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一下 第四单元第12课《剪花边》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美版(2024)一下 第四单元第12课《剪花边》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5-04-27 10:4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下册 第12课 剪花边 教学设计
课题 剪花边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剪花边》这一课是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程的设计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存在的花边元素,对花边初步形成美的意识,再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花边的图案特点和排列规律,进而讲解剪纸的具体技巧如最重要的对折剪法,帮助学生通过视觉体验感知艺术,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艺术创作的实践部分,从而提升参与课题的积极性。教材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基本的美术创作技能,同时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022新课标要求 1、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通过认识花边剪出花边剪纸理解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发展自己的创意思维,形成发现美的意识和发现美的能力。2、注重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的结合,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剪纸技巧,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和创新。3、理解剪纸技术中的对称式构图技巧和对折剪纸方式,并且掌握花边形状图案特点和排列规律。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通过对线条、形状、比例、对称等元素的掌握,学生能学会如何将抽象的创意转化为具象的艺术作品,培养审美判断力,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2.创意实践:能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和媒介,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通过改变传统样式、形式、颜色等手段,制作出富有个性和新意的作品。3.审美感知:通过对花边剪纸作品的观察和创作,提升了对美的敏感度,能够感知艺术作品中的细节、对称与平衡等美学要素。认识美存在于我们周边。4.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剪花边,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历史、演变以及它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目标群体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在6-7岁之间,初次接触系统化的美术课程。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情感表达都处于发展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美术课程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兴趣可能更为突出。
重点 学习剪纸技巧,掌握如何使用不同的方式剪出好看的花边剪纸。
难点 花边精细剪裁的技巧较难,尤其是在复杂图案的处理上。
材料准备 剪刀、刻刀、剪纸专用纸、铅笔、尺子等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小小的花边可以为原本平平无奇的事物增添美感。观察生活中的花边,你能找出纹样排列的规律吗 (出示图片)2、观看视频。 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美丽的花边。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小知识花边常指细长的条带形花纹,最常见的花纹构成方法是二方连续,也就是将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反复连续排列。一、说一说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花边?(出示图片)盘子、衣服、帽子、灯罩二、试一试连续对折的步骤:(出示图片)提示在对折好的纸上,剪出你想要的纹样。注意不要将两个单位纹样之间的连接处剪断。(出示图片)三、说一说观看下列花边图示,你能找出花边纹样排列的规律吗?学生A:这个是对称规律,花边的图案通常会沿着中轴线对称排列。学生B:这个是重复规律,相同或相似的图案会按一定的间隔重复排列。小知识花边的排列规律有很多,除了前文提到的外还有:渐变规律:图案的大小、形状或颜色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变化。平衡规律:大小图案形状一致的排列。中心放射规律:图案会从一个中心点向外放射,给人一种放射状的效果。如何剪出镂空的花边?(出示视频)四、作品欣赏作品欣赏(出示图片)学生作品欣赏(出示图片)五、学习建议1、用折、剪的方法剪出漂亮的花边,并用它们美化生活。 认识花边。思考生活中看见的花边。学生学习花边对折方式。思考花边花纹排列规律。进行艺术欣赏。学习学习建议。 初步认识什么是花边,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准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内容引出本课主要研究对象并调动课堂积极性。引导学习剪花边,完成创意物化。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花边设计进行进一步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激发学生创作意识。深化本课知识点内容,完善学生基本形的知识体系。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21-22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评价 请同学们观察身边的图形,设计并剪出一个花边图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纸,要求图案对称且具有规律性。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剪花边的基本技巧和设计理念。通过观察身边存在的花边元素,了解了花边的排列规律和形状特点。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尝试设计自己的花边图案,并进行了实际剪裁。通过小组讨论,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创意和技巧,互相学习和借鉴。最后,老师总结了剪花边的要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剪花边一、寻找生活中的花边二、学习花边剪裁方式三、探讨花边排列规律四、作品欣赏五、完成学习建议六、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哈尼族传统服饰——花边的故事哈尼族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哈尼族的传统服饰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在花边的装饰上。哈尼族的服饰花边多用于衣领、袖口、裙摆等地方,常采用刺绣和织花的方式,纹样精美、色彩丰富。常见的花边图案包括花卉、几何形状等,表现出哈尼族的自然崇拜与美学观念。不同的花边款式和颜色也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年龄和婚姻状况。(出示图片)多式多样的花边图案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从思考身边的花边元素引入本课内容,让学生能够边看边学边思考,让课堂生动形象化,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且结合丰富的插图、提供花边剪纸技法的视频教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剪出花边,提高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使用互动白板展示盘子的图片和相关信息,便于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灵感和欲望,以及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学反思 优点:剪花边需要细致的手工操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细致观察能力,且剪花边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和民俗。不足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剪纸技巧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容易造成挫败感,并且使用剪刀时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