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学习目标】
1.运用日本地形图等资料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2.运用图片和相关资料能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结合地图能说出日本樱花盛开的规律并能分析其原因。
重点:
1.运用日本地形图等资料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2.运用图片和相关资料能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结合地图能说出日本樱花盛开的规律并能分析其原因。
难点:运用图片和相关资料能正确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自主学习】
读图分析:1,。樱花的花期较短,从开花到凋谢只有几天的时间。整棵樱花树的花期也只有半个月左右。如果去东京观赏樱花,什么时间最合适呢?
2.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一个多月,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3.读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组成部分,哪个岛最大?
4.日本被誉为“地震之邦”,请你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5.请问日本为什么房屋建设多用木头或轻质材料?
【合作探究】
读图,说一说,日本樱花开放的时空变化规律。
2.读日本地形图,观察日本的海岸线,你能发展什么特征?
1.绵长而曲折的海岸线给日本带来了什么优势?
2.火山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1.读图,说一说,日本的气候特点?
2.结合图,分析日本为什么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3.夏秋时节,西部和南部肯常遭受什么灾害的袭击?
【归纳整理】
1.位置与范围: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2.组成: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3.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少。
4.气候类型: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海洋特征明显。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名师点拨
【课堂练习】
第32届日本东京奥运会的火炬设计灵感源自樱花。图示意“日本樱花开放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的最大岛屿是(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2.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3.关于日本举办奥运会,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利于建造众多体育场馆 B.远离地震带,避免地震带来的危害
C.海岸线长,利于开展海上运动项目 D.地处热带,适合举办夏季奥运会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传统的木造民居,屋顶多以稻草覆盖,呈人字形。如图为日本合掌村位置示意图及合掌造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合掌村位于日本的( )
A.九州岛B.四国岛C.本州岛D.北海道岛
2.合掌造的用料和结构可以防御( )
A.洪涝和干旱B.台风和海啸C.地震和暴雪D.滑坡和泥石流
3.保护合掌造的主要意义是( )
A.促进旅游业的发展B.缓解住房紧张状况C.增加当地外汇收入D.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2025年1月13日,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3月28日,缅甸曼德勒附近发生7.9级地震。下图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两地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两地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D.两地均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2.此次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地震,有可能引起的灾害是( )
A.台风B.泥石流C.滑坡D.海啸
【课后巩固】
一、单选题
日本被誉为“赏樱之国”,春天有大批游客前往日本观赏樱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的日期各不相同,3月初到5月底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
A.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 B.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C.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 D.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
2.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土壤
3.人们常到公园里边观赏樱花,边享用美味便当,下列食物中最不可能出现在便当中的是( )
A.生鱼片 B.寿司 C.烤全羊 D.汉堡
4.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但其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主要在于( )
A.海岸线曲折 B.科学技术先进
C.地域狭小,资源匮乏 D.火山、地震较多
2025年1月13日,日本九州岛东部的日向滩发生6.6级强震,随后发生了8次余震。如图为日本本州岛地势图(左图)及世界局部板块分布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有关日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矿产资源丰富,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C.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沿海 D.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6.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位于地中海 -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7.下列关于日本本州岛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该岛地形以平原为主 B.该岛地势北高南低
C.山脉主要分布在该岛的边缘 D.受地形影响,该岛河流多短小流急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导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地震过去一周,能登半岛再受强烈冷空气侵袭,部分区域出现局部强降雪,加剧灾情恶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造成能登半岛海陆变迁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水土流失
C.填海造陆 D.地壳运动
9.能登半岛出现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降水
B.地震在洋面引发台风,带来降水
C.空气受热膨胀,形成降水
D.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形成降水
10.为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②加强防灾演练
③住轻质木板房④移民到地震较少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日本旅游业发达,是世界闻名的赏枫之国。绿山红遍,层林尽染,每年秋季正是日本的赏枫旺季。下图为日本观赏枫叶的时期表和日本国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日本不同地区的赏枫期不同,推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2.小明想在12月份前往日本赏枫,他的目的地可能是( )
A.北海道 B.东北 C.四国 D.九州
下图为日本轮廓和雪墙公路景观图(冬季公路两侧积雪达2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雪墙公路水汽的来源及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
A.太平洋,东南风 B.日本海,西北风
C.太平洋,西北风 D.日本海,东南风
14.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防震 D.多长河且流速快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1月1日16时许,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连续发生多次强震,震级最强达7.4级。此次地震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大面积停电和火灾,并引起石川县海城约5米高的海啸,部分核电站分别出现了水溢出和变压器起火的事件,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
材料二:能登半岛的位置图。
(1)能登半岛位于 岛的日本海沿岸,佐渡岛的 方向。
(2)简述能登半岛地震频繁的原因。
(3)列举能登半岛地震产生的影响。
16.人类利用生活的智慧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地——白川乡与五箇山合掌造聚落,位于日本本州岛中西部山区,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比较之下冬季多雪。因地处偏僻和冬季常有豪雪封山封路,与世隔绝,得以保留下来,并以独有的合掌建筑闻名于世,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数以万计游客慕名而来,“合掌造”为木造建筑,不用一根钉子,十分稳固,屋顶以厚厚的茅草覆盖,坡度达60度,十分陡峭、形成坚固的正三角形,看上去呈人字形,如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
材料二、白川乡与五箇山合掌造聚落位置示意图(图1)、合掌造景观(图2、3)
(1)从聚落类型看,白川乡与五箇山合掌造聚落属于 聚落。
(2)合掌造这一传统民居形式充分体现了当地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智慧。结合图文材料,说一说合掌造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说出两点即可)
(3)下表是某地各月气温及降水数据,请根据数据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根据下面“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由此总结该地气候特征是 。
(4)为保护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如每年秋季壮观的喷水演习(图3),其目的是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作为游客,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呢?请对游客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湘教版2025七下9.1《日本》第1课时 学案
探究点一
日本樱花的开放规律
探究点二
日本的地形
探究点三
日本的气候
基础练习
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学习目标】
1.运用日本地形图等资料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2.运用图片和相关资料能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结合地图能说出日本樱花盛开的规律并能分析其原因。
重点:
1.运用日本地形图等资料会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2.运用图片和相关资料能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结合地图能说出日本樱花盛开的规律并能分析其原因。
难点:运用图片和相关资料能正确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自主学习】
读图分析:1,。樱花的花期较短,从开花到凋谢只有几天的时间。整棵樱花树的花期也只有半个月左右。如果去东京观赏樱花,什么时间最合适呢?
3月下旬最合适
2.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一个多月,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日本群岛南北所跨纬度较大,南部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春天升温早;北部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春天升温迟。所以,北海道樱花开花的时间比九州要迟一个多月。
3.读图,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和主要组成部分,哪个岛最大?
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部。
西隔日本海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中国、韩国 、朝鲜隔海相望。
主要组成部分: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本州岛最大。
4.日本被誉为“地震之邦”,请你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由于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5.请问日本为什么房屋建设多用木头或轻质材料?
日本的民居多使用质地轻、强度高的建筑材料,结构设计耐震、减震能力强
【合作探究】
读图,说一说,日本樱花开放的时空变化规律。
南部早,北部迟。
1.读日本地形图,观察日本的海岸线,你能发展什么特征?
日本海岸线十分复杂,绵长而曲折。
2.绵长而曲折的海岸线给日本带来了什么优势?
有利于优良港湾的形成;有利航海业的发展;有利于海洋向陆地延伸,增加陆地的湿度,使降水增多。
3.火山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地热资源—温泉;肥沃的土壤;旅游资源;矿藏(硫磺矿)科研基地。
1.读图,说一说,日本的气候特点?
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年降水量多。
2.结合图,分析日本为什么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雪)多,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吸收大量水汽,在迎风坡形成降水。
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雨)多,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3.夏秋时节,西部和南部肯常遭受什么灾害的袭击?
台风、洪水。
【归纳整理】
1.位置与范围: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2.组成: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3.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少。
4.气候类型: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海洋特征明显。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名师点拨
【课堂练习】
第32届日本东京奥运会的火炬设计灵感源自樱花。图示意“日本樱花开放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的最大岛屿是(B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2.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C )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类活动
3.关于日本举办奥运会,正确的是(C )
A.地势平坦,利于建造众多体育场馆 B.远离地震带,避免地震带来的危害
C.海岸线长,利于开展海上运动项目 D.地处热带,适合举办夏季奥运会
合掌造是日本农村传统的木造民居,屋顶多以稻草覆盖,呈人字形。如图为日本合掌村位置示意图及合掌造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合掌村位于日本的(C)
A.九州岛B.四国岛C.本州岛D.北海道岛
2.合掌造的用料和结构可以防御(C )
A.洪涝和干旱B.台风和海啸C.地震和暴雪D.滑坡和泥石流
3.保护合掌造的主要意义是( D)
A.促进旅游业的发展B.缓解住房紧张状况C.增加当地外汇收入D.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2025年1月13日,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3月28日,缅甸曼德勒附近发生7.9级地震。下图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地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两地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两地均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C.两地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D.两地均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2.此次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的地震,有可能引起的灾害是(D )
A.台风B.泥石流C.滑坡D.海啸
【课后巩固】
一、单选题
日本杭誉为“赏樱之国”,春天有大批游客前往日本观赏樱花。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的日期各不相同,3月初到5月底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
A.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 B.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C.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 D.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
2.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土壤
3.人们常到公园里边观赏樱花,边享用美味便当,下列食物中最不可能出现在便当中的是( )
A.生鱼片 B.寿司 C.烤全羊 D.汉堡
4.日本工业高度发达,但其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主要在于( )
A.海岸线曲折 B.科学技术先进
C.地域狭小,资源匮乏 D.火山、地震较多
【答案】1.D 2.A 3.C 4.C
【解析】1.由图示樱花开放的日期可以看出,樱花自南向北(从低纬度到高纬度)逐渐延迟开放,而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排列的岛屿依次是九州岛、四国岛、本州岛、北海道岛,故3月到5月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九州岛、四国岛、本州岛、北海道岛,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时间有早有晚,日本南北跨纬度广,南部纬度低,气温高,樱花开放时间早,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樱花开放时间晚,故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正确;地形、海陆位置、土壤都不是影响日本樱花开放时间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3.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渔业发达,故生鱼片是美味便当,A不符合题意;寿司是日本的传统美食,B不符合题意;日本处于季风气候且四面濒临海洋,降水量多,畜牧业不发达,因此烤全羊出现在便当中的可能性不大,C符合题意;汉堡是流行于全世界的美食,在日本特别盛行,有大量的汉堡店,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日本国土面积较小,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这导致其工业发展需要大量依赖进口资源,增加了成本和风险,是发展工业的主要不利条件,C符合题意;海岸线曲折有利于港口建设和海上贸易,对工业发展有利,A不符合题意;科学技术先进是日本工业发达的重要原因,属于有利条件,B不符合题意;火山、地震较多不是发展工业的主要不利条件,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日本领土南北狭长,东西距离短,四大岛屿由北向南依次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其中本州岛最大。日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征。日本虽然资源短缺,但依靠进口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世界上经济较发达的国家。
2025年1月13日,日本九州岛东部的日向滩发生6.6级强震,随后发生了8次余震。如图为日本本州岛地势图(左图)及世界局部板块分布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有关日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矿产资源丰富,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C.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沿海 D.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6.日本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位于地中海 -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7.下列关于日本本州岛的自然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该岛地形以平原为主 B.该岛地势北高南低
C.山脉主要分布在该岛的边缘 D.受地形影响,该岛河流多短小流急
【答案】5.C 6.B 7.D
【解析】5.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A错误;日本矿产资源 匮乏 ,需要大量进口,B错误;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沿海地区,C正确;日本气候属于季风气候,带有海洋性特征,并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误。故选C。
6.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并非亚欧板块内部,AD错误;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板块运动活跃,所以地震频发,B正确,C错误。故选B。
7.日本本州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州岛中部高、四周低,B错误;山脉主要分布在本州岛中部,C错误;本州岛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受地形影响,河流多短小流急,D正确。故选D。
【点睛】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性较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导致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地震过去一周,能登半岛再受强烈冷空气侵袭,部分区域出现局部强降雪,加剧灾情恶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造成能登半岛海陆变迁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水土流失
C.填海造陆 D.地壳运动
9.能登半岛出现降雪的主要原因是( )
A.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降水
B.地震在洋面引发台风,带来降水
C.空气受热膨胀,形成降水
D.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形成降水
10.为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日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②加强防灾演练
③住轻质木板房④移民到地震较少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8.D 9.D 10.C
【解析】8.能登半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壳运动十分活跃,多火山地震,引发能登半岛海陆变迁,D正确;与气候变化、水土流失、填海造陆无关,ABC排除,故选D。
9.能登半岛的降雪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地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当冬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时,受海洋水汽的影响,在迎风坡产生抬升作用,冷空气在抬升过程中遇到水汽,凝结形成降雪。这种地形性降水是能登半岛冬季降雪的主要原因。D正确,与冷暖空气相遇、空气受热膨胀、地震在洋面引发台风无关,ABC排除,故选D。
10.为了应对地震灾害,日本居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防灾演练;住轻质木板房;②③正确,用钢筋、水泥加固房屋,发生地震会更加有生命危险,①错误;移民到地震较少的国家不是合理的措施,④错误;综上,排除ABD,故选C。
【点睛】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九州岛、四国岛以及周边岛屿组成,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日本旅游业发达,是世界闻名的赏枫之国。绿山红遍,层林尽染,每年秋季正是日本的赏枫旺季。下图为日本观赏枫叶的时期表和日本国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日本不同地区的赏枫期不同,推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2.小明想在12月份前往日本赏枫,他的目的地可能是( )
A.北海道 B.东北 C.四国 D.九州
【答案】11.A 12.D
【解析】11.日本南北跨纬度较广,纬度位置不同导致各地热量条件有差异。热量条件影响枫叶变色和掉落的时间,进而使不同地区赏枫期不同。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赏枫期越早;纬度越低,气温相对较高,赏枫期越晚,A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不是导致赏枫期不同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
12.根据日本观赏枫叶的时期表,九州地区在12月仍处于赏枫期。北海道赏枫期主要在9-11月;东北地区赏枫期也主要在9-11月;四国地区赏枫期主要在10-11。小明想在12月份前往日本赏枫,目的地可能是九州,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温度、光照、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空气湿度等,缺一不可,其中温度是最关键的,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临界温度。
下图为日本轮廓和雪墙公路景观图(冬季公路两侧积雪达2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雪墙公路水汽的来源及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
A.太平洋,东南风 B.日本海,西北风
C.太平洋,西北风 D.日本海,东南风
14.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防震 D.多长河且流速快
【答案】13.B 14.C
【解析】13.读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东南风温暖湿润,不会形成雪墙,冬季西北风带来日本海的水汽,受山地阻挡,使得迎风坡降雪多,形成雪墙,根据题意,故选:B。
14.日本地域狭小,山地面积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约占国土面积的2/3,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矿产资源贫乏,基本上依赖进口,故A错误;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故B错误;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灾害,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防震,C正确;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由于地域狭小,河流短小流急,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部和南部为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森林覆盖率约占国土面积的2/3,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国土面积狭小,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地时间1月1日16时许,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连续发生多次强震,震级最强达7.4级。此次地震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大面积停电和火灾,并引起石川县海城约5米高的海啸,部分核电站分别出现了水溢出和变压器起火的事件,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
材料二:能登半岛的位置图。
(1)能登半岛位于 岛的日本海沿岸,佐渡岛的 方向。
(2)简述能登半岛地震频繁的原因。
(3)列举能登半岛地震产生的影响。
【答案】(1) 本州 西南
(2)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边界。
(3)房屋倒塌;道路受损;电力供应中断;引发火灾;引发海啸;部分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等。
【分析】本大题以能登半岛的位置图为材料,涉及能登半岛的地理位置、方向、地震原因和影响等相关内容,包括3道小题,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定位、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能登半岛位于本州岛的日本海沿岸,佐渡岛的西南方向。
(2)能登半岛地震频繁的原因主要是其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
(3)读题干可知,能登半岛地震产生的影响包括:地震导致建筑物结构受损,部分房屋倒塌,造成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地震引发地面裂缝和塌陷,道路受损;地震破坏了电力设施,导致电力供应中断;地震可能引发火灾,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地震引发约5米高的海啸,对沿海地区造成破坏;部分核电站出现水溢出和变压器起火,存在核泄漏风险;沿海部分海底抬升变成陆地,改变了当地地理环境。
16.人类利用生活的智慧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地——白川乡与五箇山合掌造聚落,位于日本本州岛中西部山区,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比较之下冬季多雪。因地处偏僻和冬季常有豪雪封山封路,与世隔绝,得以保留下来,并以独有的合掌建筑闻名于世,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数以万计游客慕名而来,“合掌造”为木造建筑,不用一根钉子,十分稳固,屋顶以厚厚的茅草覆盖,坡度达60度,十分陡峭、形成坚固的正三角形,看上去呈人字形,如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
材料二、白川乡与五箇山合掌造聚落位置示意图(图1)、合掌造景观(图2、3)
(1)从聚落类型看,白川乡与五箇山合掌造聚落属于 聚落。
(2)合掌造这一传统民居形式充分体现了当地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智慧。结合图文材料,说一说合掌造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说出两点即可)
(3)下表是某地各月气温及降水数据,请根据数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根据下面“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由此总结该地气候特征是 。
(4)为保护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如每年秋季壮观的喷水演习(图3),其目的是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作为游客,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呢?请对游客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乡村
(2)冬季降雪多,屋顶厚且陡有利于雪的滑落,可以防止雪花压塌房屋;处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木造建筑,可以就地取材;日本地震频繁,木质屋顶茅草质地较轻,避免地震房屋倒塌带来伤害。
(3)夏季高温(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少雨)
(4) 防火 提示:游览时不要吸烟,注意防火;保护原生态建筑,不要乱刻乱画;不要乱扔垃圾,保护环境;提倡文明旅游
【分析】本题以白川乡与五箇山合掌造聚落位置示意图、合掌造景观及文字信息为材料,考查聚落类型、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气候特征的判断、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素养。
【详解】(1) 由材料知,白川乡与五箇山合掌造聚落,位于日本本州岛中西部山区,坐落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中,房屋低矮分散,四面环山,水田纵横,是乡村聚落。
(2) 由材料知,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雪,合掌造的屋顶十分陡峭,这使得积雪容易滑落不会堆积,以避免冬季的大雪将屋顶压垮。日本多地震,屋顶用茅草覆盖,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因位于山区,林木多,可以就地取材,所以以木质结构为主。
(3)由图可知,该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4) 喷水演习的主要目的是防火,因其以木材和稻草为原料,秋季干燥,容易发生火灾。游客游览应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提示:因该聚落以木材和稻草建造,秋季风高物燥,容易发生火灾,游客不要吸烟,不要携带火种,注意防火;注意环境卫生,不随意扔垃圾;保护原生态建筑,不要乱涂乱画;提倡文明旅游等。
【课后评价】
这节课我给自己☆☆☆☆☆颗星
湘教版2025七下9.1《日本》第1课时 学案
探究点一
日本樱花的开放规律
探究点二
日本的地形
探究点三
日本的气候
基础练习
能力提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