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6-29章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单选题
1.如图,将小正方体①移到②的正上方,三视图不变的是( )
A.主视图 B.俯视图
C.左视图 D.俯视图与主视图
2.下列函数:(a为常数,).其中能表示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共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如图,在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已知:线段,则a,b,c,d是比例线段
B.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C.角都对应相等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边都对应成比例的多边形也是相似多边形
D.已知点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
5.如图,在Rt中,,,,,则的值为( )
A. B. C. D.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正方形与正方形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点A,B,E在x轴上,若正方形的边长为12,则C点坐标为( )
A. B. C. D.
7.如图,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则与的面积之差为( )
A. B. C. D.
8.在中,,,,是边上的中线,把绕点旋转,旋转角为,对应点为点;如果与直角边平行,则点到点的距离为( )
A. B. C.或 D.或
二、填空题
9.已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个交点是,则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 .
10.将矩形沿向上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处,若,,则的长为 .
11.一段拦水坝横断面如图所示,斜面坡度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若,则坡面的长度为 m.
12.如图,中,,,,是的角平分线,则线段的长为 .
13.如图,某综合与实践小组想要确定某池塘的长度,先在池塘的一侧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点的点,经测量得到.若在的延长线上分别取点,使,连接,测得,则该池塘的长度为 m.
14.如图,在正方形中,P为边的中点,连接,交于点O,过点B作于点Q,则 .
15.如图,A,B两点在双曲线上,分别过A,B两点向两坐标轴作垂线段,已知,则的值为 .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放大后得到.其中,B,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的值等于 .
三、解答题
17.计算:.
18.如图,在中,于点,于点,连接,求证:.
19.如图,的顶点.若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且点C的对应点坐标是.
(1)画出,并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2)若内有一点经过以上平移后的对应点为,直接写出点的坐标;
(3)求的面积.
20.如图,一款可调节的笔记本电脑支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通过调节与的仰角与的大小来达成个人舒适的高度,已知调节杆,,的最大仰角为.
(1)当点离桌面高度大约时,手腕最舒适,请问应该调整哪个角的大小?调整为多少度?
(2)在(1)的条件下,求点到桌面的最大高度.(参考数据:)
21.某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是气体体积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
(1)直接写出这一函数的表达式.
(2)当气体体积为时,气压是多少?
(3)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体的体积应不小于多少?
22.如图是小彬晚上在路灯下散步的示意图,图中线段表示站立在路灯下的小彬,线段表示直立在路边的灯杆,点表示路灯的位置.在同一直线上)
(1)在小彬由沿所在的方向行走到的过程中,他在地面上的影子的变化情况为_____.
(2)请你在图中画出小彬站在处的影子.
(3)当小彬走到处时,身高()为的小彬的影长为,路灯的高度是多少米?
23.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与直线交于点,点C是x轴上的一点,连接.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若,求点C的坐标;
(3)如图2,直线l绕若点旋转,直线l上有一动点P,过P作交反比例图象于M,作轴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N,连接,若在直线上刚好存在三个不同的P点且使得的面积为9时,请直接写出此时直线的斜率.
24.综合与实践
数学兴趣小组发现:一些含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的图形中,某些线段之间存在特殊的数量关系.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猜想证明
如图(1),在正方形中,点,,,分别在边,,,上,且,请判断和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2)迁移探究
如图(2),在中,,,点,分别在边,上,且,求证:.
(3)拓展应用
如图(3),在矩形中,,,平分交于点,点为上一点,交于点,交矩形的边于点.当时,请直接写出的长.
《第26-29章阶段测试卷-2024-2025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人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C B A A D D
1.B
【分析】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根据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画出它的三视图,即可得出答案,掌握简单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形状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详解】解:将小正方体①移到②的正上方,三视图不变的是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都发生变化,
故选:.
2.B
【分析】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判断,根据形如,这样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的形式,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为常数,)中,(a为常数,)为反比例函数,共3个;
故选B.
3.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在中,,,设所对边分别为,
,,,,,,
,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
,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
,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分析】本题考查判断命题的真假,根据比例线段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已知:线段,则:,故a,b,c,d不是比例线段,原命题为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B、∵,∴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原命题为真命题,符合题意;
C、角都对应相等,且边都对应成比例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原命题为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D、∵,
∴双曲线过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点是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
∴,原命题为假命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分析】本题考查正弦的定义,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正弦的定义.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求出,根据,即可求出.
【详解】解:∵,,,
∴,
∴,
∵,,
∴,,
∴,,
故选:A.
6.A
【分析】本题考查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位似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位似的性质可得,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则,,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正方形与正方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
.
正方形的边长为12,
,
∴
,,
点坐标为.
故选:A.
7.D
【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面积公式,平方差公式,根据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设,,则点的坐标为,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出与的面积之差,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设,,
则点的坐标为,
∵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
∴,
∴,
故答案为:.
8.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当时,当时,两种情况,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到,再由旋转的性质可得,解直角三角形得到,然后通过平行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所示,当时,
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与H,
则,
∵在中,,,,
∴,
∵是边上的中线,
∴,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
∵在中,,
∴,
∴,
∴,
∴;
如图所示,当时,
设于点H,
∵在中,,
∴,
∴;
综上所述,点到点C的距离为或,
故选:D.
9.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则经过原点的直线的两个交点一定关于原点对称.由此可解答.
【详解】解:∵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即点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是关于原点的对称,
∴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与点关于原点对称,
∴另一交点的坐标为.
故答案为:.
10.
【分析】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折叠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设,则,证明,求得,,由,列式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是矩形,
∴,,,
由折叠的性质得,,,
设,则,,
∵,
∴,
∴,即,
∴,,
∵,
∴,
解得,
∴的长为,
故答案为:.
11.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掌握坡度的概念,熟记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坡度的概念求出,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解:∵坡的斜坡坡度,
∴,即,
解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由勾股定理得,
故答案为:.
12.2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
作于,作于,分别解直角三角形求得和,从而求得,设,在直角三角形中表示出,进而根据列出方程求得,进而求得结果.
【详解】解:如图,作于,作于,
∵,
∴,
∴,,
在中,,
在中,,
,
在中,设,
在中,,
∴,
由得,,
,
,
故答案为: 2 .
13.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一般方法是把实际问题先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其中,画出示意图,把已知条件转化为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是关键.
【详解】解:∵,,
∴,
∵,
∴,
∴,
∴.
故答案为:.
14.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设,证明可求得,证明可得,即可解答,熟练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设,
P为边的中点,
,
四边形为正方形,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
,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15.6
【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值的几何意义,熟练掌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根据反比例函数k值的几何意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A、B两点在双曲线上,分别经过A、B两点向轴作垂线段,已知,
∴,
∴.
故答案为:6.
16.或1.5
【分析】本题考查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根据信息,找到与的比值,即求得相似比;然后根据求解即可.
【详解】解:∵B,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
∵把放大后得到,
∴,
∴,
∴,
故答案为:.
17.
【分析】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问题,熟记,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的关键.
直接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
.
18.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先通过两组角分别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得,则,变形得,再结合,则,即可作答.
【详解】证明:,
,
又,
,
又,
.
19.(1)见解析,
(2)
(3)
【分析】1)根据平移规律,确定变换后的坐标,画图即可.
(2)根据平移规律,确定变换后的坐标即可.
(3)利用分割求面积,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坐标的平移,分割法计算面积,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解:根据题意,得.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新坐标为,画图如下:
.
则即为所求,且.
(2)解:根据题意,点经过以上平移后的对应点为,且.
(3)解:由,
故的面积为:.
20.(1)调整,使得
(2)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
(1)过点B作于点F,求出,根据,即可得出;
(2)过点A作于点G,则,根据,的最大仰角为求出的最大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解:过点B作于点F,如图所示:
则,
∵,,
∴,
∵,
∴应该调整,使得.
(2)解:如图,过点A作于点G,则,
∵,的最大仰角为
∴的最大值为:,
∴点到桌面的最大高度为.
21.(1)
(2)
(3)不小于
【分析】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正确的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
(1)设,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2)求出时的函数值即可;
(3)求出时的值,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设,
由图象,把点代入,得:,
∴.
(2)∵;
当时,;
答:当气体体积为时,气压是;
(3)当时,,
解得,
在第一象限内,的值随着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
为了安全起见,气体的体积应不小于.
22.(1)先变短后变长;
(2)见解析
(3)路灯的高度是米.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心投影,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关键.
(1)根据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道理分析即可;
(2)连接并延长交直线于点,线段即为小亮站在处的影子;
(3)连接并延长交直线于点,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1)解:在小彬由沿所在的方向行走到的过程中,他在地面上的影子的变化情况为先变短后变长,
故答案为:先变短后变长;
(2)解:如图,线段即为所求作影子;
(3)解:如图,连接并延长交直线于点,
由题意可知,,,,
,
,
,
,
,
,
即路灯的高度是米.
23.(1),
(2)或
(3)或或或
【分析】(1)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2)设直线与轴交于点,设,根据,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3)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代入,得到,设,进而得到,,根据的面积为9,列出方程,根据直线上刚好存在三个不同的P点,得到有3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1)解:∵反比例函数与直线交于点,
∴,
∴,
∴,,
∴,解得:;
∴;
(2)设直线与轴交于点,设,
∵,
∴当时,,解得,
∴,
∴,
∵,
∴,即:,
∴,
∴或,
∴或;
(3)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代入,得:,
∴,
∴,
设,
∵过P作交反比例图象于M,作轴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N,
∴到,,
∴,
∵的面积为9,
∴,
∴,
整理,得:,
设,则:,
∴;
①当时,,解得:或,
∴或,
即:或,
当时,,
∴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直线上刚好存在三个不同的P点,
∴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
∴,解得:或;
②当时,则:,解得:或,
∴或,
当时,;
当时,;
∵直线上刚好存在三个不同的P点,
∴或,
当时,解得:或;
当,无解;
综上:或或或.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分割法求面积,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点,综合性强,计算量大,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24.(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3)
【分析】(1)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如图所示,由矩形性质得到相关角度与边长,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得到即可得到答案;
(2)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所示,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确定,再由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得到,从而得证;
(3)由矩形的性质得到相关角度与边长关系,再由矩形性质与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得到,再由相似比求出,过点作交于点,如图所示,先判定,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解:,
证明如下:
过点作于点,过点作于点,如图所示:
则,
在正方形中,,
四边形,四边形是矩形,
∴,
设交于点,
则,
∴,
∵,
∴,
∴;
(2)证明: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如图所示:
∵,
∴,
∵,,
∴,
∴,
,
,
∴,
∴,
又∵,
∴;
(3)解:在矩形中,,,
∴,
平分,
∴,
∴,
∴,
当时,如图所示:
此时,点在上,,,
,
,
,
,
,
,
∴,
∴,
过点作交于点,如图所示:
,,
,,
,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综合,涉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熟练掌握正方形及矩形性质、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