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突破】2016年中考生物:七年级上第1、2章复习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突破】2016年中考生物:七年级上第1、2章复习课件(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6-02 14:5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生物的特征调查我们周边的生物【中考突破】2016年中考生物:第1章《认识生物》复习1.生物科学研究通常采用的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3)收集和分析资料法,(4)实验法。
2.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___________,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
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________,有耐心。考点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明确目的计划3.①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②生物能进行_________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_________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_____________;⑤生物能_________和_________;
⑥生物都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性。考点二:生物的共同特征,根据生物的特征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及生命现象营养呼吸废物作出反应生长繁殖遗传变异【例1】(2015 烟台)科学家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揭示生命的奥秘,主要应用观察法进行研究的是(  )
A.达尔文与自然选择学说
B.米勒与模拟生命的起源
C.珍妮?古多尔与野生黑猩猩的行为
D.袁隆平与杂交水稻C 达尔文曾乘贝格尔号舰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经过分析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主要靠的是资料分析,A错误;
米勒通过实验证明在原始大气情况下,从无机小分子转化为有机小分子的可能,利用的是实验法,B错误;
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入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C正确;
袁隆平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在育种中利用野生水稻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属于实验法,D错误。
答案:C【例2】(2015?宜昌)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
D.生物都能繁殖D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错误;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需要以其他生物为食,C错误;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D正确。故选D。
答案:D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__,当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逐一调查时,可以进行________调查。调查过程中要____________。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_________,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的方法。可以按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____________等;还可以按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等。考点:调查法以及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案抽样如实记录分析动物其他生物水生生物【例】(2015?桂林)要想了解猫儿山上生物的种类,最适合的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资料分析法A 要想了解生物的种类就要对当地的生物进行清查,所以要用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资料分析法是通过查阅文字、图片、图表以及音像资料等,从中找出问题的答案或线索。所以只有A符合要求,故选A。
答案:A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中考突破】2016年中考生物:第2章《了解生物圈》复习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 ,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 。
2.生态因素的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3.生态因素的种类
: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4.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考点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以及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存空间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各种影响因素生活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用实验法研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
①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________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________。如光照与
黑暗、潮湿与干燥、有其他生物干扰与无其他生物干扰等。
②不能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因为只用一只会有许多偶然因素出现,造成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不高,所以要用多只鼠妇进行实验。
③要重复实验,最后的统计结果要取多次测得结果的________值。
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个对照平均④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制定计划:以________为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光照与黑暗)。
实施计划: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得出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表达和交流。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光6.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对生物生存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________关系、________关系、________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食物伙伴天敌合作竞争捕食7.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现存的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________的、不是绝对的。
8.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够不断改变________,影响________。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同时影响也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形态结构考点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活方式相对环境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例1】(2015?烟台)春天连翘和紫荆争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节日,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A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理、形态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照、空气、温度、湿度、水分、土壤等,每一种植物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春天和秋天的主要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春天连翘和紫荆争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节日,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故选A。
答案:A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2】(2015?宜宾)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B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湿度等。因此应该设置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两种环境进行对照。故选B。
答案:B 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3】(2015·宿州)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入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强,迅速蔓延,使得当地的其他野生植物纷纷绝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A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其他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紫茎泽兰与其他野生植物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紫茎泽兰生命力极强,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使得当地的其他野生植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水分、无机盐,以及生存的空间减少,严重时导致其他野生植物纷纷绝迹。故选A。
答案:A 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4】(2015?宜宾)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
C.池塘里的鱼可以在海洋中生活
D.蚯蚓活动可以疏松土壤C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阔叶林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A正确。
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共生关系,B正确。
池塘里的鱼属于淡水鱼,不能在海洋中生活,C错误。
蚯蚓在土壤中钻洞,可以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D正确。故选C答案:C 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5】(2015?桐城)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这说明(  )
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温度很低。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脂肪保暖有了利于保持体温维持正常的生长,胸部皮下的脂肪厚可以保护胸内的器官心脏避免冻伤,这说明生物能适应(寒冷)环境。故选C。
答案:C 第一课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在一定的区域内,________与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限定了一定的空间。考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环境生物部分动物阳光、空气、水、温度等3.食物链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就是食物链。食物链的格式:植物(生产者)→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最高级别的食肉动物。食物链中没有____________等分解者,也没有阳光等非生物部分。很多食物链交错连接就形成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________和________流动。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分解,也不能排出,当人类将某些有毒物质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_________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________,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作用。 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细菌和真菌食物网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别越多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不断地变化,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就是生态平衡。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考点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数量所占的比例自动(我)调节能力【例1】(2015?自贡)下面的选项中,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
B.一片小麦
C.一群大雁
D.一堆蘑菇A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块农田,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一片小麦,只是部分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一群大雁,只是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一堆蘑菇,只有部分分解者,没有生产者、消费者等其他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故选A。
答案:A 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例2】(2015?宜宾)东星中学七年级一班的同学对一块农田观察后,画了如下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你分析,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这个食物网是一个生态系统
C.这个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
D.蛇和鸟能够获得最多的能量C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农作物→昆虫→青蛙→蛇;农作物→昆虫→鸟;农作物→鼠→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鸟,A错误;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错误;
该生态系统中有5条食物链,C正确;
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营养级别越高所获的能量越少,反之,越多,该食物网中农作物的营养级别最低,获得能量最多,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_______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一:生物圈的概念和生物圈的范围环境第三课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农田生态系统:以 为主,动植物种类少。受人的作用的影响,人的作用一旦丧失,易被别的生态系统取代
城市生态系统:特殊的生态系统,要依赖别的生态系统,主要消费者是人类 森林生态系统:动物种类繁多,有“ ”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降雨量很少,动物种类少
海洋生态系统:动物种类多,植物绝大部分是浮游植物
淡水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或池塘等淡水水域或淡水生物组成
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植物占优势,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的肾”之称 农作物第三课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考点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绿色水库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4.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统一,形成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唯一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5.在城市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起重要的支配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考点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第三课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人植物【例】(2015?福州)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河流
B.草原
C.生物圈
D.森林C第三课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都属于生物圈,因此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第三课时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