”所代表的土地类型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5)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结合气候资料分析,华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该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是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
(6)为缓解北方地区供水紧张的问题,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请举一例。
答: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等。
【B层 能力进阶】
  读我国限制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部分)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①地位于半湿润区
B.②地主要是林地
C.③地位于季风区
D.④地水土流失严重
10.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不合理的是 (D)
A.①—采育结合,保护森林资源
B.②—退耕还湿,保护生物多样性
C.③—合理放牧,保护草场资源
D.④—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11.为完成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相平衡)目标,我国大力开发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读我国2024-2024年能源消费结构表和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项目 2024 2024 2024
煤炭 57.7% 56.80% 56%
石油 18.9% 18.90% 18.5%
清洁能源 23.4% 24.30% 25.5%
(1)2024—2024年中,我国消费比重最大的能源矿产是煤炭,属于非可再生(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近三年,我国清洁能源所占比重持续增大(增大/减小)。
(2)我国获得太阳能辐射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拉萨,最少的是A四川盆地(地形区)。
  西藏自治区农民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
(3)与地面相比,在屋顶和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试分析西藏自治区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光照充足。
(4)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我国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有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生活中能为“碳中和”做的有节约用电、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列举一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