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科 音乐 备课人 执教人
年 级 三年级 备课时间 执教时间
课 题 噢!苏珊娜 课 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唱歌曲《噢!苏珊娜 》
过程与方法 教学,范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美国福斯特的创作歌曲风格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两首美国歌曲的演唱找出形成这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因素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两首美国歌曲的演唱找出形成这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因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1、听听动动。教师连续播放歌曲《噢!苏珊娜》三遍,和学生一起做乐句的体验活动:边听音乐边拍节奏。 2、听听想想。教师范唱歌曲《噢!苏珊娜》,请学生想想歌曲内含是什么? 3、听听讲讲。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介绍歌曲《噢!苏珊娜》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噢!苏珊娜》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歌词风趣、诙谐。词中“苏珊娜”并不是哪一个远在天涯的亲人,而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象征。当时作者自己组织的一个五重团里有位歌手的妻子叫苏珊娜,长得很漂亮,性格活泼、奔放。作者以她为模特儿创作了这首欢快的歌曲。美国作曲家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1825─1864)于1826年7月4日生于宾夕法尼亚。他家里人曾想劝阻他打消对音乐的兴趣,他曾在辛辛那提他哥哥的商店里当了几年记帐员。但福斯特的音乐天才是压制不住的,他创作了大约二百首歌。由于受当时流行的化装黑人乐队表演及黑人民歌的影响,福斯特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是《哦,苏珊娜!》、《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老家》、《金发的珍妮姑娘》、《坎普敦赛跑》、《老黑奴》及《美丽的梦中人》。尽管福斯特的许多歌很快就流行了,但他不通生意,常被歌曲出版商占了便宜。如果他早听父母的劝告,他就能谈判到更优厚的版税,并保护他的著作权。由于贫因和酗酒,他三十七岁便去世了。《哦,苏珊娜!》是福斯特最早写的一首歌,1848年,他以一百美元把版权卖给一个音乐出版商,像福斯特的许多歌曲一样,这首歌也是写化装黑人乐队表演的。一夜之间,这首歌就引起轰动──成了立即流行的“民歌”,也是1849年淘金热时期涌向西部的开发者们最喜爱的一支歌。 4、听听唱唱。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请学生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朗读歌词时,师生共同配合,可让学生从朗读一句过渡到朗读整段歌词。最后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共同感受这首独具风格的美国民歌。学生学唱歌曲时,一定要模仿教师的范唱语气及乐句间的连接进行演唱。 5、忆忆唱唱。熟唱歌曲后,教师让学生回忆演唱上节课学过的美国民歌《牧场上的家》,边唱边感受《牧场上的家》与《噢!苏珊娜》这两首不同风格的美国民歌。 6、唱唱比比。教师启发学生演唱这两首不同风格的美国民歌时。比比并找找造成这两首歌曲不同风格的因素是什么。 《牧场上的家》 《噢!苏珊娜》 节拍 3/4 4/4 节奏 X | X X X | X — XX | X X X | X — XX| XX X ·X XX XX | XX XX X· 速度 慢 快 力度 mp mf ※ 由于这两首歌曲中音乐要素的不同运用,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音乐风格。
作业设计 比较中美歌曲
板书设计
教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